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1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说山西好风光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3-12 18:45: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在山西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有着太多的自然美景和人文地质旅游资源,使得山西在我的旅游印象中是那么熟悉而又遥远。熟悉,是山西的众多大名鼎鼎的旅游胜地早已熟识于心,也是由于地理位置离北京很近,好几次策划中短途旅游的时候都纳入过计划,但是都由于种种原因而搁置了,总觉得这么近的地方随时可以安排的,结果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至今尚未踏入过山西的土地,山西,成为我至今尚未踏足的一个遥远的旅游地。
老公的家乡在山西,还有一些亲戚在那里生活,利用十一假期,全家策划一次家乡游。我更是欣喜的提前策划,和老公商议延长几天二人世界游,把山西的精华景区一网览尽。不用说山西的晋商大院如何颇具规模,不用说平遥古城如何的家喻户晓,也不用说云冈石窟沧桑而又富有异域的历史风情,单是想想壶口瀑布那惊涛骇浪的磅礴气势,就足以让我们心仪神往的了。
山西省位于华北地区的西部,太行山脉以西,中国的地图版块中比较中部靠北的位置。与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大省相比,面积不算特别辽阔,但是想通过一次出游,领略省内精华,也确实有很大的难度。我们此行必去的两个亲戚家,一个在山西省中间部位的武乡,一个位于晋南部的晋城,因此从有了初步的想法,到策划完成,也确实耗费了我的一些精力,好在“旅行家”的称号不是买来的虚名,还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行程、酒店、景点全部搞定。
此次行程全程自驾,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种旅游方式,可以随心所欲的走走停停,不会错失路途中的风景。而且不用为赶火车、飞机预留出来很多宝贵的时间,我的时间我做主。
十月三日一早,乘着蒙蒙夜色,带着心甘情愿的困意,清晨五点钟准时从家出发。本来约定好的一路同行的有两辆车,我们和老公大姐一家各开一辆,陶然北岸----武乡。但是由于那辆车要从三元桥附近出发,我们约定在中间的一个服务区汇合了。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是武乡,是老公的大舅家,与先期到达的姐姐们相聚。
路上车还很少,刚刚走上高速,就陷入了一阵一阵的雾区,河北界内几个经常有大雾的地方果然又在发威了,雾气很大,行驶的车都打开了双闪。雾越下越大,我们慢慢的前行着,同行的车由于出发迟了半个小时,到达高速的时候高速路口已经封闭了,就被无情的挡在了高速入口,只能在入口处等待。这等待可是不好估计时间的,我们只能改变了一些计划,各自行走,直接武乡汇合了。
驶出河北界,雾渐渐的散去了,两边已经出现了层层山峦。山西的山区本质已经显现了出来。路的两边是连绵不断的山峰,高高低低,层层不断。秋天的山好美啊,虽然感慨大面积的山不能被充分的利用,没有很多的农作物,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秋的色彩,那么绚丽,红的、黄的、深绿、浅绿交织着,一路行进,五彩斑斓,非常美丽,伴随着我们旅途的好心情。山区的隧道真多啊,感觉出了这个隧道,山路走不了多远,就又钻入了另一个隧道;山区的隧道真长啊,几公里的隧道是经常出现的,还穿越了一个标注着特长隧道的,长度有十公里,应该是我穿越过的最长的隧道了。
六百公里的路途,中途服务区我们休息了两次,顺利的在中午时分到达了位于武乡县故城镇的大舅家,姐姐们早已到达等候我们了。大舅家是原原本本的乡村小院,院子不大,却也种植了好几种作物。西红柿、茄子低垂着,贴近地面,高处有一棵枣树一棵杏树,杏树枝叶繁茂,却不是收获的季节,枣树已是硕果累累,我们新奇的一颗颗的摘红紫的小枣,其实也知道收获枣应该采用的方式是用棍棒打下来,再去捡拾,我们却都很新奇的一颗颗去摘,难得有这样的体验生活的机会。院子里堆了一堆金黄色的老玉米,已经剥去了外衣,只落出来了一粒粒金黄色的老玉米粒,乡村的气息一下子显现了出来。院子里土地上的笸箩里,有细细长长的一堆豆角,看到了一边的成品才知道,这就是红豆和绿豆,当真是第一次看见啊,不看到被剥出来的豆子可是真不认识啊。










