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1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波罗的海东南沿岸划个弧(一)---爱沙尼亚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3-28 09:0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童话般的塔林)
(更多图片请见本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weishuhong2000)

由于对英语口语还没自信,所以就选择了东欧参团旅游。最早选择的是波罗的海三国加俄罗斯,由于未能成团,所以在七月中旬改为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11日9晚的游程,是在携程上苏州和平国旅门店定的票,价格是16700元/人。这四个国家都是申根国,所以就在波兰驻上海领事馆办了申根签。
2016年8月15日上午8时在浦东机场集合,我们这个团一共有十三名团员,包括丽娟和我共有三对老夫妻,还有七人是个亲戚组合。按照合同约定,全陪领队在机场在机场收了880元/人的全程司导小费。
我们乘坐的是俄罗斯航空航班SU209,航班时间为11点40分至16点05分,飞行时间9小时25分(莫斯科和波罗的海三国同北京时间的时差均为五小时),在莫斯科机场转机用了2小时05分,虽然不出关走转机通道,但也要经过一次严格的安检。然后继续乘坐俄罗斯航空SU2114航班,18点10分起飞,飞行1小时40分,于19点50分到达了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
爱沙尼亚与南方的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位于波罗的海东岸,芬兰湾南岸,西南濒里加湾,南面和东面分别同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接壤。曾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爱沙尼亚宣布独立。独立后1994年加入北约,2004年加入欧盟。2011年加入欧元区,爱沙尼亚被称作“波罗的海之虎”,世界银行将爱沙尼亚列为高收入国家。爱沙尼亚也是全世界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
塔林是爱沙尼亚共和国首都,是爱沙尼亚最大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重要的商港和渔港,位于爱沙尼亚西北部波罗的海芬兰湾南岸的里加湾和科普利湾之间。塔林三面环水,风景秀丽古朴,是北欧唯一保持着中世纪外貌和格调的城市。城区分为老城和新城两部分。13世纪中叶,塔林老城区又分为上城和下城,
出关很快,半个多小时就拿好行李出机场了,晚上八点多了,塔林的天空还是刚刚晚霞初上。
地陪导游接机后乘上了一辆旅游大巴,这是一辆四十人左右前后两扇门的豪华大巴,一人一排还显得空荡荡,这辆车将陪伴我们走完全程。车不换,但司机走半程,到了立陶宛又换了个司机,地陪换得还要勤,爱沙尼亚一个,到拉脱维亚里加后换了一个,进入波兰后又换一个,这是后话。
根据到达时间,旅行社当晚不安排晚餐,因为飞机上供应简易晚餐,所以也就省了一顿,大巴直接驶往今晚入住酒店Euroopa Hotel,酒店离机场很近,一刻多钟就到了。
放好行李走出酒店,晚上九点三刻的天还很亮。酒店门口是个港湾,港湾里停了许多游艇,这是一个富裕的国家,独立后经济发展的速度在东欧是名列前茅的。酒店位于港口附近,从这里可以乘渡船前往赫尔辛基和斯德哥尔摩。晚上九点多,天渐渐黑了,于是回酒店休息。
第二天,在酒店用过自助早餐,九点整出发游览,上午游览塔林老城,酒店离老城只有短短的五分钟车程。首先来到了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St. Alexander Nevsky Cathedral,教堂位于塔林老城区的托姆比亚山Toompea Hill山顶,该教堂是一座典型的俄罗斯风格的东正教教堂,是塔林最大和最高的东正教堂,兴建于1894年到1900年,当时塔林处于俄罗斯帝国的统治之下。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于1242年在爱沙尼亚边境附近的楚德湖冰面上赢得了冰上之战,因而许多爱沙尼亚人厌恶这座教堂,因为它标志着俄罗斯的统治,爱沙尼亚当局原计划在1924年拆除这座教堂,但是后来没有实施。我东正教堂看的不多,走进教堂,发现东正教堂同天主教基督教教堂最大的区别就是大厅内没有做礼拜的长条椅,不知信徒怎么个做礼拜。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的马路对面是爱沙尼亚国会大厦,一幢粉红色的建筑,这幢建筑称为托姆比亚城堡Toompea Castle,城堡建在托姆比亚山的石灰石悬崖之上,高耸于城市的边缘,从它的山脚下反面看过去,就可以看出中世纪城堡的雄姿了。1219年丹麦十字军占领了这座城堡,然后丹麦人开始将托姆比亚城堡称为丹麦城堡。此后每一个外国统治者都把这座城堡作为掌控爱沙尼亚的基地。如今爱沙尼亚国会大厦就是这座城堡的一部分。



(爱沙尼亚国会大厦)

