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1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轻游版纳 之 中缅边境口岸行记】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3-30 10:4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月末的版纳已经非常炎热,上午睡到自然醒,收拾完毕,与好友驱车前往中缅边境——打洛口岸。两个小时的车程很快,打洛口岸不大,目光透过国门,隐约可以看到缅甸。按照谷歌地图的指引,驱车十分钟前往曼掌寨子旁的独树成林景区。


【打洛镇】
中缅边境小镇,缅甸一侧是小勐腊。打洛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中缅贸易小镇的称号,打洛镇并不大,但很热闹,游客,商人络绎不绝,购物,用餐也比较方便。打洛车站虽然不大,但站内有直接发往景洪,普洱,玉溪,昆明等大城市的大巴车。车站内你会经常碰到扛着大包小包的缅甸人。中缅边境贸易,也是小镇经济的一大特色,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兴旺这个偏远的边境小镇。


打洛口岸的翡翠城





独木成林位于打洛镇的开发区内,距镇政府4公里,距中缅边境的219、218界桩仅1公里左右,出境到缅甸第四特区勐拉也只有3公里多。因此,独木成林的奇特景观顺理成章地成为游客必到之地,成为打洛镇最红火的旅游景点之一。

这株成林的独树,高达28米,树龄约900多年,占地面积120平方米,属热带、亚热带的大叶榕。主树干中部平生的众多气生根,顺树而下,相互交缠,盘于根部。左右两侧的主枝上,有32条大小不等的气生根垂直而下,扎入泥土,形成根部相连的丛生状支柱根,塑造出一树多干的成林景致。打破了“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的俗语。






乘坐景区的摆渡车徜徉在独木成林景区内,好不惬意。





缅甸境内的大金塔。


不出国便可看到缅甸掸邦万塔之国,和中缅友谊大金塔拍照,人在中国景在外国,照片的拍摄地点很是有纪念价值。





想起李志有一首歌《林荫路的夏天》






中缅边境界碑~ 一步跨两国










【中缅光明佛寺】
景区内有一座佛寺——中缅光明佛寺,是唯一一座建在中缅边境线上的佛寺,又称中缅寺。寺庙是由泰国居士于2004年捐款出资修建的,全世界只有三座同类的佛塔,分别在缅甸,泰国和中国,佛塔是在释迦摩尼的头发所在地建立的,以纪念释迦摩尼佛祖,佛塔上的十二尊菩萨,象征着佛的恩泽惠及四面八方。佛寺的风格很东南亚,典型的南传佛教,建筑的风格和佛像的造型都与东南亚的小乘佛寺有异曲同工之妙。





点了三炷香,为家人朋友祈福,导游说南传佛教的好处就是祈福之后不用还愿。





独木成林景区内的孔雀,看着很可怜,孔雀的脚被绑在了铁栏上供游客拍照。





个人建议,如果打算游玩这独木成林和勐景来两个景区的话,最好是在打洛住一晚,一天一个景点,不然时间太赶,勐景来还是十分值得仔细游览一下的,毕竟是中缅边境第一寨。独树成林景区感觉环境很不错,但有些单调。


【中缅边境第一寨——勐景来】


勐景来曾经是中缅边境的宗教文化中心,清澈的打洛江从村寨西侧流过,形成了一条天然的国境线,江对岸就是缅甸。勐景来村口的塔林、神树、神泉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到节日,很多信徒都会来这里拜佛求经,有”中缅第一寨“的美称。置身勐景来,寨中精美的小筑和佛塔,空气里飘荡的花果芬芳,萦绕在耳边村民软软的傣语和灵雀婉转的啼鸣,一切都如世外桃源般美丽和谐。





中缅边境第一寨的大门,景区非常不错,游客不多,民族文化特点鲜明,非常值得逛一下。





勐景是一个典型的傣族传统村寨,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曾经在此地取景,不过个人建议不要去看所谓的《爸爸去哪儿》的房子,不要去走那些标着指示牌的路,在村子里,你可以随心的走走逛逛,这儿有最大的塔陵,有金碧辉煌的寺庙,这儿有神树圣水。这儿的一切都值得你仔细的看看


