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校园和工作经历
我叫黄小贱(化名),人称外号贱贱。来自
江苏
省"想了很久才决定写这篇文章"与各位粉丝们分享我的酸甜苦辣!
校园生活
2006年时候别人小朋友正在享受读书带来快乐。而我正在和家人以及社会上的人斗智斗勇。此时我明白没学习就没有以后更好将来这句话意义"虽然来自四面八方压力,经过努力顺利进入
镇江
第四中学,三年初中生活很短暂。很快在2010时候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转折点,考入
镇江
高等专科学校
刚进学校第一年,我就报名加入学生组织。成了外联部一员”从什么不懂我,到学生会主席,这一路上辛苦只有体会了才能明白!刚进入外联部时候隔三差五和部长出去拉赞助"经常性比拒绝。回来总结经验”在去尝试。后来在校庆赞助上终于取得
成功
。
工作经历
2014年9份开始正式走进职场,第一份工作被学校分配下车间"由于我自己适应不了这个环境。果断放弃了。如果说时间在给我一次选择,我还会坚持自己选择"永不后悔。
放弃后我来到了
南京
日报集团实习"从文员一直升到主任助理。一待就是三年"当时实习薪资不高,每个月才2千元,减去吃饭聚餐。平均一个月还可以存一千元,到2016年回
镇江
之前我的月收入从2千升到3千,到16年底我才存4万元。
后来我果断选择辞职,那个时候我太单纯不知道利用手上资源做一些事件,回到家乡后我日报集团联后做起新媒体运营工作"并且目前还在探讨研究这。后来做起教育和活动创新这个项目,说实话这个项目让我看到盈利,从17年开始坚持手动记录自己的每笔花费,并计算月结余和主要花销占比。如果每个人都是一个公司,而我的公司17年只盈余了10万元,后来联合父母买一套房。截止2019年6月底我账上仅有大几十万元。也就是说,大学毕业以来,工作六年,我的积蓄才大约大几十万元。这我感到十分沮丧:因为这说明了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自己的能力之间有着鸿沟。
读书让人进步
因机缘巧合我们家大宝贝在网络中参加了某读书会并学习了中信出版集团推出的、由
美国
作家MJ.德马科所著《百万富翁快车道》一书,在此和我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作者把人生分成人行道、慢车道、快车道。第一种车道通往贫穷,该车道上的“平民”,他们的思维有以下核心特征:及时行乐,把信用卡负债也当成自己的财富,没有理财规划。所谓“平民”,作者指的并不是绝对的低收入者,也可能是入不敷出的高收入人群,如年收入500万却年消费1000万的明星等。而慢车道上的人则完全相反,他们避免欠债,不够重视时间,认为教育是增值的重要手段,喜欢省钱而不考虑如何开源,他们的财富公式是工作+市场投资。他们的职业纷繁,可能是医生、律师、教师、军官、外企高管等,即所谓的中产阶级。而他们获得的很可能是65岁退休后“轮椅上的人生”。
作者也分析了慢车道致富的危害,尤其是在无法突破时间局限这方面。让我觉得最颠覆传统观念的是他认为“教育是徒劳的抗争”。而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竟然也有相似的名句:妨碍我学习的唯一障碍就是我接受的教育。但这里不是说教育不重要,而是说在快车道上,教育被用来搭建和发展业务体系。而不是如在慢车道上那样,教育被用来提升内在价值。
既然走前两种道都不是作者在35岁便身家上千万实现财务自由、早早退休的原因,那么想要获得财富,赢得人生的我们无疑该走“快车道”。很多人和我一样刚接触“快车道”三字的时候,脑子里可能立刻会冒出的关键词是:骗子、传销、一夜暴富…… 但其实作者的观点是:快车道是一个商业系统,而慢车道则是一个工作。快车道上赚钱没有时间上限,也可受自己控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