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1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六月的斯里兰卡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3-23 07:0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序】自2014年5月加入“携程”这个大家庭,算算已1年多了,其间的收获蛮多的,认识了热情的秋趣姐,于是非常期待有机会同游,没想到6月的一个周末突然接到秋趣姐的微信,邀我同行参加“魅.南亚—魅醉斯里兰卡之旅“的跟团游,霎时觉得幸福来的太突然了,立即将护照、身份证传至秋趣姐,前后也就10多分钟决定了这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行程】
此次的“魅.南亚—魅醉斯里兰卡之旅”是由上海的旅行社组团,经成都直飞科伦坡,对我这个成都人来说实在合适不过了,团费实惠,手续简便,再加上秋趣姐的热情帮忙,所以这次出行真的是“与秋趣姐携手,说走就走”。



DAY 1 上海/成都/科伦坡 航班: CA4592 0945/1320 CA425 1900/2150

DAY 2 科伦坡 --丹布拉

DAY3 丹布拉—西格利亚--康提
DAY 4 康提—南部海滨

DAY 5 南部海滨小镇

DAY 6 南部海滨小镇-科伦坡

DAY 7 成都/上海 CA4513 1045/1325
【攻略】
跟团游其实对很多热爱旅行的人来说,都不太喜欢,其理由是:购物过多,耽误行程;景点选择有局限,不能随自己所愿;住宿一般比较偏远,交通不太方便;团餐比较单调,对“吃货”的游者来说,少了一些乐趣......
但这次的跟团游对我来说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比较完美的旅程。我想把这次旅行的感受通过这篇游记的方式告诉那些还在犹豫是“自由行”还是“跟团游”的携友们:
旅行的方式真的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在我看来,游者的心境和称心的伙伴才是决定旅行是否满意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年龄稍大,语言能力有限的游友,在选择境外游的时候,“跟团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其优点如下:
免去了订机票、酒店、交通工具的繁琐过程;安全相对有保障,尤其是到一些国家局势不太稳定的地方旅行,如遇特殊情况,“跟团游”会比“自由行”容易与国内联系;如果遇到情趣相投的游友,也许还会成为下一个“游伴”。
如果说这次旅行有什么不尽兴的地方,就是“加勒古城游”显得太匆忙点,没好好品味古城的味道,当然这与我事先没作好“攻略”有关。在此提醒“跟团游”的朋友注意:一定要提前做好“攻略”,在“自由活动时间”里,把行程中没列出的景点,而自己又比较想游览的景点列在计划中,才会不留遗憾,这次的“加勒古城游”让我和秋趣姐都后悔没能在古城好好游览,其实我们住的酒店离古城不远,打车也就在几十人民币吧。
关于小费:
之前有网友介绍,斯里兰卡是一个“小费”盛行的国家,这一点从刚到达机场就有体会:在机场提取行李时,手指一下行李,马上会有热情的小哥给你提行李,然后用手势告诉你“money ”;在洗手间给你指一下水笼头,也会提醒你“money ”;在餐厅就餐,如果见你拍照,会有服务生热情帮你拍照,然后也会要“money ”;在部分风景区,也会有抱小孩的妇女和残障人士向你要“money ”。以我个人的体会是:这个国家的消费很低,如果不介意的话,准备点1元、2元、5元的人民币零钞,适当的时候和场合,表示一下就可以了,当然你也可以不予理会。我们是跟团的,小费已经包含在团费了,不过在行程结束时,导游会让大家给随团的司机和他的助理另付一点“辛苦费”,其金额没有特别的规定,一般都会将剩下的“卢比”(当地货币),留给他们的。

