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11397|回复: 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距离骑行下坡技巧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7-5 07:14: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成功挑战山岳之巔,但是如果计划原车下山,另一个挑战才正要开始!
公路车是属于竞速车种,刹车系统所扮演的角色是调整速度而非停止,特别是搭载较细的轮胎,抓地力相对减少,如果紧急刹车容易造成危险,面对长距离下坡路况该如何掌握正确的刹车技巧?看完下面这篇讲解文章,让你下坡刹得轻松又安全!
握上把还是下把?
刹车握法主要可以分为握上把与握下把等两种方式,由于两者施力点不同,下把相较于上把的刹车力道通常会比较大。一般初学者最常见的错误,就是4根手指全部紧紧按压刹车把手,建议使用2根手指,如果需要更强的刹车力道可增加至3根手指。如果按压刹车时碰触到手指,代表刹车太松或是刹车块已经快要磨耗完毕,或是刹车旋钮忘记转回。
◎握上把:适合于缓降坡,刹车制动力较弱,容易微调刹车力道。
◎握下把:适用于陡降坡,刹车制动力较强,容易快速降低速度。
▲上把握法与骑乘姿势:使用大拇指与无名指以环扣式握住把手,食指与中指负责操控刹车把手。
▲下把握法与骑乘姿势:使用大拇指与无名指以环扣式握住把手,食指与中指负责操控刹车把手。
同时刹还是分开刹?
刹车系统分为前刹车与后刹车,前刹车制动力较明显,容易在短时间降低速度,对于安全影响较大,如果身体重心过于前面,容易造成后轮腾空而产生危险,因此通常不建议单独作动。后刹车制动力较弱,适合微调控制速度,对于安全影响较小,但是如果刹车力道过猛,依旧会造成后轮锁死,后轮产生横向偏移使得骑乘者重心不稳。
入弯之前就要先减至过弯速度,而不是边过弯边刹车。建议同时按压前后刹车,先以持续点刹的方式作动,如果希望再降低速度,再以持续轻压的方式作动,藉此调整速度,如果还是过快,可以慢慢增加按压力道,千万不可以瞬间全力按压刹车。
如何应对危险路况?
◎雨天:轮圈的刹车表面可能会形成一层水膜,当作动刹车时,刹车块与刹车表面无法即时产生摩擦力,因此建议行进中可以先轻按刹车,使得刹车块轻触刹车表面,藉此排除水膜,让刹车表现性能相对明显。
◎颠簸路面:建议可以握下把,手指采用环扣式握住把手,如此比较不容易因为路面跳动而使得手指松脱;另外,臀部可以稍微离开座垫,四肢呈现微弯状态,减少震动冲击身体。
◎急弯陡坡:建议可以握下把,将身体重心往后移动,并且留意转弯侧的踏板不要碰触到地面。
▲面对急弯陡坡,建议握下把,并且将身体重心往后,提高转弯侧踏板。
▲面对巔簸路面,除了握下把,手指谨记环扣式握把,臀部稍微离开座垫,四肢呈现微弯状态。
下坡也要休息?
虽然下坡付出比较少的体力,但是身体重心在双手,而且又要操控刹车,手掌和手指呈现持续僵硬的状态,所以建议应该定时停下来休息,如果是初学者,建议每30分钟休息一次,时间为3-5分钟,动动手指或扭扭腰。除此之外,长时间下坡生理状态容易产生疲惫,可能稍为一个不留神而造成危险,因此可以眨眨眼睛。如果休息时间过长,身体可能容易失温,如果下坡之前已经更换全新的衣物与足够的保暖装备,就可以拉长休息时间。
▲长距离下坡虽然比较不耗费体力,但是双手仍然需要休息,建议每30分钟休息一次,时间为3-5分钟。
其他重点贴心提示
除了上述提到的刹车技巧与重点,还有哪些小细节是不能忽视的呢?
检查刹车系统
如果确定行程中包含长距离的下坡路况,出发前就应该检查刹车线组是否完好无损,并且先到附近的上下坡测是刹车系统,确认轮组的刹车表面有无异样或刮痕。
保暖配件
由于下坡时会觉得体感温度变低,如果是在高海拔地区会更加明显,因此建议回程中,根据自身需求携带风衣、背心、长指手套或保暖帽,避免因为觉得寒冷而使得身体僵硬。
确认前后刹车配置
不同品牌或车款,刹车系统的配置可能有所不同,尤其是拿到一辆不熟悉的单车时,必须确定左右刹把分别作动前刹车或后刹车。
齿盘配置
面对下坡时的齿片配置,建议为前大后小,如果前方看到转弯或颠簸路况,可以调整后变至轻齿片,通过之后再调回至重齿片。
速度不宜过快
原则上,即使是已经骑过很多次的路线,有时候还是会遇到偶发情况,尤其是下坡速度又快,因此不管是否在比赛都不建议过快,除了遵守该路段的速限以外,应该以自己觉得容易掌控的速度为主。
▲下坡时体感温度较低,建议携带风衣、背心、长指手套或保暖帽等配件。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0571bike.com/thread-3620-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沙发
发表于 2016-7-5 07:14:19 | 只看该作者
为保住菊花,这个一定得回复!
板凳
发表于 2016-7-6 23:08:33 | 只看该作者
51骑行网我就服楼主!
地板
发表于 2016-7-9 20:39:11 | 只看该作者
打酱油的人拉,回复下赚取积分
5#
发表于 2016-7-10 16:41:25 | 只看该作者
新人看过《转山》之后也想骑车去西藏了,我是不是也中毒了!
6#
发表于 2016-7-11 12:54:33 | 只看该作者
小白一个 顶一下
7#
发表于 2016-7-12 10:59:31 | 只看该作者
下次我也搞一套专业的骑行装备,上下班的路上看到好多骑行的真是太帅了!
8#
发表于 2016-7-13 21:40:04 | 只看该作者
51骑行网我就服楼主!
9#
 楼主| 发表于 2016-7-15 11:35:18 | 只看该作者
有空一起交流一下
10#
发表于 2016-7-15 12:11:49 | 只看该作者
我玩自行车4年了,每当骑行200到300公里左右时就清洁下链接,上油保养下。这样出去骑车真的很省力。还是老话说的好,对的自己自己的爱车,爱车才对的起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