幸福门








金色塔林,非常漂亮






金色的释迦摩尼佛镀金造像








勐景来景区内的佛寺,建筑非常漂亮



金碧辉煌的大殿旁是僧侣学习的地方,寺庙定期会举办一些和佛教有关的活动。



大殿前的荷花










目前勐景来这个村子里大概生活着六七百名傣族同胞,主要靠种植香蕉、芒果和从事旅游服务业为主,同时还保存了傣族织布、制陶、造纸等传统手工艺。


在傣族姑娘的盛情邀请下,参与了制造体验甘蔗糖的过程,很有趣。



喝着自己压榨的甘蔗汁,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漫步在勐景来,一幢幢别致的傣家竹楼掩映在竹林中,一簇簇红、黄、紫、白色的野花争奇斗艳,微风拂过,婀娜多姿的凤尾竹、黄斑竹便随风摇曳,仿佛跳起了傣家舞蹈,一棵棵高大的榕树、椰子树枝浓叶茂,又像是走进了热带植物园。




体验学习傣族的制作陶器工艺,十五元一个人。








傣族的米酒度数很高,后劲儿很大。








傣族用这些材料来泡制药酒




村寨里的路边有很多酸角树,直接摘来就能吃,傣族姑娘用酸角制作酸角糖。








【拉祜族村寨】


逛罢勐景来,傍晚驱车亲临中缅边境拉祜族村寨做客,拉祜族的朋友们热情似火,豪酒三巡后,载歌载舞,难忘今宵。


丰盛的拉祜族菜肴






热情似火的少数民族朋友们



据说这位拉祜族姑娘曾经参加过中央三套的《星光大道》







可爱的拉祜族小萝莉



远处的山便是缅甸了



吃过晚餐后,等待美丽的日落


听闻着悠扬的歌声,看着远方美丽的日落,要和今天说晚安了。




令人难忘的勐景来,令人难忘的人儿,从此心里又多了一份难忘的旅途记忆。晚安。


【有关攻略】
一 打洛口岸
打洛口岸附近有专门经营出镜缅甸游的旅行社,300人民币左右,就可以办理临时护照,在导游的陪同下,可以入境缅甸一日游,不过需在下午5点之前口岸关闭前返回中国境内。


通关后,对面就是缅甸小勐拉,隶属于缅甸第四特区。缅北地区大部分都是中国人,用的是汉字,讲的是汉语,用的中国版的教科书,手机信号也是国内移动运营商提供的。因此国内人到缅北也是很受欢迎,基本上没有什么安全问题。


二 独树成林景区


独树成林其实是一颗有着900多年历史的老榕树,大树位于西双版纳打洛镇边贸区的曼掌寨子旁。树高70余米,树幅面积达120平米,有31支根立于地表,大树枝繁叶茂,恰似一道绿色的屏障,堪称一大奇观。大榕树除主干外,还从枝干上生出许多柱根插入土中,支柱根又变成了另一棵树,形成树生树,根连根的壮观景象。自1992年起,当地人在其四周种植花草,后被政府开辟为旅游景区。


用时参考:1-2小时
交通:景洪客运站有车开往打洛镇,约140公里,约4小时,车票25元/人,到达打洛后,乘可微型车前往,约4公里门票
景区成人票50元/人,1.2-1.4米儿童以及持有本人有效学生证可购买25元优惠票;1.2米以下的儿童 ,年龄已满70或70以上的老人持有效证件(身份证、老年证、护照),现役军人须持有有效证件(军官证、军残证、士兵证,警官证),残疾人须持有(伤残证)可免票
开放时间8:00-18:30
景点位置: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中缅街(近榕树饭店)


三 中缅边境第一寨--勐景来


"勐景来"是傣语,"勐"是村寨,"景来"是龙的影子。 传说当年天子召树屯为追赶一只金鹿,来到此地。后来人们发现这里隐约可以看到一条龙的影子。人们就来到这里守候天子的到来,可是他们等了很久都没有踪影,就索性在这里建起了村寨。故称其为 " 景来 " 。


勐景来是一个典型的傣族传统村寨,毗邻缅甸,与缅甸掸族边民来往频繁,互相通婚,形成了罕见的傣掸混居现象。景区占地5.6平方公里,其间有水田百余亩,鱼塘若干,田园风光真实自然,58座塔林密布,千年菩提树伫立;村寨古朴典雅,傣家人们热情好客,寨里110户傣家原味生活,依然保留着传统的居住形式和生活方式。融入心灵的信仰与习俗,村寨里有佛寺、塔林、菩提树、古泉,处处散发着浓厚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特色。寨子里的傣族村民依然延续并保留了祖先流传下来的古老的造纸、打铁、制陶、榨糖和酿酒等工艺, 它们是活着的傣族民间手工艺。


用时参考:1天;

交通:包车前往。
门票:60元
开放时间8:00-19:00
景点位置: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打洛镇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0571bike.com/thread-10984-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