关于交通:
从我们5天行程走过的科伦坡、康提、加勒等城市和乡村,无不感到道路的狭窄、车速的缓慢,跟团游在交通方面最大的好处是车况好,行车比较安全。如果是自由行的朋友,在计划行程时,一定要预留够路程时间,切记不能按国内60公里/小时的速度计算,否则会耽误你的行程。
另外兰卡的出租车,其实就是国内的电动三轮车,起价基本就是100卢比(约合人民币5元),可以讲价的,我们坐过一次到超市,来回就200卢比,里程在1公里左右。
关于住宿:
由于我们是跟团游,住宿均由旅行社安排,说来可能没什么可借鉴的经验,但住过5个晚上,4个酒店后,我个人觉得还是可以有推荐的,比如位于南部海滨“科加拉”的“长滩酒店”,虽然酒店硬件设施不太好,但超好的地理位置也是值得朋友们入住的,当然对自由行的朋友来说,交通方便是选酒店的第一因素,所以在“西格里亚”和“康提”入住的两个“生态型酒店”不建议入住。
关于饮食:
由于是跟团游,三餐是自己无法选择的,早餐基本是以西餐为主,都还吃得惯,午餐和晚餐基本是以当地餐和西餐混搭,对“吃货”的朋友来说,就显得有点单调了,建议朋友们可以带一些调味的“下饭菜”,至于海鲜,团餐除了有点鱼外,是没有其他海鲜的,如果喜爱海鲜的,只有在“自由活动”时间里参加当地导游组织的“一日游”活动会有海鲜,自己也可以结伴到当地餐馆品尝。至于中餐,导游安排了两次,尤其是最后一顿在科伦坡的晚餐,味道不错,对我这个成都人来说算是饱了口福,吃到了带“辣味”的菜肴和“蛋炒饭”,给这个行程留下了一个满意的结尾。另外当地的水果和超市的酸奶、冰淇淋一定品尝,一来味道不错,二来价格相当的便宜。
关于气候:

斯里兰卡位于印度洋,是印度次大陆南端的一个小岛,属热带气候,全年只有雨季和旱季之分,我们去的时候正置雨季,需带好雨具。白天气温很高,太阳较大,不论男士和女生,需要准备防晒用品和墨镜,另外夜间在山区,气温较低,需要带外套,同时建议多带几套换洗衣物,那儿是需要每天换装的。

关于购物:
”跟团游“购物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招游客诟病的主要原因。其实我个人倒觉得”购物“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只是自己要把握一个原则:绝不听人忽悠;购买当地的特色东西,价格不贵,且携带方便。此行去过4个购物点,其中在3个购物点买了东西,共计消费1000元左右(人民币),珠宝店没购物,但开了眼界,其他3个购物点买的东西基本满意,尤其是”红茶“,价格便宜,口味不错,深受朋友喜欢。当然有些东西可能价格比超市贵(比如肉桂),但总体消费偏低,所以就买了,既满足了自己购物需求,又为导游妹妹增加了收入。经历过其他东南亚国家的”跟团游“,我觉得此行的”购物“是最”温柔“的,没遭遇”导游的恐吓“、”商家的关门销售“和”其他团友的开导“。
关于货币:斯里兰卡的货币为”卢比“,与人民币的汇率比大约为20:1(即20卢比可兑换1元人民币),不过提醒朋友们,在机场兑换的汇率不太划算,我们当时用了200人民币兑换了3900多的卢比,不过差价不大,要是兑换的金额不大的话,也就不必计较了。购物尽量刷卡,既方便,如遇汇率变化,说不定还可以省点钱呢。
关于风景:

