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献县有什么景点滹沱河向西南流经恒山与五台山之间,至界河折向东流,切穿系舟山和太行山,东流至河北省献县臧桥与子牙河另一支滏阳河相会。全长587公里,流域面积2.73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阳武河、云中河、牧马河、清水河、南坪河、冶河等,呈羽状排列。
河北石家庄汊河(滹沱河、太平河)风景区,座落于古城正定城南,石家庄市区以北,依托滹沱河的自然环境和地形,经市政府大力整治和修建,太平河生态开发整治工程东起滹沱河,西至北新城,新增水面264万平方米,绿地490万平方米,形成全长14.25公里的滨水生态景观长廊。其中,东段7.8公里为原汊河整治工程,已于2005年9月初完成河道蓄水,10月1日竣工并向游人开放,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新的休闲娱乐的场所,而且成为了迁徙候鸟的良好栖息地。每到周末、假期,大批市民纷纷前来观光、垂钓、放风筝。
2. 献县有什么景点吗单桥景区位于献县城南,城区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单桥石桥。在东西长达2000米的路线上,有古单桥石桥、燕京啤酒广场、莲心桥、抚琴亭、枕钓斋、成趣园、耿橘纪念馆、孝子洞、乐寿山、福泉、单桥博物馆、单桥剧场、鹿角古柳、等30多处景观,既有文物古迹,又有自然风光,步行、乘船皆可游览,是游客品历史文化、赏自然风光,得身心放松绝佳之地。
3. 献县有什么景点介绍“沧州”周边好玩的地方: 吴桥,作为我国杂技艺术的发祥地,以其悠久的杂技历史和精湛的杂技艺术在国内外杂技界被称作杂技艺术的摇篮。
杂技大世界共建江湖文化城、杂技奇观宫、魔术迷幻、小泰山等八大景点、集娱乐、参与、交流、表演、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展示民俗精粹,以独特的杂技文化旅游日益奠定了华北知名景点地位。
东光铁佛寺,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城内的铁佛寺是沧州的一大特色,也是一处有着众多人文景观的地方。铁佛寺的出名让铁佛寺在当地还有着“沧州狮子景州塔,东光县的铁菩萨”这样一句打油诗。
其中的大雄宝殿是铁佛寺的主殿,大雄宝殿内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的尊像,这尊像高8.24米,重48吨的铁铸佛像是我国最大的座式铸铁佛像。
南大港湿地海拔最高处5.4米,最低处2.9米,分为泻湖洼地、浅槽型洼地、岗地和高平地等,90%的植被为芦苇。环港林木10米宽、30公里长,计6万多株。这里是候鸟南北迁徙带与东西迁徙带的交汇点,为在湿地自然保护区内,视野辽阔,盛夏时节,满目青翠,空气清新,使人心旷神怡。 沧州相关介绍: 沧州市,河北省辖 地级市,地处河北省东南,东临渤海,北靠天津,与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隔海相望,地跨北纬37°29′至38°57′,东经115°42′至117°50′,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市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辖2个区4个市10个县,户籍人口779.54万(2016年末)。 沧州因濒临渤海而得名;上古时期,沧州属幽州和兖州,西周时属青州,春秋战国时代为燕、齐、晋、赵等国地。1949年,设沧县专区。1958年,设沧州市(县级),随后撤消并入沧县。1961年,恢复沧州专区,并恢复沧州市(县级),专署驻沧州市。1967年,沧州专区改称沧州地区。1983年,改为河北省辖市。1993年,地、市合并为沧州市。 沧州市是国务院确定的经济开放区、是石油化工基地和北方重要陆海交通枢纽,是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津冀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 。
