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美妆品牌欧莱雅发售的一款面膜,在带货主播和商家自己的直播间存在差价一事,引发消费者不满。对此,欧莱雅给出的赔偿方案是给消费者发放100或200元不等的消费券,可欧莱雅撒券补偿评论炸锅,消费者并不买账。消费者到底被谁耍了?看上去唇齿相依的商家和带货主播为什么要撕破脸?欧莱雅又为什么不把最低价给到带货主播呢?
央视财经主持人周运在本期《财运道道道》解释,化妆美肤行业是个典型的“一低一高”行业:门槛低,营销费用高。欧莱雅日常营销费用占比最高曾到20%以上,而初创品牌占比更高,某市值仅为欧莱雅1/20的公司,去年营销费用是欧莱雅的3到4倍。这意味着每卖出一件100元的产品,有60元都是给营销买的单。舍得花这么多钱用到品牌自己的“脸”而不是消费者的脸上,也是因为化妆品行业的品牌溢价太重要了。现在,直播带货成为线上消费的主力,大品牌无论如何也要参与到头部主播的直播间,但同时商家的利润也会被压缩,掉入价格战的陷阱。
商家拿着低价跟头部主播合作,看上去双赢,但会产生很严重的“路径依赖”。头部主播直播间的坑位费和销售费用水涨船高,所以很多品牌不得不下场试水自己直播,“双11”预售首日,淘宝的千万直播间中,高达85%以上是商家自己的直播间。那么今后,头部主播和头部企业是强强携手还是强强对抗?消费者去哪儿才能买到全网最低价呢?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59522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文章链接:http://www.liekang.com/2041.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