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1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感受建筑的伟大和工艺的完美——定陵长陵十三陵总神道自由行记实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3-12 18:4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感受建筑的伟大和工艺的完美——定陵长陵十三陵总神道自由行记实


一、序言
自从今年:
9月22日去了江苏南京的明孝陵(见我的携程游记《故事在眼前,历史在身边,半日偷闲逛钟山——明孝陵、美龄宫、中山陵、明城墙闪游记》,链接:http://you.ctrip.com/travels/nanjing9/2615610.html);
10月12日去了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的清东陵后(我的携程游记《世界文化遗产 皇家山水福地——清东陵参观记》,链接:http://you.ctrip.com/travels/zunhua1181/2632889.html),
仿佛觉得自己突然对中国帝王的陵园有着某种讲不清道不明的“兴趣”,因而此次有机会在北京时,
11月17日忙里偷闲又去了一次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明十三陵。由于时间以及景点的参观价值原因,此次行程只是看了长岭、定陵、十三陵总神道。当然,北京十三陵除了还有一个已经开放的昭陵此次没有前去之外,其它皇陵,其实,也没有开放,想去也不能看到什么。
北京针对外地游客的旅游线路是相当丰富的,不过,如要跟团参加北京十三陵这条线的一日游的话,十三陵一般都是与长城这个景点放在一起游的。但是,我对登长城不感兴趣,况且,北京的长城已经不止一次登上过了,无论是八达岭的长城,还是慕田峪的长城,都已去过。所以,单独游览十三陵帝皇陵寝的话,只得劳驾自己费心了。


二、明清皇陵规制
看多了明清帝王陵寝,渐渐地摸出了一些规律,其实,这些规律,就是所谓的明清皇陵规制。明清帝王陵寝,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

明清时代(公元1368~1911年)是陵寝建设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陵寝制度作了重大改革。

清朝的帝王陵墓从规划建制到建筑造型均仿照明朝,采用集中陵区的手法,安排总入口,从正红门开端,经统一的神道石像生碑亭华表,然后分达各陵区。其布局顺序为:五孔石券桥牌楼碑亭三孔券桥大月台宫门隆恩殿左右配殿,而后为石平桥月台琉璃门五供方城(上立明楼)月牙城宝城宝顶
皇帝、皇后、亲王、公主、嫔妃的陵制级别相当严格,形成了一套程式化的规则。

但是,具体到每一位帝王,由于种种原因,还是有大小规模、精致程度、选用材料……,等等差异。
一般能看到的帝皇陵园建筑的顺序如下:
石牌坊——下马石(一般左右两侧均有)——大红门——碑楼(四周四个华表均布)——石像生——龙凤门——七孔桥【之前这些是整个帝皇陵园共享的建筑,之后就进入各个帝皇、皇后、亲王、公主、宾妃的陵墓】——牌楼——碑亭——陵门——祾恩门——神帛炉(帝皇左右两个,皇后、妃子右边一个,有的颜色不能用皇家的明黄色,而用绿色)——祾恩殿(左右配殿)——棂星门——五供——方城(上立明楼)——宝顶(下有大坟头)。