此前对”斯里兰卡“的了解甚少,最深的印象就是”班达拉奈克总理”和“锡兰红茶”,那已是上世纪70年代的记忆,甚至对它以前的首都“科伦坡”的名字都不太熟悉(现在的首都名字:科特),在出行之前,急上”百度“科普,才知道这个印度洋的“泪珠”竟有7处“世界文化遗产”,其自然风光旖旎,有网友评价道:除“雪景”没有外,自然界其他自然风光应有尽有。游过之后好生感慨:一个如此“弹丸之地”,却有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真的是上帝赐给兰卡人民的宝物,难怪兰卡人民的脸上都充满了微笑,其国民的幸福指数可见一斑。
关于风俗:
斯里兰卡是个宗教色彩浓郁的国家,入乡随俗是游客需遵守的基本准则,现将我们出团书上的注意事项复制下来,供朋友们借鉴。
1.当地以佛教为主要宗教。进入寺庙要脱鞋。寺庙内禁止喧哗、照相。宗教节日期间通常严禁饮酒。
2.斯里兰卡许多生活习惯类似印度,喜食鸡肉,菜多放咖哩、辣椒、椰子油,味道辛辣且浓烈,喜欢用面包果、芭蕉花、茄瓜等材料煮成小碟的咖哩拌饭。
3.斯里兰卡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受英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很注重礼节,无论何时何地,人们见面时总要双手合十,或者在说“再见”的时候,也习惯地双手合十。
4.当地人不杀生,尊敬一切生灵,并奉乌鸦为神鸟。游览期间注意不要掠杀动物,更不要打乌鸦。
5.勿抚摸僧人的脑袋;拍摄佛像时,照片中人须面对佛像,不能与佛像紧贴或并排,更忌攀爬。
【行在兰卡】
6月18日晚上,航班在晚点两个小时后起飞,在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2小时)18日深夜11点过到达科伦坡的”班达拉奈克国际机场“,按惯例游客需填入境卡,这不是个好难的事,跟团游可以问领队,也可以问同行的团友,如果你是自由行可以在网上攻略找范本。但机场入境处的办事效率实在不高,折腾了近1个小时才进入机场的候机大厅,等待地接导游接团,趁这个空档,在机场兑换好当地货币,办理好电话卡。随后地接导游将我们一行21人送到此行的第一家酒店—科伦坡海洋酒店(THE OCEAN HOTEL),到达酒店时,一场瓢泼大雨迎接我们,预示我们此后的行程将是”风调雨顺“。果然未来几天的行程是越来越顺,风景是越来越靓,心情也是越来越好......













一”大象孤儿院“之温馨

6月19日凌晨到达酒店已是凌晨2点多了,匆匆洗漱,睡了4个多小时,清晨6点多起床后,在酒店外的海边火车道留过影,然后在酒店用过早餐,于当地时间早上8点前出发前往我们此行的第一个景点—“大象孤儿院”。该景点位于前往“丹不拉石窟“途中的”宾拉瓦拉“,车程大约3个多小时,在车上导游介绍了这个“大象孤儿院”创建于1975年,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2所之一,另一所建在肯尼亚。









我们到达的时间恰逢”大象洗澡“的表演,是游客必看的节目,于是我们跟随导游,穿过两侧布满商场的游道,直达河岸边观赏,不看不知道,一看惊一跳。
创意有嘉:这所建于1975年的孤儿院从收养一头大象开始,到现在拥有如此规模的旅游景点,兰卡政府和热衷于大象繁育、研究的科学家们功不可没,这不仅是旅行者必来的观光点,更是兰卡一个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和教育基地。
场面宏大:以前只在动物园和泰国见过大象,这次见到的,无论从大象的数量上,还是观众的规模实在是非同一般。
据介绍大象平常也是在它们”宿舍“生活的,只是每天上下午各有一场”洗澡“表演才会由驯养师带到河里,一来表演,二来洗澡,难怪这里的大象看来要干净、帅气些。

在缓缓流过的河水里,”富态“的大象们一派悠然自得的样子,或三五成群嬉戏,或独自水里漫步,或慢慢走向岸边,向游客们展示它“灵动的长鼻”,“蒲扇般的耳朵”和“小巧玲珑的尾巴”,真是可爱极了,在它庞大的身躯面前,孩子们全然没有害怕的感觉,
















游客众多:大象从来给人们的印象就是敦厚、温顺的印象,更是大家心目中”吉祥“的标志,在这儿见到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游客,一些中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甚至还有僧人,可见人们对大象的宠爱程度。







