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登录
立即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_tip!
登录
QQ登陆
微信登录
搜索
搜索
热搜:
川藏线
骑行北京
骑行攻略
骑行西藏
装备
新手
山地车
公路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驴友单车户外论坛
骑行论坛
骑行论坛
骑行装备
骑行装备
骑行知识
骑行知识
骑行路线
骑行路线与攻略
自行车库
户外品牌
户外品牌
户外保险
户外保险
快捷导航
自行车装备
人身装备
自行车配件
山地车保养
骑行经验
骑行技巧
骑行健康
骑行安全
美利达
捷安特
喜德盛
ucc
大行
闪电
死飞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驴友单车户外论坛
»
骑行论坛
›
骑友交流
›
旅途故事
›
家有车迷——来中国铁道博物馆追铁
推荐主题
小号网-抖音里面的等级_抖音账号在线交易购
账号交易网-微信小号网站,微信小号在线购买
杭州百货购物攻略 杭州大型购物
锦州世博园攻略(详细游玩指南,让你玩转锦
春节去哪旅游最值得推荐(精选春节旅游攻略
runningman首尔景点哪几 韩国runningman好
返回列表
查看:
428
|
回复:
0
家有车迷——来中国铁道博物馆追铁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苦行僧
当前离线
积分
274215
窥视卡
雷达卡
苦行僧
楼主
电梯直达
发表于 2020-2-28 08:45:06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高三的读书郎利用暑假来北京参加一个科技创新大赛,特意提前两天来北京,就是为了北京追铁。第一天中午到达北京就去了北京最大编组站——丰台西站。在现代化的编组站参观体验那些年富力强正在工作旺盛期的机车。今天我们一起去中国铁道博物馆,参观那些有着辉煌历史的机车。中国铁道博物馆有三个馆:正阳门馆、东郊馆、詹天佑纪念馆。我们选择了真家伙最多的东郊馆来参观。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1号北侧
行走方式:公交+步行
从北京德胜饭店乘公交来到中国铁道博物馆。公交车不紧不慢的从西一路往东,看着首都的风景,一路上内心充满了期待。
铁道博物馆坐落于酒仙桥北路1号北侧开阔地带。它的前身是铁道部科学技术馆,1978年成立,2003年更名为中国铁道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专业铁路博物馆。
今天的天很高,很蓝,站在占地100余亩的铁路行业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中,自己显得尤其的渺小。
这片天地中保护、征集、收藏各种铁路文物。博物馆的室外区域铁轨纵横,铁轨上有排列整齐的各种颜色型号的列车。
附近还有个综合实验基地。经常有汽笛长鸣的火车在环形的轨道上试跑。脚下一条条轨道,它的延伸感带给我们对未来的想象与憧憬。我们不知道前面会有怎样的风景,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一如我们的爱情与人生。
绿色草坪的那一头,蓝白相间的大大的厂房就是机车展示馆。
展示馆前的轨道上前后交错停放着四辆机车。左边两辆蓝色车身,黄色脸庞的是株洲电力机车厂工厂生产,曾经配属呼和浩特铁路局运用的韶山4型(改)0168号6001号电力机车;和它并排陈列的明黄色的东风7C型5006号内燃机车,北京二七机车工厂生产,曾经配属在兰州铁路局运用。最右边绿色外衣,淡蓝色门脸的韶山1型0681号电力机车。它是株洲电力机车厂工厂生产,曾经配属太原铁路局运用的。
它们的颜色和轮廓特别符合中国的审美习惯,大气的国字脸,健硕的身形,再经过一番装扮,就好似几个帅气的钢铁直男站立的展馆车库入口。
东风7C型5006号内燃机车的侧影
