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单车户外论坛
标题:
亲执桴鼓震天下 一代巾帼美名扬 —— 游梁红玉祠有感,淮安自助游攻略
[打印本页]
作者:
苦行僧
时间:
2020-6-20 00:11
标题:
亲执桴鼓震天下 一代巾帼美名扬 —— 游梁红玉祠有感,淮安自助游攻略
2015年9月14日,清晨旭日刚刚升起,骑着电动车伴随秋风凉爽,在我的家乡
淮安
,翔宇大道上一路带着美好的记忆,重游河下古镇,十几年没去了,怪想的。去看看那里的变化怎样了,梁红玉祠是让我去的主要目的。
梁红玉,南宋抗金名将,
中国
历史上著名的巾帼英雄。她的名字和光辉业绩早已被载入史册 。
古镇河下
千年古镇河下
新的河下古镇大门。
千年古镇河下
老式的古镇河下牌坊。
江苏
省
淮安
市
淮安
区,有一座古镇叫河下。2002年7月,她与
苏州
同里
古镇一起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同里
早已是国家AAAA级景点了,河下在2011年才迎头赶上。
此处
新建
的古镇河下牌坊,还有一处老式的朝南200多米牌坊,
千年古镇河下
河下古镇的源头是北辰镇。这是春秋战国时吴国国王夫差开邗沟(大运河的前身)开出来的镇。这个镇,还以一代美女名将而出名,她就是梁红玉。她的祠,就立在河下古镇的镇口。她击鼓退金兵的
白玉
雕像,也立在河下古镇的镇口。
北辰坊即今
淮安
市
淮安
区淮城镇
新城
村。原楚州后改
淮安
区。
梁红玉祠
千年古镇河下
千年古镇河下
千年古镇河下
新建
的梁红玉祠东西长19.56米,南北宽30.53米,占地面积597.17平方米,庭院四面有围墙,大门朝南,门头上为我国已故著名女书法家萧娴所书“梁红玉祠”四个大字。庭院中遍植松柏花木。在庭院北侧为京殿三间,东西长10.5米,南北宽7米,建筑面积73.5平方米,整个建筑仿明代建筑,古色古香。
千年古镇河下
梁红玉是
淮安
淮安
区人。北宋末年,楚州北辰坊诞生一个女子,姓梁,名红玉。南宋著名女将,
山阳
(今楚州)北辰坊人。北宋末随母避乱京口(
镇江
),沦落为军中艺人。不久即与韩世忠结为夫妻。建炎三年(1129),宋将苗傅、刘正彦谋反作乱。将梁红玉母子拘为人质,图谋韩世忠“归顺”。梁红玉将计就计,与韩世忠一起
平定
了这次叛乱,维护了南宋的统一,高宗封她为
安国
夫人。1130年3月金兀术企图渡
江南
下,梁红玉随同韩世忠镇守京口,在著名的金焦之战中,以八千之众大败十万金兵,创造了我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1135年,韩世忠进驻楚州,时军民无居无食,梁红玉亲自用芦苇“织薄为屋”,并发现蒲根(蒲儿菜)可食,便发动军民挖掘充饥,韩世忠、梁红玉与士卒同劳役,共甘苦,镇守楚州十余年,“兵仅三万,而金人不敢犯”。故乡人民为纪念她,在楚州
新城
北城坊建祠塑像,岁时祭祀。
千年古镇河下
殿中神台上置有高1.7米的梁红玉戎装佩剑塑像,神采飘逸,英姿飒爽。塑像两侧为当代书法家杨修品所书“也是红妆翠袖,然而青史丹心”的对联。两旁擎柱上挂着一副长达54字的泥金对联:
青眼识英雄,寒素何嫌?忆当年北虏鸱张,桴鼓亲操,半壁山河延宋祚;
红颜摧大敌,须眉有愧!看此日东风浩荡,崇祠重整,千秋令誉仰淮?。
千年古镇河下
千年古镇河下
平定
政变
在河下的梁红玉祠可以看到,梁红玉被朝廷册封为
安国
夫人和杨国夫人。其中的
安国
夫人是她助韩世忠平息“
余杭
之难”的朝廷政变而得的。
《宋史·韩世忠传》有明确记载:宋高宗赵构建炎三年(1129),高宗皇帝避往
杭州
。这时韩世忠已有了儿子韩亮。他将梁红玉和儿子安顿在
杭州
,自己率兵驻守在秀州(今
浙江
嘉兴
)。这时,朝廷承宣御营使正副统制苗傅和刘正彦,发动政变,逼高宗禅位,让其三岁皇子赵敷登基,让隆祐太后垂帘听政,改年号“明受”,史称“
余杭
之难”。闻变,韩世忠欲统兵回朝救驾。“时世忠妻梁氏及子亮为傅所质,防守严密”。这时宰相朱胜非使了一计,他对苗傅说,你让太后封梁红玉为
安国
夫人,再派梁红玉去劝说韩世忠,他定会承认太后和新皇的。苗傅答应了,梁红玉于是脱身而去。“梁氏疾驱出城,一日夜会世忠于秀州。”第二天,太后封
安国
