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登录
立即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_tip!
登录
QQ登陆
微信登录
搜索
搜索
热搜:
川藏线
骑行北京
骑行攻略
骑行西藏
装备
新手
山地车
公路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驴友单车户外论坛
骑行论坛
骑行论坛
骑行装备
骑行装备
骑行知识
骑行知识
骑行路线
骑行路线与攻略
自行车库
户外品牌
户外品牌
户外保险
户外保险
快捷导航
自行车装备
人身装备
自行车配件
山地车保养
骑行经验
骑行技巧
骑行健康
骑行安全
美利达
捷安特
喜德盛
ucc
大行
闪电
死飞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驴友单车户外论坛
»
骑行论坛
›
骑友交流
›
骑行知识
›
神神叨叨向往已久,碎碎念念终究成行 ——2018年岁末秘 ...
推荐主题
小号网-抖音里面的等级_抖音账号在线交易购
账号交易网-微信小号网站,微信小号在线购买
杭州百货购物攻略 杭州大型购物
锦州世博园攻略(详细游玩指南,让你玩转锦
春节去哪旅游最值得推荐(精选春节旅游攻略
runningman首尔景点哪几 韩国runningman好
返回列表
查看:
30
|
回复:
0
神神叨叨向往已久,碎碎念念终究成行 ——2018年岁末秘鲁的的喀喀湖湖(Titicaca)深度游,的的喀喀湖旅游攻略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苦行僧
当前离线
积分
274215
窥视卡
雷达卡
苦行僧
楼主
电梯直达
发表于 2023-4-24 21:10:10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一、游玩之时代背景(神神叨叨,碎碎念念)
我喜欢到处逛、到处玩,每到一个国家或城市,一定翻开 TripAdvisor、穷游网或者马蜂窝,搜索下附近好玩的地方。
秘鲁
好玩的地方好多但是不好去,因为大部分都在安第斯山上,山上超过200公里的都要坐飞机,沿海只有
纳斯卡
(地画)和帕
拉卡
斯(鸟岛和沙漠冲沙看日落)值得一去。
在各种关于
秘鲁
的游记里,
的的喀喀湖
(Titicaca)均被多次提到。好几次和老婆申请去去玩,优先级均被排在靠后——
玻利维亚
天空之境,亚马逊丛林是优先级更高。17年底去普洛一个电力公司客户交流的时候有幸一睹
的的喀喀湖
的风采,看了日出,这使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再去一次,好好感受下湖里的风光和人文。
由于马上要调到另外一个国家工作,且老婆孩子回国恰好多了点“自由”(其实很希望他们一起),所以才决定必须尽快完成心愿,避免遗憾,又趁着元旦有假,年底已经结束冲刺因此不会有任何人打扰,临时又拉了个基友,赶紧订票定房。
走之前,又特意在网上搜索了Titicaca的游记,游记是一个
台湾
小姑娘写的,她写地很生动,文章里提到了浮岛的主人Ivan(这里特别强调Ivan这个名字,因为真的很有缘分)。
https://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1978887
二、的的喀喀(Titicaca)简介
既然要写点什么,就要严肃些,信息务必尽量客观,避免误导他人或贻笑
大方
。
据当地居
民和
导游介绍,“的的喀喀”的准确土语发音并非Titicaca,只是土语并无文字而
西班牙
语又无法准确发出来,所以才选了Titicaca,这个名字其实是有两个当地词语组成,Titi意为Puma(美洲狮),Caca意为Gray(灰色),如果直译的话应该叫“灰色美洲狮湖”,如果真这么翻译那才叫一个怪异?
