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登录
立即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_tip!
登录
QQ登陆
微信登录
搜索
搜索
热搜:
川藏线
骑行北京
骑行攻略
骑行西藏
装备
新手
山地车
公路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驴友单车户外论坛
骑行论坛
骑行论坛
骑行装备
骑行装备
骑行知识
骑行知识
骑行路线
骑行路线与攻略
自行车库
户外品牌
户外品牌
户外保险
户外保险
快捷导航
自行车装备
人身装备
自行车配件
山地车保养
骑行经验
骑行技巧
骑行健康
骑行安全
美利达
捷安特
喜德盛
ucc
大行
闪电
死飞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驴友单车户外论坛
»
骑行论坛
›
骑友交流
›
旅途故事
›
游在成都|岷峨峻秀,锦水含章
推荐主题
小号网-抖音里面的等级_抖音账号在线交易购
账号交易网-微信小号网站,微信小号在线购买
杭州百货购物攻略 杭州大型购物
锦州世博园攻略(详细游玩指南,让你玩转锦
春节去哪旅游最值得推荐(精选春节旅游攻略
runningman首尔景点哪几 韩国runningman好
返回列表
查看:
99
|
回复:
0
游在成都|岷峨峻秀,锦水含章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苦行僧
当前离线
积分
274215
窥视卡
雷达卡
苦行僧
楼主
电梯直达
发表于 2020-3-13 23:24:25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成都,是一座将市井烟火和文艺腔调融合得恰到好处的城市。受庇于都江堰灌溉下的成都平原土壤肥沃民风淳朴,热情善良的成都人民将这片沃土构建成享誉盛名的“美食之都”。我踏上了这次向往已久的成都之旅,期待着与这个心念已久的城市来一场美好的邂逅。
旅行的第一站,我来到了集渔泰式海鲜火锅(太古里店),在这个空气中都充斥着辣椒的香辣气息的城市,作为初来乍到的旅者,我们决定以这个广受好评的泰式火锅开启这次成都美食之旅。
这家店的位置并不难找,刚走进成都远洋太古里,海鲜火锅的独特香味就将我悠悠地吸引至此。刚到店时,店里就已经是座无虚席,在座的顾客中也不乏有操着一口流利四川话的顾客,看来这家店也深受四川当地人民的喜爱。
如果说成都是一座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交汇的城市,那么集渔海鲜火锅就是将这个性质体的集大成者。挺拔蓊郁的热带绿植点缀在餐厅的各个角落,配上墨绿色的火锅桌和深绿色的真皮沙发,颇有一股独特的复古风韵,每桌旁的木制推车更是将这怀旧风潮演绎到了极致。淡黄色的灯光映照着整个餐厅,显得整个餐厅更加温馨而和谐。
但当你转向餐厅的另一端,酒柜上各色的酒品果汁将给你带来一种独特的视觉冲击。金属框架和玻璃幕墙的搭配带来一种富丽堂皇的贵气质感。踏入这座餐厅,你仿佛设身处地地站在泰国的街头,一头是古朴经典的泰式街巷,一头是流光溢彩的购物天堂,而这交错的元素汇聚于此,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观赏体验。
一席坐定,真正的享受之旅才刚刚开始,奶香四溢,齿颊留香的芒果糯米饭;酱香醇厚,回味悠长的泰式咖喱虾;还有甜而不腻,松软可口的网红椰子碗,每一样菜都能品味出厨师在制作过程中所用的点点心思。
当然,最不得不提的还是这边的冬阴功锅底。如果你是泰式料理的爱好者,你必然不可错过这道传统的泰式经典美食!鲜香辛辣的冬阴功酱汁包裹着各式海鲜菜品,给予你的味蕾鲜香辣的三重冲击,绝对能让你大呼过瘾。
从集渔出来已经是下午两点了,吃的颇为满足的我们决定就在春熙路周围闲逛一番,消化一下胃袋里的食物顺便物色下一家探访的餐厅。
春熙路,起名取自于老子《道德经》中“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的典故,用以描述此处商业繁华,百姓熙来攘往,盛世升平的景象。