这一下午,有了很多第一次新鲜的体验,行走于高于自己的大片的玉米地,经常需要扒开一条路,趟着走,见到了已是收获状态,沉甸甸红高粱,在阳光的照射下,娇羞的低下了头。品尝了乡间餐馆的午餐,制作方法简单却也充分体现了山西的以面食著称的特色。晚餐,我们回到了武乡县城,受大舅家大姐的款待邀请,品尝了一顿更加制作讲究的山西特色餐。


















晚上,我们住宿在武乡县城,武乡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住宿条件不太好,网上可以选的宾馆很少,条件也只能是无可奈何无可选择的选择了,隔音条件很差。好在只是周转住宿一晚。
第二天一早,我们开始了两天的游玩行程。如果游览山西,只能选择一个景点,我想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壶口瀑布。这次的山西之行,我把壶口瀑布设计成为行程的一个重要的亮点。为了游览壶口瀑布,我们要在临汾中转停留,武乡到临汾的路途大约需要四个小时,为了充分利用好这第一天,也为了领略山西的大院文化,我们计划行程中加入了张壁古堡和王家大院,一路走一路欣赏,傍晚时分再入住临汾,为第三天的壶口之行养精蓄锐。
早七点,准时出发,第一个目的地是张壁古堡。张壁古堡,没有山西的大院和平遥古城之类家喻户晓,我也是在出发之前做攻略的时候欣赏网友的游记才知道的。一路高速,我们到达的时候才九点多,果然不是驰名的景区,没人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的感觉,我们买好了参观的门票,请了一位讲解导游带着我们游览。对于这种古迹,没有讲解自己参观,很多东西是不知道用处和说法的。人多出游的好处,请一个讲解带着我们一团十二个人,平均摊下来的人均费用是很实惠的。
张壁古堡,位于介休市城区东南10公里龙凤乡张壁村,背靠绵山,面对绿野,古堡始建于北魏时期,距今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现有比较完好的一座融军事、居住、生产、宗教活动为一体的,罕见的古代袖珍“城堡”。整座古堡顺地势建造,南高北低。古堡地下遍布地道,与堡内四通八达。地道为三层立体,高层距地面仅1米左右,中层距地面8—10米,底层距地面17—20米。各高2米、宽1.5米,土结构,弯曲迷离,呈网状结构。我们跟随着导游的指引,从地道中层进入,深入到地道蜿蜒的内部。内部设计周到实用,有瞭望孔、传声孔、押解犯人的区域,传递物品的洞穴,还有士兵休息的居所、指挥调度室等。行走在地道古堡内,不由得感叹于古人的智慧。
跃出地道,豁然开朗,我们继续行走在村子里面参观。没有经过太多开发的村落古香古色,纯朴自然。特别是保存尚好的琉璃碑、琉璃顶,据说制造工艺早已失传,色彩艳丽斑斓,很值得好好品味欣赏。