机车车身上的铭牌,文字和数字是很有讲究的,可不仅仅是火车的装饰物。铭牌是机车的身份证,向人们介绍了它的品牌,型号,生产厂家,工作单位......还有不要从机车的外表来判断机车的年龄,暴露它们岁月的是它们身体上最后面的那四位数字。四位数字越小,说明出厂时间越早。铁路上有着“小号车”的说法,就是指同一型号的车里,制造比较早的车。而对于一些老的车型,比如东风4,韶山3,小号车的另一个概念是准备淘汰的车,它们有许多已奔跑了三四十年了。
爱火车的多为男人,但是大多数有着小资情调的女子也有着深深的火车情节。
机车车辆展厅占地16500平方米,一侧的售票小屋买门票20元一位进入参观。
机车车辆陈列厅是铁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大厅的第一眼就将我震撼到了。展厅内那是一个壮观。厅内两边设有不同道床结构和不同轨枕式的8条展示线路,每条铁轨上都头尾相连,密密麻麻的摆放着真正的大家伙。
这里荟萃和展出了中国铁路不同时期、类型及制式的机车车辆近百台。其中有中国现存最早的机车“0号”蒸汽机车,有以党和国家领导人名字命名的“毛泽东号”和“朱德号”等功勋机车,有中国人自己设计,也有英、美、日、俄、比利时等国不同时期制造的多种型号的蒸汽机车。有新中国成立后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代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以及中国第一代高速动车组列车“中华之星”。展厅还展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铁路车辆。
机车不论是外形还是气质全是火车里的健美先生,体型,肤色,胖瘦,不一样的健美先生站成一排是极其养眼的。
在展示厅的中部有一个高空观景台。
登上观景台,从上面往下看展览的各色各资的火车,超级壮观,震撼。这里有轰鸣咆哮的蒸汽机车,有穿梭自如的内燃机车,快捷环保的电力机车,还有现代化的机车与车辆完美结合的高速动车。这一代又一代的钢铁巨龙,改变着速度,改变着时代。
在观景台上看馆厅中部的镇馆之宝——0号蒸汽机车
大厅一入口的服务台售卖自主研发的车模纪念品。有纸质的,木质的,铝合金的。可以自己动手拼接,也可以当模型收藏,适合不同的孩子。价格公道,我买上好几套回去送小朋友,希望也能激起他们火车迷的梦。
列车虽然多,但是博物馆内的配套很棒。通过车位排列展板的展示我们能很快的获知每列轨道上列车的信息:列车的名称,代号,图片。
每台车都配有文字说明牌,介绍该车型号、轴式排列、全长、设计速度、制造国家、制造年代等。
进入车辆展厅,正对面就是这台0号蒸汽机车。先来看看这个镇馆之宝。这台机车又称“四轮式”机车,1888年英国制造,机车全长4.75米,构造速度每小时20公里,该机车曾在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上使用。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时受损,后经中国铁道博物馆工作者及时发现,1979年征集,是目前中国保存的最古老的蒸汽机车。
解放6型3022号蒸汽机车,1933年日本制造,机车和煤水车全长21.12米,构造速度每小时80公里。1933-1944年,日本川崎等六家工厂制造220余台。1988年从成都铁路局马角坝机务段征集。
PL3型51号蒸汽机车,1935年日本川崎株式会社制造,机车全长10.77米,构造速度每小时60公里。为侧水柜式调车机车,在东北地区使用,1987年从牡丹机车厂征集。
解放9型3673号蒸汽机车,1940年日本制造,机车和煤水车全长22.12米,构造速度每小时85公里,为中国铁路广泛使用的中型货运机车。
胜利12型890号蒸汽机车,1942年日本制造,机车和煤水车全长22.05米,构造速度每小时90公里。为客运机车,在华北华东地区使用,1990年从上海铁路局杭州机务段征集。
以上几款都是日本国有铁路的C12系水柜蒸汽机车,它们生产于1932-1947年,共生产了293辆,62辆被陆军征用。这个时期正是二战时期,这个时期是蒸汽机车发展的重要时期。蒸汽机车的产量不断提高,功能不断完善。机车在尺寸,牵引力和速度方面都达到了一个蒸汽机车顶峰。
这款胜利型601蒸汽机车,1956年,四方机车车辆厂制造的第一台胜利型干线客运机车。
