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丹阳天地石刻园
AAAA
[img][/img]
推荐1
[img][/img]
丹阳是南朝齐梁帝王故里,是一座拥有6000多年文明史、2400多年建城史文化古城。亚洲最大的石刻文化游园——天地石刻园就坐落在这里。湖光山色环抱中的天地石刻园,景色宜人,明净的湖水倒映着青山白云,晴空树影,整体建筑以凤凰为原型,构筑设计与地形高差相结合,形成了几条飘带,每一条飘带都是一个主题展览馆,以走廊的形式展现,相连成环,每个馆大大小小的展台,都被镶嵌在墙壁之中。沿走廊游览,是犹如梦幻的光影与石刻珍品的炫目交错。天地石刻园在齐梁故里、全国百强县的江苏省丹阳市,天地石刻园项目以齐梁文化为背景,以丹阳极具文化、历史价值的南朝陵墓石刻以及上至西汉、下至民国的近8000件中国历代石刻为平台,辅以高科技手段打造亚洲最大的石刻主题游园,集文化鉴赏与大众休闲为一体的国家4A级文化旅游风景区。天地石刻园是江苏文化科技产业园的一期项目,总投资2.6亿元,由北京土人景观设计研究院设计。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景观面积40万平方米。整个建筑形态以凤凰为造型,喻意丹阳“丹凤朝阳”之意。由加拿大籍华人吴杰森先生捐赠的8000多尊西汉至民国的石刻在此落户,这是国内乃至世界上惟一、最大的石刻文化景观。天地石刻园……[详细]2、中国(丹阳)眼镜城
AAA
推荐2
[img][/img]
中国(丹阳)眼镜城位于京杭运河与沪宁城际铁路之间,中山路与站前路交叉口,紧临丹阳火车站与汽车站,该项目总面积为4531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0919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5亿人民币。中国眼镜城大厦总体规划布局由交易区、配套商务酒店组成,交易区面积约6万平方米,以眼镜销售批发为主,南侧的商务酒店面积约2万平方米。既能满足眼镜城的商务办公、旅游接待等配套功能,又是该区域的标志性建筑,展现出了城市的名片形象。丹阳眼镜城项目完全摆脱了传统眼镜市场的单一商业模式,是集休闲娱乐、餐饮住宿、商务办公、影视表演等为一体的体验式商业。该模式表现的是一种城市-休闲中心,在建筑层面上体现为商业街区模式,这个街区开放通透,内部水街亲切宜人。具有良好的环境和商业氛围。眼镜城的未来不仅仅是单位的商业建筑,也是丹阳市民未来的活动体验中心。……[详细]3、九里风景区
AA
推荐3
[img][/img]
镇江丹阳市九里风景区位于丹阳市延陵镇,是一个以吴文化为背景,以季子庙为核心的祠庙建筑群。景区整体以田园水乡为基调,以古吴文化为主线,是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古吴文化体验为一体的风景旅游区。景区内的季子庙是为纪念春秋时期集季子而建的寺庙,1999年经过复建,现有64间正殿,阴阳殿、128座神像。景区内有季河桥、观音地,谷上听泉、十字碑、消水石等景点,更有独特的奇观异景——沸井涌泉,闻名遐迩。……[详细]4、万善公园
AA
推荐4
[img][/img]
万善公园是位于江苏丹阳市区东南角的一座综合性公园,建于1996年,占地8.9万平方米。 万善公园定位是一个“简洁、大气、舒畅、生态”,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给广大市民提供休闲娱乐活动场所的开放型公园。……[详细]5、九曲河枢纽风景区
AA
推荐5
[img][/img]
九曲河,亦称包港,在镇江市丹阳境内,北起长江夹江,南接京杭大运河,现全长27.6公里。据史志记载,九曲河原是一条“九处弯曲”“委折七十里”河道,早在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里人严定修建过。明清时期屡经疏浚。民国3年(1914年)、20年、21年、25年、35年先后疏浚,35年并建包港闸(尚存,已废)。1952年,局部疏浚九曲河,完成土方84万立方米。1958年、1960年和1961年3次拓浚,主要有与京杭大运河连接段和川门桥至太平港段的裁弯取直,裴家桥至江口段和江口至九曲河闸段的疏浚。组织5个公社2.24万劳力施工,至1962年4月,浚河与九曲河闸相继竣工,共完成土方213.4万立方米。1962年11月至1963年4月,疏浚京杭运河至荆林桥和东顶至木桥河段,完成土方72.9万立方米。至此,新旧河道首尾贯通。1965年9月至次年1月,再度拓浚九曲河闸至荆林桥河段,长20余公里,完成土方230万立方米,并建成公路桥1座,农桥7座,涵洞53个。1971年10月,九曲河闸扩建两边孔工程竣工。1972年10月至11月,再次拓浚访仙桥至九曲河闸河段,完成土方146万立方米,并建农……[详细]6、总前委旧址纪念馆