从古堡出来,沿着路标途经绵山,不远处就是王家大院。其实绵山也是很有特色的一个著名的景区,只是我们此次行程时间有限,只能舍弃了。王家大院的名声确实不同凡响,还有几公里的路口,在景区宣传牌的下面就立了一个大牌子“王家大院客流已满,建议您到其他景区游览”。我们近几年很少在黄金周出来凑热闹,还真是第一个看到这种提示。我们已经预订好了今天的行程,也没有理会那个大牌子,继续驱车前行。拐进这个路口,离景区门口还有几公里,车辆已经行驶不起来了,只能用挪来形容了,停一会儿,挪几步。看着望不到头的车尾,我们决定先解决午饭,把车停在饭馆,再步行前往景区。简单的午餐,每人一碗刀削面,到售票厅换取网上预订的门票,自助取票机很方便。从排队往景区里走,就感觉到了浓烈的黄金周氛围。进入景区,可算了领会了一把什么叫“黄金周”。人挨人,人挤人的,步行移动都得躲着人、绕着走。讲解员早就被请光了,一眼望去,看不到景区的全貌,乱乱哄哄的到处都是人。我们马上决定就地解散,不能集体行动了,否则也会走丢,单独行动还有利于分别蹭听讲解。约定好时间在门口集合,我们马上分别行走起来。
王家大院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时间300余年修建而成。“王家归来不看院”,此话果然名不虚传。王家大院的宏大的规模和磅礴的气势在晋商宅院里绝对是首屈一指的,不禁让人感叹,这哪里是个“大院”,简直是一座城!据说现在对外开放的只不过是整个院落的四分之一而已呢!
随着大波大波的人流,我们间隙的蹭听着不同导游的讲解,穿梭反转于大院层进层出的院落之中。院落坐落规整有序,两进三进的四合院,彰显着家族的尊贵、气派。院子里的格局也是非常有讲究的,什么方位是什么房间,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整可见一斑。大大小小的院落之间,上下左右相通的门很多,“院内有院,门里套门”走在里面好像迷宫一样。必须值得一提,值得好好欣赏的除了大院格局的讲究、规模,还有木、石、砖的雕刻艺术。感觉不经意间见到的每一个门、梁、柱、墩都是经过精心雕刻的,都是很有讲究的,什么地方应该雕刻什么风格的图案是有规定的,而且雕刻技艺的精湛、细腻都是让人感觉到是在欣赏一种艺术品。回来后,发现了一本专门研究王家大院雕刻的书《雕刻王家大院》,足以说明大院雕刻艺术的考究、珍贵。
沿着台阶走到了半山坡,然后沿着大院的围墙往下走,感觉这哪里是院的围墙,简直就是在走城墙啊。站在高处看整个院落,那气派更增添了庄严感,错落有秩,自成格局又依托于整体规划之中,讲究!
顺着指引走向景区大门方向,道路两旁卖当地特产的小商铺多了起来,大桶的散装酒和散装醋宣示着这是在山西地界,渲染着浓烈的山西氛围。姿态各异的崖柏吸引着老公的目光,打听才得知崖柏原来也是太行山的特产,只不过近些年才被炒作起来,所以没有山西的酒、醋那样驰名。
王家大院之行,有些遗憾,就是体会到了黄金周的“黄金”,观赏的有些仓促,不能完整的听到讲解,不得以慢慢欣赏,好好品味细节。







我们继续前行,前往临汾,下榻于亚朵酒店。很满意这家经我千挑万选、反复斟酌而定的酒店,完全是现代派的装修风格,四星标准,细节装点也很实用,茶杯茶壶带来了休闲的惬意。前台服务员热情的帮我注册会员,享受更加优惠一些的房价。而且得知,这是一家全国连锁的酒店,以后出去玩儿会成为我酒店的一个固定的备选了。
第三天,只有一个行程----游览壶口瀑布。壶口瀑布是我国第二大瀑布,黄河唯一的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位于山西省吉县,与陕西省宜川县相邻。滔滔黄河,奔流到此,状如壶口,形成落差三十余米的瀑布,气势磅礴,是我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这是我心仪已久的一处自然景观,这次终于满足了我的心愿。
吸取王家大院人满为患的经验,我们决定一早出发,在景区开门的时候就冲进去,有充足的时间好好欣赏。网上查到的景区的开门时间是早上八点,我们商议五点半就从临汾的亚朵酒店出发了。本来想的一路高速,应该是很顺利的,谁知道出了一个意外。以前也走过很多次高速,五十公里左右就会有一个服务区,服务区除了休息设施,还会配有加油站。可是这山西的高速太有特点了,虽然服务区按距离设置,但是近二百公里的高速,没有一个服务区有可以使用的加油站。这对于我们这辆在第一个服务区就需要加油的车来说,简直是噩耗。从经过第一个服务区的还算坦然、怀有希望,到第四个服务区的失望,车油的指示灯亮了,到已经听到报警声的恐惧,这一路开得惊心动魄,已经做好了用同行的车给我们做牵引的准备了。终于,出高速时,从服务人员那里打听到,前方六公里有一个加油站,又燃起了我们的一线希望。可是,出了高速的这六公里,太艰难了,路上的车已经堵满了,去景区的和从景区出来的车岔到了一起,我们正在疑惑为什么会有回来的车,才听说原来旺季的时候,景区是六点半就开门的。哎,看来想要开门第一批就冲进去的愿望是落空了。我们只能跟着前面的车走一段就停下来,看着前面的车队算计着是熄火还是燃着车。越临近景区越走不动了,车子又发车了我们从未听到过的报警声。老公毅然决定只身前去打油,我开着车跟着车队往前挪动。真是心惊胆战的挪动着车,不知道下一次会不会顺利的把车点燃继续前行。好在不久,老公就提着一只油桶回来了,原来他灵机一动,在路上拦了一辆当地人开的摩托车,带着他去加油站跑了一个来回,从加油站租了一只油桶,装满了一桶油,人民币八十元的,可以说是满载而归了。我们马上好似见到了大救星,停车加油。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给汽车加的汽油的形态,比我想象中要稀很多。必须留影纪念第一次油桶加油的经历。