机车和煤水车全长22.62米,构造速度每小时110公里。1959年停产,共制造151台。1988年从呼和浩特铁路局呼和浩特机务段征集。
解放型4101号蒸汽机车,1958年太原机务段组装,机车和煤水车全长22.63米,构造速度每小时80公里,为货运机车,曾配属锦西机务段。1991年从沈阳铁路局锦州机务段征集。
人民型1001号蒸汽机车,1958年四方机车车辆厂制造的第一台人民型干线客运机车,机车和煤水车全长23.25米,构造速度每小时110公里。1966年停产,共生产258台。1988年从沈阳铁路局郑家屯机务段征集。
大家伙的侧面。
蒸汽机车车顶上的小物件。
在两节车厢之间,这个展示区域详细的介绍了减速顶和调速系统技术发展,演变与实际的应用。
实物展现
在解放型2121号蒸汽机车前,爸爸给小车迷做着详细的介绍。1952年四方机车车辆厂从仿制旧型蒸汽机车入手,制造出的第一批干线机车,机车和煤水车全长21.91米,构造速度每小时80公里。1987年从北京铁路局张家口机务段征集。
这两辆是以党和国家领导人名字命名的“毛泽东号”和“朱德号”蒸汽机车。
毛泽东号(解放型1191号)蒸汽机车,1941年日本制造,它是一台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革命文物机车。机车和煤水车全长23.75米,构造速度每小时80公里。1946年,哈尔滨机务段参加修复废旧机车,修复了这台破损机车,10月30日,经中共中央东北局批准,将其命名为“毛泽东号”。在新中国建设的历程中,“毛泽东号”机车组从大决战阵地到大决战前沿,从救灾现场到抢险一线都有它的身影。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驰骋在长城内外,黄河南北,成为中国铁路的一面鲜艳的旗帜。1977年退役,“毛泽东号”机车换型为内燃机车,1992年从北京铁路局丰台机务段征集。
朱德号(解放型1191号)蒸汽机车,1942年日本制造,机车和煤水车全长21.90米,构造速度每小时80公里。1946年,哈尔滨机务段参加修复废旧机车,修复了这台破损机车,10月30日,经东北铁路局批准,将其命名为“朱德号”。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77年退役,朱德号机车换型,1986年从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机务段征集。
5001号蒸机车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建设型蒸汽机车,地位不言而喻。建设型5001号蒸汽机车出厂后配属沈阳铁路局苏家屯机务段,1965年改属北京铁路局洞庙河机务段,1991年机车申请报废后,铁道部科学技术馆便开始着手征集这台具有非凡意义的蒸汽机车。
前进型0004号,1958年大连机车车辆厂制造,机车和煤水车全长29.30米,构造速度每小时80公里,为货运机车,1987年从北京铁路局丰台机务段征集。
MG型35号蒸汽机车。英国制造,年代不详,机车和煤水车全长17.50米,构造速度每小时75公里,机车驾驶室为右侧操纵,曾在北同蒲铁路使用。1988年从大同机车厂征集。
FD型1979号蒸汽机车,1931年前苏联伏洛希洛夫格勒机车制造厂制造,机车和煤水车全长29.07米,构造速度每小时85公里,为大功率干线货运机车。1958年和1961年分两批进口,在中原地区使用。1988年从郑州铁路局信阳机务段征集。
KF1型006型蒸汽机车,1936年英国沃尔坎机车厂制造,机车和煤水车全长28.41米,构造速度每小时100公里,为客货两用机车,共制造24台,20世纪70年代退役,目前仅存2台。其中007号机车现存放在英国国家铁路博物馆。1989年从上海铁路局合肥机务段征集。
橘色外衣的PL9型146号蒸汽机车闪亮人的双眼,这色彩的火车本身就是一道风景。1922年比利时国有铁路的33型复胀式蒸汽机车,机车和煤水车全长19.42米,构造速度每小时80公里,在京汉铁路使用,1920-1923年共制造40台。1988年从平顶山轨枕厂征集。
JF11型3773蒸汽机车是1937年美国制造,机车和煤水车全长20.07米,构造速度每小时80公里,为中型货运机车,在华南地区使用,1985年从柳州铁路局柳州机务段征集。