虽然无论十三陵,还是清东陵,按序都能看到这些陵园建筑,但是,由于这些陵园建筑相对地分布在比较“广阔”的区域,有些因为到达的距离较远(需要用短途驳运交通工具抵达)。景区以保护的名义分别加以围起来了(包括石像生神道景点),作为一个个单独的旅游景点,分别加以售票参观了。即使像清东陵虽然没有将石像生用建筑围墙加以分隔,但是各个陵墓还是分开售票参观的。
世遗评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给予中国明清皇家陵寝评价全文: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三、经典景点,若想畅游,最好自由行
北京有着太多太多的古迹景点,其中饱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如果只是参加团队的匆匆忙忙的观光游,充其量只能是蜻蜓点水般的到此一游。
而且,凭我的经验,那些所谓的便宜线路,除了吃住行降等级外,大多都是尽量减少,甚至不让游客参观需要购票才能进入参观的景点。但是,一般景点的精华,往往就是需要购票才能进入看得到的。这里所说的精华,不是单单指某些自然景观,还包括某些人文的景观,以及可移动的文物,等等。
因而,此类旅游,说的好听点叫与精华擦肩而过,说的难听一些,叫做糊弄人的。当你离开景点回家后上网看看别人的游记攻略,你会突然觉得自己怎么像没有去过似的。
有些景点虽然也让你进去参观,但是,留出的时间太少,让你觉得远远不过瘾的,连好好拍张照片的时间都没有。
有些挤时间,是由于行程排不过来,有些则是留出时间让你去购物,这是最最令人痛恨的。所以,建议参加团队游的,即使价格略高,但是,性价比也高的,就要参加。任何地方观光,去一次都不是容易的事,不要浪费每一次身临其境的机会。
北京的交通网络十分发达,现在的旅游资讯又是相当丰富,且易于获得。所以,我的十三陵行程就选择自由行。让自己一次看个够,照片拍得爽,留出一定的时间与历史、与古人、与文物好好去对话。


四、十三陵自由行的交通选择
这是一个基于在北京当地为出发点的、一日游行程的明十三陵自由行交通安排线路。
坐北京市内公交线路872路汽车,便可以随性所欲地畅游明十三陵景区的各个景点。872路的起讫点为:德胜门——长陵。中间有定陵站(参观定陵),大宫门(游石像生神道)。



照片所示872公交站牌的背面的砖墙即是德胜门的城砖墙砖。坐地铁2号线到积水潭(即德胜门)下,出站往东走到德胜门,即可见到公交872路德胜门的起始站。该车每十五分钟发车一次。德胜门到长陵全程约1小时左右,车资10元。车资起步价2元,坐10公里以内,每增加5公里以内加价1元。
特别提示:要单独去长城的朋友,也可以在德胜门坐公交车919路自由行的。





五、游览记

1、长陵
本人此次选择明十三陵的游览线路为倒游,从最远处往最近处游:先长陵,后定陵,最后走石像生总神道。由于昭陵的大小规模,远不如长陵,特色也没有定陵那般,它没有开发。所以,有所取,有所弃,昭陵就不去了。
坐872路公交车一直到底,便进入了长陵的景点。



公交车直接进入到了景点的售票处。







在长陵,可以选择购买四个景点的联票。



这张通票的参观线路展示上的公交线路介绍,还是比较详细的,所以特拍照上传共大家参考。



考虑到不选择联票,所以就买了长陵单独景点的门票。





长陵游览图上的布局展示很明晰的。以下按照该游览图顺序展示本次游览的照片。


长陵的陵门。





明长陵为明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主峰南麓。明长陵建于永乐七年(1409年),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陵园规模宏大,用料严格考究,施工精细,工程浩繁,营建时日旷久,仅地下宫殿就历时四年。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



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196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陵门右侧就是碑亭。



碑亭远景照(站在祾恩门拍摄)。碑亭内的石碑见下。









碑文。



碑亭旁的古树。



祾恩门。





祾恩殿。





左右两个神帛炉。










祾恩殿。



永乐帝朱棣介绍。






明长陵介绍。







祾恩殿精致建筑景色。








祾恩殿出口。



棂星门。



方城。



五供。













方城上立明楼。





外国游客多于境内游客在方城上参观明楼。






明楼一角。







名楼内明成祖朱棣的墓碑。



墓碑背面照。



明楼看下去的祾恩殿。



明楼一角与祾恩殿屋顶。



登明楼踏步坡道。



古树与墙体浑然一体。



方城门内看出去的五供和棂星门。



方城外墙墙体景色。



2、定陵
走出长陵景点门后,虽有公交872、314路站点就在景点门口,均可以坐一站地(2元车资)就到定陵景点门口了,考虑到只是一站地,而且还要等15分钟,所以就选择了步行去定陵。想想15分钟走一站地应该不成问题的。但是,事实再次证明:经验主义有时候会害死人的。这次的一站地足足走了25分钟。期间,至少看见有一辆去定陵的314公交车从身边擦肩而过。