和过往我去过的其他景点不同的是,春熙路既囊拥有浓厚的历史积蕴,同时也不乏各大现代品牌商圈的入驻。自1924年由军阀杨森修建起,此地就成为了成都工商业运营的中心繁荣区域,乃至在抗战期间,春熙路也依然寸土寸金,一个好位置的铺面月租金都高达一百两黄金之多,春熙路在几十年前的繁荣之甚可见一斑。
就算已经过去数十年之久,春熙路繁荣昌盛的景象依然绵延至今。每一个来到春熙路的游客,对于此地的第一印象一定都会是繁荣。在白天,宽阔的街道上满是来来往往的车辆,路边行人的交谈声,小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好一个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壮阔景象。而到了晚上,悠扬的音乐声划破了深沉的夜幕,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映照着穿行着的行人的脸庞,将整个街道渲染得流光溢彩,绚烂而繁华。
自1924年以来,春熙路一直承担着成都商业中心地带的重任,它的繁华也映射着整个成都的飞速发展。“百年春熙”不仅是对此地过往经济价值的认可,更是对于未来的春熙路进一步繁荣的展望。它将成为留在成都人记忆底色中的那一抹久久挥之不去的亮彩。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又到了饭店,咕咕叫的肚子提醒着我该解决晚饭问题了,一股鲜香的生蚝香味将我深深吸引,循着香味,我来到了蚝英雄·太古里店。
从装潢上讲,如果说集渔是泰式风情和潮流摩登的碰撞,那么蚝英雄无疑是传统武侠文化和现代简约主义的交织。刚踏入大门,“梁山好汉蚝英雄”的七个大字就赫然映入眼帘。古朴的雕花木门配上大红的灯笼,整个餐厅外围来看宛然如武侠小说中的场景一般。走进餐厅内部,鹅黄色的灯光搭配浅绿色的靠垫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情调,舒适的卡座将区域划分成小小的隔间,给了顾客们充分的私密空间。顾客围坐在炉边,品尝着刚端上来热气腾腾的海鲜,显得格外温馨和谐。
作为自助餐厅,吃生蚝吃到爽无疑是这家餐厅的一大卖点。鲜美的生蚝放入烤盘之中,在火炉的加热下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咬下一口,鲜嫩的汁液在嘴中迸发,让人大呼过瘾。对于喜欢吃生蚝的人来说,这里无疑是让你满足吃蚝欲望的天堂。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里除了生蚝自助之外,就连其余菜品也是免费无限量供应。扇贝、仙霞、海蛎子、蛤蜊……市面上常见的海鲜风味在这里应有尽有,还有专业的服务员亲自为你服务,化解了去壳难的尴尬,真正满足你吃海鲜吃到爽的欲望。
当然,作为甜食爱好者的我怎么能放过这里精致可爱的甜点,爽滑可口的抹茶红豆布丁;清凉解暑的酒糟红糖冰粉,还有糯软香甜的焦糖豆花,每一款甜点的品质都让人感到惊喜连连。
从蚝英雄出来已然是深夜了,搭上返回酒店的班车,生蚝的鲜香味还萦绕在我的唇齿之间,看着车窗外飞速向后游移的景观,我的心中对于接下来几天的成都之旅更加充满了期待。
成都,还将带给我怎样的惊喜呢?
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准备驱车前往锦里。如果说春熙路是近代成都最繁华的街道的话,那么今天我所行的第一个目的地锦里就是三国时期西蜀地区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
早在秦汉,三国时期,锦里的盛名便已传遍全国,拥有着“西蜀第一街“的美誉。而就算是数千年后的今天,锦里依然保留着它的古朴而典雅的原汁原味。
踏入锦里的大门,你会发现它和国内许多的古典景观有所不同,相较于那些旧瓶装新酒的人造景观而言,锦里的景观是古朴的,本土的,内敛的。走在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在路两边的木板门后,叫卖的依然是竹筷、茶叶、灯笼和土特产,路旁食店售卖的依然是张飞牛肉、三大炮、肥肠粉。在这条街道上,无论是吃的还是用的,都是取材于此,制作于此,没有花哨的外衣,没有浮夸的广告,有的只是本质的实惠与美味。似乎就算经历了数千年的变革,锦里依然维持着它当年古朴的样子,细耳倾听,似乎还能听得到三国年间小贩的叫卖声和来往的车马之声,它们已经铭刻在了锦里的一砖一瓦之中,传承千古,源远流长。