加完了一桶油,我们继续前行,到加油站还油桶,一口气把油加满,终于踏实了。
终于到了壶口瀑布景区的门口,停车场好大啊,感觉好像是占据了一座山,我们从停车场进口开进去开了很远才找到停车位。提前已经预定好了门票,排队取预定票的人好多啊,而且进度特别慢。进入景区需要乘坐环保车,这车票网上是不能预定的,我们还需要再排一个对去购买车票,感觉这里秩序好乱。人嘈杂、队伍繁多、指示不明确。好在我家的开路先锋,老公成功的采用了加塞的战略,大大的缩短了我们等候的时间,虽不是什么特别光彩、值得炫耀的事,但大家说起来还是很窃喜、很崇拜他的机智勇敢的。
游览的人太多了,感觉旅游车在不间断发车,仍不能满足客流的增加,我们只能站着前往,好在只有两三分钟的车程。下了车,进入了一个景区的大门。放眼望去,高高低低的山坡,一片黄色,好像绿色植被特别的稀少,间隙能够看到水流,看上去不是很宽很深,也是一片黄色,一下子感觉到了黄土高坡的本色----混混沌沌的土色,黄土黄水黄山坡。



太心切了,怎么没有看到我心心念念的磅礴景色,怎么没有听到声势浩大的瀑布声。我们顺着人流往里面走,我心里仍然有着疑惑,里面虽然人明显增多,也不见什么有变化的高高低低的地势,那咆哮的壶口瀑布会藏在里面吗?继续向里面走,听见了,那咆哮的声音,看见了,那飞泻而下的瀑布。这景象来得太突然了,好像一下子跃了出来,原来在我们的前方,有一个巨大的深壑,是依托着壶口瀑布的地势。我们一拥而上,立刻散开穿插于各个缝隙中了,兴奋的看着、说着、照着照片,换个角度接着照,好像怎么也照不够。太幸运了,有一道完整的彩虹挂在瀑布上,这是多么好的人品才能看见啊!兴奋得都没有感觉到,我们身上、脸上、手机上已经被飞溅出来的泥点溅湿,那水花溅起的力量太大了,感觉那瀑布离我们还有几十米的距离呢,却能这么真切的感受到。这洗礼,我们是那么的心甘情愿,这洗礼,带给了我们无限惊喜,这洗礼,牵引着我们久久不肯离去。
深壑的对面,就是陕西省了,也有很多游人与我们遥遥相望。在母亲河最大瀑布的面前,我们显得那么的渺小。恋恋不舍的离开,一步一回头的瞭望,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是不可多得的景观。第四版人民币上五十元背面的图案,将这一景象永久的定格,让人回味,值得珍藏。








