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是53-39 后飞11-28
公路骑感一级棒,就是爬陡一点的坡有点不够用。
39带28骑,四五KM的时速,都得发30%左右的力,齿比不够用。
现在最经济又不损公路性能的改装方案就是 改压缩盘 50-34的
这样一来34带28的时候,踩一圈就比39带28的时候少20cm,不知道性能可以提升多少?
现在有2个问题:
1、P8的车架带挂耳的,能不能装压缩盘。
2、我把挂耳磨掉用转接架,是不是牙盘齿数随便挑?比如我想装个50-28的牙盘,变速会不会受到影响呢?
200.jpg
(212.02 KB, 下载次数: 1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5-24 18:14 上传
![]()
1、很大的概率不能,要锉挂耳
2、不能。没有前拨支持那么大落差的双盘。
我觉得可以考虑公路三盘的,虽然链线不怎么理想。但反正53大盘也不常用。
violinfish 发表于 2013-5-24 18:41
1、很大的概率不能,要锉挂耳
2、不能。没有前拨支持那么大落差的双盘。
我觉得可以考虑公路三盘的,虽然 ...
三盘的话前拨直播都得换掉。不必了。而且我看习惯了双盘,三盘在小车上感觉太累赘了。
另外请问南宁有木有超级长坡,可以冲坡那种。哪天有时间我就坐车去骑骑。
本帖最后由 violinfish 于 2013-5-24 19:48 编辑
115873491 发表于 2013-5-24 18:44
三盘的话前拨直播都得换掉。不必了。而且我看习惯了双盘,三盘在小车上感觉太累赘了。
另外请问南宁有 ...
反正要让我选择花时间去锉挂耳,我宁愿花钱换零件或贴钱换车架。。。。我这个人折腾就是这样,能捡现成的就不DIY。
南宁?爬山?出了市区山路倒是挺多。不过都是国道级的坡,不值一提。本地车友锻炼经常去爬的一般是气象塔、青秀山(要门票)、六怀山、五象岭(越野场)、四塘-太平、好像还有平埔林场、银岭微波站什么的(我没去过)。。。
。换飞轮:34/28=1.21;换压缩盘:39/34=1.15。不如换个34T山地飞轮试试,爬坡比换压缩盘更给力
变速范围一般是16齿,50/34是极限
最完美的解决途径是换SRAM的直挂前拨,然后挂耳打磨,应该能完美使用压缩盘
楼主这是半光头胎还是光头胎啊?
本帖最后由 索拉拉 于 2013-5-25 12:53 编辑
假的,,表信,,亲测最重要。
52/39 和50/34的最大区别就是 同样的10多斤的装备跑长途,前者带32飞在云南感觉到比较有压力,后者在西藏连28都只用过几次而已- - 就是那么大区别,对于空车又追求速度的,39带32足矣,34比39那如果爬坡塞比速度,那肯定对于牛腿来说是不会选34的。
另外牙盘不一样,不好说能大盘到小盘一下跨域多少齿的。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不是前拨,而是链条在小盘片时,由于小盘直径比大盘小太多,导致链条带飞轮小飞的时候会蹭到大盘片,而不是蹭前拨。
我经常干那种3盘的牙盘拆中盘,留大盘和小盘,然后把大盘换到中盘的位置的事。不过一般不要妄想可以跨域20齿以上之大,我一般是44/32/22 拆32不要,44换到32的位置,然后22换28,就可以了。非常合理。
如果是50的,可以找本来是3盘的曲柄,把原来50/39/30的换成50/30,估计会小盘带最后2个飞时链条蹭大盘导致没法用那2个飞。其他的估计没事,具体还得看各牙盘曲柄和盘片的形状以及上去以后2个盘之间的间隙,间隙有的狠小,有的狠大,很大的,就不会出现链条碰大盘片。