4. 献县附近一日游景点介绍没有浮沱河,只有滹沱河,滹沱河好玩的景点是太平河滨水景观,因为它吸引
了天鹅、野鸭等难得一见的野生禽类留恋栖息,给秀美的太平河增添了许多生机。
滹沱河,古又作虖池或滹池,当地人俗称糊涂河,是海河水系子牙河的上游支流之一。它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泰戏山桥儿沟村一带,向西南流经恒山与五台山之间,至界河折向东流,切穿系舟山和太行山,东流至河北省献县臧桥与滏阳河相汇成子牙河后入海。
5. 距离献县最近的旅游景点河南云台山和山西省比较近。
河南省焦作市云台山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云台山风景区含红石峡、潭瀑峡、泉瀑峡、青龙峡、峰林峡、子房湖、茱萸峰、叠彩洞、猕猴谷、百家岩、万善寺等主要景点,景区因山势险峻,峰壑之间常年云锁雾绕而得名。
而湖南省云台山坐落尖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马路镇驻地西方,北方是云台山区域。这里是雪峰山北段腹地。海拔 998.17 米,山上有一个行政村,总面积19.18 平方公里,这里居住着280户、1080人。云台山附近是中国最长溶洞安化青龙洞。
除了上述云台山之外,我国还有南京江宁云台山、湖北大冶云台山、江西贵溪云台山、陕西蓝田云台山、广西凌云云台山、山西晋城云台山、四川宜宾云台山、四川南充云台山、河北献县云台山、江苏镇江云台山、江苏连云港云台山、四川苍溪云台山、广西资源云台山。
6. 献县的景点献县汉墓群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沧州献县乐寿镇,西距沧州市70公里。献县自西汉建立河间国,直至南北朝时,一直是王封之地。1937年以前,献县辖境面积较大,境内号称有大小七十二冢。从现存古墓来看,多集中在河城街和十五级乡,河城街是汉代河间王的都邑所在地,汉代古墓多是有道理的。古墓有两个特点,一是几个大墓集中在一起;二是大墓旁还有小墓,可见墓与墓之间有历史渊源。见于史藉者,境内汉墓主要有献王墓、孝王墓、刘淑墓、刘英墓、毛公墓、贯公墓等。古汉墓修为高台,在当地亦有俗称,如河城街西的云台山、小屯村东的万层山、九张庄附近的九连山、傅庄附近的百草山、窦三疃附近的五王山、双岭村西的丹陵等等。
献县城东10公里的云台山,高20米,占地2.3万平方米,是汉代丞相匡衡之墓。匡衡年少时家贫,为读书曾“凿壁偷光”、“萤囊映雪”。当丞相后,两袖清风,爱民如子。死后人们纪念他,自愿为他修大墓,男的肩担、车推,女的手捧、袄包,用土筑成“比云彩高的山”,故名云台山。
7. 献县有什么景点好玩吴桥杂技大世界
东光铁佛寺
献县纪晓岚墓
黄骅海港
海兴湿地
盐山海边
泊头清真寺
沧州北大寺
8. 献县旅游景点简介河北省献县地处华北平原,是一望无际的平地,根本没有山。五台山在山西北部五台县
河北献县有哪些景点 河北献县旅游景点 河北献县
1. 河北献县旅游景点1. 吴桥杂技大世界2.南大港湿地 3.武术之乡4. 献县单桥石桥5.泊头清真寺6. 白洋淀千里堤7. 沧州铁狮子8. 清真北大寺9.千童祠,位于沧州市东南盐山县千童镇,北距盐山县城25公里10.沧州沿海有7000多年渤海两岸成陆过程形成的古贝壳堤11.南大港农场孔庄子村南有一土墓,传为清捻军首领张宗禹之墓12.献县汉墓群13.杜林登瀛桥14.沧州文庙15. 东光铁佛寺16.纪晓岚墓17.吴桥杂技民俗风情园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介绍了.