除了特色的商户之外,走在锦里的你还能看到许多民间艺人的展演,古法织锦、蜀绣、瓷胎竹编、成都灯影等等,最地道的四川民俗在这里汇聚交融。它们或俗或雅,或精或拙,但都是我国传统民间文化在此地的留下一片投影。
或许正如锦里门前的石碑所提的那句话所说所谓民俗文化的脉络,正如生命的延续,在传递和继承之中生生不息。千年后的锦里依然留存着当年浓厚的文化底蕴,而这份珍贵的宝藏,我相信会随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而继续生生代代的传承下去。
离开了锦里,我马不停蹄地赶往了旅途的下一站——宽窄巷子。
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脑海中浮现出来的是一条长巷,一端宽,一端窄的样子。但当我真正来到宽窄巷子时,才发现与我想象中的场景大相径庭。宽窄巷子实际上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巷子平行并列组成。宽窄巷子的历史,要追溯到康熙五十七年(既公元1718年),在满清没落之后,百姓入驻了原是禁区的满城,而外地商人也抓住了机会在周围开启了店铺,也正是因为此时特殊的格局,才出现了旗人后裔,达官贵人,贩夫走卒同住于此的特殊场景。
说到命名,宽窄巷子的原名并非如现在那般简洁明了,宽巷子原名兴仁胡同,窄巷子原名太平胡同而井巷子原名如意胡同。后来在民国初年的勘测中,为了简洁便于区分,才根据巷子的宽窄进行的重新命名。
与锦里的文化底蕴不同,宽窄巷子的意义更多在于,它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元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再现。它的建筑风格既包含川西民居的特点,又蕴含北方四合院的格调,在建筑布局上有着格外珍贵的价值与意义。
从清朝八旗子弟提笼架鸟,莳花弄草;到民国时期达官贵人觥筹交错、大宴宾朋,再到现如今文艺青年们一杯清茶、一把竹椅品味生活,宽窄巷子记录了千百年来成都生活的变迁,也是成都市井生活的最佳写照。
逛的差不多了,肚子也开始咕咕地抗议了。昨天品尝过了成都特色的泰式火锅和烤生蚝,今天我决定试一试成都特色的烤肉,看看它究竟与其他地区有着怎样的过人之处。于是我来到了得劲儿焖烤肉串(橡树林店)——成都烧烤必吃榜第一名的名店,来探究一下这家店的美食奥秘。
与之前两家店不同的是,得劲儿的装潢更多的倾向于田园风格,木桌木凳配上精致的小木篮,既简单大方又舒适温馨。
入座不多久菜品就端了上来,烤馒头片、烤羊排、烤凤爪、烤肉串,从菜名上看似乎与我们日常吃的烧烤并无二样,但当我真正品尝之后才能体会到这家店出名的奥秘所在。先上的法式羊排肉质鲜嫩,再加上焖烤与烧烤不同,在烹饪的过程中维持了食物的水分,充分保证了肉质的口感,有嚼劲而不干瘪。烤馒头片松软蓬松配上炼乳细软香甜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粘稠的炼乳酱替换了其他烧烤所用的白砂糖,既能保证馒头片浸濡在炼乳之中增强香甜的口感,又不会达到白砂糖那种死板而人工的甜味。
而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这家店的超美味烤五花肉。单从肉质上来讲,五花肉的新鲜程度就要远超过市面上的其他烧烤店,再加上焖烤的特色工艺,既锁住水分又能使酱汁进入蓬松的肉串内部,再沾上本店自制的酸梅酱,生津开胃,酸甜爽口,既掩盖了烤肉的油腻感,又增强了烤肉的口感和香味,让我吃的大呼过瘾。
除此以外的羊肋条、羊小腿、牛腹条也都很好吃,基本没有遇到踩雷的菜品。看来稳居烧烤必吃榜第一的餐厅果然名不虚传。从材料到刀工,从烹饪手艺到酱料配比,无一不在体现着大厨和老板的细腻心思。
