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2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游华中D7(下)- 潇湘槐市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2-16 00:0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4月10日 阴转雨



潇湘泛指湖南,槐市原指汉代长安城北的一片森林,当时京城的书生们常聚于此,或议论于槐树下。潇湘槐市当然是岳麓书院的代称了,意指岳麓书院人才之盛,有如汉代长安之槐市。
岳麓书院创办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至今已是千年的历史,与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蒿阳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麓书院并称全国四大书院。
花20元门票进大门,第一座建筑是赫曦台,简单一座古戏台,却有朱熹、张拭、王守仁、毛泽东一连串名人的题诗。老公最欣赏阳明先生的《望赫曦台》:“隔江岳麓悬情久,雷雨潇湘日夜来。安得清风扫微霭,振衣直上赫曦台。”豪气扑面而来。
往里第一道门才是岳麓书院的正门。“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八个大字已是尽人皆知,读书人的气魄呀,有一份唯我独尊的霸气,却不失谦谦君子的委婉气质。


(岳麓书院)
又过一道门,就望见当年书院的讲堂了,实事求是匾额高挂正中,两边的墙上忠孝廉节整齐严肃的校训,另外还挂一些当年的学生守则之类,仿佛看到当年严肃的讲师、勤谨的学生,也仿佛听见朗朗的读书声了。
站在讲堂上眺望二门,二门上正题的是“潇湘槐市”。



(潇湘槐市)
讲堂的两边有一些类似学生宿舍、自修教室这类的地方,半学斋就是其中之一。自1916年夏到1919年秋,毛泽东曾三次寓居半学斋,现在则是资料翔实的陈列馆。


(半学斋)
再往里一进是藏书楼,再背后是小巧的后花园,然后就连通岳麓山,由此可以上到清风峡、爱晚亭。我们虽然慕爱晚亭之名,却深恐亭是意非,还是将爱晚亭的意境默默留在心中吧。


(书院一角)
离开岳麓书院,返回长沙市区。白天看长沙,两个印象很深刻:一是现代化的步伐很快,宽马路、高级写字楼、高尚住宅区,处处为长沙的现代化作脚注;二是商业气氛浓厚,尽管今天只是一个普通的周四的下午,可步行街上人头攒动,绝不输于上海南京路的人气。
随意的在街上逛,更有一个让我们失笑的景观:沿着长沙步行街附近的一条大马路,左边是崭新的高层建筑,右边是装修精致的家具店,后面也是不算太旧的高层住宅,而中间就是长沙最牛的钉子户。仔细看,外墙斑驳不堪不说,还几乎没有一扇窗户玻璃是完整的了。


(长沙最牛钉子户)
散步回到汉庭,天已经开始降温。休息了两个小时,果然窗外阴云密布,狂风大作,正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吧。抓紧时间去吃晚饭,可刚走没几步路,就开始飘雨,于是我们就随便找了家步行街附近的自助餐厅,解决温饱问题(仅此而已)。再出来时还是狂风细雨,暴风雨就要来临了,赶紧跑回汉庭。
躺在松软的床上,风声雨声,声声不必入耳了。隐约记得睡梦中是,滚滚江水和长袖宽袍的长者,不知何许人也。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0571bike.com/thread-7672-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