我们从大教堂穿过一条小径,来到了一座丹麦国王花园Danish King's Garden,这里是丹麦军队在1219年之前征服托姆比亚的驻扎地。如今每年夏天,都在此举行丹麦国旗日的庆祝活动。丹麦国王花园内的城墙有两层,分别开设有博物馆和咖啡馆。站在城墙上可以望见圣尼古拉斯教堂和远处市政厅的塔楼。

同城墙连在一起的分别有一座方形的和圆形的塔楼,近处中间方形的叫少女塔Maiden Tower,它和老城城墙一起始建于14世纪下半叶。少女塔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在中世纪时该塔曾被用来关押当时的妓女,所以,当地人就给这座塔起了一个非常具有讽刺意味儿的名字。站在少女塔塔顶,可以饱览塔林老城的风景。如果在早晨五六点钟到达这里,还能看见美丽的日出。
远端圆形塔楼叫偷窥厨房Kiek in de K?k,这座38米高的塔楼是塔林老城防御工事的组成部分。因为它的高度,所以中世纪的守卫们开玩笑说可以观察到下方邻近房屋的厨房所以偷窥厨房由此得名。如今塔楼内部是一个展示中世纪武器的博物馆,详细展示了千百年来塔林老城的城墙、炮楼的发展史,以及关于犯罪刑罚的展览。



(丹麦国王花园Danish King's Garden)

离开丹麦国王花园,经过了圣玛丽大教堂 Saint Mary's Cathedral,这座中世纪教堂坐落在托姆比亚山的中间,是有名的圆顶教堂,它是爱沙尼亚主要的路德教教堂,在1233年以前建造,因为不断的翻修和重建,教堂展现了混合式的建筑风格。教堂的主体建筑来自14世纪,而它的巴洛克式塔顶却是18世纪70年代末添加的。历史上它曾是爱沙尼亚的德国贵族上流社会的教堂,教堂内部充满了精致的17至20世纪贵族盾徽及13至18世纪的墓碑。



(圣玛丽大教堂)

走过圣玛丽大教堂,来到了托姆比亚山上的Kohtu Viewplatform观景台,该观景台紧邻老城边,所以整个老城尽收眼底,可以看到许多教堂的塔楼,从右往左依次是圣尼古拉斯教堂、市政厅、圣灵教堂和圣尼古拉斯教堂,在后两座教堂间,还能眺望到我们入住酒店的那片港湾。



(Kohtu Viewplatform观景台)

离开Kohtu Viewplatform观景台,穿过托姆比亚山丘的小巷,来到了位于总理府旁边的一处观景台,这里广角不及前一处观景台,但纵向层次丰富,由近及远依次是古城墙的城堡、圣尼古拉东正教堂和圣奥拉夫大教堂,以及远处的波罗的海,个人感觉视觉美感胜过前一处。

下了观景台就是一幢黄色建筑的总理府,这边看实在是太普通的一座房子,实际上同国会大厦一样,它的正面耸立在托姆比亚山的悬崖之上。沿着小巷回到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的背后,左拐就是进入古城的长腿街,街口墙角悬挂着一双长腿靴的模型。



(长腿街Pikk Jalg)

塔林老城分为两个部分:当年的贵族生活在托姆比亚山的上城区,而商人和手工业者则居住在位于托姆比亚山与塔林港之间的下城区,连接上下城区有两条路,分别是长腿街Pikk Jalg和短腿街Luhike jalg,长腿街较宽较长,适合车马行驶,而短腿街又窄又陡,只能供行人通行。两街中段有一条小巷连通,于是我们各走一半,先走了一小段长腿街,然后拐入短腿街。



(短腿街Luhike jalg)

短腿街末端有一座名为圣尼古拉斯Niguliste Kirik的教堂,在拉科雅广场西南方向,这是塔林最大的教堂之一,白色基座,黑色多层次塔顶。这座教堂由德国商人建造,在二战中被炸毁,1980年整修后,收藏宗教艺术作品,如今的教堂是宗教艺术博物馆,经常会有音乐会在这里举办。可以穿过很窄的楼梯,爬到教堂的顶端俯瞰塔林市区的全景。



(圣尼古拉斯Niguliste Kirik教堂)

再往前走,穿过三层楼的塔门,也就是上下城区间的闸门,就到了下城区,小巷尽头就是高耸的市政厅塔楼。但我们没有先去市政厅,而是从市政厅旁的巷子拐向皮克街Pikk,进入皮克街前先经过位于拉科雅广场北侧的圣灵教堂Pühavaimu Kirik,这座教堂建于14世纪,哥特式的建筑风格。教堂大门的右上方有一个巴洛克式的木雕大钟,它的年份要追溯到1684年,是塔林城中年代最久远的公共计时器。教堂规模不大,但游人很多。



(圣灵教堂Pühavaimu Kirik)