回程的经历,也必须记录下来。我们一行有三辆车,其中一辆车看到进入景区的长长的车队,就采用了我们昨天去游览王家大院的方案,把车停在了离景区还有三公里左右的一家餐馆门前,本来想交点停车费的,可是餐馆老板说,我们回来必须要在他家吃饭,而且不能是只吃刀削面这种简单的主食,要点这里著名的黄河大鲤鱼。无可奈何只能答应了,回来时,我们正好该用午餐了,就如约来到他家用餐。黄河大鲤鱼六十八元一斤,我们点了一条不算特别大的也二斤多,又点了六个凉菜,十二个人一人一碗刀削面,这两天,我们为了节约时间充分游玩,吃的都很简单,这一餐算是比较丰盛了。边吃边聊用过午餐,正好也借机休息了一会儿,主要是让司机师傅们休息了一下,饭后我们还要赶往晋城的老公的二舅家,差不多有四个小时的车程。吃过午饭,我们仍兴致勃勃的边聊边走出了餐厅,外面招呼客户的小伙子还热情的帮我们指挥车,一行三辆车出发了。走上高速很长一段时间了,我突然想起来了,刚才的午餐,是谁结的帐啊?此次集体出行,酒店、行程预订都是我来负责的,为了方便最后结算,一切费用都是我先垫付的,本来前几顿饭都是我去结账的,刚才聊高兴了,彻底忘了。马上家庭微信群里问,刚才谁结账了,结果是没有人结。霸王餐啊,又一顿霸王餐,继儿子九月三十日在猫抓烤肉抽到霸王餐后,间隔几天,我们又集体吃了一顿霸王餐。这人品、这运气太霸道了,还非要邀请我们吃黄河大鲤鱼,这山西人民也太热情了。
下午,经过了四个小时的高速行程,我们很顺利的在傍晚时分到达了二舅家。两位老人已经快八十高龄了,身体很强健,知道我们今天要来,从半个月前就开始了各种采买。金瓜陷的包子美味可口,新鲜的小米粥、几道家常小菜吃起来很舒服。道不尽的家常,诉不尽的乡情。二舅家是一个规矩的三居室,三间卧室都有双人大床,我们就住在这里了。
我们来探望老人,本来没有安排游玩这里的景区的,老人很贴心的安排他的儿子,与老公长得很像的表哥第二天带我们去参观皇城相府。
晋城本来就是一个安逸的小城镇,没有大中城市的驰名和喧哗。如果不是有亲戚住在这里,可能我们都不会来,更没有想到游览这里的景区。没想到这里藏着一个AAAAA景区----皇城相府。皇城相府位于晋城市北留镇境内,是康熙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清代名相陈廷敬的府邸。建筑风格和山西其他众多景区相似,都是典型的明清北方大院,院里有亭台楼阁,山水景色,堪称府是一座城了,不同的是,明清时期生活在这里的陈氏家族科甲鼎盛,有多达三十多人走上仕途,而且大多政绩显赫,可谓是翰林世家。除了古建筑外,在这里感受到更多的是书香门第的文化气息。这里还有一个中华字典博物馆,珍藏着中国历代各种形制的字典,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座字典博物馆。我们跟随着导游的讲解,穿行于府邸,这一圈下来也真得需要一两个小时时间呢,同样感叹于设计修建的精美、讲究。












晚餐,老公掌厨,做了油闷大虾和红烧鲤鱼,家人合作包了饺子,一家人说说笑笑,其乐融融。还欣赏了舅妈珍藏的第三版、第四版人民币的新票,真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多年前的曾经每天使用,那么熟悉而又遥远,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