兰卡是个佛教国家,信众对生灵充满了敬意,从见到大象与人类和谐相处的场景,再到之后几天行程中见到的“玩猴、乌鸦、松鼠、蜥蜴”等动物在人们生活中出现的场景,无不为兰卡政府和人民爱护自然环境,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理念而点赞。
由于时间关系,对网友们推荐的”大象便便“商店就没再去光顾了,有点遗憾。
二”丹布拉石窟“之壮观
在“大象孤儿院”用过午餐,稍事休息,团友们一路向“丹不拉”行进,又是3个多小时的车程,好在我们旅行车车况不错(中国制造的“金龙客车”),冷气十足,团友们权当睡个午觉,到达景点停车场时,已是当地时间下午5点了。
这个景点是斯里兰卡中部“文化三角区”的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据导游介绍是斯里兰卡的朝圣之地,拥有2200年的历史。这座佛窟包括五所圣堂(石窟),是斯里兰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洞穴庙宇,覆盖面积达2100平方米的壁画及150多尊雕像,极具宗教艺术价值,展示了佛教艺术的魅力。
之前对佛教文化的了解肤浅,对石窟艺术的欣赏水平有限,所以这次绝不错过机会去感受佛教文化中石窟艺术的魅力。
到达石窟前要经过一座金佛,当然少不了一拜,然后得爬一段山路,路上自由玩耍的猴子倒是惹人喜欢,但不可逗玩,否则你会受惊吓的。在上山的途中,见到一队前来参观的中学生,个个笑逐颜开,一派轻松愉快的模样,与她们同行,虽然语言不通,但善意的微笑是最好的沟通方式,又一次感受到兰卡人民的幸福指数。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需要脱鞋赤脚进入石窟寺,以示对佛的尊重。一进入寺门,立刻被石窟壮观外貌而吸引,在不高的山坡上横卧了一座上百米的褐色岩石,据介绍岩石上有大小80多个洞穴和裂缝,其中有5个大小不同的洞穴,在不同时期塑造的佛像和创作的壁画,它们分别代表5个时期佛教文化的历史和当时的王权政治。这就是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文化遗产称号的”丹不拉石窟“。







这5个石窟是独立而建的,互不相通,分别陈列有神态、坐姿、色彩不同的佛像150多尊,多以坐佛和卧佛居多,洞穴中的壁画和佛像保存得非常完好,壁画色彩如新,线条清晰,佛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我和团友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分别参观了5个石窟,除了感叹石窟艺术的精美之外,身临佛教文化的氛围感受还是颇多的,前来朝拜的教徒们赤着双脚,手捧莲花,身着洁白衣装,神情之安祥,脚步之轻盈,虔诚地跪拜在佛像前(导游告知不能拍照的),整个石窟内一片宁静清凉,从山脚下一路上山流下的汗水也完全晾干了,燥热的心也逐渐平静下来了,此时真的感受到佛的精神境界。









国内的石窟我仅去过“莫高窟”,无法比较它们二者之间的艺术价值,但有一点不同的是“莫高窟”是用来参观和保护的,而“丹布拉石窟”是可以供教徒来拜膜的。

三”狮子岩“之霸气
19日晚上入住“锡吉里耶度假村酒店”,距“狮子岩”仅20分钟车程。对于“狮子岩”的认识是从“百度”上知道的,也听去过的朋友们说起过1204个台阶,要登上顶还是需要勇气的,....
这个景点是斯里兰卡中部“文化三角区”的又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有着美丽的景色和深远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于它的历史有很多种说法,我赞同网友“万卷万里”的说法:“它曾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宫殿,城破人亡之后,被僧侣用来修行”。

“狮子岩”景区门票是这次出行景点门票最贵的,折合人民币180元左右,与国内景点的门票相比并不觉得怎么贵,但在消费较低的兰卡来说,应该算昂贵的。其实这个景区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岩下的花园区,其中有名的是水上花园、圆石花园和露台花园。,岩顶的遗迹区。


















半山壁画区:









本想就在“狮子爪”等候团友们,但一看见门票印的美景,团队67岁队友的鼓励,我还是下定决心登顶,登上顶后,一览无余的兰卡风貌尽收眼底,经过一千多年岁月的洗礼,残存的遗迹让人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与力量......