转眼俨然是在成都的最后一天了,在选择出行地点上我却犯了难,充满历史气息武侯祠,传说白素贞起源之地的青城山,春意盎然的绿色氧吧蜀南竹海成都周围有太多太多的景致值得我去观赏,然而眼下时间却不允许我去一一探访这些名胜古迹,我该选择哪一个呢?几经斟酌,我选择了都江堰。
在成都人眼里,都江堰不仅仅是一个景点,它更是滋润成都万亩良田,养育数百万成都人民的水利工程。
走在都江堰景区的路上,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伟大与渺小,八月份的岷江,连绵的暴雨让岷江水位暴涨,经过山势的助推宛如一只猛兽咆哮着向下游呼啸而去,而都江堰则宛如横亘在巴蜀大地前的卫士,用四两拨千斤的招式将势不可挡的洪浪推至远方,同时留下细流灌溉良田,润养百姓。在伟大的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脆弱而不堪一击的,但正是人类的智慧,巧妙地化解了与自然之间地矛盾,从而才庇佑了人类的和谐发展,生生不息。
登上雄峙江岸的秦堰楼,极目远眺,我仿佛看到了李冰父子站在都江堰上的瘦削身影,他们是巴蜀大地的守护神,站在古道雄关护得巴蜀大地平安喜乐,而远处的岷岭雪山在这两个身影面前也似乎变得渺小了许多,高低起伏逐渐绵延消失在深黛色的天际线处。
从都江堰返回时已近傍晚,看着街边食店接连亮起的灯光,我决定用这留在成都最后的时光多去探访几家餐厅,希望能在离开成都前再多品尝几道成都的特色美食。于是我们将车停在致民路旁,下车沿着致民路步行,希望能随缘探访到让我难以忘怀的美味佳肴。
我们首先来到了位于致民路上的成都吃客,作为各大榜单上的高分常客,想必这家店不会让我失望。
与魁星楼的老店装潢类似,在致民路上的这家成都食客沿用了传统的田园风格装潢,但整体来说建筑面积要比魁星楼的老店大得多,整个就餐环境也要好得多。虽然不及其他酒店的装潢花哨亮眼,但是整体给人一种干净整洁,井井有条的观感。
听这边的旧食客介绍,每个月老板都会推出全新的菜品,单是这点就足以让我颇为佩服,很少会有餐厅坚持这种持之以恒的创新,每一次创新都要消耗大量的精力以及材料,而老板却延续着创新精神不断地研发全新的菜品,这种专注精神都值得我为这家店点上一个赞。
等了不久,菜就纷纷端了上来,先上来的是相思红颜,初见这道菜时,我一度以为这是一碟树莓甜点,但吃入嘴中才意识到食材其实是番茄。番茄与桂花糖的组合颇有新意,桂花的清甜掩蔽了番茄的酸涩,而番茄的爽口又遮盖了桂花原本的微苦,两者结合而成,既有番茄软糯的口感,又有桂花的清香甜沁,颇为开胃。
而当鲍鱼面上桌时,我和同行的有人还打趣到,居然方便面也能卖这么贵。但当真正入口之后,我们才意识到这道菜的与众不同,鲜嫩的鲍鱼仔搭配爽滑的蟹柳棒提升汤汁的鲜味,用纸包内焗加热,最大程度保留水分的同时使食材的营养充分的浸入面汤之中。而这道菜的面使用的也并非常规的方便面或汤面,而是创新性的使用了辛拉面。辛拉面外围包裹地芝士可以提升汤汁醇厚地口感,同时酥软地面条又能饱满的吸收面汤中的精华,筋道Q弹,芳香四溢。
此外我们还品尝了这家的捞汁花甲、吃客拌兔腰、碳烤猪鼻筋等等菜肴,也是各有各自的特色。总的来说,这家店是此次成都之旅我所品尝的最为新颖,也是最有成都特色的饭店。新颖自然是和老板的不懈创新脱不开关系,很多意想不到的材料组合搭配在一起竟然产生如此惊人的口感,而这一切都与老板在背后不断钻研菜品更新菜品相关。而在不断创新的同时,老板也保留了成都人喜爱的沁辣口感,辣椒、藤椒、彩椒、尖椒如何组合,如何取舍,这一切都是老板在后厨做了不少研究才达到这样爽口美味的口感。不得不说,这家店的名声背后是老板和员工不懈努力争取而来的,而这家店的菜品也对得起它名传在外的盛名。
刚刚的川辣还在口中回荡,马不停蹄的我们立刻赶往了同在致民路上的下一站,鱼夫鱼仔(致民路店)。
刚进店面,我们就被整个店面的装潢惊呆了。地面上古色古香的木制桌椅,墙上挂的蓑衣,斗笠,房门上贴着的大红春联,相框里镶嵌的旧照片,这些颇有年代感的物什将我们带回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成都乡村,颇有老旧成都的市井味道。
如果说刚刚的成都食客是不断创新的成都美食创新家,那么鱼夫鱼仔就是老成都风味的坚实传承人。从传统的农家凉粉到冰凉爽口的酸梅汤,从火锅必备的酥肉到温润的银耳雪梨汤,都是植根于成都人记忆中的美食。
