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登录
立即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_tip!
登录
QQ登陆
微信登录
搜索
搜索
热搜:
川藏线
骑行北京
骑行攻略
骑行西藏
装备
新手
山地车
公路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驴友单车户外论坛
骑行论坛
骑行论坛
骑行装备
骑行装备
骑行知识
骑行知识
骑行路线
骑行路线与攻略
自行车库
户外品牌
户外品牌
户外保险
户外保险
快捷导航
自行车装备
人身装备
自行车配件
山地车保养
骑行经验
骑行技巧
骑行健康
骑行安全
美利达
捷安特
喜德盛
ucc
大行
闪电
死飞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驴友单车户外论坛
»
骑行论坛
›
骑友交流
›
旅途故事
›
南平记忆2——寻找《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
推荐主题
小号网-抖音里面的等级_抖音账号在线交易购
账号交易网-微信小号网站,微信小号在线购买
杭州百货购物攻略 杭州大型购物
锦州世博园攻略(详细游玩指南,让你玩转锦
春节去哪旅游最值得推荐(精选春节旅游攻略
runningman首尔景点哪几 韩国runningman好
返回列表
查看:
186
|
回复:
0
南平记忆2——寻找《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苦行僧
当前离线
积分
274215
窥视卡
雷达卡
苦行僧
楼主
电梯直达
发表于 2020-4-1 23:57:03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如果你是70、80后,想必都看过金庸先生的小说《射雕英雄传》,其中一个人物一直没有在小说中出现,但是他的一部武学秘笈却贯彻了整个故事的始终,几大高手、几大门派也是为此拼命不已。相信不用我介绍大家都知道这是在说黄裳和他的《九阴真经》!小说中的黄裳是一个北宋末年的武林奇人,为报仇一口气练了40年的武功,等武功练好后,仇人早死了,如今神功盖世的黄裳已成了白发老翁,黄裳顿时大彻大悟,潜心研究武学,创下了惊世武学秘笈《九阴真经》。
现实中是否真有黄裳其人?真有武学秘笈《九阴真经》?
南平有位黄裳
查了一下历史资料,叫黄裳的人还真不少。时间离我们最近的是一个现代作家黄裳,原名容鼎昌,他为什么改名叫黄裳呢?原来是作家心仪当时的当红明星黄宗英,愿作“黄的衣裳”,故改名叫黄裳。接下来是清末道教内丹学家黄裳,他曾于清朝道光、咸丰年间云游至四川自流井(今属自贡)地区,为当地好道之士所挽留,设乐育堂讲授内丹诀法,十余年后解馆离去,不知所终。著有《乐育堂语录》、《道德经注释》、《道门语要》。第三位是担任过南宋礼部尚书的黄裳,剑阁人,是位伟大的天文学家,所绘“天文图”是世界上现存星数最多的古代星图(多达1440颗),欧洲直到公元15世纪,著录于星图和星表的星数只有1022颗。最后一位黄裳传说目有两瞳,能日观千里,夜窥鬼神,专杀人魈(为非作歹的坏人或鬼),然后得道成仙。香港有黄大仙庙,供奉的就是这位黄裳。这自然有点神话过头了,不过北宋末年确实存在这么传奇的一个黄裳,也担任过礼部尚书,南平人,晚年曾“奏请建‘飞天法藏’,藏天下道书”,在福州主持选目和刊刻了我国第一部雕刻版道教总集《政和万寿道藏》,《九阴真经》应该是在其间悟道成作的,这有点和金庸先生笔下的黄裳相吻合,又据史料记载,黄裳的确带兵进剿过明教。
南平延平区江滨路上的黄裳浮雕
第一次听到黄裳是现实中的人物,是从泉州一个黄姓同学口中知道的,那时惊讶不已,没想到自己在延平生活这么久了(大约有8年),才知道自己非常崇拜的武侠偶像居然曾经生活在我们部队后山(茫荡山)的某个小山村。再之后通过当地航模老师叶长勇和一些文人长辈,更深入的了解了黄裳。
茫荡四季
据收集的资料了解到,黄裳是北宋末年延平茫荡山人,博学多才,精于礼经,喜读道家玄秘之书,自号紫玄翁,他书法超群,他在各地为官,留下手迹不少,如福州鼓山、长乐等地均有他的摩崖石刻。黄裳一生笔耕不辍,有《演山集》60卷,诗12卷,《全宋诗》收录黄裳诗500余首;词2卷,《全宋词》收录黄裳词50余首。他的词更有气派,其中描写端午节俗风情的词《喜迁莺·端午泛湖》和《减字木兰花·竞渡》被选为宋词佳篇传世: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喜迁莺·端午泛湖》)
