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1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寸金桥公园:再遇好人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4-5 09:37: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题图照 湛江好人周君



正在明粤酒店1904室考虑:明日(12月25日),湛江游之第二日,何去?
手机一响,得陈先生微信:
明天,在你酒店对面可以坐11线公交车路寸金公园,寸金公园出来后可以打个的士到赤坎老街逛逛,老街里面有很多法国建筑物,里面有个广州湾纪念馆,讲述着湛江的历史,逛完以后你可以打个的士去赤坎金沙湾逛逛,类似于观海长廊,但比观海长廊要美。
陈先生者,即今日下午在机场用其私家车送我到明粤酒店者。他如诺发来湛江旅游“指导”,让我感动哟。
出发前在家中“备课”,寸金桥公园是必去景点。
明粤酒店紧邻“国贸大厦”,身居闹市。交通极便。7点53分,我便来到车站。从国贸大厦到寸金桥公园,20站路。




湛江公交车的站距比上海的短,车内有座,用普通话和湛江话报站名,湛江话乃鸟语,听不懂,反复听见“海栆”、“海栆”。问邻座,方知“海枣”,就是湛江话“下一站”的意思。
半个小时之后,车到寸金桥公园。




入园,迎面是1898年湛江人民抗法斗争的英雄的花岗岩石雕像,雕像魁伟,心生敬意。“一寸山河一寸金”的鎏金大字下是一块铭文碑,上书当年湛江人民守卫国土和家乡的业绩。








行不远,见一桥,以为是“寸金桥”,细看方知:此乃九孔桥也。




于是,询问游人:寸金桥在哪儿?
原以为一问便可知,孰料,第一位“指鹿为马”说:这就是!我答:桥上写明“九孔桥”呀!
第二位皱眉,略思,答:不清楚。
过九孔桥,又遇一位老者,问:请问寸金桥在哪?老人右手一指:在湖的尽头,靠外面的马路。
-- 哦,谢谢!
正转身,被叫住:你是不是第一次到这个公园?
-- 是啊。
-- 哦,那你应该先游园,最后离园的时候,再到寸金桥就比较合理。现在到寸金桥,还没有游园,就要出公园了。
-- 谢谢!
“谢”声刚刚说出,准备掉头。老者和蔼地对我说:现在我索性带你游园吧,我家住附近,天天来这里逛,好做你的导游!
-- 好,好,好。谢谢!(一气说了三个“好”)
于是,两人同行,与寸金桥背道而行。
寸金公园有“鸳鸯岛”,走过两岛,渐入佳境!




同行者姓周,今年62岁,竟然成我“导游”,内心感激。他告诉我,这里成行的榕树,根系发达,把路面的地砖都翻得高低不平。他不说我还不知道这里的路面地砖为何七高八低。
榕树,南方的象征,南方的骄傲啊。树干粗壮,且上上下下“牵丝攀藤”,既给人老态龙钟,一身沧桑的感觉,又给人生机无限,遒劲勃发的印象。