从登顶“狮子岩”,我想起了中国人有句励志的话就是“不到长城非好汉”,我想告诉来兰卡游览的朋友,“没登狮子顶,就算没来过兰卡”。

四."马塔莱香料花园"之诱惑
其实这是一个“购物点”。“团队游”是离不开购物的,不过此行的购物点除了“珠宝店”外,消费都不太高,大致花了不到200元人民币,就购买了肉桂、咖喱粉、香精油等小物品。
园内种植的香料和草药品种繁多,有胡椒、肉桂、丁香、大豆蔻、小豆蔻和香茅等。香料不仅能用于烹饪美味佳肴,它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神奇的美容效果。















五."佛牙寺“之神圣
佛牙寺是整个宫殿建筑群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建筑群还包括现今已成为收藏王室文物的博物馆的16世纪的王宫,王后宫等。这座寺庙中安放着斯里兰卡最重要的佛教圣物——佛祖的牙舍利,早在公元4世纪时,为了保护这颗圣物的安全,有心人便把它藏在一位欧丽善族公主的头发中成功地带入斯国境内,从此以后,它的盛名便在斯里兰卡海内外的佛学界发扬光大。斯里兰卡的佛教徒们相信,这里是一生中至少要来朝圣一次的圣地。在这里祈祷,都会极大地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在去之前,导游告知我们着装的要求,队友们还是很配合的,很快通过安检,进入了寺庙所在的宫殿建筑群。这是一个位于康提湖边风景秀丽,开放的大花园,空气中都弥漫着笃定淡然的气质。
进入寺庙后,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祥和,身着白色衣衫,手捧莲花的教徒们鱼贯而入,整个过程除了导游的解说声和游客轻轻移动的脚步声外,静得只听得见人们的呼吸声.....





















六.”康提城”之暮色
“康提”是僧加?语“伟大的城”的意思,据“百度”介绍康提古城,以佛教圣地闻名于世,是辛哈拉国王统治时期的最后一个首都,在1815年被英国人征服之前,曾享有2500多年的文化繁荣。
“康提湖”是1807年由康提王国最后一位国王Sri Wickrama Rajasinha下令建成的人工湖,是康提城主要游览观光地之一。
傍晚的康提湖畔宁静怡人,人们三三两两地坐在路边,望着佛牙寺,放空心境,这里是斯里兰卡人心灵的归宿。沿湖散步是一件赏心悦目之事,如镜的湖面把天空的倒影连成一体,累了还可以在湖旁的座椅上小坐,观枯藤老树昏鸦,看人来人往,享受日落时刻的宁静。










暮光下的康提城处处带有佛教气息,路边走过的教徒脸上带着虔诚的神情,不时从包里掏出钱币放在路边的小木箱里(就像过去我们街道上那种邮箱),路边等车的乘客有条不紊的上下公交车,全然没有拥挤状和嘈杂的声音,天空中飞过的乌鸦(当地的吉祥鸟)仿佛就像在和你打招呼,“佛牙寺”、“女王饭店”这些老建筑仿佛传说着城市的历史。我们虽然错过了“佛牙节”,但见城市的一草一木,移步一景,似乎都成了一幕幕原汁原味的生活胶片,交接在一起,就是一部最真实的康提电影。









七.“兰卡宝石”之璀璨
这本来是一个购物点,对宝石向来没购买力的我,只当是一个饱眼福的机会,还好所到之处并没有遭遇一般“跟团游”的强买强卖“现象。
以下片段摘自我们旅行出团通知书中对兰卡宝石的介绍,分享出来供朋友们参考:斯里兰卡是一个盛产各种彩色宝石的国家,斯里兰卡的蓝宝石在世界宝石王国中占有重要一席。斯里兰卡除了蓝宝石之外还有碧玺、猫眼、尖晶石、托帕石、石榴石、紫晶、月光石等其它各色珍贵彩色宝石。而蓝宝石除了蓝色的还有玫瑰般绚丽的粉蓝宝、斯里兰卡独特的橘黄色蓝宝石。

