维基百科上的介绍如下:
的的喀喀湖
(
西班牙
语:Titicaca Lago,艾玛拉语:Titiqaqa,奇楚瓦语:Titiqaqa Qucha)是
南美洲
最大的
淡水
湖泊,位于
秘鲁
和
玻利维亚
交界的安地斯山脉,湖面海拔高3812米,也是世界
上海
拔最高且大船可通航的高山湖泊。面积829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40-180米,最深处达280米。湖中有51个岛屿,大部分有人居住,最大的岛屿的的喀喀岛上有印加时代的神庙遗址,也是印第安人的圣湖。
的的喀喀湖
的名称来源也许与当地的印地安语言有关,可能是“美洲豹的山崖”或者是“酋长的山崖”的意思。
有数十座浮岛位于
的的喀喀湖
,是为芦苇草铺成的人工岛屿。相传1000年前,住在当地的原住民乌鲁族为躲避印加人的侵略,而建造浮岛使之与外界隔离。浮岛约1.5米厚,面积多在60-100平方米不等,过去浮岛随水漂流,现今已改用锚使其固定于湖床。较大的浮岛甚至可以盖教堂、学校、商店…等。
(Wiki上的插图)
(位于
秘鲁
与
玻利维亚
交界处的Titicaca湖,面积全世界第18大)
的的喀喀湖
湖在
秘鲁
和
玻利维亚
边境,海拔3810米,面积有8920平方公里,比
上海
还大一个
深圳
,两个
青海湖
那么大。在
秘鲁
和
玻利维亚
独立前,都属于大
秘鲁
,在
西班牙
人来之前,都属于Inca古国(就是首都在
库斯科
,还有一个有名的
马丘比丘
的国家)。
滴滴咯咯湖的特别不仅在于他的高、大、美,更在于她的人——世代住在湖里浮岛上与世隔绝的乌鲁人。
三、行程之流水
早起出发
12月29日,把闹铃设在在3:30,并赶在4:00时到酒店接到了小伙伴,半个小时后赶到机场,赶早上5:59 Avianca航班。Titicaca属于普洛大区(Puno),普洛首府也叫Puno,但是从
利马
并没有到Puno的飞
机,必须要坐到Puno旁边的城市Juliaca(
胡利亚卡
)
(登机牌)
抵达Puno
抵达3800米+的Juliaca机场后,并无特殊高原反应,毕竟是在4600米海拔呆过一个星期的人,3800米一点问题木有。去Puno的话可以在机场打Taxi,不熟悉的人别人叫价一般会在80 Sol以上,但是我熟悉
秘鲁
情况,所以只给了60sol。从机场到Puno的过程中,一直与“酒店服务员”(其实就是岛主,但是当时我并不知道)保持whatsapp沟通,他说去Uros浮岛上有两种选择,去小码头Puerto Kalapajara他们来接是免费的,但是时间只能是11:00,如果从Puerto Puno(普洛港)的走话,随时都有船,基本就是坐满就走。
小提示:抵达Puerto Puno(普洛港)后,最好不要Taxi进去,除非有很多行李,以为进去的话要额外的多掏5 Sol(相当于10RMB),到里面随便找条船都能去浮岛,票价15 Sol(也有可能是10Sol)。
(上图左下角即为Puerto Puno, 中间为小码头Kalapajara,右上角就是我们要去的目的地 Uros Titicaca Lodge)
船的条件不错,很干净,船一般有两层,下面一层是类似于客车的配置,上面一层无蓬,是可以吹风观光的,经过10-15分钟的“航行”,9:50我们抵达一个聚合点,经过与岛上人员沟通,他们很热情的帮忙拨通了Uros Titicaca Lodge岛主的电话,15分钟后接我们的小船抵达。
(把普洛甩在后边了)
水道两旁就是芦苇草Totora,2017年的时候我水位高出1米多,这些地方都看不到,Uros人也认识到全球变暖所带来的问题。
(在这个集合点上,恰好碰到围成一圈听“忽悠”(讲解)的游客)
民宿情况介绍
我们所预定的浮岛民宿叫“Uros”,在Booking上有很多Uros的选择,开始以为Uros是酒店的名字,后面才理解Uros是浮岛居民的名称,也就是”乌鲁”人。
(浮岛构造:真的是没有一点现代材料,全是天然的Totora草一层层的叠加起来)
去之前,定了条件很好价格偏高的酒店,但是经同事提醒,果断取消预定并修改成住在浮岛上,这样参观浮岛和住宿一并都解决了,我选择的是Uros Titicaca Lodge,在Tripadvisor和Booking上都评分较高,价格是139USD,但是后面岛主Ivan说如果不通过Booking而是直接打电话预定的话,可以节省20%。
抵达浮岛后,在餐厅略作休息,“服务员”把我们引导到房间,一看傻眼了,我们要的不是“大床房”,而是“双床房”,两个大老爷们睡一床,万一晚上有点生理……??错愕!!!——也有可能是岛主想得很周到,知道我带基友来旅行。但经过仔细“翻阅”,发现床的舒适程度不错,就是毯子多,估计没有10条也有8条,还都是真毛的(不是羊毛就是羊驼毛)。
(这就是注定有一夜基情的大床,很干净,很温馨)
随后,服务员又给我们介绍怎么房间的其他设施,有照明电,但是没有插座,没有充电器,整个岛上只有餐厅和另外两间房有蓄电池用来做USB充电,没有wifi(还好离岸近,有运营商4G信号),可以淋浴(神奇),有马桶,这也很正常,但是他仔细和我们讲解后,神奇的事情来了——竟然没有冲水的,拉完粑粑后,从旁边的桶里舀一杯样子像沙子的木屑或者小米壳,盖在BB上。还给我们介绍了所有的污水都是不直接排入湖中的,都是会经过他们一个天然的过滤装置(环保意识很强)。
(Uros Titicaca Lodge就是我们下榻的地方)
(这个门是表示欢迎的意思)
中间这个池子,并非是用来游泳的,这个特殊的设计除了好看之外,还有一个大功能就是救火。这两只鸟,不知道是什么鹤,反正很有一股“仙风”,白色的絮状羽毛又有点像白色的婚纱,很漂亮,一直在岛上休息,一点都不怕人,人与鸟类很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虽然阴天,但是奈何基友用的是拍照神机P20,效果不错吧)
(瞭望塔上拍的近处的一个“邻居”,这一个“岛”就是一个大家庭)
悠闲玩乐开始
办完入住,才11点,很早,午餐要下午1:00才吃,“服务员”问我们想干点啥, 列了几个选项,我们还是选择“下网捕鱼”吧。在捕鱼过程中,服务员介绍,他们Uros Titicaca Lodge是一个家庭,他父母,他哥,他弟都在一起住,我们坐的船也是用湖里的“芦苇”Totora编的,所有的岛都是用芦苇“叠”起来做的,一艘船的使用寿命在1到1年半,不过这种船因为特别的设计坐起来很很稳很舒服,中午太阳出来了,躺在船头,是相当的悠哉。
(这就是Puma船)
船的材料与浮岛一致,都是“芦苇”Totora草编织而成,寿命在1年到1年半,他并不在两遍使用船桨,而是在尾部房一个船桨,往前行的时候必须是把桨摇成鱼儿左右甩尾一样,船就缓缓向前行,因为精巧、宽厚的设计(大肚皮),所以不似现在小木船容易翻,非常平稳。
(出发网鱼前赶紧“补了妆”,怕了个照)
(这就是我的小伙伴)
中午太阳出来了天气更暖和,我们任性的躺在船上(好像描述得很暧昧?)
