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登录
立即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_tip!
登录
QQ登陆
微信登录
搜索
搜索
热搜:
川藏线
骑行北京
骑行攻略
骑行西藏
装备
新手
山地车
公路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驴友单车户外论坛
骑行论坛
骑行论坛
骑行装备
骑行装备
骑行知识
骑行知识
骑行路线
骑行路线与攻略
自行车库
户外品牌
户外品牌
户外保险
户外保险
快捷导航
自行车装备
人身装备
自行车配件
山地车保养
骑行经验
骑行技巧
骑行健康
骑行安全
美利达
捷安特
喜德盛
ucc
大行
闪电
死飞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驴友单车户外论坛
»
骑行论坛
›
骑友交流
›
旅途故事
›
郑和下西洋西行最远处-----肯尼亚拉穆岛
推荐主题
小号网-抖音里面的等级_抖音账号在线交易购
账号交易网-微信小号网站,微信小号在线购买
杭州百货购物攻略 杭州大型购物
锦州世博园攻略(详细游玩指南,让你玩转锦
春节去哪旅游最值得推荐(精选春节旅游攻略
runningman首尔景点哪几 韩国runningman好
返回列表
查看:
109
|
回复:
0
郑和下西洋西行最远处-----肯尼亚拉穆岛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苦行僧
当前离线
积分
274215
窥视卡
雷达卡
苦行僧
楼主
电梯直达
发表于 2020-3-31 06:29:15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
在郑和七次下西洋中,一共访问了36个国家,前三次几乎都是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最远也就抵达印度;而第四次下西洋,郑和船队绕过了阿拉伯半岛,首次航行到东非的麻林迪,当时麻林迪的特使还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而第五次下西洋,郑和船队途径占城、爪哇,又一次抵达了东非的木骨都束、喇哇、麻林迪等地。据说还包括我们这次旅行的目的地,肯尼亚东岸拉穆岛。
2017年3月22日,我们一行五人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出发,飞往肯尼亚东部的拉穆岛,开始我们为期四天三晚的发现之旅。
飞机在蒙巴萨停留半小时后再次起飞,飞往我们的目的地Manda (Lamu) Airport (LAU) 。中间停留的简单的中转厅拍了几张照片。
曼达机场位于拉姆群岛的曼达岛上。机场很小,设备很浓缩,里面禁止拍照。
除了机场,看到了来接机的人和车辆--------木质两轮手推车。后来才知道原来岛上基本没有现代工具。
出来没多远就是常常的栈桥。尽头有驳船。而栈桥的对面就是闻名遐迩的拉姆镇。
天蓝蓝水蓝蓝,没一会驳船将我们带到了我们的住处,曼达度假村。
半路遇到遇到一艘游船
远远地就看到美丽的茅草屋,高耸入云的椰树。
右边的是女主人,英国后裔,几代人守着这一份产业。
戴眼镜的是此次旅行的地接,公司从南非开普敦派过来的。开普敦我也去过,因此后面和她有很多话聊。
图中可爱的是似驴似鹿的动物,不怕人,可动不动就尿尿的习惯让人不能过于接近。
来让我们看看这是怎样的度假村吧。
这是我们的双人套件,没有窗,只有帘。
这些事房间里看到的为数不多的现代用具。
房间面向大海,门廊口有一摇床。
这是台灯,就地取材。
简朴的卫生间,连窗也省了。岛上淡水紧缺,生活用水有淡淡咸味。冲洗最后必须要有不多的淡水冲洗一次。
套间正面照。整个房子用岛上木材起框架,屋顶是茅草,地上是编席。金属把手点缀的门提醒你远方也是有文明,非请勿入。
我们的餐厅,可三面看海。
远处飘过渔船,简陋粗暴。
看到了我们的国球,漂洋过海来到了肯尼亚几乎最东面的小岛
休息区域。我们能清楚地看到石灰石等材料搭建的墙
贵宾室?
同游的有来自于内罗毕的。我问他们这些智力玩具怎么玩,均一无所知。也许这些是当年英国移民带过来的,不得而知。
用作装饰的各种贝壳。最吸人眼球的青花瓷片。这些瓷片在这里躺了几百年,静静地等待着我们这些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人。
休憩片刻,享受印度洋的海风
沙滩上的晚餐
没有电,烛光晚餐
吧台点一杯啤酒,听着肯尼亚当地的民族音乐,酒意微起,泛起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正好三月生日,领队热心地准备了蛋糕。来自三个国家的人,不同肤色,不同信仰,唱起同一首生日快乐歌。
热情的肯尼亚朋友准备了贺卡。异国他乡旅行途中收到意外的生日祝福,有点点。。。。。。。
第二天,我们早起出发,前往这次旅行的目的地----拉穆镇。
让我们先来度娘一下:
拉姆镇历史上是重要的驿站,公元9世纪起阿拉伯人开始在此定居,15世纪郑和的船队在途径此地,19世纪阿曼苏丹统治时期因象牙和奴隶贸易达到繁荣的顶峰。拉穆镇是拉穆群岛人口最密集的一个岛,有居民1.7万人,99%是穆斯林,之所以人口在此集中,据说是因为只有拉穆镇才能打出没有咸味的地下水。而在帕泰岛上,有一些自称郑和船队水手的后裔在此定居,有的还带有一些明显中国人特征。
拉穆是一个与世无争的热带岛屿,岛上的生活几百年来似乎没有什么变化,然而那里的历史就如同它那中世纪石头城里弯弯曲曲的街道一般神秘迷人。拉穆城始建于14世纪时一次斯瓦希里人的迁徙。葡萄牙人、中国商人、阿拉伯人均在此留下印记。东西方多种文化的融合在拉穆的建筑上有充分体现,拉穆城至今基本保持古时风貌。[1] 东西方多种文化的融合在拉穆的建筑上充分体现,这里的建筑是斯瓦希里和阿拉伯风格的综合体,即便新移民的白人建造的房屋也保持着同一风格。