锯挂耳搞转接座是明智的,等到有一天你用山地盘的时候就发现,那些挂耳,基本都装不了山地盘,因为太高了。而转接座,则是通吃,从山地的到甚至是56T的公路盘,都没什么问题一般情况。
像一般44/28这样的变态组合,是很合理的长途配置,44带13,已经可以30左右的速度续航了,只要你踏频能过90,一般不用11T,11T无论牙盘多小,传动的效率都不高,甚至是骑得很累。所以飞轮一般我看重12T,比11T要实用非常多,对于小轮。
而28T,比赛爬坡,直接可以拉到8速飞轮的7或者8来骑,对于陡坡,10好几的速度已经是非常快了。而28带后面那些飞轮,直接保证你遇到那些80%的人都骑不动得下来推车的山里的变态的烂路+陡坡,都还是可以骑得上去的,如果你愿意骑的话。另外28T来对付长达几十KM的山,那比39T节省的体力,不是一点两点。而输掉的时间,却不多。
选什么,还是看个人习惯的。我是踏频型的,所以对大的牙盘无爱,最多只骑50的,而且是硬架车才用50的,任何带避震的我都是用山地盘。
我用50的牙盘,12KG的硬架硬叉车,能平地爆的极速是47,能29均速续航1-2小时吧,如果不记后果的话。如果你的车是10KG以内的高档货,那用52和以上的盘是没问题的,绝对30-35的速度是比较轻松的。用44T的话,续航刷不到29,估计27,8左右,如果是编队骑行,那冲击一下30AVS,是应该没什么问题的。
另外3盘的20寸折叠,其实也不多余。 用途如下。
3盘车:
大盘,平路,路况很好,续航用的,大盘带最小的飞是用来和人显摆飙速度的,或者给那些下山还要加速的家伙用的- -。
中盘,起伏路时不时会来几百米1-3KM的缓坡,或者坡度不变态,路况还可以的地形一直续航用的。细心的人会发现,用39T的盘在这样的地形续航,远比用52带几个中飞效率要高,要节省体力。
小盘,对付长坡和变态山路用的,以及用于万一出现的摔伤或者身体不适但还愿意坚持骑行时来缓解疲劳慢慢耗到目的地的。
如果是2盘车,以上功能其实都有,但是变档上就麻烦一点,比如起伏路,就得切到带大盘带大飞来骑,链条斜拉严重一点,效率低一点。小盘,如果几公里的陡坡完了突然又来一段缓下坡或者平路,然后不久又有陡坡的时候,就会出现切大盘麻烦,不切大盘又脚下过于轻视骑不快的状况。
另外上面有个兄弟光算齿比,是欠考虑的。骑车久的都知道,39/34=1.14,34/28=1.21,看似后者比前者费力,实际上则是前者比后者费力,牙盘越小,腿的感觉越轻松,但骑得越慢,有时39带34的1.14,甚至还不如34带24的1.41.
所以有些朋友有大行的车的,说挂耳换小牙盘不好换,车行老板就忽悠他们换32的飞轮,实际上比28的公路飞,提高的只是一点点,而不是本质的区别。只有当牙盘大小变了,在那些长坡和陡坡面前才是质的区别。
以上都是我经过长期测试得出来的结论,因为别人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可以骑得更快,我却是如何可以更节省体力- -。。。越来越懒了。。。。
索拉拉 发表于 2013-5-25 13:11
另外3盘的20寸折叠,其实也不多余。 用途如下。
3盘车:
确实,在同等齿比下(39/12=3.25 和 53/16=3.3)骑同样的路和同样的速度,我感觉用小盘骑回比较轻松。
小盘是用来省力的,大盘才是飚速度的。
双盘车,某些路况是需要经常切换大小盘,确实有点不方便,不过不是环法,也不在乎那一两秒的时间了,目前双盘小轮还是比较符合我的审美观的。
如果飞轮能够自组就好了,搞个12-13-14-15-16-18-22-26-32的出来,再配合合适的牙盘大小,这个车的传动就完美了。
我的指导思路是,平路齿比细腻,利于20KM以上时速的巡航。爬坡路需要比较小的齿比,1比1最好,这样才能适应各种变态的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