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单车户外论坛
标题: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二首》诗词品鉴之二百七十三,长沙自助游攻略
[打印本页]
作者:
苦行僧
时间:
2023-4-16 06:10
标题: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二首》诗词品鉴之二百七十三,长沙自助游攻略
此诗全名为《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
其一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其二
剑栈风樯各苦辛,别时冰雪到时春。
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
东阳
姓沈人。
释义 :
其一
蜡烛点点、滴泪成灰,凄凄满别情的送别宴席上,十岁的韩偓文思敏捷,走马之间即成文章。
在那万里长的丹山路上,桐花盛开,花丛中传来那雏凤的鸣声,一定会比那老凤更为清亮动听。
其二
经过
剑阁
的栈道,乘坐乘风破浪的江帆,各有艰辛,分别正值冰天雪地时候现在又是春暖花开。
韩偓的诗才就像是何逊一样,请别和我再联句吧,如果再要联句,只怕我会像沈约一样变瘦了。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皆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一首诗盛赞韩偓少年才华出众,诗风清新老成,超过父辈。第二首诗将韩偓比作何逊,而把自己比作自认为才思低于何逊的沈约,对之倾倒备至,大加称赏。这组诗构思梢巧,结构上层层递进,萦回曲折,充满着动感与美感,融诗情画意与哲理思辩于一炉。
诗题交待了创作动机。韩偓之父韩瞻,与李商隐系同年进士,又是连襟,二人交谊很深,题中畏之员外即指韩瞻。唐宣宗大中五年(851),李商隐赴梓州为节度书记。其时韩偓八岁,即席赋诗,才惊满座。大中十年(856),诗人由梓州返京,追忆往事,作成这两首七绝。
第一首诗,盛赞韩偓少年才华出众,诗风清新老成,超过父辈。
前两句系倒装。“冷灰残烛”,用语凄美而冷艳,烘托出当年送别的情景:残烛摇曳,灯灰渐冷,离情别绪,笼罩着远行与送别的人们,一“冷”一“残”,离愁别恨已尽写出。这种愁惨凄淡的气氛,也感染了在座的小冬郎,他即席赋诗,飞快地写出了一首送别诗。“裁”字说明冬郎为诗已懂取舍剪裁之法;“走马成”是写冬郎作诗之快。十岁而能作诗,已属不易;为诗知“裁”,尤见其才;走马而成诗,更非神童而不能作,难怪“一座尽惊”。这句诗七个字竟有意思的三次递升,足见李商隐铸字炼意之功。至此,一个少年老成、才思敏捷的小诗人形象已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了。
冬郎的才气似乎已抒写到极致,然而后两句在稍稍顿挫蓄势之后,笔锋俏然而起,又描绘了一幅生动缤纷的图画:在遥远的丹山之路上,桐花盛开,凤凰翔集,鸣声相和,那雏凤的鸣声,比老凤显得更为清亮可爱。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冬郎的清新卓越,胜过乃父。至此,少年冬郎的清新不俗,才思敏捷的形象,已相当饱满。而诗人对少年才子的由衷喜爱,提携后进之襟怀,也溢于言表了。
第二首诗里将韩偓比作自幼即负盛名的南朝诗人何逊,而把自己比作自认为才思低于何逊的沈约,对之倾倒备至,大加称赏。
首句“剑栈风樯各苦辛”,这是写韩瞻携其子冬郎赴普州刺史任,陆路必经
四川
剑阁
一带的山路,还要乘船而进,这当然是各有苦辛。而这苦辛的空间移动,是要耗时费力的,因此承上第二句云“别时冬雪到时春”。这韩瞻父子在头一年的冬雪之时告别京师长安,到第二年的春天才到了普州。前一首由“凤雏”的典故翻出“桐花”二句,想象已是奇特的了,而这一首则由“别”“到”的时令,关合范云同何逊之联句“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这就很自然地翻出了下面两句“为凭何逊休联句,瘦尽
东阳
姓沈人”。这两句诗以“为”字冠首,是说为了
东阳
那个瘦极的沈约,请何逊您不要同他联句了。将自幼即负盛名的南朝诗人何逊比韩偓,以自认为才思低于何逊的沈约自比,的确亲切而幽默,而且韵味也十分高远。从另一方面看,这种虚心、这种热情,这种对一个幼年诗人关怀备至的倾倒和极力的称赏,也为历代封建文人所罕见。
从杜甫至李商隐再到韩偓,从诗歌风格继承发展的角度看,刘学锴、余恕诚二先生说:“李商隐称赞韩偓的诗,特别标举‘清’与‘老成’,可能受了杜甫诗论的影响(杜甫曾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他自己的诗,于清丽婉曲中时露沉郁,正是这种主张的实践。韩偓的诗风也深受李商隐影响。”(《李商隐诗选》)这的确是灼见。
这组绝句艺术上很有特色,尤其是第一首,构思梢巧,“令人茫然难测”,这主要表现在诗中层层递进,萦回曲折的结构上。此外,诗人善于炼意,三、四句不落窠臼,生动形象,充满着动感与美感,融诗情画意与哲理思辩于一炉,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何焯称赞李诗“顿挫曲折,有色有情有味”,确实是公允的评价。
图文资料源于网络,本人仅作学习之用。
欢迎光临 驴友单车户外论坛 (http://0571bik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