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1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虎门威远炮台自驾游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3-26 00:1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3年12月28日,广深沿江高速(S3)正式通车。这条深圳到广州的第二条高速通道,也是集“国内首座海上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国内罕见大跨径曲线超宽部分斜拉桥”、“国内最终单片箱梁”、“国内规模最大主线收费站大桥”、“国内海上桥梁最高防撞等级”等“五宗最”的高速路桥。
12月31日,吃早饭时和老伴说起这段新闻。看天气晴朗,不禁想先去探探路况。说走就走,饭后我们即驾车启程,走深圳湾,经深港西部通道直上广深沿江高速。
路上车不多,身后有三四辆改装的跑车,呼啸而过。不过在前海收费站入口处再见它们时,已被警车挡在路边,接受教育。
广深沿江高速共分为广州、东莞、深圳三段,全长89.14公里,双向8车道。深圳段有超过99%路面是海上高架,其中近20公里为跨海路段。可以看到前海填海片区还在基建。收费站入口处路面宽阔平坦,一边是正在被开发的前海热土,另一边则是碧绿色的海水,不时还能看到几只白色水鸟飞过,景色颇为宜人。





目前沿江高速还不能直通深圳新机场,需在西乡站下路,远远看见新机场,像一只趴着的大白鸟。







过了福永站,行走不久,就可以看见东宝河大桥了。东宝河特大桥位于深圳市与东莞市交界的东宝河入海口处,为大跨径的双塔四索面矮塔稀索部分斜拉桥,采用塔墩固结、塔梁分离的三跨连续体系,桥型结构独特,施工难度大,施工技术复杂,是这段高速最后完工的部分。其拥有“一桥两市”的特殊身份,以东宝河中线为界,分属东莞、深圳两市管理。





过了东宝河特大桥,道路两侧多是滩地了,显得一马平川。



为什么广深沿江高速的深圳段最后通车呢,除了海上路桥的困难外,还牵涉到牛头山高架桥桥面过高、挖方太大,对威远岛景观影响较大。另外还有,东莞段民宅拆迁量大,涉及民生问题。现在经过这里,需穿越一个小隧道,穿过隧道后,我们可看见桥下长安镇的繁华街道。







穿过太平水道可以看见虎门市区,虎门出口又有一分岔路口,一是往广州方向;一是往虎门大桥、威远炮台方向。这里另有分叉口,我们循着威远方向指示牌前进,再通过一个小隧道即到达威远收费站了。









出了收费站,丁字路口有威远炮台方向指示牌,经过一个十字街口时,不见任何指示,沿路前行,右方是虎门外语学校,漂亮的大门建筑外停有许多小轿车,问了其中一台车上的人,知道方向正确,继续前行。





这条道路的尽头,是一片树林,树下摆放着排排橙色的塑料桌椅,标志性欢迎广告词告诉我们这是一片露天烧烤食肆区,原来这是“新渔港渔村”。渔村大排档外侧即是珠江入海口。





食肆区的右面即是海战博物馆区了。



在博物馆区大门口我想看如何将车开进,不想大门处的保安挥手示意进去,原来此处不收费啊!
馆区的环境雅致,笔直的通道两旁绿树成荫,入馆不远路右侧即有很大的停车场,停车场四周也种满了高大的木棉树,景观令人感觉十分舒服。







停好车,穿过通道来到观海长堤上,宽阔的长堤延伸到武山脚下,长堤外是烟波浩渺的穿鼻洋,几艘货轮正在波浪里航行.洋中依稀可见上下横档岛;.长堤上则是凌空飞架在珠江口的虎门大桥,白色的虎门大桥有如长虹卧波。在大桥的东武山绿树下,江边那褐红色的建筑就是虎门威远炮台了。















在观海长堤上向缓缓武山脚下走去,中间可看到一个宽敞的广场,广场前方高高飘扬着国旗,广场四周栽种着松柏长青和木棉树,这就是宣誓广场。宣誓广场台阶上面,白色的建筑群就是海战博物馆了。海战博物馆的主展馆平面布局以广东特有的木棉花为意象组合,因为木棉花又被誉为英雄花,所以其增添了缅怀先烈的意义。博物馆主馆前面利用原有地形中海滩低洼地修建成水池,右面辅助建筑像一艘倒扣的船。













进主馆大门,正厅中央正在举办《中国古代铜镜展》,里面展物包括了从战国到民国各种各样的镜子。









从《镜展》出来,观看博物馆内部,原来其为环绕结构,既美观大气,又便于人们参观,顺着通道我们就走进《鸦片战争海战陈列》。陈列馆内不仅有大量的历史实物、图片和文件资料,还有写实的绘画、逼真的地面塑形。海战陈列在形式设计上注重营造海战氛围,如英军舰造型与清炮台造型对垒,其间用虎门海口的沙盘相连接;海战特色跃然突显,具有真实强烈的感染力。宽阔的虎门海战半景画则是以写实的手法,逼真地对地面形势和人物形象塑形。不巧的是相关的声、光、电设备没开,我们只有意会当年虎门海战的悲壮场面了。



























从海战馆出来,行走不远即来到博物馆区的西门。威远炮台旧址紧靠海战博物馆区的西门,不过入口还在环岛路的西面。沿着环岛路边威远炮台的残墙断壁走去,路过威远炮台清军营房旧址,这里有两排营房20个房间,曾经欢腾的营地,如今只剩几棵老榕树寂寞相伴。