AA
[img][/img]
[img][/img]
推荐6
[img][/img]
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是第二代核心领导人邓小平同志战斗-过的地方,作为市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自98年开馆以来,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已累计接待参观者20多万人次,尤其是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年接待人数达6万人之多。目前,丹阳市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已成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为了更好地发挥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对全社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作用,总前委旧址纪念馆进行了全面修缮改建。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坐落于丹阳市内城河路宝塔弄5号(原戴家花园)。包括旧址和纪念馆两个部分,占地1344平方米。为二层楼房。现旧址按当年的原貌布置陈列。纪念馆为一幢三层楼房,内设《光辉的总前委》展览,运用图、文、声、光、像等现代化手段,将总前委的光辉历程完整地呈现给观众。1949年4月渡江战役胜利后,由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的总前委来到丹阳,胜利指挥了上海解放战役和接管工作。是年5月6日至26日,邓、陈一直住在这里主持全面工作。丹阳会聚了0七届中央委员6人,候补委员2人,会聚了党政军等各界精英3万多人。现总前委驻丹阳旧址为省文物保……[详细]7、丹阳南朝陵墓石刻
[img][/img]
推荐7
[img][/img]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位于江苏省丹阳县境内。丹阳南朝陵墓石刻现已发现的主要地点有陵口镇萧梁河两岸、狮子湾、仙塘、前艾庙、金王陈村、烂石垅、三城巷、水经山村等八地十处,这十处陵墓主要是南朝时的齐、梁两代的帝王、帝后陵墓,其中有齐宣帝萧承之的永安陵、齐景帝萧道生的修安陵、齐武帝萧绩的景安陵、齐明帝萧鸾的兴安陵、梁文帝萧顺之的建陵、梁武帝萧衍的修陵以及金王陈村、烂石垅、水经山村已经无从考证而失名的陵墓。这些陵墓的前都有神道石刻,石刻的造型十分生动,气魄雄伟,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珍品。坐落在丹阳市胡家桥北2里狮子湾的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坐南向北,已平,陵前现存石刻二件,东为天禄,保存完好,身长2.95米,高2.75米,颈高1.40米,体围2.75米,昂首挺胸,张口垂身,腾超如跃,有双角,今已残断,颔下卷须垂于胸际;有翼,翼面前作卷云纹,中有细鳞,后为长翅;身上长毛卷曲如流苏,尾长曳地;足有四爪,左足前攫一小兽。;西兽倾倒于土中,头已不存,其余部分保存完整,身长2.90米,体围2.40米,通高2.42米,颈高1.38米。石兽的整体造型精巧,气势雄伟,栩栩如生。齐武帝萧颐景安陵位于丹阳县建山乡田家村附近,……[详细]8、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
[img][/img]
推荐8
[img][/img]