(撒网之前岛主二弟用“芦苇”给我们做的小帆船)
(中午放晴,暖洋洋!)
(撒网中,期待明天能收几条大鱼)
整个捕鱼的过程中,小伙子介绍了浮岛的构造,Uros的历史,我稍后专题段落讲解。
撒完网已经快1点,该回去吃饭了,快返抵小岛的时候,远远的看到瞭望塔上有两个女生,摇手打招呼“Hello,Nice to meet you here! where are you from ? Korea? Japan or China”,“Hi..., We are Taiwanese”——(⊙o⊙)…呃,好吧,毕竟分开这么久了,我也不能说啥,政治的问题归政治。赶紧用中文重新打了招呼,对方也表示很兴奋“竟然碰到讲华语,讲中文的了……”,就这样,大家就算认识了 。
(和我们打招呼的两个
台湾
女孩)
吃饭的时候了解到,这个
台湾
小团组其实是一个家庭,姐姐是刚到康宁
美国
总部工作的,妹妹和妹夫都在
台湾
新竹工业园工作,父亲是一个退休的公务员,他们都多次去过大陆旅游或工作过,对大陆都很熟悉,尤其那位大爷,去过
北疆
,
稻城
亚丁
等“偏远“”景点;另外还有一堆讲法语的情侣,第二天才知道是
比利时
人(
比利时
有德语区,法语区,
西班牙
语区);还有一个
美国
籍
印度
家庭,他们用一如既往的标准
印度
口音说着标准的英语。
吃完午餐,我们来说说下午和晚上的行程吧, 下午其实不是做景点参观,其实主要是通过到访他们的社区,了解Uros这个名族的历史,浮岛构造,民宿如何发展起来的。
浮岛的构造
一般一个岛就是一个大家庭,
比如
三世同堂(不排除别人四十同堂),一般有5,6户个小家庭,类似下图的一栋草房就是一个家庭。
(这个几乎就是浮岛的全貌,我拍摄的地方是餐厅和厨房)
一个浮岛由平基用于固定的基础、平台,平台上的房子、瞭望塔等组成,基础用芦苇totora的
大方
块状根来做(Totora都是成片长在一起的,所以跟也许全部长在一起的),这个跟不容易腐烂(如下图红色圈圈部分),可以在水下泡40来年没有问题,而这个基础都会用绳子捆起来,再用类似于抛锚的方法向四周抛几个锚用以固定,据说这种基础在乌鲁人学会使用这种不容易腐烂的绳子之前,是没有的,也就是说以前的房子是可能真的在飘的。在基础之上再一层层的叠加芦苇,芦苇也是用经纬的方式反复叠加的,一般一个星期要铺1-2次,非常频繁,整个平台一般有3-4米厚,下面的不断腐烂,上面不断的铺。有些人会问,那房子也会腐烂的,怎么办?这个乌鲁人也想到了,一般在平台上搭房子的时候,会比平台高个1-2米,如果平台不断升高,和房子原来的高度相当的时候,就会请邻居一起把房子挪动,房子下面的基础重新垫高,这项年复一年的不断叠加迭代(一个IT词汇)。
(这个就是用来构建浮岛基础的方状根,连续的几“块”根会绑在一起, 基础之上再以经纬的方式反复叠加Totora)
浮岛上还会有瞭望塔一座,瞭望塔主要是用来和邻居打招呼,呼救,或者问候吃饭没有(前文那两个
台湾
女孩站在上面的就是瞭望塔),瞭望塔形状可以根据主人的爱好设计,
比如
可以做成鱼的形状、美洲狮的或者普通的方形等。另外肯定还会有前文所述的一艘Totora编织的船。所以整个房子基本上就是:基础+平台+房子+拱门+瞭望塔+船组成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0571bike.com/thread-59409-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旅途故事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