这辆长相酷似3773的KD7型534号蒸汽机车是1947年美国鲍尔温机车工厂制造,机车和煤水车全长20.37米,构造速度每小时90公里,为客货两用机车。二战结束后,联合国救济总署为中国战后经济恢复无偿援助的机车,曾配属于广州和上海铁路部门,1987年从上海柳州铁路局杭州机务段征集。
SL3型152蒸汽机车,1939年由日本大阪机车公司制造,机车和煤水车全长21.5米,构造速度每小时100公里,为客运机车,1988年从平顶山轨枕厂征集。
SL3型152的火车司机的驾驶室是免费开放的。
车迷们可以进入到驾驶室内过一把火车司机的瘾。
看看复杂的仪表管线,操纵一下,做一回得意的“火车司机”。
SN型23号窄轨蒸汽机车,1929年美国鲍尔温工厂制造的“寸轨十轮式”客货两用机车,机车和煤水车全长14.85米,构造速度每小时45公里,在个碧石窄轨铁路运行,1997年从昆明铁路局开远机务段征集。
BTS-001号窄轨客车,德国制造,年代不详,1966年进入缅甸铁路运营,2006年7月退役。车厂11.10米,定员24人,车体为钢架木结构,车窗为木质百叶窗。该车曾作为缅甸铁路旅游列车。2006年9月由缅甸铁路公司赠送给中国铁道部,12月入中国铁路博物馆。这是中国铁道博物馆成立以来,首次收藏的由外国赠送的具有收藏价值和承载着重大国际交流意义的铁路文化珍品。
ST型759号窄轨蒸汽机车,19世纪英国制造的侧水柜式机车,车长11米,机车1948年进入缅甸铁路运营,2006年7月退役,9月由缅甸铁路公司赠送给中国铁道部,12月入中国铁路博物馆。
铁路轨道上两条铁轨之间的距离叫轨距。标准轨距为1435mm,窄于这个尺寸的为窄轨。英国的殖民地澳大利亚和南非修建铁路时就采用了不同的轨距,后来统一改为1067mm的窄轨,因为那时使用的铁轨和机车都是英国制造的。新西兰和印度尼西亚也是窄轨铁路。日本的首条铁路因为是请英国人指导建设的所以也是窄轨。到目前为止,这些国家的铁轨基本采用的是窄轨。
展馆内如此丰富的蒸汽机车真是令我们大开眼界。身形庞大,气势恢宏的蒸汽机车一直是火车受人喜爱的重要因素。时至今日,蒸汽时代已在人类历史遗留的脚印边落下一层灰尘,火红的车轮现在只能是展厅内靓丽的色彩。但只要提起蒸汽机车,就会想到铁路上青烟直冒,火光冲天,吼声震响的“真汉子”。在宽广的大地上,轰隆隆,雄赳赳,气昂昂的机车高歌猛进,令无数的车迷热血沸腾,为之倾倒,追捧。
这面墙上展示着不同年代各种机车车辆的铭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车牌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他们的诞生以及他们经历过的风雨,不仅为铁道迷,也为普通人普及了一下中国铁道的发展史。蒸汽机车,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动车,不同年代他们或独舞或群舞,谱写了一篇精彩的铁道之歌。
在蒸汽机车最顶峰的时期,新动力的交通工具开始向蒸汽机车发起挑战。比如内燃机车。在蒸汽机车的轨道上,电力机车需要设立电线杆,拉上电线才能运行,而内燃机车是靠便宜的柴油产生更强动力,不需要电线就可以行使,同时还具备重量轻,速度快的特点。于是到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生产蒸汽机车的主要国家已经停止了蒸汽机车的研发和生产。20世纪60年代,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逐步取代蒸汽机车。
NY5型0003号内燃机车,1966年联邦德国汉寿尔工厂制造,机车全长22.96米,客运速度每小时160公里,货运速度每小时120公里,为客货两用机车。该车型共进口4台,这是仅存的一台,1992年在北京内燃机务段退役,2003年从北京铁路局北京机务段征集。
NY6型0007号内燃机车,1972年联邦德国汉寿尔工厂制造,机车全长23.46米,构造速度每小时108公里,为干线货运机车,2009年退役,2010年从北京铁路局北京机务段征集。
ND5型0049号内燃机车与DF4型内燃机车齐头并进。家中车迷儿时就和我说:“长大我要当火车司机,就开ND5。”那会我就和他开玩笑,“等你长大能开火车的时候,ND5也许已经进了博物馆。”这世界发展太快,果不其然被我言中了、