接下来的那条弹街路就是皮克街,59号是原克格勃的爱沙尼亚总部,现在作为一般的写字楼。继续往前走一条街,在皮克街西边就是圣奥拉夫大教堂 St. Olav’s Church,建于13世纪,是老城一座规模较大的具有哥特式风格的教堂,造型漂亮。教堂原本高159米, 1549-1625年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后毁于战火。如今的教堂是后来重建的,高约124米,目前是塔林老城的最高建筑,也是塔林的地标之一。爬上教堂的塔楼能够看到老城的全貌,我们因为时间关系没能登顶一览。



(圣奥拉夫大教堂 St. Olav’s Church)

沿着皮克街再往前过一条街就是皮克街71号著名的三姐妹酒店The Three Sisters,这3栋连体建筑,最早可以追溯到1362年,酒店至今仍保留了14世纪以来的建筑结构,3个相连的楼体外表并不惊人,但因为年代久远,再加上内部的复古风格装饰,使得这家酒店闻名遐迩。英国女王和日本天皇夫妇来访时就下榻在这座古老的酒店。



(三姐妹酒店The Three Sisters)

三姐妹酒店再往前就是老城的城墙了,现留存有大海岸城门Great Coast Gate。这座城门是老古城通往塔林港的主要出入口,走出城门往里看,这座城门的左右非常不协调,右边是一座瘦高的塔楼,左边是一座巨筒样的堡垒,这座堡垒称为胖玛格莉特Fat Margaret,目前是爱沙尼亚的海事博物馆。



(胖玛格莉特Fat Margaret)

拍好胖玛格莉特城堡回到城内往回走,来到老城的中心拉科雅广场Raekoja Plats,在欧洲的古老城市里,都有一个市政厅广场。塔林市政厅就坐落在拉科雅广场的一边。建于14世纪早期的塔林市政厅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在市政厅的塔楼顶的风向标上,屹立着一个手执长矛的士兵,那是塔林的象征——守护者托马斯,爬上顶楼可以在这里俯瞰全城。在每年的6月,是老城节日,节日持续4天,广场上会举办音乐会、舞蹈和中世纪主题的狂欢活动。市政厅的右后边可以看到圣尼古拉斯教堂高高的塔楼。



(市政厅广场)

同市政厅隔着广场对望的有一家药房Town Hall Pharmacy,是塔林目前营业的最古老的药房,它从1442年开张持续到现在。苏联吞并爱沙尼亚后,药房于1944年被国有化。走进药房,古色古香的有点像中药铺,店堂内成列着一些古时候的制药器具,里面一小间是小型博物馆,简述药房历史。售药柜台上一只盘子里放着一些小包装塑料袋,据说这是失恋药,有苦有甜,这种药其实就是杏仁糖,一袋20克,售价2欧元,是根据中世纪处方,大多数成分是杏仁,少量的是其他秘密配方,吃这种药可能更多是心理上的调节,药房除了药品以外还卖一些配合治疗的智力玩具。站在药房的店堂里隔着窗户能看到广场上熙熙攘攘的游人和广场对面的市政厅。

离开拉科雅广场基本上就结束了塔林老城的游览,往东经过维鲁门Viru Gates出老城,维鲁门是老城的主要出入口之一,是老城城墙的一部分,由两座圆塔组成,这座门建于14世纪,如今只有其中的一部分是原始结构。
游览了三个多小时,12点30分出了老城,在爱沙尼亚国家歌剧院门口等上了大巴去午餐。



(爱沙尼亚国家歌剧院)

车上导游介绍了几个旅游合同上没有的景点,经过全团同意每人付300元人民币下午去游览。

吃过午餐,下午13点45分来到了老城以东两公里左右卡德里奥区。卡德里奥区的创建和发展一直受到沙皇俄国上流社会的影响,卡德里奥区的街道就像独特的建筑博物馆,融合了不同世纪不同文化在一起。直到今天卡德里奥区也是塔林市内最华丽典雅的区域之一,同时还是塔林最受喜爱的居民区之一。爱沙尼亚的总统府和很多外国使馆都在这里。
我们先外观了总统府,这也是一幢粉红色的两层楼建筑,两扇木门紧闭,木门两侧有两位士兵持枪守卫着,正在拍照之际,一名军官带着两名士兵来换岗了,没有鸣乐没有放炮,很简单的立正敬礼转身起步走,就这样换岗算结束了。
总统府坐落在卡德里奥花园里,今天下雨,偌大的花园空无一人,周边的环境非常幽静,绿茵环抱,芳草葱葱,公园中有一长方形水池,水池中的喷泉非常漂亮,因而这里是本地人休闲的好场所。



(爱沙尼亚总统府)

