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单车户外论坛
标题:
法、意、瑞旅行系列——重头戏“意大利”(下),意大利旅游攻略
[打印本页]
作者:
苦行僧
时间:
2023-4-21 03:10
标题:
法、意、瑞旅行系列——重头戏“意大利”(下),意大利旅游攻略
“比萨”与“维亚雷焦”
半天时间,
佛罗伦萨
的游览结束了。午餐安排在
佛罗伦萨
闹市区一家著名的牛排店就餐,8个人点了2.5公斤的牛排,两份披萨和蔬菜
沙拉
,餐馆还赠送了当地的葡萄酒,真是一顿丰盛的大餐,价格252欧元,也不算太贵,是出行以来赏美景与品美食完美结合的一个上午,虽有些疲累但十分充实。
下午继续向北,驱车约100公里到达
比萨
,参观著名的
比萨
斜塔,到达时已近黄昏,太阳也出来了,美丽的夕阳下为我们拍摄增色不少。
比萨斜塔
比萨
斜塔全景图。
比萨
洗礼堂、
比萨
大教堂、
比萨
钟楼(即
比萨
斜塔)
“
比萨
斜塔”建造于1173年8月,是
意大利
比萨
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位于
意大利
托斯卡纳
省
比萨
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
奇迹广场的大片草坪上散布着一组宗教建筑,它们是大教堂(建造于1063年-13世纪)、洗礼堂(建造于1153年-14世纪)、钟楼(即
比萨
斜塔)和墓园(建造于1174年),它们的外墙面均为乳白色
大理
石砌成,各自相对独立但又形成统一
罗马
式建筑风格。
比萨
斜塔位于
比萨
大教堂的后面。
比萨斜塔
比萨
大教堂与钟楼
比萨斜塔
比萨
钟楼——以倾斜近千年不倒著称于世的“
比萨
斜塔”
意大利
比萨
斜塔修建于1173年,它由著名建筑师那诺·皮萨诺主持修建。它位于
比萨
罗马
式大教堂后面右侧,是
比萨
城的标志。
开始时,塔高设计为100米左右,但动工五六年后,塔身从三层开始倾斜,直到完工还在持续倾斜,在其关闭之前,塔顶已南倾(即塔顶偏离垂直线)3.5米。1990年,
意大利
政府将其关闭,开始进行整修工作。
比萨
斜塔之所以会倾斜,是由于它地基下面土层的特殊性造成的。
比萨
斜
塔下
有好几层不同性质的土层,各种软质粉土的沉淀物和非常软的粘土相间形成,而在深约一米的地方则是地下水层。这个结论是在对地基土层成份进行观测后得出的。最新的挖掘表明,钟楼建造在了古代的海岸边缘,因此土质在建造时便已经沙化和下沉。
根据现有的文字记载,
比萨
斜塔在几个世纪以来的倾斜是缓慢的,它和它地基下方的土层实际上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平衡。然而1838年的一次工程导致了
比萨
斜塔突然加速倾斜,人们不得不采取紧急维护措施。当时建筑师Alessandro della Gherardesca在原本密封的斜塔地基周围进行了挖掘,以探究地基的形态,揭示圆柱柱础和地基台阶是否与设想的相同。这一行为使得斜塔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地基开始开裂,最严重的是发生了地下水涌入的现象。这次工程后的勘测结果表明倾斜加剧了20厘米,而此前267年的倾斜总和不过5厘米。
1838年的工程结束以后,
比萨
斜塔的加速倾斜又持续了几年,然后又趋于平稳,减少到每年倾斜约0.1厘米,塔身偏离自然姿势已有5米多。
从事观测该塔的专家盖里教授根据
比萨
斜塔近几年来倾斜的速度推测出,斜塔将于250年后因塔身的重心超出塔基外缘而倾倒。但是公共事务部
比萨
斜塔服务局的有关人员,针对盖里教授的看法提出了反驳,认为只按数学方式推算是不可靠的,
比萨
斜塔是一个由多种事实交织成的综合性问题。
比萨
斜塔在建筑的过程中就已出现倾斜,原本是一个建筑败笔,却因祸得福成为世界建筑奇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试验更使其蜚声世界,成为世界著名旅游观光圣地,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因而它也是
比萨
市的经济支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斜塔倾斜角度的逐渐加大,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已濒于倒塌。1990年1月7日
意大利
政府关闭对游人的开放,1992年成立
比萨
斜塔拯救委员会,向全球征集解决方案。