ND4型15号内燃机车,20世纪70年代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制造,交直流电传动,机车全长23.02米,最高速度每小时100公里,为干线货运机车。该型机车共进口50台,全部配属北京铁路局丰台机务段。20世纪九十年代陆续报废解体。ND4型15号机车为仅存的1台,2013年从北京铁路局丰台机务段征集。
中国因煤炭资源丰富,蒸汽机车到1988年才停产。直到2005年蒸汽机车在中国铁路的干线上全部退役了。在这期间,中国也生产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并出口到其他国家。
北京型3003号内燃机车,快速列车用液力传动内燃机车,1970年北京二七机床厂制造,机车全长16.50米,最高速度每小时120公里。1991年停产,共制造344台。2002年从北京铁路局太原机务段征集。
内燃机车中有中国制造的第一代“东风”型电传动干线货运机车。
红蓝相间的车身是东风4DJ型0001号内燃机车。2000年大连机车车辆厂与德国西门子合作研制的大功率干线机车。传动方式交-直-交流电传动,机车全长21.1米,最高速度每小时137公里。该型号机车只制造了2台样本。2010年从北京铁路局丰台机务段征集。
东风7D型3001型内燃机车是中国铁路的柴油机车车型之一,由北京二七机车厂研制成功。东风7D型3001号机车是防寒型首车,为满足高寒地区铁路需要而研制的干线货运柴油机车。至1999年停产,累计生产了64台防寒型机车适用于高寒地区。2010年8月由中国铁道博物馆永久收藏。机车沿用了北京型机车的车体外观设计,并在车头正面带有天安门的标志,成为其一大特色。
东风7D型机车采用单端司机室、内走廊车体,装用一台240/275系列的12V240ZJ6A型柴油机。
车身上的铭牌告诉我们机车生产厂,车身上还有使用机务段的名称。
这种采用车架承载的外走廊式车体的机车是东风7J型0001号内燃机车。是中国铁路使用的柴油机车车型之一。2003年北京二七机车厂制造,机车全长18.98米,最高速度每小时100公里,大功率调车机车。机车曾配属北京铁路局北京机务段使用。改型机车只制造了一台样车,2010年从北京铁路局北京机务段征集。
东风8型0001号内燃机车,1984年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制造的第一台东风6型干线货运机车,机车全长22.00米,最高速度每小时100公里。1977年停产,共制造141台。2010年从武汉铁路局武昌南机务段征集。
东方红1型4290号内燃机车,1971年四方机车车辆厂制造,机车全长17.26米,最高速度每小时120公里。1973年停产,共制造106台。1996年在通辽机务段退役,2007年从沈阳铁路局苏家屯车辆段征集。
东方红3型0009号内燃机车,1976年四方机车车辆厂制造的第二代传动干线客运机车,机车全长18.55米,构造速度每小时120公里。1989年停产,共制造260台。2006年从沈阳铁路局苏家屯车辆段征集。
东方红5型0001号液力传动内燃机车,1976年资阳内燃机车厂制造,机车全长13.7米,构造速度每小时40公里,为调车和小运转机车,1993年停产,共制造450台。2002年从北京铁路局天津北机务段征集。
东方红5型0001号内燃机车的侧影。汽笛响彻天空,车轮缓缓起步,轰隆轰隆,火车与铁轨有节奏的碰撞,火车在铁轨上飞驰,有多少的历史记忆散落的铁轨两旁。岁月随着车轮的滚动流淌,我们的年岁慢慢增长,当看到这些能勾起我们岁月回忆的机车时,那份踏实感,美好的保留感,令人满足。
DJJ20001号“中华之星”动车组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并拥有知识产权的第一列高速电动车组,设计速度为每小时270公里。它的研制成功,体现了21世界初中国铁路动车制造技术的最高水平。2002年8月动车组由有关工厂研制出厂后进行了整列编组联调联试和综合性试验。在秦沈客运专线进行正线高速试验时创造出321.5公里每小时的当时中国铁路列车试验的最高速度。2005年8月中式投入秦沈客运专线载客的运行,运行速度为每小时160公里。