端午龙舟赛场面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惟妙惟肖的“端午民俗图”。这首词下阕着重展现了赛龙舟的场景。不仅有“激起浪花”等细致的动态描写,更有“载十里荷花,一钩新月”这样绚烂之后归于宁静的生花妙笔。仿佛意犹未尽,后来黄裳又填了一阕《减字木兰花·竞渡》: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击鼓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竞渡》比《端午泛湖》更为简洁,只写舟赛,以四句高度概括的话,精准表现了舟赛宏大场面。尤其用一个“衔”字,活灵活现带出一条神龙,是龙用嘴含回的锦标,在他看来舟赛不只是伐手之间的比拼,更是龙与龙的神力较劲。古人崇龙信龙的习俗在词中得到体现。
演山村
黄裳号演山,在茫荡山的深处有座小村也叫演山,据庙门前的石碑记载,演山村先民在明朝年间,为躲避战乱,发现衍仙山雾绕云缠,宜居庇嗣,于是举家迁徙卜居建村。据石碑记载,演山村只有400多年的建村历史,而北宋距今却有千年,且当地村民大都不姓黄。由此可推断,黄裳生活的古演山村应该不是此演山村。我们带着疑问而好奇的心情寻访了附近的几个村落,几座村落的村民也大都不姓黄,但村里的小庙都供奉着同样一尊身着宋朝官服的神像,当地人称福主庙。
几个村落都处于深山老林之中,由于交通不便,村里生活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过着自给自足、与世隔绝的田园生活。村里基本上都是黄土和乌黑斑驳的板木混合建筑的老房子,虽然几经沧桑,但仍屹立不倒,好像在对过往的游客诉说着往日的繁华种种。
演山1号房至今还保留着非常精美的木雕,现居住的是一位张姓的耄耋老妇人和他的大儿子,年轻的亲友都下山生活了,老人的大儿子此时还在地里干活。老人看到我们一直对着房子照相,便非常热情的带着我们参观她的房子,叶老师也不时陪着老人绕家常。
演山村的村后是一条布满青苔和杂草的青石路,偶尔还可以看到当地老农挑着长长的青竹行走其间,沿着石阶望去,幽深秘境看不到路的尽头,当地人说路是通往茂地镇的,在当时是一个比较繁华的古镇,据说也是通往江西的必经古道,往来于青石路上的商旅客人也是络绎不绝。
一条水泥路从演山村横穿而过,路的尽头是白莲塘,与之毗邻的是岩头村和岩头上村,三个村子不是很大,但基本上都挨在一起。村子虽小但都有自己的神庙,都供奉着一尊着官服的神像,不知道是不是经过年代的变迁变化,还是原来就是这样的装束,岩头村的神像依稀辨认应该是着明朝的装束。
岩头上村
岩头村航拍
岩头村是依溪而建,此时正是枯水季节,溪水清澈见底,如镜一般的溪水下是碧绿的水草,溪两旁长满了青苔和喜湿植物,两边古老斑驳的房屋仍述说着它往日的风光,房顶上有说不出名字的小石兽,乌黑斑驳,几经沧桑了。岩头村的中央位置是间小学,楼上悬挂着大红五星,应该是建国初期建的吧,此时校园里已是杂草丛生,荒弃多年了。小学的旁边是一座被焚毁的神庙,据说是被今年二月份一场无名大火给烧毁的。庙前有块古老的石碑,依稀可以看出大约是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其它字迹大部分已经很难分辨了。
岩头村
演山村附近的双峰田有两座古村落遗址,保存比较好的一座村落依稀还可以看出隐藏于草木从中的残垣断壁,乌黑的鹅卵石长满了斑驳的青苔。通过旁边养殖台湾泥鳅的老陈了解到,当地人也不知道村落是始于何年,毁于何世。村口的两边各有一座神庙,一座是当地人供奉的福主庙,庙内画有一尊着宋朝官服的神像,应该与附近几个村落供奉的是同一尊神仙,只是庙的中间多了一条张牙舞爪的神龙画像,依稀可以从庙梁上墨黑的字迹中看出庙是在民国年间翻建的。
离庙不远的对面山坳是另外一座神庙,主殿的两边还有两间偏殿,但已破败严重,乌黑的蝙蝠粪到处都是,四周杂草丛生,阴森潮湿,散发着说不出的恶臭,中间的神像也面目狰狞破旧不堪,在里面呆着有一种说不出的窒息和害怕的感觉。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去过附近群仙村山顶上的五谷龙王庙,由于山路偏远崎岖,人迹罕至,整个庙也是残破阴森,旁边漆黑的角落不时会传来奇怪的啼叫声,好像是蝙蝠老鼠之类的。
群仙村山顶上的五谷龙王庙
水云村遗址?