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南朝(493年)丹阳县建山田家村1988年作为“丹阳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 萧赜(公元440-493年),父萧道成,母刘智容。高帝死后继位,时年43岁,在位12年(公元482-493年)。病死,葬景安陵。年号永明。 齐武帝景安陵,位于今江苏省丹阳市建山乡前艾庙。 萧赜,建元元年(公元479年)立为太子,建元四年即帝位,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卒。享年54岁。 齐立国之前,萧赜随其父萧道成东征西讨,颇立战功。最值得一提的是升明元年(公元447年),宋朝大将沈攸之据荆楚发动叛乱,朝廷尚未作出决策,萧赜就率兵占了湓口城(今江西九江),认为这样可以有效地阻止叛军一下流进发。萧道成得知此事后,喜形于色地说:“萧赜真是我的好儿子啊!”即位之后,萧赜还数次在建康城的玄武湖中为禁军讲武。在位期间,继续推行萧道成的治国之策,恢复禄田俸佚,劝课农商,减免赋役,赈济穷困。从宽执法。注重学校教育,修建孔庙,使社会出现了相对安定的局面。 景安陵始建于永明十一年。……[详细]9、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
[img][/img]
推荐9
[img][/img]
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南朝(502年)丹阳县荆林三城巷1988年作为“丹阳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 文帝萧顺之,梁武帝萧衍之父,齐高帝萧道成族弟。在齐朝历官待中、卫尉、太子詹事、领军将军、丹阳尹,封临湘县侯,赠镇北将军。生前未作皇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梁武帝追尊为文皇帝,庙号太祖。 梁文帝建陵,位于今江苏省丹阳市荆林乡三城巷。与齐明帝兴安陵相邻。 建陵坐西朝东,陵家已平,现存陵前石兽方形石础、神道石柱及石龟跌座各一对。石兽位于神道两侧,为麒麟,已失,身长3.05米,残高2米,颈高1.25米,体围2.7米;北为天禄,双角已失,身长3.l米,残高2.3米,颈高l.5米,体围2.76米。这一对石兽魁梧雄壮,姿态传神,兽脊作通贯首尾连珠状纹饰,双翼微翘,冀面雕有卷云纺、细鳞和长翎,体现了齐代陵墓石刻向梁代转变时期的特色,即突出了宏伟豪迈的气势,作用从装饰趋向写实。一对石础的边缘有律眼,但础上结构早已颓圮。神道石柱分柱础、柱身,柱头三部分。柱础上圆下方,浮雕一对环状摘……[详细]10、梁简文帝萧纲庄陵石刻
[img][/img]
推荐10
[img][/img]
梁简文帝萧纲庄陵石刻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梁简文帝萧纲庄陵石刻南朝(551年)丹阳县荆林刘家庄1988年作为“丹阳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梁简文帝萧纲庄陵石刻 萧纲(公元503-551),父萧衍,母丁令光。为侯景所立,时年47岁,在位3年(公元549-551年)。被杀,葬庄陵,年号大宝。 梁简文帝庄陵,位于今江苏省丹阳市荆林乡三城巷。千年的风风雨雨早已将庄陵坟冢削平冲净,只有一只残破的石麒麟倒伏在地上,仿佛在哀悼着不幸的墓主。 萧纲幼时颖悟异常,传说年仅六岁时便能写出很优美的文章,梁武帝感叹道:“此子,吾家之东阿。”(东阿,县名,位于今山东省西部,曾为“三曹”之-曹植的封地),以萧纲比曹植,确有几分相似之处。成年后,长期担任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军政首脑。其间曾率军北伐,攻取了南阳、新野、安昌等郡县。昭明太子萧统病故后,梁武帝册封他为太子。册封的诏文中称“晋安王纲,文义生知,孝敬自然,威惠外宣,德行内敏,群后归美,率士宅心” 梁武帝在位达五十年之久,他的儿子们早就因觊觎皇位而互相猜忌,萧纲更有幸被立为太子,但也恰是他不幸的开端……[详细]
全部丹阳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