动车组时速标识270公里/小时。从前进,建设的蒸汽机车时代,到东风的内燃机车年代,在到高铁的遍地开花,中国铁路高速行进。动车组没有煤炭油烟的熏染,如白面书生一样多了些儒雅之气。
与动车组并排站立的是韶山1型008号电力机车。中国制造的第一代“韶山”型电力机车。1968年铁道部田心机车车辆工厂制造,机车和煤水车全长20.37米,构造速度每小时90公里,为批量制造的第一台采用硅整流技术的干线货运机车。自此开始,中国电力机车定名为“韶山型”。韶山1型电力机车完全是我国工程技术员自己开发成功的新型电力机车。1988年停产,共制造819台。2002年从成都铁路局贵阳机务段征集。
韶山号彻底脱离了传统的绿衣,取而代之的是一袭红衣。不知道将来还会不会有比它们更红的机车,它们的确已经红到极致。韶山5型典型的中国红尽情渲染在机车车身上。机车要是红到这份上,就有了一些女性的柔美了。韶山5型0001号电力机车,1990年株洲电力机车厂制造的第一台韶山5型4轴干线客运机车,机车全长16.72米,最高速度每小时140公里,该型机车试制了2台,曾配属于郑州铁路局郑州机务段,2008年从郑州铁路局郑州机务段征集。
我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色控。这款淡蓝与酱红的搭配我好喜欢的。漂亮色彩外衣的韶山3型001号电力机车,1982年株洲电力机车厂制造的第一台韶山3型大功率干线货运机车,机车全长21.68米,构造速度每小时100公里。机车配属北京铁路局石家庄电力机务段,郑州铁路局六里坪电力机务段和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机务段。1993年停产,共制造677台。2012年从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西机务段征集。
这两辆深浅不同的橘色电力机车面对面亲密的接触。韶山6型0002号电力机车,1991年由株洲电力机车厂制造,机车全长21.42米,最高速度每小时100公里。2014年从新乡机务段征集。8K型008号电力机车,1986年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制造,机车全长2*18.11米,构造速度每小时100公里,为干线货运机车。1998年3月,机车被北京铁路分局命名为“科技号”机车。2012年从北京铁路局丰台机务段征集。
北京铁路局丰台机务段的标识。
8G型002号电力机车,1987年前苏联诺沃切尔卡斯克电力机车厂制造,机车全长2*17.26米,最高速度每小时100公里,为干线货运机车。2012年从太原铁路局马北机务段征集。
6K型002号电力机车,1986年12月由日本三菱电机和川崎重工联合研制的干线货运机车,机车全长22.20米,构造速度每小时100公里。2014年从郑州铁路局洛阳机务段征集。
这里除了各具代表性,经典的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还可以看到多种客货车辆,有老式的专用客车。有国家领导人的公务车参观区:GW97349号车,二十世纪50年代铁道部部长滕代远使用的公务车;YW60959号车,1949-1975年毛泽东主席使用的公务车;GW97336号车,1950-1970年周恩来总理使用的公务车;SY97334号车,老式铁路公务车。如果有兴趣上车厢参观是需要另外购买10元门票的。
这里还有不同种类的铁路座车、客车、卧车、餐车、行李车及不同用途的多种铁路货车等。车迷在行李车3370前按动快门。
那一条铁轨上一溜烟的排列着我们非常熟悉的绿皮车。绿皮火车在几代人心目中都是火车的一种标志色。路内和路外人统一的喜欢绿。在几代人的潜意识里,老老的火车都应该是绿色的火车。“绿皮车”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在哐当哐当的铁轨撞击中,那些曾经的岁月都在时光的年轮旋转。绿皮车蕴藏了我们的乡愁,承载着我们的青春回忆,喜怒哀乐。我的孩提,青春岁月都是绿皮火车伴我远行。对绿皮火车时代我有着深深的眷恋。
艳黄色的车厢在祖国大地的崇山峻岭中行驶一定是一抹令人惊艳的色彩。