这里的关键词首先当然是郑和,然后就是斯瓦希里。
至于郑和是否真的到达了这里,现在的考古工作仍在进行。但从这里挖掘出来具有东方人特征的尸骨残骸,还有无处不在的青花残片,都告诉我们这个地方在理上和古老的东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好吧,先跟着我们上岛吧。
上岸开始印入眼帘的便是这个白色的具有穆斯林风格的拱门。拉穆岛现在收录进世界文化遗产。
岛上的“高层”建筑。以前应该是有军事目的。
岛上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据当地人说,岛上比财富只要看哪家的驴多。驴在拉穆人心中具有神圣的位置。据说现在有过人过来收驴皮了,说不定你买的阿胶原料就来自于这里。当然这是玩笑,拉穆人严格控制驴的交易。
鲜亮刺眼的蓝色。在非洲大陆西南角的安哥拉,这种蓝色是警察局的专属色,可没人敢用哦。这两个相隔千里的国家其实很多地方都不同,虽然都是大非洲地区。
路边的小摊。虽然岛上大部人是穆斯林,但对游客很友好,拍照也不拒。
很多热带水果。
这种各样的色染布。这个和安哥拉很接近,但颜色和图案没有安哥拉那么鲜亮和繁复。
五谷杂粮,来自于其他地方。
岛上有很多小旅馆。经得一家管家同意,我们得以进入拍照。因为游记可以上传的照片有限,只能省下空间给其它照片了。
屋顶登高远眺。远处海鸟一群群。
非洲特色的油画。和安哥拉的完全不同。安哥拉更重笔墨和抽象,这里的更具象。
青花瓷做成的挂件,5美金一块。
这些都是近海打捞出来的,完整的青花瓷非常少。
这一件已经算大件了,相对完整的多。我们是外行,没有捡漏的命。相信会有行家过来淘宝。因为现在发现的沉船不少哦。
这家店里的留言本上看到了熟悉的汉字。我们这才得知,央视曾经在此做过一次专访。
岛上的博物馆,非常值得一看。
门口的大炮,守护着这一个要塞。这曾经是海上贸易繁忙之地,因此也曾战火不断。
古代榨汁机?
这是古船的仿制品。先人们正是驾驶着此船航行在印度洋沿岸,将古老的东西方连接在一起。
这个像极了中国的石磨,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底最早发明者是谁。是西方传到了东方还是东方传到了西方,还是来自地球不同地方的古人们各自独立创造出了类似的工具。
据说这是来自欧洲的陶罐,和来自中国的不同。
做一回非洲人喽。
这张图上木教棒所指地方叫“shanga”,就是上家村。岛上住着1000多名“瓦上加人”,他们聚居的“上家村”被外界戏称为“郑和村”。瓦上加人自称是中国水手的后代,在600年前,一艘中国木船在岛屿附近触礁,几十名中国水手爬上岸,与岛上的黑人女子繁衍生子,遂有了后代留存。 村民听祖上说,那些水手都是跟着郑和来的,他们正值青春年华,但是那时交通落后,根本没办法返回故土,所以就留下来了。据说有人还特地到中国寻根。
拉穆镇不大,基本上半天就可以逛下来。镇上人对中国人非常友好,大概是有咱们先祖的原因吧。
下午我们结束了拉穆镇的行程回到了度假村。下面就期待我们另外的海上冒险了-------海钓。
这就是我们海钓的船,全木质,马达雅马哈,辅助动力为帆。
起风了,扬帆起航。
起鱼了!石斑鱼!
就这样,我们在这个美丽的拉穆群岛度过了非常愉快的三天。
这里补充说一下斯瓦希里。
斯瓦希里语(kiswahili)属于班图语族,是非洲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5500万多人),和阿拉伯語及豪萨语並列非洲三大語言。 斯瓦希里语是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的官方语言,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国家语言之一,斯瓦希里语的方言盖泽佳语是科摩罗的官方语言之一。
小小的拉姆群岛就是斯瓦希里语的发源地。我们熟知的动画片《狮子王》里小狮子的名字辛巴(Simba)就是斯瓦希里语中狮子的意思。里面还有一句“Hakuna Matata”也是斯瓦希里语,意为“不要担心”。
小小的拉穆岛就这样静谧地躺在非洲古老大陆的东岸,等待着远方的游人去发现它坚守了许多年的秘密。
拉穆
,
郑和
,
我们
,
斯瓦希里
,
肯尼亚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0571bike.com/thread-11196-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
0
相关帖子
•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
什么?经常骑车居然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
•
李调元读书台-德阳市罗江区李调元读书台旅游指南
•
美骑快讯|自行车真的需要ABS?奇奇怪怪|美骑快讯|SHIMANO禧玛诺
•
内罗毕-肯尼亚内罗毕旅游指南
•
天堂草原旅游景区-包头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天堂草原旅游景区旅游指南
•
美骑众测|名单公布 1699元的Roam SL花落谁家?|评测|旅行装备
•
PARDUS新年献词:落子无悔 勇攀高峰
•
2021竞赛型公路车流行趋势总结|公路车|碳纤维车架|骑行装备与器材
•
特大盗窃案:罪犯使用昏迷气体盗走1万份Shimano配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骑行知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