渐入寸金桥公园林深处,林木森森然,且树形各异。周先生能为我一一报出数的名字来,让我吃惊,原以为他是园艺专业的,原来他是一名退休的工厂高级技师,生在湛江赤坎,长在湛江赤坎,说起寸金桥公园,如数家珍。他说,他和寸金桥公园一起长大的!
此园因桥而得名,是湛江的著名八景之一,始建于1958年,曾用名:”西山公园“、”人民公园“,“寸金公园”,为纪念遂溪人民抗法斗争改为现名。
1961年,郭沫若到湛江题诗“一寸河山一寸金”,董必武为此桥题名。湛江人感激董郭二人。
得知我来自上海浦东,周先生,一声哀叹: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决定沿海14个城市对外开放,在这十四个城市中,上海的发展快啊,尤其是浦东!大概,湛江是发展最慢的了。
周先生因公出差到过上海多次,对上海,对上海人留下极为美好印象。还想再去上海旅游!
我说:你到上海来,给我电话,我来当你的导游!此话算数,不是说说玩的。
周先生闻之一乐。
-- 湛江,让我这个上海人羡慕啊!空气好,物价低,对外地人友善。我跟他讲了昨日甫出机场,就碰上湛江好人的故事。
去年周先生在赤坎买了一套住房,4000多元一平米,今年涨到了5000元。
-- 你看,这就是湛江的优势,上海的房价已经飞天!
-- 说得在理。我的儿子在北京工作,吵着闹着要回湛江,说:首都成了首堵,现在现在又成了首污!
-- 什么首污?
-- 全国雾霾的重灾区啊!
儿行千里父担忧,说到“首污”,老人脸色阴沉下来,语调沉沉。他告诉我:雾霾折寿啊!
-- 儿子大了,管不了。让他回湛江工作,他说湛江是养老福地,干事业,舞台太小!
-- 你儿子说的也有道理啊。
-- 你以前来过湛江吗?
-- 来过,那是1966年的事儿了,整整50年过去了。
-- 旧地重游,比初游更有意思啊。那是文革串连吧?
-- 对,在桂林乘坐沙丁鱼闷罐车来到湛江,住了两天。
-- 那一年我读小学,天下大乱。那时的湛江跟今天的湛江有天地之别。
-- 我记得离开湛江到广州,没有火车,先乘坐小轮船到江门,再从江门乘坐汽车到广州。
-- 不对,你记错了。应该是湛江坐汽车到江门,再从江门乘坐小轮船到广州!
--(我凝神细想)对了,我记错了!长途汽车经过恩平,傍晚到江门,在江门乘了一夜的小轮船,黎明到广州。
............。
说得正投机间,忽见前方湖面红花点点!
-- 那是人工的假花吧?
-- 哪里!哪里!那是真花,是睡莲呀!
闻之,不禁为“假花”二字一笑。
时令不同,江南的睡莲销声匿迹久矣,不料,此地正盛开怒放!




请他为我留影,不料周先生善摄影,拉近了焦距,为我拍了一幅“大头照”。




行至公园最北的“烈士陵园”,未登而折返。没有周先生,今日游园,不会如此深入,此刻绕了一大圈,我已找不到北。他又带我走新路,说:不走老路,新路的林木更奇,精致更美。果然!
最后,来到我们刚才见面的九孔桥畔。
寸金桥在望,渐行渐近,附近有亭翼然,亭名有诗意,曰“月影亭”。
-- 别小看了这小亭,夏天的夜晚,这里成了热点。居民喜欢到亭下纳凉。很奇怪,亭内不仅凉风习习,甚至气温也要底上一两度。
“风水宝亭”外,我与周先生欣然合影。见下。




不远处,便是“寸金桥”,万万没想到,“寸金桥”不在园内,而在园外,更没想到是一条通衢大道上的一座桥!董必武书写的“寸金桥”三个大字,赫然现于桥洞上方!




桥畔,有两块石碑 -- 董必武和郭沫若的题词。








寸金桥旁有超大榕树,周先生提议:你应该在此留影一幅。于是,有了以下“抱树照”。




两块石碑旁即出口,大概也算是“寸金桥公园”的边门。正欲与周先生握手告别,我们又有了以下对话:
-- 接下去到什么地方玩?
-- 到赤坎老街去。朋友说,可以打车过去。
-- 不用打车,很近!我陪你去,那儿我熟悉啊。
又一阵感动,周先生带我拐了几个弯,来到了赤坎老街。为我在老街留影一幅。
他告诉我,小时候,我们现在站的地方是海滩,后来围海造田,成了现在的居民区。
赤坎值得一游,骑楼和法式建筑比比皆是,就是有点冷清,旅游尚有待开发。



七转八弯,周先生带我来到广州湾历史民俗馆。若我独行,决计找不到此地。
赤坎行的一半收获在此馆,让我知道:它曾是一座历史名城。其前世今生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




周先生最后执意送我到金沙湾的公交车站。我上车前,他说了一句,让我感动至今。
他说:你有两元零钱吗?投币用,没有,我给你!
我俩素昧平生啊!
【2017年元月8日午休之余初稿】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0571bike.com/thread-11802-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