第五天的行程,我和老公开始二人世界。我们要一路向北了,边游玩边往回走。早上,与大家告别,我们驶往平遥古城。这后面几天的行程,我也是经过了精心的策划,既每天不会因为赶路程太辛苦,也要把我心心念念良久的几个精华景点一网览尽。主要有平遥古城、云冈石窟和悬空寺。晋城位于山西省的南部了,与北京有七百公里,平遥古城正好位于中间位置,我们就把第一个驿站定在了这里。今天已经是十月七日了,是十一黄金周的最后一天,大多外出游玩的人已经回到家中休整,准备迎接明天的工作了,路上车特别的少,天气晴好,我俩开着车,走在空旷的高速公路上,山西属于山区,比北京要冷得早,两旁的树已经泛起了红、黄色,绚丽多彩,不由得想起了山花烂漫这个多姿浪漫的词。虽然中途遇有车祸耽误了一会儿,并没有影响到整个行程的进度,还得以停下了欣赏一下山区的秋景。红叶落在了地上,真是一叶知秋啊。我们按计划于中午时分到达了古城。



平遥古城位列世界文化遗产,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我特意查询了一下,另外三个古城分别是四川阆中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和安徽徽州古城,又为今后的出游明确了新的目标。为了更好的体会古城文化,我特意在古城里预定了一家客栈,起居融入到古城的生活中去。客栈服务很好,提前联系我们,协助我们把车停在停车场,有专门的小车把我们接到客栈。客栈在一条比较偏僻的小巷中,我们走上二层小楼,古香古色的装饰风格,房间不太却很有特色,这是我第一次住客栈,很喜欢,虽然没有四星、五星的设施好,却也是另一种感受。
休息片刻,我们随意走出客栈,只是穿过一条小巷,就到了古城的主干路----明清街。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熙熙攘攘的人,街边林立的店铺和琳琅满目的商品,宣示着她的驰名和不平凡。冠云牛肉、醋、酒很成气候,还有很多很多全国统一的旅游纪念品。我们走进街面一家规模还算比较大客栈,点了平遥牛肉和刀削面,简单的午餐。饭后继续沿街巷闲逛,还遇到化妆演出的,什么青天大老爷为民做主之类的,围了好多人,敲锣打鼓的还挺热闹。本来从网上已经预定了景点的门票,去参观著名的日升昌票号、平遥古县衙等地方,门口看了看,真不是我们喜欢的风格,就毅然决定退票,看看外围,了解一下罢了。还是喜欢在小巷中闲逛、欣赏原始的建筑、民居的感觉。总体感觉,与预想中有些落差,商业气息太浓烈了,缺失了原汁原味的朴实,缺失了本色。傍晚回到客栈,红红的灯笼已经点亮了,喜气洋洋的,象从电视里看见过的大宅院。










行程的第六天,我们继续北上。今天的目的地是大同,路途中先游玩的景点是云冈石窟。清晨,再一次短暂的品味尚未别商业气息唤醒的古城,我们住的闹中取静的小巷还有生活在里面的居民,还原了古城的真实感。
我们于中午时分到达了云冈石窟。天气晴好,停车场的银杏树映衬在蓝天下,带来了特别的好心情。我们也是采用了简单的刀削面填饱肚子,再踏踏实实游玩的策略。淡季错峰出游就是好,售票处冷冷清清的,游人寥寥无几,能够随心所欲的慢慢欣赏、好好照相。整体园区环境幽雅,石窟群自东而西依自然山势而建,我国著名的石窟,与莫高窟和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的三大石窟。云冈石窟不仅有中国传统艺术风格,也融合了古印度、西域和中原各民族的艺术特征,从北魏时期开始修建,非常值得一看的历史文物。我们从第一石窟观赏到第二十石窟,石窟群内的素色、彩色石窟石绘姿态各异,大尊的巍峨气魄,小尊的雕工细腻,不禁感叹古人的聪颖智慧和吃苦精神。难得的是保护工作做得好,有些地方在修护,还有些重点的区域不允许拍照,工作人员很负责,不时提醒,虽有遗憾却也理解。云冈石窟规模、设计、做工超凡,不愧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艺术瑰宝。
