再往前走,就到了威远炮台火药局旧址。火药局旧址旁即是威远炮台旧址参观领票处了,这里均是凭身份证领票免费参观的,来这里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



呈半月形的露天炮巷宽约两米,是炮台的枢纽, 贯通着这个炮台的东南西北,炮巷朝水一面有夯顶的暗炮位40个。从暗炮口看去,可见穿鼻洋中的下横档岛炮台,两边炮台对峙,严密的控制着珠江口的主航道。



















炮巷东头有一堵高大厚实的,设有枪眼的护墙,这是专门用来抵御敌军抢滩突袭用的。







原来炮台的东西两头各有夯顶城门一座,可以随时关闭炮巷的通道,现在已经损毁。沿台阶走上炮台的顶端,可见炮台的平台面上还有4个露天的炮位,每个炮位的两边各有储藏室等。炮台建筑的底层均用花岗岩条石砌切,顶层用厚厚的石灰,沙石加上糯米,还有红糖拌了的三合土夯筑,这都是当时东莞民众提供的密秘配方,特别坚固。









整座炮台背山面海,内有广阔的平地回旋,结构严谨,险要壮观。虽然威远炮台历经百年的风雨冲刷,多次的战火摧残,墙壁和房舍斑驳剥离,甚至断裂坍塌,但是它仍然是国内现今保留的最完整,最有规模的古炮台之一。

站在威远炮台的平台上,背对海战博物馆,面对雄伟的虎门大桥,滚滚珠江水,大桥、博物馆、古炮台群交相辉映,历史、现实与未来在这里形成纵深和交接。这种景观绝无仅有,这种气魄足以震撼心灵。







从威远炮台返回海战博物馆的路上,看见了武山的登山道口,山上有靖远、镇远炮台的遗址。当年威远炮台与镇远炮台、靖远炮台相连,呈品字形分布,是珠江口二道防线咽喉的“锁喉骨”。

没有过多考虑,忘记医生不让爬山的叮咛,我们信步朝山上登去。顺着登山台阶走了大约20分钟,就看到了依山势而建的靖远炮台遗址。





当时靖远规模最大,配炮最多,而且还是指挥台,民族英雄关天培就是在这座炮台牺牲的。但这座炮台也由于英军最恨,所以战后极力毁坏,至使炮台基本没有保留下来。唯留几个露天炮位遗址。

威远是靖远的前沿,可封锁整个洋面,但位置低,观察不便,靖远高许多,弥补了这个不足,而且可以打前面炮火漏网的船只,前后呼应,被称为最完满的军事配合。
穿青砖拱门,走砖砌山道,过清凉石屋,钻幽暗山洞。在山洞的那一头,就是一个下沉式的露天炮位。炮位是一个180度的半圆盘,地上遗留的轨迹依然可见,那是当年推动大炮转动的轨道,在圆形边沿上有数个耳洞,是储备室;相隔百来米还有一个360度的大圆盘下沉式的露天炮位,从遗址的基础上看,绝不是豆腐渣工程。















在莞佛高速上方,虎门大桥引索下,修有平台,那是靖远炮台清兵营遗址。



走过清兵营遗址,继续往山上爬就是镇远炮台遗址和山顶营旧址了。看着高处远远的武山顶,我们有些犹豫,最后,在追求完美的感召下,我们还是选择了上行。







武山山势平缓,林木茂盛,空气清新,景色秀丽。但爬上两个坡,老伴就走不动了,安排她在山道旁的石凳上休息,我奋力独自上行。山上游人稀少,下山之人告诉我,再遇到一个陡峭山坡,上去就不远了。



爬上这个陡峭的山坡,山路又分两岔,向下走是镇远炮台旧址,向上行是山顶炮台,山顶营旧址。我又选择了向上。终于爬上了山顶,山上一片残墙败瓦,哪有炮台的踪迹。问山上的游人打听,一个青年告诉我,那些游人屁股下坐的就是克虏伯大炮。











这门德国造大炮炮筒长8.45米,重21吨,射程10公里。从外观看,大炮材质精良,可惜炮位基础损毁,大炮雄姿不在。我端着相机等了片刻,终于拍下了大炮不当凳子的照片。







真应了那句上山容易、下山难的老话,在下山台阶上颠簸了一会儿,就感到腿肚发软,身体颤颤巍巍。看见上山的年轻人手里拎着食品包和矿泉水,蹦蹦跳跳从身边经过,才感到腹中有些饥渴,心想此时千万要坚持住,绝不可犯低血糖。

下了那个最陡峭的山坡,一转头突然发现老伴竟在树下石凳处休息,不觉一阵惊喜,直怪她不该又上来。老伴还惦念着山上炮台遗址,我告诉她,尽在相机之中。二人相扶下山,想我们车中备有登山杖、矿泉水和食品,因临时决定登山,没做任何准备。犯了不打无准备之仗之大戒啊!俩人不禁发誓,再不登山!转过数道山弯,眼见胜利在望,我问老伴下山后还去哪里,老伴说,先去给咱们买根包谷棒吃。嗨!我心里也正是这样想的,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下得山来,回到停车场,啃着粘玉米棒,喝着矿泉水,看着广场上嬉戏的年轻人和四周秀丽的山水,不觉疲乏顿消,这趟威远炮台游的值。







在返回到广深沿江高速前海站的时候,面对深圳朦胧雾霾,背向前海站留影一张纪念。

根据汽车里程表记录,从广深沿江高速前海站到威远岛距离50公里,高速路费(含免费路段)19元。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0571bike.com/thread-10546-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