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1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淮阳探古太昊陵——祭伏羲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3-31 19:49: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作于2008年9月
有这样一个旅游点,也许很多人都还从未曾听见,然而惜墨如金的朱鎔基总理却为此亲笔题匾;
占地800亩的太昊陵,陵制与北京故宫相仿;
淮阳探古太昊陵——祭伏羲
清晨6:05时,天色灰白,在一阵铺天盖地的滂沱雷雨中,我们乘坐的列车抵达安徽阜阳。
雨势渐小后,在不远处的阜阳汽车东站,我们上了去淮阳的大巴,汽车开得很快,过颖河,出阜阳,穿太和,经界首就到了河南地界。蒙蒙细雨中,打湿了的柏油路面黑亮黑亮,大巴走沈丘,绕郸城,抵淮阳。途中地名都是以姓氏打头来命名,有李楼、高庄、孙营、杨寨、朱集等等,连想到华夏汉族所有姓氏都是源自河南,心中颇有震触。河南,我们祖先的家园,我们民族的摇篮!



三个小时后,大巴到了淮阳县城。淮阳位于黄河淮河之间,处在黄淮平原的中心,中华始祖伏羲氏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座都城宛丘。都城淮阳呈方整格局,四周是宏阔水面环绕,水域与城域构成了东西向的规整矩形。都城座西朝东,位于水域正中偏西,四条湖堤连通东南西北。几千年过去了,远古都邑中的宫殿、城垣早无踪影,但如今从卫星图上仍能看到都邑的威势,万亩龙湖,方正城域的那种大气磅礴、王威浩荡至今犹存。

脚踏在淮阳街头,周边虽都是砖混建筑,而这县城却是明显建在小山丘上,中心高,四边低,也许这正应了“宛丘”的“丘”字:小山也。环看万亩龙湖,仍感当年都城霸气的丝丝缕缕。古往今来,这样大面积水域包绕如此整齐布局的都市无出其后,从宛丘到淮阳,浩瀚的气魄跟厚繁的积淀在交集融会,祖先的智慧与民族的精髓在升华传扬。千年沧桑,格局依旧,身在淮阳,心中不禁会百感交集,是感慨亦乎感叹?是怀古还是赏景?是兴奋抑或平静?五千年华夏文明,就是这样清晰且具体。
如今淮阳县城已向龙湖外延展,县城的美食街,也就不恨多的餐饮店,卖的汤粉辣得很,碗碗都红晃晃的一片。









龙湖的西北是太昊陵。这里古来就是伏羲的陵寝,历代修葺扩建,十五世纪前期明朝修建北京故宫后,在明英宗年间太昊陵有了现在的规模,占地800多亩,有外城、内城、紫禁城三道皇城,陵制与北京故宫制式相同,可见太昊陵的地位之高。伏羲氏是我国远古时期的帝皇,位居三皇之一,名列五帝之首。













他从甘肃天水率部落沿黄河东下,是他发明了结网罟,教民渔猎;还正姓氏,定嫁娶,开创对偶婚姻,结束了群婚;他又画八卦,制琴瑟,开启了旷古的文明。在中华民族的发展长河中,伏羲氏功盖天下,是开拓性的第一人,所以太昊陵被当之无愧的称为“天下第一陵”。淮阳由于远离大都市,文革中太昊陵才幸免于难,得以比较完好的保存下来。也正因于此,太昊陵在当今旅游业蓬勃时亦大隐于市,游客不多,连些知名的旅游网站都鲜见太昊陵的介绍。但这丝毫不影响太昊陵的地位与价值,历代名人自不不必说,当代政要名人也多有到此,





朱鎔基总理惜墨如金人所皆知,他在多年前来此时就亲笔题匾,可见他对太昊伏羲陵的倚重。
昊陵广场在太昊陵与龙湖之间,广场一边蔡河上的渡善桥并排三座,渗着金水桥的意韵,跨过桥就是太昊陵正门午朝门了,午朝门红墙黑瓦,宽大的屋檐下,“开天立极”四个大字自右向左排开,三个拱型门对称布局。迈入太昊陵,不远处是并排三座石拱桥卧在河上,中轴线上是一条大路,直通内城和紫禁城,路的两侧,古柏劲松参天叠翠,地面绿草茵茵,过道仪门、先天门,就来到了正殿前的太极门,太极是原始混沌之气,派生万物的本源,所以太极门这里是整个太昊陵中心,门前有好大的一块场地,东西两边分别有三才门、五行门通向外城,门旁各有厢房,想是当年入正殿行礼仪时好在此准备、等候。太极门是三间三楼柱不出头式木牌楼,双层三檐,缓步走上六级台阶,迈入太极门内,一派宏大庄重肃穆的场景,面前是方正的广场,左右是两层双挑大檐的钟楼、鼓楼东西对峙,由回廊相连着侧厅、配殿,正中就是太昊陵正殿统天殿,有统领天下之意,黄色琉璃瓦屋面金光灿灿,面阔五间的大殿门楣横牌悬挂五块牌匾,朱鎔基题写的“羲皇故都”就置于其右。大殿门前左右柱上是“华夏文明三始祖”、“淮阳伏羲第一人”的竖联。殿内供奉着鎏金伏羲氏像,殿内墙壁上嵌着青石浮雕《伏羲圣迹图》有36米长。










统天殿后接着是显仁殿、太始门、八卦坛,之后便是紫禁城,城内是上圆下方的伏羲氏巨型陵墓,取天圆地方之意,陵下的方座边长达182米,气势非凡。








陵前一株古柏树杆上长有一个巨大的耳形树结,传说是伏羲氏聆听人间声音的,古柏也被称“耳柏”,几百年来,被人摸得异常光亮,耳柏的灵气、神气、仙气也绵绵传扬几千年至今。整个太昊陵内,外城中,还东有岳飞观、老君观、元都观,西有女蜗观、玉皇观、天仙观、三清观共七观及火神台。还有蓍草园、碑林等,都各有典故。统天殿、显仁殿前安放着泥泥狗,是远古相传下来的祭物,造型色泽都有着古老的特色,现在也是淮阳独特的旅游纪念品。









从西华门走出太昊陵,我们的思绪仿佛还被史海中所挂牵。放眼淮阳,城南有孔子困陈绝粮的弦歌台,城东有老子成仙飞升处老君台,秦末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也就在淮阳举事,还有与河姆渡文化同期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与杭州有着诸多渊源的苏东坡、苏小妹也在淮阳留下了古老的美谈……
漫步在这里,犹如徜徉在华夏文明悠悠的长河中,那庄重的建筑,那远久的故事,那神邃的哲理,那博大的内涵,会令您留连而肃然起敬,沉思而心境升华。
淮阳,熠熠生辉的旅游亮点还有许多……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0571bike.com/thread-11210-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