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到竹海 从
宜宾向东南去,散落在各个县市之间的
平坝和丘陵上,茫茫的都是竹子。到了75公里处,这些竹林异常地聚集起来,结扎如巨大的绿毯,披被着苍茫的大地。险峰之高,幽谷之深,百余种的竹子,在天赐沃土上扎根;万余种的生物,在竹林庇护下生息。条条溪水,一路欢歌,从它们的脚下流过;处处瀑布,惊声跌落,把它们用水雾围绕;而座座山峰,如同大地起伏的呼吸,翻腾起竹海澎湃的波涛,直拍向天空彼岸的尽头。 叹不够的景观,数不清的翠竹,两者结合,使竹海有资格成为
中国四十处最棒的景色之一。 我们赶的是早间开往竹海的车。一上路,连绵的竹林已经显现在路旁;进入竹海公园的区域后,竹子明显的愈加茂密而挺拔。车到半山腰,不能再上。下车后先去找了旅馆。小姐给我们引到一间只有窗洞的房间。虽然不挡湿气和昆虫,却也给窗外的景色行了方便,可以毫无遮拦地流溢于室内外。放下东西,看表是吃饭的时间了,便在旅馆下的半露天小馆坐下,点起菜来。 大盆里泡着竹荪,笋间和蘑菇,竹桶里盛着冒热气的米饭,房梁上吊着象碳一样又脏又黑的腊肉——别看菜单上写了很多名字,大都是这几样的排列组合。风干的菌子,浸泡之后,仍不失鲜味;机米盛于竹桶中蒸煮,染上了可人的清香之气;看着一身的脏的腊肉,切开之后,里面却呈淡粉色,吃起来鲜咸适度,嫩而不烂。 从饭馆出来,走过买工艺品的小街,我们徒步走向第一个景点:仙寓洞。景致扑面而来—— 先是石板小路,两边密匝匝的自然是竹子——近距离接触竹林了:翠绿的竹林,绿的可以滴出水来;节节竹干那清晰的竖线条,支撑了我们的全部视野。微风吹来,这些高大的竖线条就会优雅地倾斜和复原,发出坚硬的声响。而时隐时现的阳光,则给竹林一个温暖和不定型的背景,柔软地荡漾在翠竹修长的叶尖。我都看呆了,心想即使是拿最快速的工作站来虚拟一下这里的美妙,也该是多愚不可及的苦工! 本以为就要一直在这样的竹林里走到头了——我曾宁愿是这样——忽然间景色就起了变化。竹林彬彬有礼地退到一旁,两坐小山峰象门一样在前面打开,小路从中越过,持续向上,把我们引入了竹海中的山景。 两侧的石头长满了青苔,滴滴溅溅地流淌着山泉。小路蜿蜒,上上下下,穿过一坐小石亭,又旋即转到下面,立交着钻过去,再上一段路,到了一处山腰的位置,这里视野开阔了,可以眺望山下,远方。我们走过去向下看,都惊叫了一声:呦,梯田! 是层层的梯田,笼罩在苍茫的雾气中,衬托在竹从的花边里。由田梗形成的优美曲线,如同一段精彩的小曲,一阵轻快的舞步,划出道道明朗的波纹;这波纹笼住了田,聚起了水,为每一块区域选定了不同的颜色——是的,不同层的梯田有不同的颜色,土黄,锗石,暗绿,玫红,亮白,瓦兰。。。。。我希望这时能与一位画家同行,他必然会捕捉住这丰富的色彩,用淋漓的笔法,绘出强烈的梯田意象。 慢着,有田地,就该有人家。再向四处张望张望,立即就找到好几处,它们隐藏在山下的竹林中,只露出一个黑黝黝的屋顶。我们决定从一个叉路下去,探访一下这些幸福的竹海居民。山脚之下的确是个小村子,几只鸡从我们前面昂首走过,这里是它们的地盘;不安的狗在远处叫嚷,希望籍此打消陌生人想进入他们主人冒着炊烟的竹屋的念头。我们还是不知趣地溜达到这家的场院,那家的园莆,尽量小心翼翼地拍照,还是引得狗狗们买力地叫个不停。在一家,我们终于遇到了一大家子人,正打牌呢。聊了几句,知道他们家的年轻人有几个在
北京打工,都觉得亲切不少,热情地说回头找我们玩去这样人家都不信的客套。相信若是在北京城里遇到同样的人,唯躲避不及,担心不及,厌恶不及。 竹海的空旷和宁静,使人们的关系都自然了,这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从这里回到下山的地点,可以再去拜会一下仙寓洞里的佛寺和道观。之后从另一条路折回至小旅馆。
因游兴未尽,问了当地人,才知道
仙女湖就在离此10分钟的路程里,我们又匆匆向竹海中唯一的湖景奔去。 看到的是晶莹无比的一湖碧水。天色已晚,远近上空无游人;忽然见岸边一位老人正整理着竹排,讲了价钱后,我们三个都神采奕奕地登上竹排了。X撑橹,我和w划桨,竹排顺顺当当地飘过仙女湖。两岸的竹林漠然站立,投下排排庄严而神秘的影子,宁静的风徐徐吹过,湖面上只听见我们的划水声……纯粹,静謐,安详,仙女湖要睡去了,一天的劳顿在夜色沉沉中无声地化解,正似水面上慢慢散去的漣漪。 尽兴而归,在回来的竹林小道上,就觉得隐约有银色的光华弥漫在四周。一出竹林,顿时发现了满天的星星,哦,刚才感觉到的,就是传说中的星光! 久违了,这么安静的傍晚。这么透明的天空,这么清楚的星河。 当晚,X买的介绍竹海的小册子成了大家的娱乐,我看着竹海的神话故事,不知不觉入睡。半梦半醒间,听到竹涛阵阵,溪水潺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