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登录
立即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_tip!
登录
QQ登陆
微信登录
搜索
搜索
热搜:
川藏线
骑行北京
骑行攻略
骑行西藏
装备
新手
山地车
公路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驴友单车户外论坛
骑行论坛
骑行论坛
骑行装备
骑行装备
骑行知识
骑行知识
骑行路线
骑行路线与攻略
自行车库
户外品牌
户外品牌
户外保险
户外保险
快捷导航
自行车装备
人身装备
自行车配件
山地车保养
骑行经验
骑行技巧
骑行健康
骑行安全
美利达
捷安特
喜德盛
ucc
大行
闪电
死飞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驴友单车户外论坛
»
骑行论坛
›
骑友交流
›
骑行知识
›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从东到西的澳大利亚自驾,澳大利 ...
推荐主题
小号网-抖音里面的等级_抖音账号在线交易购
账号交易网-微信小号网站,微信小号在线购买
杭州百货购物攻略 杭州大型购物
锦州世博园攻略(详细游玩指南,让你玩转锦
春节去哪旅游最值得推荐(精选春节旅游攻略
runningman首尔景点哪几 韩国runningman好
返回列表
查看:
25
|
回复:
0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从东到西的澳大利亚自驾,澳大利亚自助游攻略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苦行僧
当前离线
积分
274215
窥视卡
雷达卡
苦行僧
楼主
电梯直达
发表于 2023-4-19 03:12:43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在
澳大利亚
自驾的那几天,我时常觉得自己在往世界的尽头开去。
笔直的马路延伸到天边,两侧是起伏的灌木丛,或者干脆是和马路一样看不到边的荒原,少有其他车辆同行。
有时开到沿海公路时,海水和天际线一起突然呈现在眼前。向着它们奔去,心想:这就是自由啊。
澳大利亚
于我并非一个陌生之地,十年前我第一次踏出国门,第一个前往的国家就是
澳大利亚
。当时还在大三的我,去
堪培拉
的ANU交换学习了半年。
课程结束后,我用了小一个月的时间,环了
澳大利亚
小半,包括心心念念的
澳大利亚
中部,所谓“世界中心呼唤爱”的地方。
记得当时同我一同交换的好朋友(她去的是
墨尔本
大学)曾与她
澳大利亚
的朋友有过十年之约,希望十年之后可以重逢。
我没有与谁有这样浪漫的约定,然而十年后的2019,阴错阳差故地重游的,却是我,她已然在遥远的大洋彼岸。
这里是我走上旅行之路的开端。
我在日记本里写下过:“当适应了
堪培拉
的一切之后,土澳人民的生活方式让我大开眼界,我每一天都过得极其珍惜,生怕没好好感受,日子就溜走了。”
我见到了生活的另一种打开方式,一种不再是只有考试、评价和忙着找事干的生活。
记忆中最好的片段,就是夕阳时分,斜靠在学校僻静处的一个草地斜坡上,读着图书馆借的张爱玲(没错,ANU图书馆里还不少中文书籍)。柳树的叶子垂在身旁,随风摇摆,我穿着吊带背心和牛仔裤,不舒服了把脚上的人字拖随意一扔,直接光脚。没有被指点,没有异样眼光。
其实应该说:没有人。
总之,那段生活特别而有意义。十年后我带着这样的期许重回
澳大利亚
,它却呈现给了我一副很不一样的面孔。
▲ Hutt Lagoon,
摄影
:静静
▲ Hutt Lagoon,摄影:静静
大洋路
▲ 十年前后的我。
蓝湖
罗特尼斯岛
▲ 短尾矮袋鼠
1、自驾,大洋路