两座庙的中间是一块山坳绿地,常年由茫荡山上潺潺不息的山泉汇流而下,形成了几个颇具规模的小瀑布和小水潭,泉水清澈叮咚,野草嫩绿,常常可以看到附近放养的山羊欢乐其间。在村落遗址上瞭望茫荡山顶,云雾其间,青翠秀丽的山体若隐若现,宛如仙境。据说附近还有饮水亭,供路人饮水休息。一同上山的张老伯说,现在古道只有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偶尔行走,饮水亭已经荒弃破坏,此时也就剩下路边一汪不大不小的清泉。顺着老人所指的方向是下山的青石古道,不过此时已经人迹罕至,堆满了枯枝落叶。
《水云村记》记载“异花奇果,垂条倚实,飘云坠影在泉之上下。有云于山,朝而暮合。闲适之态,虚白之象,与夫流水相应。”此山此景会不会就是黄裳生活过的水云村?“余后数年,亦筑草堂于衍峰。维钓舟于剑潭。” 衍峰应该就是现在岩头村附近的山峰了,至于剑潭据说是南平市标所在地的深潭,两江的交汇处,据说春秋时期的两把名剑干将、莫邪就是在此飞入潭中合璧消失的。
剑潭
寻找黄氏后人
在演山村附近都没有寻觅到黄裳及其后人的踪迹,从当地老人了解到,在他们口口相传的故事中,附近曾经有个村落貌似因为战乱,整个村子一下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突然想起叶老师收集的资料《演山灭门记》,记述的是黄裳一家遭受灭门的事情,故事中的黄裳更像《射雕英雄传》的黄裳,最后隐居桃花岛成了不问世事的东邪黄药师。
茫荡山的山脚下有座黄氏宗祠,祠堂的旁边是由茫荡山上面的村民搬迁下来而新建的岩头新村,新村到宗祠比较近的一条路已经长满齐腰高的野草,俨然是很久没有人到半山腰的宗祠去祭拜了,倒是建溪边上的妈祖庙后面有一条路通往宗祠,路比较宽敞,而且是经常有人修葺打理的样子。从外观看,宗祠是近几年修建的,是否由原址新建已不得而知,由于宗祠比较偏远或者可能族人没有在附近定居生活,几次过去都没有碰到过来祭拜的村民,宗祠门口也都堆满了落叶和杂草,显然是很少有人过来。
安丰小沟村黄氏宗祠
其实比较惊奇的是宗祠奇特的族史,“苏皮黄骨”即生时姓苏,寿终姓黄,但环顾四周都没有找到相关更深入的一些介绍,只知道该黄氏宗族是乾隆年间由福建永春县迁到此地的。这样一来,应该是跟山上的黄裳没有什么历史渊源。突然想起以前去过的另外一个黄氏宗祠——江夏郡黄氏宗祠,宗祠坐落于茫荡山的另外一头,富屯溪王台镇的边上,整个宗祠规模比较大气,年代也比较久远,精美的墙雕人物走兽美轮美奂,应该是描绘显赫的族史和家族变迁。屋顶上零星的长着几棵垂头丧气的野草摇摇欲坠,屋檐翘脚,边边角角也都长满了一层层黑绿色的苔藓,看过去也是历史斑驳。由于几次过去都没有带什么目的游玩,只是简单的欣赏了一下精美的浮雕,没太仔细的去研究是否跟山上的黄裳有所关联。后面了解到黄裳育有四子五女,但都一直散居各地生活(长子瑜,知徽州休宁县;次子玘,监真定府粮料院;三子琚,直秘阁,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少子玠,大宗丞。),这可能是我们一直都没有找到黄裳踪迹的原因吧。据说黄裳为官后,经常居住生活于现在延平市区的三官堂。传世的只是《九阴真经简本》,茫荡山中还留有《九阴真经足本》。
