驴友单车户外论坛

标题: 大隐隐于市:兰圃 [打印本页]

作者: 苦行僧    时间: 2020-4-2 16:58
标题: 大隐隐于市:兰圃
题图一:与小张在兰圃茶室



题图二:竹自具五好 兰有其四清



2017年12月27日,早出晚归,马不停蹄哦。泮溪酒家早茶之后,入附近荔湾湖公园 ,再到陈家祠,下地铁,到越秀公园。在越秀公园内先登岭见五羊石雕,入五层楼,参观广州博物馆。走出广州博物馆,我们便走出了越秀公园,绕公园之围栏,到越秀公园正门。正门颇具气势,留影一幅。

旅行家陈先生,老友也,曾特别关照我:出越秀公园,勿忘去兰圃赏兰吃茶。走了一日,登高爬下,此时去兰圃赏兰吃茶,正其时也。兰圃在哪儿?就在越秀公园正门对面!
穿过车水马龙的大路,一个拐弯,即见一低调石框门,门楣上有架着“兰圃”之横匾。十分精巧,十分雅致。大有姑苏园林之风。
身居闹市,又与越秀公园遥望相对,这里却显得极为幽静。 一旦进入,如入另一个世界,耳目一洗,心境忽静。
兰圃全园面积不大,只有39000平方米,换算过来,约60亩而已。但在这个兰艺小天地里,却栽有200多个品种、近万盆兰花。春兰、蕙兰、墨兰,花香浓郁;卡特兰、石斛兰、万代兰、文心兰,花色艳丽,姿态万千。
兰圃堪称兰花王国,是观赏兰花的理想之地。园内分为东、西两区,西区建有芳华园和明镜园。东区以栽兰为主,兰花的数量和品种数以万计。其中有大荷花素、大凤尾素、卡特兰、石斛兰、仙殿白墨、企剑白墨等名贵稀有品种。兰圃共分三棚:第一、三棚以栽培地生兰为主,开花季节,百花竞放争奇斗艳,清香飘逸。第二棚主要是气生兰,花艳而少香。园内环境清幽,曲径回廊,鱼池花榭,绿茵假山,错落其间。主要景点有惜荫轩、兰香满路亭、观鱼胜过富春江、朱德诗碑、竹篱茅舍、兰色春光亭、千崖玉塔、野尾和尚、小桥流水杜鹃山、芳华园和明镜阁等。这里到处可见奇花异草,给人步移景换、如置身仙境之感受。
岭南园林不输江南园林也!
进入茶室之前,先在兰花暖棚内转悠一周,闻香观兰,别有意趣。出暖棚,有水面曲桥,喷泉作秀,不远处有小桥水榭,临水而筑,估计是茶室也,茶室,置身如此环境,茶趣倍增也。
进入茶室,迎面墙上悬两块木制楹联(见题图之二),上书:
竹自具五好,兰有其四清
如此楹联,倒也十分应景。
竹之五好有:虚心,实节,直而有理,秀而不娇,材而多用。
兰之四清有:气清,色清,神清,韵清。
未品茶,先品联。驻足细观,余韵悠悠也。
到兰圃品茶实为一件乐事。这里茶艺品茗的地方就有三个:国香茶馆、惜阴轩茶艺馆和茅舍茶艺馆,且各有其特色。茶艺馆属于一种品茶与文化的结合,品茶与艺术的结合。在我国古代,人们早就有品茶的习惯,茶圣陆羽是世界上有名的。我国台湾和日本等地,许多人也很爱好品茶的艺术,叫“茶道”。品赏这种茶艺需要十分讲究的。泡茶用的水质问题,泡茶时间的掌握,泡茶时水的温度掌握,泡茶时茶叶的份量与水的份量掌握,以及泡茶时的程序与泡茶用的茶具等,都需要人们有很深入广泛的研究。有时间的话可以在这茶艺馆里领略一番。每一台都有一个茶艺师接待,每一个茶艺馆都会安排一个优美的环境,坐舒适的家具,配柔和的灯光,清脆的轻音乐,有妙龄少女专门煲水泡茶,介绍泡茶的艺术和讲茶经,让游客真正品尝到兰圃茶艺的乐趣。平日约三五知己到兰圃来品茶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茶桌上摆放一套品茶用具,对此我不甚了了,几十年如一日,喝惯了龙井,程序简单。小张乃吃功夫茶之行家,一手操作,程序多多,我只顾“茶来伸手”了,茶室内环境亦极为优雅,兰花吐香,窗明几净。临水平台,可观鱼,可看景,此时,不似在茶室内吃茶,而似在游园。24日到广州后早出晚归的疲惫,今日一日走马观花的辛苦,一洗矣。
今日没有作茶艺表演的妙龄少女,但两个服务员忙进忙出,十分勤快,服务到位。想不到茶室还有茶点供应。早茶吃得饱饱,晚餐又有两人饭局,此时叫了点心,食之亦十分有味。
兰圃建于1951年,初期是植物标本园,1957年才改作专业培育兰花,以后经过不断扩大、修建,遂成为一座名园。兰圃种植分为三栅,第一、三栅以培植地兰花为主,花淡而清香,第二栅以寄生兰为主,花艳而少香。园内建筑仿苏州园林风格:拱门、堆山、砌石、长廊、水榭,根据地势起伏,溪池瀑布,设以石道小桥,植以茂林修竹,使景物交错,小中见大,步移景异,达到“拙政”、“留园”异曲同工的艺术境界。圃内收集的兰花有百多品种,盆栽一万多盆,此外还有其它名贵花卉四千多盆。景点著名的有惜荫轩、春光亭、芳华园、明镜阁等,其中芳华园是中国参加慕尼黑国际园艺展的中国庭园缩景,以占地少而景点多而闻名于世。被评为“最佳庭园”,荣获两项金质奖。红蕖榭主有(兰圃芳华苑)遗作:
静境何须远地求,一九兰圃足勾留。
画师技巧缩龙寸,名匠心灵布局周。
酒绿灯红棉市闹,花香鸟语水亭幽。
芳华九畹殊堪对,扳得同心结友俦。
品茗水榭,我开始咀嚼“大隐隐于市”一言,有人将“隐”划分为“小隐,中隐和大隐”--“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那些所谓的隐士看破红尘隐居于山林是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是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因此他们隐居于市朝才是心灵上真正的升华所在。体现了崇高的道家思想。
有能力的人希望借助周围的环境忘却世事,沉湎于桃源世外,这是指小隐。
真正有能力的人却是匿于市井之中,那里才是藏龙卧虎之地,这是指中隐。
只有顶尖的人才会隐身于朝廷之中,他们虽处于喧嚣的时政,却能大智若愚、淡然处之,这才是真正的道家隐者。
28号去从化,29日从化回广州,途中遇见几位老广,他们是专程从广州去从化赏梅的,亦称得上是“有闲人士”了,和他们聊起兰圃,他们竟然知其名,而未入此园。让我意外,让我慨叹:
兰圃,非小隐,亦非中隐,已有大隐之风,堪称大隐隐于市了。
朋友,日后到广州,勿忘去兰圃赏兰吃茶。你必定能赏出别样的味道,吃出别样的味道!























































































欢迎光临 驴友单车户外论坛 (http://0571bik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