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
四川
宜宾
李庄之前,就听说“李庄三白”比较出名,分别是白肉、白酒、白糕。既然到了,当然也要一饱口福!
来到
宜宾
李庄当然要吃李庄白肉,这家“留芬饭店”据说是李庄白肉的创始店。
门口有师傅在片肉,这是一项技术性强、要求高的工序,也是李庄白肉成菜后给人感观美的关键。不具有相当娴熟高超的基本刀工,难以片出符合要求的肉片,而这位师傅切的肉片薄得可透出人影,这位师傅还得过“金牌刀客”奖呢!
将片制好的白肉可平铺装盘,也可每片肉卷成筒状装盘,使李庄白肉成菜在“形”上达到最佳,给人以美感。
李庄白肉的得名成名,也与抗战时期文化机构迁徙李庄宜息息相关,更是一段佳话。
据说,李庄白肉初名不雅,民间取其形似,最初叫“蒜泥裹脚肉”。据《李庄镇志》记载,抗战时期,同济大学、国立中央研究院等文化机构内迁李庄,留芬饭馆最受知识份子欢迎。
某日,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陶孟和博士(“五四”运动时
北京
大学教务长,解放以后任
中国
科学院副院长)慕名来到留芬,吃到招牌菜蒜泥裹脚肉时,为之倾倒,赞不绝口。然而,当陶所长听到留芬饭馆温老板对“蒜泥裹脚肉”的传说介绍后,遗憾此美味佳肴名字欠雅,于是将之改名为“李庄蒜泥刀工白肉”。
好一个蒜泥刀工白肉!雅俗共赏,直接了当,从此李庄蒜泥刀工白肉便誉满川南,成为蜀中名菜。
在李庄,不仅能在留芬饭馆吃李庄白肉,街上很多餐馆也卖李庄白肉,毕竟是李庄的金字招牌。夹一片又大又薄的白肉起来,筷子上头一甩,白肉全部包裹住筷子,用我们
四川
话说,“往蘸水头ben一哈”,完美!
我特地问了几个当地人到底哪家最正宗最好吃,得到的答案是,肉都是差不多,差别主要是蘸水,确实,蘸碟也是无比考究,每家店都是独门秘方,没有这蘸碟,白肉就黯然失色,不好吃了。
白肉尝过了,而李庄的白糕却让我大为惊讶!为什么呢?因为我原本以为是像
泸州
的那样的热烘烘的,软绵绵的白糕,毕竟都属于川南,差别不会太大,结果此“白糕”非彼“白糕”啊!
据店家给我介绍,李庄白糕采用优质糯米、白砂糖等为原料,经过十余道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在选材上,一定要用糯米和白砂糖,以免影响口感等。李庄白糕作为“李庄三白”之一,以其入口化渣、绵软爽口、香甜悠长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从当初的一两家店铺销售,到现在有十几家店都在经营白糕生意。走在李庄街道上,到处可以看到销售白糕的商铺,我也不知道哪家最正宗,随便买了一家,口味还可以,我家小崽很爱吃。价格是一元五角一块,品种还超级多!
除了老街巷、四合院外,小小
李庄古镇
上,至今还保留着好几家老酒厂、老酒窖。
宜宾
地区酿酒历史悠久,蜚声海内外的
中国
名酒“五粮液”就出产于此,造酒业在这里十分普及和兴盛。
另外,我还听到一种说法,李庄三白分为大小三白,白肉、白酒和白糕称为李庄“大三白”,白砍鸡、白砍兔、白花生称为李庄“小三白”。这个“小三白”就留到下次再去品尝了!