2. 河北沧州献县旅游景点大全主要还是看东关的铁狮子,那边专门建了一个游园,把铁狮子保存的很玩好,再有就是献县那边的单桥石桥,献县汉墓群,东光的铁佛寺,市里的话也就是转转文庙,之前重新完善过,可以去看看,在老城区,其实一个城市都是历史的印记,一个城记录一段历史
3. 河北献县附近一日游保定旅游景点:
野三坡 涞源 清西陵 白洋淀
北岳庙 涿州影视城 满城汉墓 古莲花池
定窑遗址 直隶总督署 青虚山 白石山
抱阳山 天桥瀑布群 安国药王庙 大茂山原始森林
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城南庄纪念馆 冉庄地道战遗址 狼牙山
龙潭峡谷 定州 灵山聚龙洞 腰山王氏庄园
唐河漂流 龙潭湖风景区
沧州旅游景点:
吴桥杂技大世界 泊头清真寺 清真北大寺 沧州铁狮子
献县单桥石桥 白洋淀千里堤 南大港湿地 铁佛寺
武术之乡 千童祠
承德旅游景点:
避暑山庄 外八庙 雾灵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木兰围场
丰宁坝上草原 白云古洞 金山岭长城 六里坪森林公园
馨锤峰国家森林公园 辽河源森林公园 北大山石海森林公园 双塔山
朝阳洞 九龙潭自然风景区 塞外蟠龙湖 魁星楼
董存瑞烈士陵园
邯郸旅游景点:
京娘湖 邺城三台 响堂山石窟 武灵丛台
黄梁梦吕仙祠 学步桥 娲皇宫 磁州窑遗址
永年古城 兰陵王墓 大乘玉佛寺 将军岭
古武当山 武华山 回车巷
衡水旅游景点:
衡水湖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 景县舍利塔 庆林寺塔 宝云寺
秦皇岛旅游景点:
秦皇求仙入海处 新澳海底世界 北戴河 南戴河
山海关 孟姜女庙 燕塞湖自然风景区 祖山风景区
秦皇岛野生动物园 南戴河海上乐园 海洋水族馆 长寿山
昌黎葡萄沟景区 角山景区 黄金海岸 老龙头
石家庄旅游景点:
抱犊寨 正定 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 苍岩山
驼梁自然风景区 西柏坡 嶂石岩 赵州桥
柏林禅寺 龙泉寺 中山国都城遗址 毗卢寺
石头村 平山温泉 仙台山 蟠龙湖
秦皇古道 伏羲台 天桂山 河北省博物馆
隆兴寺 临济寺 东方巨龟苑
唐山旅游景点:
乐亭海滨 清东陵 潘家口水库 菩提岛
鹫峰山 上关湖 景忠山 净觉寺
灵山 青山关 白羊峪 地震遗址
汤泉 碧海浴场 金沙岛 聚仙谷
南湖公园 月坨岛 燕山塔陵 李大钊故居
邢台旅游景点:
鹊山祠 崆山白云洞 牡丹园 邢台峡谷群
云梦山 开元寺 张果老山 北武当山
黄巾军寨 秦王湖 观音寨 九龙峡
清风楼
张家口旅游景点:
清远楼 张北草原 沽源草原 崇礼滑雪场
空中草原 大境门 天漠 飞狐峪
永定河峡谷漂流 金河口 金阁山 鸡鸣山
容辰庄园 赤城温泉 元中都遗址 朝阳观
察哈尔烈士陵园 中华始祖文化村 泥河湾
如果夏天的话我建议你去秦皇岛玩
4. 河北献县旅游景点图片运河之畔,武术名城,铁狮镇海,美食驰名,古城沧州作为驰名中外的武术之乡,?
?沧州铁狮子,大运河夜景,有吴桥杂技大世界,文明海内外,有金丝小枣,有河间驴肉火烧,有献县献王墓,有东光铁佛寺,有黄骅港,出海打鱼,看渤海湾秀丽风光,到沧州必看运河风光,必看吴桥杂技,必吃驴肉火烧!