夫人的诏书到了,韩世忠烧了诏书,杀了来使,发兵攻城,最后
平定
了政变,生擒了苗傅和刘子彦等。史载:“帝手书‘忠勇’二字,揭旗以赐。授检校少保、
武胜
昭庆军节度使。”但“
安国
夫人”的称号是否授予了梁红玉没有说。据《鹤林玉露》等“遂封两国夫人”的记载,皇帝仍是认可了“
安国
夫人”称号的。
千年古镇河下
千年古镇河下
擂鼓战金兵
《宋史·韩世忠传》记载,也是在建炎三年,金兵完颜宗弼(金兀术)率部分路南渡长江而来,宋军建康(今
南京
)守将杜充投敌,其他宋军的
江南
大营也被击破。高宗任韩世忠为浙西制置使,率军在
镇江
布防。在各
江南
大营被攻破后,他收缩兵力退到了
江阴
。高宗问计于韩世忠。韩世忠认为,金人最终还是要回
江北
的,他主张高宗转移,但留下他的部队在金兵回师时截击他们。高宗帝很同意他的想法,“赐亲札,听其留”。之后,韩世忠为了减轻金兵对高宗的追击,在上元节时,在秀州张灯高会,将金兵引向
镇江
方向。然后率军先行来到
镇江
。他以逸待劳,与金兵约战。史载:“战将十合,梁夫人亲执桴鼓,金兵终不得渡。”
金兵思乡心切,尽想北渡长江回家。这时完颜宗弼请求“尽归所掠假道(把抢来的东西给宋军,只请给条退路),不听;请以名马献(献上好马请求给出路),又不听。”最后宋军将金兵打入了断头荡——黄天荡达48天。金兵援军太一孛堇军到了
江北
,
江南
的金兀术部也想从黄天荡杀出。韩世忠将大海舰分成两队,分兵迎战。宋军从大海舰上垂下大铁钩,钩入敌船,一拖就拖翻一艘,将金兵援兵击退,金兀术部也只能再退回黄天荡。后来金兀术挖通一条30里长的旧河道老鹳河,绕到了宋军的上游,选好无风的一天(宋军大海舰无法开动),以小舟火攻宋军,然后得以逃回
江北
。这时,宋军岳飞乘机引兵收复了建康。
此役,宋军8000人,金兵号称十万,打出如此战绩,梁红玉擂鼓鼓士气功不可没。《鹤林玉露》说,金兀朮从黄天荡脱逃后,“夫人奏疏世忠失机纵敌,乞加罪责,举朝为之动色,其明智英伟如此”。但《宋史·韩世忠传》只记载,“帝凡六赐札,褒奖甚宠。拜检校少保、武成感德军节度使,神武左军都统制。”
千年古镇河下
千年古镇河下
千年古镇河下
十年守楚州
《宋史·韩世忠传》记载了韩世忠与梁红玉十年守楚州的事:“六年,授
武宁
安化
军节度使、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世忠披草莱,立军府,与士同力役。夫人梁亲织蒲为屋。将士有怯战者,世忠遗以巾帼,设乐大宴,俾妇人妆以耻之,故人人奋厉。抚集流散,通商惠工,
山阳
遂为重镇。刘豫兵数入寇,辄为世忠所败。”六年,即宋高宗
绍兴
六年(1136),韩世忠被任为
武宁
安化
军节度使、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他就把司令部设在了宋
金边
界淮河边上的楚州(今
淮安
市楚州区)。建司令部时,他与军士同劳动;夫人梁红玉则与军士一同用蒲编席,同盖军营。有将士怯战,韩世忠就给他一方妇女的头巾,让他在宴席上扮妇女。在这样的激励下,将士奋勇,楚州府所在的
山阳
县经几年建立,成了重镇。被金人册封为齐国皇帝的刘豫来攻打,都被打败。也就在这时,在金兵和伪齐军来围攻时,军中缺粮,梁红玉便指导军士以蒲菜根为食,蒲菜从此被称作了“抗金菜”。史书对这段历史的结论是:“世忠在楚州十余年,兵仅三万,而金人不敢犯。”
千年古镇河下
当年的“抗金莱”,现已成为
淮安
的名菜佳肴,风味独持,蒲儿莱在全国当比唯独
淮安
区最佳。
梁红玉雕像 擂鼓战金兵
千年古镇河下
千年古镇河下
千年古镇河下
千年古镇河下
千年古镇河下
千年古镇河下
千年古镇河下
千年古镇河下
千年古镇河下
梁红玉击鼓退金兵
白玉
雕像,亲擂战鼓的英雄气慨。令我仰慕敬佩,特别是当下更需要这种精神。虽然战争远离得很远,但斗志不能丢。历史重蹈了无数次落后被挨打的教训,在重游名胜名人的同时,也反省一下,便会有更多的受益。
千年古镇河下
一代巾帼、万代榜样!
千年古镇河下
千年古镇河下
千年古镇河下
在梁红玉的雕像下,眼前美好风景是那么的美,水印倒柳,秋色宜人,触景生情,仿佛耳边隐隐听到击鼓声声的传来……是那么震憾!
欢迎光临 驴友单车户外论坛 (http://0571bik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