当然这家店出名的地方固然不止于此,这家店最为广受好评的还是这边的鱼锅,一桌人围坐在不大的四方桌前,看着刚刚从江水中新鲜捕捞的鱼虾下入鹅卵石的锅底中,300℃的鹅卵石瞬间将鱼肉烫熟,由于加热时间短,鱼肉中的水分子还没有流失,整条鱼维持着鲜嫩爽口的口感,同时外部的酱料沁入鱼肉中,让鱼肉更加的入味。竖起耳朵仔细听的话,你还可以听到其他食客正在“呲溜呲溜”吃鱼的动静,虽然鱼肉很烫,但是鲜嫩的口感让他们难以放下自己手中不断挥舞的筷子,从而导致出现了这种有些窘迫又有些可爱的场景。
作为一家以鱼锅为主打的餐厅,鱼夫鱼仔开在致民路这条知名餐厅如云的街上,颇有几分无所畏惧的架势。相比较其他餐厅绚丽的装潢,华丽的灯光,昂贵而精致的菜肴,这家鱼夫鱼仔颇有几分大拙若巧的架势。靠的是分量和诚意,将普通的食材用心加工,悉心烹饪,最后端上桌的菜肴虽然古朴,但就是让人难以忘怀,回味悠久,因为它正契合了在成都人童年时期魂牵梦萦的回忆味道。
伴着哗啦啦的鱼片下锅声,浓郁的酱香味扑鼻而来,揭开锅盖,蒸汽腾然上升,一锅鱼又好了,是时候开动了。
离开了鱼夫鱼仔,有些疲惫的我们往酒店回行时,却不巧遇到了一家独特的串串店,虽然经过两轮美食的侵袭后,我们已经吃得七八分饱了,但麻辣烫诱人的香味还是将我吸引进了这家马路边边麻辣烫(致民路店)。
虽然是一家串串店,但它却不像平时我们所见的串串店那般脏乱,整个门面的打点上还是可以看出老板设计时的一些巧思。无论是马路边边小卖部的墙画,还是装扮成副食摊的收银台,整个餐厅颇有几分回溯到上世纪8、90年代的格调。
当然,作为美食店,装潢什么的都是次要的,好味道才是王道。作为正儿八经四川本土的串串店,锅底的质量自然是有所保证。正宗的牛油锅底,肥而不腻,辣而不辛,每一口都让你饱满的体会到肉质的鲜嫩和汤汁的浑厚。蘸料也十分专业,各种角料都十分齐全。正所谓串串锅十分,锅底占三分,蘸料占五分,有了这两重保证之后,这串串的味道自然不会差到哪去。
提到串串食材,马路边边的食材也是颇为丰富,脑花、香肠、掌中宝、豆干、排骨、脆豆腐、巴沙鱼、毛肚、鹅肠、兔腰……无论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食材,这边你都能找到。哪怕是串串锅最受欢迎的牛肉,这边也准备了四种之多,口感好有嚼劲的老牛肉、鲜嫩爽口的嫩牛肉、内含仔姜的仔姜牛肉,还有提前腌制的麻辣牛肉满足你的各种需求。
此外虽然四川人大多嗜辣,但是店家依然悉心准备不同拉肚的锅底供你选择,就算你不慎高估自己的吃辣能力,解辣的红糖糍粑和冰粉也能给你另一种不同味觉的冲击。
简单的串串店,不简单的食材和锅底,构架起了这家串串店,用料猛,味道香,食材爽口,价格便宜,这么优质的串串你必然不可错过。
离开最后的串串店已近深夜,我从酒店打包好自己的行李,坐上了归程的高铁。翻看着自己前几天拍摄下来的照片,心中暗暗感叹此次成都之行对我来说收获颇丰。
不得不说,成都是让人向往的城市,在成都,时间过的很慢,慵懒闲适是成都的品性,或许正应了四川人常挂在嘴边的那句“好巴适”。
离开的路上,李宇春的《蜀绣》从耳机中幽幽传来,伴着高铁的风鸣声,我逐步离开了这座城市。未来,我应该还会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但那时的我,会是怎样的我呢?
成都
,
锦里
,
家店
,
春熙路
,
巷子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0571bike.com/thread-9220-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
0
相关帖子
•
成都滨江公园-成都市武侯区成都滨江公园旅游指南
•
成都武侯刘备墓 惠陵-成都市武侯区成都武侯刘备墓 惠陵
•
成都非遗公园-成都市金牛区成都非遗公园旅游指南
•
成都游乐园-成都市金牛区成都游乐园旅游指南
•
三溪镇-成都市金堂县三溪镇旅游指南
•
王建墓-成都市金牛区王建墓
•
李劼人故居-成都市锦江区李劼人故居旅游指南
•
天府软件园-成都市武侯区天府软件园旅游指南
•
成都市武侯区十大旅游景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