一直以来,出游做策划时,当地美食特色菜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门。这次做山西行程策划的时候,我没有太多的关注美食,因为我刚开始研究的时候就发现,山西的特色餐很多都是主食,栲栳栳、莜面、刀削面什么的,只是研究到大同有一家老店,名气很大,是大同餐饮界的头牌----凤临阁,特别是看到招牌的百花烧卖的照片,我就决定一定要去品尝。早就听说这家店的火爆,我在下午两点打电话想预约座位,说已经约满了,只能现场拿号等候。我们回到酒店休息了一会,决定早早出发,豁出去了踏踏实实等候一回,也要吃到正宗、名声显赫的百花烧卖。到餐馆的时候五点,还没有营业,我们从好心的服务员那里拿到了十多分钟前有人取了号又舍弃的九号。餐馆五点半才开始营业,据说两周前就把所有座位全部预定出去了,这火爆程度可见不是一般。
利用等候的时间,我们先去外围感受了一下大同。酒店就在华严寺、九龙壁附近,临近古文化街,街市显得有些萧条,正好也带给了著名的景区难得的清静。回到餐厅,我们先细细的欣赏了一下这个装修奢华、曾被慈禧老佛爷光临过的五百年老店。店内装修精致讲究,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规划,铜材质的装修显得高贵典雅,每一个细节,连卫生间都是那么的讲究,把手分别雕刻着龙、风。
重在品质,我们终于在晚上七点钟入座了。迫不及待点了几款特色餐:百花烧卖、葫芦丝、一窝丝,糖醋小排。名不虚传,等待是值得的,味道确实不错。葫芦丝很新颖,西葫芦削成面条状,浇上调味汁,很爽口;一窝丝其实是面食,极细极细的面丝盘成一盘,用彩糖拌成甜品样式;可能是等候的时间太长了,早就饥肠辘辘的我们点了十个大烧卖,蟹肉馅和三鲜馅的各五个,两个人都吃撑了,想想下次来品尝不一定哪一年呢,吃饱点吧,哈哈。


















回酒店的路上,看到大同市内的很多古城墙亮起了灯,还有一些在维修中,想想这修缮好连成一片,该给古城增色不少。下次来一定要登上古城墙,好好俯视欣赏一下大同。
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悬空寺的照片和名字是我从拥有的第一本有关旅游的书中见到的,多年来一直是那么的神秘和令我向往。最后一天的行程,我们安排的就是先去参观悬空寺,然后踏上回家的路途。
多年来的出游经验,我们决定一早出发,享受清静好好去欣赏。欣赏着一路山景,到达时才九点。起风了,好冷啊,幸亏有准备,我万能的薄羽保护着我。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国内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高空木构摩崖建筑。来到恒山脚下,远远可以看到悬在半山腰的悬空寺——整个寺院悬在陡峭的崖壁上,利用峭壁的凹凸部分巧妙地依势而建,显得格外错落而有节奏感。诗人李白当年游览过悬空寺后,挥笔写下“壮观”二字,写完仍觉得不够体现自己激动的心情,又在“壮”上多加了一点,这两个字至今刻在寺院脚下的岩石上。我们先在山脚下,换着角度照它的全景,欣赏了一下诗仙的大字,就沿着山路来到了寺内,切身感受。表面看来,支撑整个建筑的只有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子,让人不禁担心它随时会掉下来。而实际上,整个寺院是“插”在旁边的岩石上的,这些木柱子大多只起装饰作用,给走在上面的人一些心理安慰罢了,让人不得不感叹古代匠人的智慧。我们站在寺内,可以看到柱子支撑于山崖间,显得那么孤零、单薄。实木结构的台阶,台阶上有铜钉,走上去不由得格外小心。寺庙整体不大,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就观赏完了。在悬空寺顶的小商铺,收获了一套悬空寺的邮票,是一九九一年发行的,对我这个曾经的集邮爱好者来说,是必须收藏的了。了了我多年的一个心愿,悬空寺,我来了。



















下午,历经出行七天,回到了我们陶然北岸的家。家的温馨、家的温暖,不是星级宾馆可以比拟的。此次出行,收获的不仅有山西的美景、美食,还有血浓于水的亲情。
2016年10月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0571bike.com/thread-9058-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