之所以不一样,我想除了我自身的变化,最直接的原因应该是:这次我开车了。开车感受一个国家,与我此前的背包游差别是很大的。用轮子可以去到更多非城镇的地方,而此行确实也证明,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不能一个人开车,所以找了一圈周围的朋友,最后成行的结果是:从
墨尔本
到
阿德莱德
一段有网上结伴的静静和我的一位好朋友Rhea同行,
珀斯
以北的粉红湖一段,则是我
和静
静两个人。
她俩都不会开车,但却是我路上非常重要的副驾,职责是看地图。
▲ 红线是这次的两段自驾路线,一东一西,飞抵
墨尔本
,中间从
阿德莱德
飞往
珀斯
,最后从
珀斯
回国。
第一天中午在
墨尔本
大机场取好车,饭都没来得及吃,就直奔
大洋路
。
这条一战后开始修建的沿海公路,原是为了缓解一战后大量老兵退伍造成的失业问题,后来因其沿途风光,成为游客们(尤其是
中国
游客)青睐的目的地。
第一天,从
墨尔本
至
阿波罗湾
(Apollo Bay),沿途的注意力基本都放在了驾驶安全上。
在
澳大利亚
开车要注意安全,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要沿左开,同时要留心路边的限速标示牌。像
大洋路
这一段的限速,一会儿80,一会儿50,一会儿25,实在是大意不得。总的来说,
澳大利亚
人都很遵守交通规则,加上人少,其实比国内好开多了。驾驶速度慢开最左道就好,最外侧的右车道则为超速车道。
大洋路
大洋路
▲
阿波罗湾
的沙滩
傍晚时分抵达
阿波罗湾
,在海边溜达一圈后已经八点,我们四处寻找吃饭的地方,却发现绝大多数餐厅都已经打烊,只好随便吃了点披萨充饥。
大洋路
上大量的
中国
游客,让这里充满了
中国
餐馆和
中国
标识,耳边竟也以汉语居多。晚上住的酒店走廊里,还碰上了三位
四川
老乡,每人拖着一个大箱子,正在寻找他们的房间。
大洋路
大洋路
▲ 湛蓝的太平洋。
2、十年,考拉,路上偶遇
神奇地是,这种情况在第二天就有了改变。
原因是
大洋路
上的风景渐入佳境,同时路上的车辆极大减少,而我也已经熟练靠左驾驶了。
大多数时间,我们奔驰在一条空旷无人的荒野大路上,弯弯曲曲,时而穿过森林,时而又见大海。遇到了追上我们的车辆,随机找一个稍宽敞的路边停下来让他们先行,接着我们继续悠哉悠哉,在不太快的速度下前行。
大洋路
▲ 特别喜欢开这种路
大洋路
▲ 一个
印度
人,站在山的那边看海。
随着遇到一个个停车的观景点,我的回忆也慢慢回溯而来。
很遗憾地说,虽然我在澳洲生活过半年,去过一些地方,但惭愧的是至今我能记得的不多,或者说我并不能向大家侃侃而谈
澳大利亚
文化,因为事实上我什么都不知道。
当时的我急于打卡,觉得来了就尽量去更多的地方,至于它们在我身上留下了什么,很难讲。
我能记得的更多是一种情绪,
比如
当时在
大洋路
上由于弯道山路太多,我吐了一路,但每到一个景点还是活蹦乱跳下车拍照。
我能记得第一次独自出发到
悉尼
,等待朋友到天黑,没有手机没有回复的焦虑紧张心情。
我能记得和一群在
新南威尔士
交换的
美国
大学生、一位
韩国
欧巴、一位
香港
姐姐、一位同为交换的T
大同
学一起,躺在
澳大利亚
中部荒漠里仰望南十字的心情。
大洋路
▲ 十年前后的我。
大洋路
▲ 十年前后的我。
这些情绪绵延而悠长,让我至今都回味无穷。
它们让我进入旅行(这个日常生活之外的另一个幻像)之中,企图以此去寻找另一个自我。
所以我曾经的
澳大利亚
印象并非真正的
澳大利亚
,是我和那些与我有交集的一个又一个
中国
人、
越南
人、
日本
人、
韩国
人、印尼人、
新西兰
人和
澳大利亚
本地人等组成的
澳大利亚
。
大洋路
此前除了租车订住处之外,我们仨都没做过其他准备工作,但你很难错过
大洋路
上的景点,因为路上都有标示。
这一天我们去了热带森林的步行栈道,阴凉安静,遇到一位独行自驾的
德国
游客,跟他攀谈起来。
我问他习不习惯开右边,他说几年前去
新西兰
开过所以还好。
然后聊到
德国
的高速不限速,所以在
澳大利亚
开车是不是很憋屈。
他笑道,“
澳大利亚
中部荒无人烟的路上,还限速130呢!”