总统府的西面,同样位于卡德里奥花园里的是卡德里奥宫,卡德里奥宫是俄国沙皇彼得大帝给他的第二任皇后叶卡捷琳娜一世建造的宫殿。宫殿建于1725年,庭园和宫殿为巴洛克风格,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夏宫有点相似。故称小夏宫。彼得大帝于1725年去世,叶卡捷琳娜也无意在此居住。所以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几乎没有正式入住过,后续的俄女皇伊丽莎白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也偶有来过。在18世纪和19世纪曾一度被俄罗斯皇室遗弃。20世纪30年代,爱沙尼亚的第一任总统对其进行装修作为自己的私人住宅使用。1921,王宫曾被开辟为爱沙尼亚艺术博物馆以收藏国际艺术品。走进卡德里奥宫,内部装饰基本上是以白色为主,所以感觉就是简约型而不是金碧辉煌的豪华型,宫内没有皇家居住生活的物品遗留展示,基本上全是工艺品和大量的画作,我等外行,听介绍最有身价的是俄国画家列宾的一幅田野画作。



(卡德里奥宫)

离开卡德里奥宫,下一站前往再北面一点的爱沙尼亚音乐节广场Song Festival Grounds,音乐节广场于1959年建成,舞台呈抛物线形,像一顶头盔,背对大海,可容纳15万名听众和3万人同台演唱。旁边是一个42米高的歌咏光塔,据说每次庆典开始时都有点亮歌咏光塔的传统,塔的每一层都有歌咏盛典的图片展览,人们还可以登上顶层的观光台极目远眺。爱沙尼亚音乐节是世界上最大的业余合唱活动之一,每隔五年的7月在塔林音乐节广场举行一次,这个音乐节广场的宽敞活动场地在爱沙尼亚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1988年一场大规模的反对苏联统治的音乐示威游行在这里举行,为爱沙尼亚迈向独立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音乐节广场Song Festival Grounds)

接着就前往再北面的塔林奥林匹克帆船中心,1980年第二十二届莫斯科奥运会中的帆船项目安排在塔林举行,这是苏联的一个帆船运动基地。现如今的港湾里,依然停着许许多多的帆船,只是帆全落下,空留一根根桅杆竖立在空中。
看完帆船中心,塔林的游览就全部结束了,15点15分离开塔林前往号称爱沙尼亚夏都的帕尔努。
帕尔努P?rnu位于爱沙尼亚西南部,在里加湾东北部,是爱沙尼亚第四大城市,滨海疗养胜地。那里有温润的海水,柔软的沙滩,美丽的公园,宁静的林荫道,温暖惬意的海滩和各种休闲娱乐场所。
塔林至帕尔努130公里,行车两小时后到达帕尔努晚餐,当晚入住帕尔努的Strand Spa Hotel酒店。酒店靠近帕尔努湾,放好行李后,从酒店门口的马路上走一小段路就可以看到海了。晚上八点多虽然天还很亮,但海滩上除了偶遇遛狗的市民,看不到其他的游客,走了一段后就回酒店休息。
第三天,今天8点钟就出发了,车先开到酒店另一边的沙滩观光,帕尔努湾是里加湾的一角,离真正的波罗的海还隔着一大片里加湾,所以水的颜色黄黄的,沙滩也比较脏,同东南亚的海滩不可同日而语,真不知道这度假胜地从何而得名。
离开海滩就前往帕尔努市中心游览,说是市中心,实际上就是小镇的几条小马路,雨中的上午街上空空荡荡,我们边在雨中散步边看了三个景点。



(帕尔努)



(帕尔努)

第一个是红塔,红塔是帕尔努地区从中世纪以来唯一幸存的防御建筑。它是这个古老城市建筑风格的象征。14世纪帕尔努城区建了一圈坚固的城墙,城墙周围修了很多塔,红塔就是其中得以幸存的一座。红塔隐居在一条小巷尽头,前面有铁门隔开,于是只能隔着铁门拍照走人。



(红塔)

接下来是一座名为Eliisabet's Church的小教堂,据介绍建于1750年,走进教堂,虽然很小,倒还有两间做礼拜的小殿堂,两架形状不同格调相似的管风琴显得简洁的美丽。



(Eliisabet's Church教堂)

出了教堂往回走,来到了一座名为Koidula Park的公园,一座长方形的喷水池前竖立着一尊铜像,这是女诗人Lydia Koidula的纪念碑,爱沙尼亚还有她的故居博物馆,公园边上还有一座不知名的教堂,也就在背面拍了两张照。



(Koidula Park公园)

整个帕尔努游览,连海滩带小镇只用了短短的一个小时,9点整上车向拉脱维亚首都里加进发。帕尔努到里加190公里。

车行五十分钟到达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两国边界,因为现在两国都是申根国,所以一路没停车就直接过去了,原先海关的检查站还静静地坐落在公路的两侧。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0571bike.com/thread-10803-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