斜塔的拯救,历经的很多的方案,但都未见效。最终拯救
比萨
斜塔的,是一项看似简单的新技术
--地基应力解除法。其原理是,在斜塔倾斜的反方向(北侧)塔基下面掏土,利用地基的沉降,使塔体的重心后移,从而减小倾斜幅度。该方法于1962 年,由
意大利
工程师Terracina针对
比萨
斜塔的倾斜恶化问题提出,当时称为掏土法,由于显得不够深奥而遭长期搁置,直到该法在
墨西哥城
主教堂的纠偏中
成功
应用,又被重新得到认识和采纳。
比萨
斜塔拯救工程于1999年10月开始,采用斜向钻孔方式,从斜塔北侧的地基下缓慢向外抽取土壤,使北侧地基高度下降,斜塔重心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向北侧移动。2001年6月,倾斜角度回到安全范围之内,关闭了十年的
比萨
斜塔又重新开放。
比萨斜塔
我们在
比萨
短暂停留,拍照留念后,继续赶往当天目的地“
维亚雷焦
”。
从
比萨
乘车70公里到达海滨城市
维亚雷焦
,
维亚雷焦
是
卢卡
那的第三
大城
市,典型的旅游休闲度假城市,人口仅6万人,到达时天色已晚,明天一天就在
维亚雷焦
欣赏这个海滨城市,没有具体游览项目,导游小刘说明天可以睡到自然醒,出门已经6天了,是该调整一下了。
维亚雷焦
入住的酒店非常有特色,是一家近百年历史的酒店(建于1926年)。每一房间具有不同的风格,还有一部与酒店同龄的电梯依然在忠实的运行。拍了一些酒店的照片。
老伴在酒店门前拍照留念
酒店内的迷你酒吧
酒店内的老电梯,几乎成了“古董”
维亚雷焦
维亚雷焦
街景
今天没有乘车出行,全天安排在
维亚雷焦
市内活动。体会一下
欧洲
人,
意大利
人的休闲度假生活。天气格外晴朗,由于风大,海上掀起大浪。
维亚雷焦
的海滩是细沙,所以海边掀起一阵阵沙尘。上午安排在酒店对面的海岸边活动,拍了一些沿岸的风光,特别是拍了一些海上帆板滑翔伞运动的照片,没有这样的天气配合,恐怕还看不到这样的场景。午餐后休息一小时,然后到一处深入大海的栈桥上拍照,一波接一波的浪涛扑面而来,腾起一片水雾,栈桥上几乎站不住人,耳边听到的是呼呼的风的怒号,看到的是拍岸的惊涛,场面十分震撼。但是这样的天气依然有当地人悠闲的在海边、在栈桥闲坐,牵着狗逛街,不可思议。
悠闲散步的当地人
维亚雷焦
维亚雷焦
街景
维亚雷焦
维亚雷焦
另类的轮滑
海边漫步者
冲浪——勇敢者的游戏
这种使用滑翔伞冲浪的方式还是第一次见到
维亚雷焦
海浪冲击着栈桥,感觉的到栈桥的晃动。
狂风呼啸依然闲坐的老人
意大利——五渔村
五渔村
是
意大利
北部沿海而建的五个渔村,特点是建在悬崖边上,且建筑五颜六色,被联合国评为世界自然景观遗产。景色没有想像的那么美,且旅途辛苦。一早9点到
维亚雷焦
火车站,乘11:20火车向
西北
行驶约70多公里(如果乘汽车,需要绕路且危险),然后再换乘另外一趟列车,一个村庄一个村庄的观赏、游览。中间要换乘5次车。直到晚8点多才返回到
维亚雷焦
。
维亚雷焦
火车站,一个不大的火车站。依然是无人值守,旅客自由上下车,车上有工作人员检票。
在火车站候车时遇到一位开朗的
意大利
老人,与我滔滔不绝的聊了大约20分钟,我一句话听不懂,只是冲他微笑,他却非常开心,爽朗的大笑,最后挥手告别。
五渔村
五渔村
位于
意大利
利古里亚大区(Liguria)
拉斯佩齐亚
省
地中海
沿岸地区。
五渔村
是五个依山傍海的小村庄,俯瞰着
地中海
的北岸。
意大利
语中“terra”是土地的意思,而这片土地,恍若隔世小岛。她们的名字分别是:里奥马乔列(Riomaggiore)、
马纳罗拉
(Manarola)、
克里日亚
(Corniglia)、
韦尔纳扎
(Vernazza)、蒙特
罗索
(Monterosso) 。
五渔村
游览“
五渔村
”,最特别的是把五个村庄串起的徒步线路,沿着海岸而建,是世界上最美的徒步路线,约15-20公里,需5至7个小时走完,路的一边是
地中海
,另一边是山脉,而前面则是
意大利
渔村,是诸多徒步爱好者趋之若鹜的胜地。
如果嫌走完全程的徒步线路过长,可以选择行走连结蒙特
罗索
和里奥马焦雷的线路,只要20多分钟,最适合情侣漫步,因此被冠名为“爱之路”。
火车至今仍是村庄之间交通的最佳方式。因为两个站之间只有几分钟的路程,因此很容易打瞌睡或走神忘记下车,这时,错过站的人们只好在下一站下车,一路大笑着跑回家。
五渔村
“
五渔村
”著名的“爱情路”,因为道路维修已经封闭起来,无缘尝试走在“爱情路”上的感受。
欢迎光临 驴友单车户外论坛 (http://0571bik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