八."兰卡红茶“之醇香
6月21日我和团友们在参观完宝石博物馆后,大家提出能否去买点当地的红茶,随团导游告知我们此行购物无茶叶店,如果大家要去,得签个说明书,于是大家签字同意了。导游带我们来到了这个上店下厂的茶叶工场,先参观了炒制茶叶的工房,又给我们讲解了红茶的分级,然后又上楼品尝它家的红茶。这个看似比较简陋的茶叶工场,其楼上的装修倒是不错,热情的服务员奉上泡好的红茶,一边品茶,一边按自己的需求选购茶叶。我们的团友或多或少都买了一些,既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又让导游妹妹增加点收入,这可是个双赢的结果哦!它家的红茶品质还行,买来自己享用倒是比较实惠,我买了一些BOP级的,朋友们品尝后都说不错。


















九.”南部海滨“之悠闲

6月21日午餐后,我和团友们驱车前往此行的最后一站,位于兰卡南部Koggala(科加拉)海滨小镇,入住”The Long beach“酒店。一进入房间,拉开窗帘,映入眼帘的是绝美的海景。接下来的2晚都会住在这里,并且有一天的自由活动,让我和团友们兴奋不已,虽然这家酒店的设施不太理想,但性价比如此高的海景房还是值得入住的,被称为旅游达人的队友都称赞这个海滩是她见过的最清净的海滩之一,没有商业的喧嚣声,除了海浪声,就是鸟的鸣叫声,难怪见到那么多的白皮肤洋人躺在沙滩椅上晒太阳、睡午觉,甚至还有在沙滩上跑步的老外......































十.”加勒城堡“之遗憾
加勒城堡又称“荷兰古堡”、“加勒要塞”,城堡中有大约400座房屋、教堂、清真寺、寺庙以及许多古老的商业和政府建筑,是至今还有人居住的古城。6月23日,随我的团友来到这里观光游览,这是一个富有历史,风光旖旎的小城堡,她吸引游人的不仅仅是美丽的海景,而且还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进入古堡的第一站就是参观荷兰教堂,这座教堂始建于1640年,于1752年~1755年间改建成现今的样子。教堂的地板是由荷兰墓园的墓碑铺成的(最早的一块墓碑可追溯到1662年)。之后继续参观附近建于1901年的钟楼(外观)以及加勒古堡城外的灯塔(外观),古堡的东段尽头处碉堡的顶上有一座18米高的灯塔,建于1938年。只可惜来去匆匆,未能细细品读这座“世界文化遗产”之城,这就是跟团游的弊端,只好用“随手拍”的方式留下一些标志性的地标,呈现给我的朋友们,让人们知道兰卡不只有宝石、红茶,还有更多精彩的人文景观,给自己日后再来寻访美丽兰卡留个念想。

所以跟团游,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在“加勒”好好游玩,跟着旅行团走马观花地逛了几个标志性景点,无法感受到自由行带来的那种随性和快意。





























十一.”海边火车“之梦幻
在行前,听朋友讲过兰卡”海边火车“的故事,据说是宫崎骏笔下”千与千寻的沿海小火车”的现实版,很是期待,于是在逛过加勒古城后,我们一行吃过午餐,在导游小哥的带领下,抵达加勒火车站,购买去科伦坡的车票。之前导游描述乘火车的状况不太乐观,让我们团队一些上了年纪的游客望而却步,仍然乘坐大巴前往科伦坡,而我随大部分队友则不放过这个机会去体验海边火车带来的惊喜......
说实话刚到火车站门口,看到的景象并不乐观,但跟随导游进入站台后,惊奇的发现站台干净整洁,候车的旅客不多,倒是我们团队的成员成了主力军,站台上等车的中学生与红色车身配在一起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上了火车,发现乘客不多,都有座位,车厢简陋,但干净整洁,没有什么大呼小叫的声音,当地乘客也很友善,目光相遇时,都会发出会心微笑。火车沿途经过的地方有棚户区,有普通的农舍,也有沙滩和大海,虽然风景不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回家”的心都是迫切的。

















兰卡之行给我带来了很多惊喜,如果有什么感想,那就是“不虚此行”。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0571bike.com/thread-10088-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