5. 河北献县旅游景点介绍单桥景区位于献县城南,城区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单桥石桥。在东西长达2000米的路线上,有古单桥石桥、燕京啤酒广场、莲心桥、抚琴亭、枕钓斋、成趣园、耿橘纪念馆、孝子洞、乐寿山、福泉、单桥博物馆、单桥剧场、鹿角古柳、等30多处景观,既有文物古迹,又有自然风光,步行、乘船皆可游览,是游客品历史文化、赏自然风光,得身心放松绝佳之地。
6. 献县旅游景点简介“沧州”周边好玩的地方: 吴桥,作为我国杂技艺术的发祥地,以其悠久的杂技历史和精湛的杂技艺术在国内外杂技界被称作杂技艺术的摇篮。
杂技大世界共建江湖文化城、杂技奇观宫、魔术迷幻、小泰山等八大景点、集娱乐、参与、交流、表演、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展示民俗精粹,以独特的杂技文化旅游日益奠定了华北知名景点地位。
东光铁佛寺,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城内的铁佛寺是沧州的一大特色,也是一处有着众多人文景观的地方。铁佛寺的出名让铁佛寺在当地还有着“沧州狮子景州塔,东光县的铁菩萨”这样一句打油诗。
其中的大雄宝殿是铁佛寺的主殿,大雄宝殿内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的尊像,这尊像高8.24米,重48吨的铁铸佛像是我国最大的座式铸铁佛像。
南大港湿地海拔最高处5.4米,最低处2.9米,分为泻湖洼地、浅槽型洼地、岗地和高平地等,90%的植被为芦苇。环港林木10米宽、30公里长,计6万多株。这里是候鸟南北迁徙带与东西迁徙带的交汇点,为在湿地自然保护区内,视野辽阔,盛夏时节,满目青翠,空气清新,使人心旷神怡。 沧州相关介绍: 沧州市,河北省辖 地级市,地处河北省东南,东临渤海,北靠天津,与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隔海相望,地跨北纬37°29′至38°57′,东经115°42′至117°50′,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市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辖2个区4个市10个县,户籍人口779.54万(2016年末)。 沧州因濒临渤海而得名;上古时期,沧州属幽州和兖州,西周时属青州,春秋战国时代为燕、齐、晋、赵等国地。1949年,设沧县专区。1958年,设沧州市(县级),随后撤消并入沧县。1961年,恢复沧州专区,并恢复沧州市(县级),专署驻沧州市。1967年,沧州专区改称沧州地区。1983年,改为河北省辖市。1993年,地、市合并为沧州市。 沧州市是国务院确定的经济开放区、是石油化工基地和北方重要陆海交通枢纽,是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津冀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 。
7.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景点没有浮沱河,只有滹沱河,滹沱河好玩的景点是太平河滨水景观,因为它吸引了天鹅、野鸭等难得一见的野生禽类留恋栖息,给秀美的太平河增添了许多生机。
滹沱河,古又作虖池或滹池,当地人俗称糊涂河,是海河水系子牙河的上游支流之一。它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泰戏山桥儿沟村一带,向西南流经恒山与五台山之间,至界河折向东流,切穿系舟山和太行山,东流至河北省献县臧桥与滏阳河相汇成子牙河后入海。
河北献县的由来? 河北献县
千年古县——献县
关于献县“四十八村”的情况,有一首民谣作了概括地说明:
陈家庄北边挨河口,
古庄的人们卖香油。
贾庄桥有伙修桥的匠,
王庄出了个举人头。
八里庄新起桥一座,
大章赶庙是两头。
万家寨的好外出,
贾庄打盖帘儿集上卖。
文都村栽种果木树,
文大夫搬家到枝头。
李谢爱把园子种,
要吃豆角儿上堤口。
杜凌花出了同乐会,
双村南边是天平沟。
冯庄的乡亲卖山药,
抛军哨好象望天猴。
刘庄村子一掐火,
参军镇的苇子没有头。
小平王的人们编蒲囤,
祝庄有伙儿吹鼓手。
权寺出了伙儿泥瓦匠,
张支根有个李星武。
梁家庄,一个头,
三角祖先冉伯牛。
富庄有个张大炮,
张村本是九个头。
临河修起庙一座,
李家疃的当会头。
尹官的人们卖花样,
河堤南边儿是横头。
石家疃的织褥面儿,
十字大街元昌楼。
路庄常把带子卖,
王家庄的烧饼没有油。
镇上出了个“燕子李”,
关尹庄起了两座大高楼。
地处河北省东南部、隶属沧州市的献县,历史悠久,地理位置重要。历代县名多变,县境大小不等,隶属州府管辖不同。夏商皆属冀州地。周属幽州地。春秋属燕国地。战国时始有河间(今献县河城街南)之名,因地处禹贡九河之间和属国不得主而得名,为燕赵二国之地。秦并天下后属巨鹿郡。