我心想,不知
道真
正遵守的人能有多少。
后来阴错阳差开到了一条去
灯塔
的路上,穿过一片高耸的桉树林,看到路边很多人停下车,对着树上指指点点,还尖叫了起来。
于是我们也停下来,以为大家都在观赏这片美好的森林,也对着斑驳的树枝拍起了照片,在旁边其他游客的提醒下,才发现原来大家都在看考拉。
大洋路
大洋路
▲ 大家纷纷停车的桉树林。
它们呆的地方一点不低,费好大力气,终于在树杈中间,隐约见到了一团黑乎乎的东西,“那就是考拉!”一旁的游客说,“它动十分钟就要休息。”
我们羡慕地对着那团黑乎乎的东西发出了惊叹,然后不管三七二十一拍起了照片。
窸窸窣窣的声音显示,它们此刻正是短暂的运动时间。即便在动,那幅度也是小得可怜,让人很容易就错过了。
一旦发现了一只,就能轻易找到周围的其他考拉。还真不少,我们能看到的大概就有七八只,分布在不同的桉树上。
大洋路
▲ 树上的考拉,镜头不是长焦,我已经尽力了。
澳大利亚
的面目可爱起来,因为人与自然能如此和谐相处的国度并不多见。
两段自驾路上,我们分别偶遇了考拉、蛇、蜥蜴、鸸鹋、鹈鹕、黑天鹅、无数乌鸦和不知名的像松鼠一样的动物。而一旦心情雀跃起来,风景也随之豁然开朗。Rhea住在
阿德莱德
的师兄说,他家的院子里,随时都会有各种野生动物来“侵袭”,实在自然得不行。
大名
鼎鼎的十二门徒、
洛克
峡谷、
伦敦
桥等不用说,非常壮阔,一见到就不禁感叹岁月的鬼斧神工。
还有那些偶遇的没什么名气的“小景点”,我们更是喜欢得不得了。
比如
野树林,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树,但是白色的树干树枝全部裸露在外,加上阴沉多云的天空为背景,步入其中着实梦幻。
大洋路
▲ 气氛神奇的一片枯树林。
大洋路
▲ 十年前后的我。
大洋路
▲ 雨林里,早已和周边的植物融为一体的信息牌。
还有沿着雷声洞(Thunder Cave)往里走,傍晚时分这里几乎没有其他游客,滔滔海浪冲撞在悬崖石洞上又迅速反弹回去,加上两侧岩壁耸立,浪涛声回旋其间,真的宛若雷鸣。
我们不知疲倦地继续往内步行,走到海边。
海岸线附近有好几座零散的大石头,或许依然在十二门徒的范围内。而一旦周围没有其他人,面对海浪、倾听肆虐的海风海浪时,心里突然安静下来。
我想两百多年前,从库克船长带着所谓文明终于登陆这座大陆至今,这悬崖和海岸线估计也就只后退了几厘米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大洋路
▲ 远眺
洛克
峡谷
大洋路
▲
大名
鼎鼎的十二门徒。
大洋路
▲
大洋路
上的风景和路。
事物的相对不变性,让人更加渺小。
当我把十年前自己的照片与如今对比时,我发现景色竟然连一些微小细节都没有太大变化。雨林里那个树洞上的纹理还是那般;栈道的扶手梯上,并没有增减工事;我的头发照旧被海风吹到飞起。不一样的只有光线和天气,我好像只是回到
墨尔本
市区晃了几天,选了个好天气又与
大洋路
重逢,殊不知一晃十年。再走一遍来时的路,记忆里的自己其实早已模糊。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0571bike.com/thread-58071-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