NC1型306025号平车,1958年武昌车辆厂制造,全长11米,自重17吨,载重30吨,该车型长度作为我国机车车辆换算长度的标准长度。主要用于运输钢材,木材,机械等货物,1960年停产。2003年从北京承德车辆段征集。
C5D4600287号敞车,1992年株洲车辆厂制造,构造速度每小时100公里,自重25.6吨,载重75吨,全长13.43米,为5轴高边敞车,主要用于煤炭,砂石等散装货物,并能适应翻车机的卸车,该车装载量大,是我国制造的唯一具有5轴的铁路货车。1992年4月该车获得中国发明专利,2003年北京铁路局双桥车辆段征集。
列车边,高高耸立的高柱色灯信号机是铁路固定式的信号设备。它全天候利用信号机上不同颜色的灯光变换完成各种信号显示,指挥行车。信号灯就如高傲的女神一样置身在铁轨边,却能决定一切的。
展厅内一行行机车相隔的空间也被利用起来。小朋友在这里可以通过视频观看了解火车。
模拟的操作台。
历代铁路工人的工作制服。
工作人员的小物件。
展厅内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再到动车组。展厅内大到机车,小到铁路相关的小物件。每一件展品都真实地反映了我国铁路机车车辆的发展历程,是中国铁路牵引动力发展变化的缩影。从这里能看到中国铁路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的成长历程。走出陈列厅,来到蓝天白云下,感觉完成了一次历史的穿越。不尽感叹,车如人生,人生如车......
室外这一片区域依然成为中铁传媒影视基地。
怀旧的站台、火车、候车室,真的可以拍戏。
仿民国时期的候车室静静地屹立在一角,恍惚间仿佛觉得时光倒流,岁月穿越到历史的身后。
站台边的铁轨上各式车厢,机车一列列的排开,安详静穆。
列车与站台相依,型钢支起的风雨棚静静地守候在站台上。这里弥漫着一种人工造就的复古情怀。车站是火车的家,火车从这里带着希望出发。车站上的人儿或等候上车远行,远行是一种未知的欣喜;或迎接友人重逢,重逢是一种可知的喜悦。
轨道上也毫不浪费任何的空间,摆放着各种车辆。室外风吹日晒令这里的车更显的沧桑岁月。
机车的青春期,壮年期,生产厂,型号,颜色,年代,功能不尽相同的机车,他们或者并列,或者头对头地站立在铁轨上的时候,常常是在和车厢解除编组后,在机务段休息之时。而现在当他们步入暮年之时,又被召集在一起,或并列,或头对头的站立在这个博物馆去担当新的使命。
东郊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让我这个年纪的“妈妈铁”激动不已,反而我家的车迷倒是比我淡定。他给我的答案是,如果他小时候就来这里一定会很激动,但现在这些车他大多见过了。原来小子是有一种见怪不怪的心思了。“可是你没有一次,在一个小天地里看这么多古今中外的车啊!”其实我还是很明了的,他更喜欢奔跑中的火车。火车隆隆驶过的轰鸣,汽笛的呼啸,飞驰而过的震撼带给他的力量感。他喜欢去编织站守候,去道口等待火车的出出进进。他追寻的是那份等待与追逐的快感。他的内心有一趟火车在奔跑,这是火车的力量,这就是他浓厚的火车情结。
博物馆如果能有一个让孩子和大人动手动脑的互动的火车主题乐园就更棒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乐园里研究各类机车的原理,可以模拟开火车的乐趣,小朋友可以在车站内各行其职体验铁路岗位的工作.......也许有一天这里会有。
机车
,
机务段
,
蒸汽
,
内燃机车
,
煤水车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0571bike.com/thread-8267-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
0
相关帖子
•
上海铁路博物馆
•
寂静三道岭——最后的工业蒸汽火车,哈密旅游攻略
•
参观义马北露天煤矿的蒸汽机车,河南自助游攻略
•
蒸汽小火车-佳木斯市桦南县蒸汽小火车旅游指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骑行知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