除了美食,还有美景,李庄可以看的也很多,下面给大家说几个颇具代表性的——
李庄景点推荐:
李庄镇西的张家祠堂,占地近4000平方米。这座宗祠的主体为四合院式木结构建筑,上为正祠,下为厅房。其厅房的50扇窗门别具特色。每扇均用上等楠木精工雕刻了2只仙鹤,50扇窗共百只仙鹤,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四周配以飞彩流云,谓“百鹤祥云”窗。
据李庄《张氏宗谱》记载,这座张家祠堂里的每扇窗门,雕刻工价都要14两纹银,相当于清朝一个正一品官员的一月俸银。梁思成先生在考察时也为这样精湛的建筑艺术而赞叹,曾将张家祠百鹤窗、
文昌
宫、奎星阁、禹王庙
九龙
碑并称为“李庄四绝”。
现名慧光寺,建于
清道
光11年(1831年),坐南朝北,主院有山门、戏楼、正殿、后殿、魁星阁及厢房等建筑,其山门、戏楼均为重檐歇山式顶,檐下饰如意斗拱,整个建筑气势恢宏。1942年5月国立同济大学35周年校庆就在这里召开,同济大学和
江安
国立剧专在这里联合上演曹禺的名作《雷雨》和《日出》。禹王宫是李庄现存最大的清代建筑,这里的
九龙
石碑远近闻名。
魁星阁位于李庄镇尾长江之滨凸出部位,建于清光绪年间早期,为全木结构通高三层建筑。魁星阁位处江边,上下航行的船只10里开外即可看见,因此它具有导航的作用。魁星阁曾被梁思成赞为“是
上海
到
宜宾
二千多公里长江江边建造得最好的亭阁”。
旋螺殿位于李庄镇镇北2.5公里外的石牛山上。该殿建于明万历24年(1596年),通高25米,呈八角形,进深、面阔均为8米。风格独特,造型奇丽。内部结构设计匠心独运,巧妙地运用力学原理进行支撑。其主要特点:梁架采用抬梁支住法,较之一般同类型古建筑用层层爬梁重叠而上者,显得异常洗炼,斗拱结构,三檐即有三种样式,而同一檐中,格式又略有区别,与宋、清两代官式结构迥异;顶部藻井,八面均用斗拱叠架成网目状花纹,并向右转至顶,形如旋螺,高敞奇丽,上下三层找不到一根钉子,却异常牢固。
祖师殿是当年同济医学院所在地。进入小巷深处蓦然看到一扇高大的门宇,旁边一棵老
榆树
,绿叶婆娑。进去就是四、五座乒乓球桌大小的
石台
,坐落在杂草中。当年同济师生就在此解剖尸体。曾经有位老乡爬到祖师殿看到下面的尸体,吓得滚下来。
梁思成还把李庄镇西南约5公里的栗峰山庄(板栗坳)说成川南民居的精品经典之作。这个山庄,现已败落。
李庄作为历史文化名镇,至今完整保存着18条明清古街巷。这些街巷道路皆由条形或方形石板铺砌而成,两边一般留有一米宽的石阶。街巷的名
称多
根据其位置、特征或集中从事某一商贾活动而命名。如羊街,古时为牛羊的交易市场。
席子巷,则是一条过去为前店后厂加工和销售草席而得名的小巷,这条建于清代初年的小巷长60米,宽不过2.5米,两边均为木结构、青瓦顶的二层民居。席子巷是李庄古街巷的代表。
从高处放眼望去,李庄的房子近乎清一色青砖灰瓦,大大小小的四合院沿街巷相连成片。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
李庄古镇
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除此之外,我还提到了...
李庄旅游贴士: 交通:
①先从
成都
火车东站坐城际动车到
宜宾
火车西站下;或者从(梁家巷车站、
成都
东站汽车站、五桂桥车站)乘坐大巴车到
宜宾
高客站下。
②然后从
宜宾
火车西站乘坐45路公交车;
宜宾
高客站乘坐39路公交车可到
李庄古镇
。另外:从
宜宾
南门客运站也有发往李庄的郊县公交。
住宿:
李庄当地主要是民宿,而
宜宾
则配套齐全,各种档次应有尽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