据史料记载,献县历史沿革大体如下: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河间郡,赵衍、张相如任河间守。
汉文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置河间国,立赵幽王少子刘群疆为河间王,都乐成(今献县河城街南)。
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立皇子刘德为河间王,都乐城。死后被追封为“献王”。
东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置乐成国,封皇子刘党为乐成王。
东汉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更乐成为乐陵县,追封刘开为孝穆皇。
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改乐陵为乐成县,封乐成王曹干为河间王,治乐成。
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诏书?为司徒,司马融为河间王,后改封为乐成王。
北魏和平四年(公元463年),废河间国,改立河间郡,乐成属之。
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更乐城县为广城县。
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为避皇帝杨广名讳,改广城县为乐寿县。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窦建德于乐寿(今献县县城)称长乐王,置百官,年号丁丑。
唐高祖武德元年,夏五凤元年(公元618年),窦建德在乐寿立国号曰“夏”,改元五凤。夏存国四年为唐所灭。
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改景城为镇,入乐寿,县境扩大。
金天会七年(公元1127年),县筑土建城,乐寿县升为寿州。
金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更寿州为献州,辖乐寿、交河二县,户五万六百三十二。
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由州改为县,因汉代河间国刘德陵在此,故易名“献县”。
在近代史上,献县地名也曾有过多次变化。抗日战争时期,献县为三、四、五区划归了当时的临时边区县建国县。1954年建国县撤销,所辖村庄大部分转划给了沧县、河间两县,献县的第七区、第十区,划给了当时的临时县献交县。1949年,献交县撤销,所辖村庄有一半划归了交河和武强。1959年,当时的武强、饶阳、献县三县合并的饶武献,后来国务院正式命名为献县。1962年,饶阳、武强又重新从献县析出
,献县保持了现在的面貌。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献县大地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现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6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一是汉墓群,二是单桥石桥。汉墓群中的献王陵在全国的汉墓中规模最大,而云台山汉墓是仅次于汉武帝茂陵的第二高陵。单桥石桥则以其独特的造型,精湛的石雕艺术,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丰富而美丽的传说故事,形成了独特的单桥文化。此外,还有汉代的敦陵、慎陵、毛公墓、贯公墓、乐成侯丁礼、中水侯吕马童、李忠等墓址,隋代的金城宫遗址,明清两代的牛鸾墓、陈瓒墓、张庄天主教堂等。在献县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更是名人辈出,英才不断,先后涌现出了堪称汉朝百官表率的河间献王刘德、《诗经》的传播者毛亨、毛苌、河间国名相张衡、北齐著名数学家信都芳、北齐农学家金丝小枣培育人刘仲思、隋代经学大师刘炫、唐代开元名臣王唆、五代政治家冯道、明左都御史陈瓒、清一代文宗纪晓岚、民族英雄马本斋、哲学泰斗张岱年等英才俊杰,他们或是献县人,或在献县生活过、工作过、他们都在献县的历史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如今献县已成为中西文化的交融地,金丝小枣的主产地,成为华北平原上正在崛起的一颗新星。
献县境内的古长城堤