王台镇八角楼——王台谈判旧址
王台镇江夏郡黄氏宗祠
藏春峡
《南平县志》收有黄裳的诗文《隐鳞阁》、《茶苑》、《藏春峡》、《容照岩》等诗文,都是跟藏春峡有所关联,藏春峡是宋朝著名学者吴仪的读书处,受他教诲的学生中有李侗的老师、后来成为“延平四贤”之一的罗从彦,藏春峡是早期参与孕育并成就“延平四贤”的重要基地之一。黄裳七古《隐鳞阁》评价吴仪“隐居求志非求名,隐居待时非待人”、“不知在时有虚盈,不知在物有屈伸”、“龙潜所以为跃用,蠖屈所以为伸用”、“所养不愧龙蛇灵,所待不阻风雷声”。藏春峡地处水东玉屏山麓,官道之旁,双山环峙,背山面江,形如交椅,俗传是南平的第二把金交椅,与水南的第一把金交椅隔江相立。从文字上解释,春为东方,太阳升起的方位,春是四时之始,春气和畅,孕生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古诗云:“春光且莫去,留与醉人看。”藏春峡意思是说,留住春天不让走,企盼四季皆春,春天永驻,所以叫藏春峡。久经风月沧桑,藏春峡原貌早已不复存在,据说藏春峡所在地大概位于玉屏山下的南平精神病人疗养院。据历史资料记载整个藏春峡包含建溪的一部分、有市隐楼、清宁阁、老圃亭、咏归堂、虚心亭、紫竹、暗香亭、梅花、容照岩、茶苑,隐鳞洞、碧云洞等景点,真可谓是风景不殊之地。
玉屏山公园
黄裳墓
据《南平县志》记载,黄裳卒于建炎四年(1130),葬于府城南剑津里尤坑(今南平市后谷尤坑)。叶老师曾多次到尤坑寻觅,都不得而知。后机缘巧合碰到一个七十多岁高龄的老人,老人带他到一个小山包前说是黄裳的墓,墓头长满了灌木野草,如果不是有人指点是不知道这是一个墓地的,据说以前黄裳墓的规模也挺大的,用一大块一大块的红砖修葺而成,还有一块很大的青石墓碑,墓前有两座很大的青石牌坊,旁边还有些石兽石人,但此时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一条水泥路从墓头横穿而过,老人依稀记得墓是58年修葺公路被清理破坏的。据说,墓前的石兽石人被搬到了九峰山上了。现在的房地产开发商在附近修建了一个小小的黄裳公园以示纪念。
黄裳公园
南平江滨美景
宗祠
,
南平
,
九阴真经
,
头村
,
山村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0571bike.com/thread-11575-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
0
相关帖子
•
茶东古村-中山市茶东古村旅游指南[组图]
•
鳌山古村-中山市鳌山古村旅游指南[组图]
•
游山村-上饶市婺源县游山村旅游指南
•
沙滘古村-佛山市顺德区沙滘古村旅游指南
•
昌教林氏大宗祠-佛山市顺德区昌教林氏大宗祠旅游指南[组图]
•
埔头村-泉州市永春县埔头村旅游指南
•
福清叶氏宗祠-福州市福清市福清叶氏宗祠旅游指南
•
黄亨明故居-永州市新田县黄亨明故居旅游指南
•
程氏宗祠-景德镇市浮梁县程氏宗祠旅游指南
•
刘永福墓-钦州钦南区刘永福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