在华北平原的中南部,有一条西起深州市,经饶阳、武强、献县、河间至沧县,总长200多公里的古堤,这就是古长城堤,民间俗称“长虫堤”。
古长城堤在各段的名称不尽相同,深州段叫“紫金山”;饶阳段叫“金沙岭”或“金山岭”;武强段叫“溃水堤”或“长城堤”;献县段叫“长城堤”或“长虫堤”;河间段叫“长城堤”或“马岭城”。长城堤由武强县彭刘庄、西樊屯入献县境,经樊屯北、西丁楼南、牛坟北、砖瓦窑南、油坊北、小楼南、小陈庄南、陈坟北、八册屯北、小屯北、尹店西、小营西、边马入河间市沙河桥,献县境内长46公里。
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古长城堤为大禹治水时所修。《禹贡》云:上古时,黄河泛滥,人民苦不堪言。禹按照舜的命令,接替他的父亲鲧去治水,采取疏通的方法“北播九河”。据《尔雅?释水》记载,“九河”是指: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契、钩盘、鬲津。其中徒骇河就是今天的滹沱河,它是九河最北边的一条,而鬲津河在九河的最南面。大禹在徒骇河以北、鬲津河以南各筑起防洪堤一条。其南堤遗址在今天的景县、东光县一带,让“九河”水只能在长城堤之间一二百里的范围内流动,而不再危害其他的区域。所以,今天的献县一带自古就称为“九河下梢”。
历史上有关献县发生水灾的记载不胜枚举:汉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秋,黄河在馆陶决口,淹河北四郡三十二县,乐成(献县)在其中;晋太兴三年(公元320年)夏,滹沱河泛滥,冲陷山谷,巨松拔浮于滹沱河水上,东至渤海,原隰之间皆如山积;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秋,大水,瀛州各县多淹没,民皆上高树,依大橼;唐永征五年(公元654年)六月,大雨连隆六日,滹沱河泛滥,乐寿被淹;唐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七月,大水。平地水深一丈五尺,民居被淹没,溺死者不计其数;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黄河在乐寿埽决口,形成大洪灾……
洪灾过后修补长城堤是势所必然。史书上对修补长城堤也有明确的记载。《禹贡》记载:“禹疏九河”。《太平寰宇记》:“此堤或云‘夏禹所筑九河故堤’”,九河故堤亦黄河故堤。这是修建长
城堤最早的记载。《太平寰宇记》:“秦使蒙恬所筑堤的防河水于河间”。秦时的河间即“九河之间”,河水即黄河之水。蒙恬所筑九河北堤名叫“马岭城”,九河南堤名叫“长城岭”。河间市有古堤长数里,叫“马岭城”,庆云县有古堤长40里,叫“长城岭”,这应当是古长城堤的原始称谓。《汉书?沟渠志》:西汉成帝鸿嘉四年(公元前17年),黄河在渤海(今沧州)、清河(今山东临清)、信都(今冀州)一带泛滥,丞相史孙禁欲北破“平原金堤”以泄水。这里的“平原金堤”即指长城防洪堤。宋仁宗时,黄河北流走大名、冀州、武强、献县、河间。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黄河在乐寿埽(今献县陈庄镇大过村北,尤口村西,南河头乡樊屯村南)决口。
无论是“北破平原金堤以泄水”,还是“河决乐寿埽”,水灾过后必然会修补长城堤。因此,在修筑滹沱河北大堤和根治海河之前,古长城堤一直是京津以南重要的防洪设施。
如今,献县境内的古长城堤大部分已被铲平,遗存仅有十五级乡小营村西到河间市境一段,至今已历4000多年。
献县历史悠久,夏商时期属冀州,春秋时属燕国,战国时属燕、赵、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西汉属河间国乐城县,境内就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城市——乐城。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河间郡,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改河间郡为河间国,自此,河间或为国或郡,前后历时达700年,其治所一直在今献县河城街南,直到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78年),郡(国)治所北徙,“河间”之名迁出县境,献县一直是河间国(郡)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隋改乐寿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乐城为广城,仁寿初(公元601年)改广城县乐寿县。隋末窦建德在此建大夏国。唐宗为乐寿县。金天会七年(公元1129年)升格改名寿州,天德三年(1151年)更名献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