从长陵景点门口笔直走到一个十字路口。



一条垂直路路口有块指示牌指向怀长路,笔直路路口有另一块指示牌指向昌东路。



去定陵的话,就沿着昌东路路牌下面的这条路一直走。






往前步行,直到定陵东口右拐弯,再直行。



在离定陵景点入口不远处,有块去昭陵的指示牌。



去昭陵的话,就从那个红色遮阳棚处左拐即可。



定陵入口处。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孝端、孝靖)。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定陵被当做“牛鬼蛇神”批斗,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被焚。



定陵的主要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占地182000平方米。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但是由于当时人们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和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主要指文化大革命和破四旧)。因此,它的发掘也被认为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








陵门



定陵之所以称为博物馆,因为它有许多开挖地宫后出土的文物在展馆陈列展示,供游客参观。因而,它的门票也比长陵贵出10元,是40元一位。而长陵的参观门票是30元一位。






进入陵门即见方城明楼,而不见祾恩门、祾恩殿。



定陵的祾恩门、祾恩殿,均遭毁坏。只留下原建筑物的建筑台基。这是祾恩门的原台基。



这是原祾恩殿的建筑台基。



从台基数量即可看出原建筑的规模,如柱子的数量。



原祾恩殿前台阶上的雕刻。



在祾恩殿与方城之间的左配殿里,有个展览,展示着地宫里出土于的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孝端、孝靖)的部分文物。



皇帝的皇冠。





皇后的凤冠。





展览出口处的明代娃娃。



祾恩殿左右配殿之间空地上供游客休息的小象石凳。这些非原建筑,而是八十年代的物件。





五供。






方城及明楼。



登方城的阶梯。



古树与明楼墙体互为一体。





原本的应该先于参观的方城、明楼、宝顶,由于进入地宫路线的改变,只能先看地宫,然后从地宫出来后再参观方城、明楼、宝顶了。所以,本游记也只能按此顺序拍照展示了。



定陵地宫示意图。左右两个配殿原计划是分别安葬两个皇后地方。由于入口太小,棺木进不去,所以,实际上,两个皇后与皇帝都一起安葬在了后殿。所以,里面可以看见三个并列复制的棺木都陈列在后殿那里。



由于地宫中的所有东西,几乎都是复制的,所以,也就没怎么多拍什么照片。说实在,神宗显皇帝朱翊钧的这个地宫与清东陵乾隆帝的地宫相比,除了规模大,其精致程度,几乎无法相比。







这个入口即是原来挖掘的入口。



从地宫的参观入口处,走往下楼梯步入地宫。参观地宫完毕,再从另一个出口走往上楼梯步出地宫,这是出口楼梯处装吊灯的装饰,犹如龙口吐出的明珠。



定陵方城及明楼。











明楼内的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墓碑。



碑基石上精细雕刻。






方城看下去的五供。



定陵内还有一座新建筑物模样的定陵博物馆,专门展示有关定陵的文物及资料。





定陵博物馆内展览的有关地宫的示意图。
3、明十三陵总神道



从定陵门口去石像神道游览的,可以坐314和872两辆公交车。车资均为2元。参观石像神道有两个入口,一个是大宫门站,即石像神道的正向入口。一个为昌平胡庄,是石像神道的反向入口。都有售票处,都可以入内参观。可以根据自己的方便,或者需要。比如,有的人希望按照顺序参观,以便对帝皇陵园有个基础性的了解,建议从正向人口参观。



本人这次是按反向参观的,坐车到昌平胡庄下站,然后进入景点游览。出景点后,从大宫门坐车返回市内德胜门。



昌平胡庄的石像神道入口景观。






















龙凤门。



从龙凤门门口看去的石像神道的景色,犹如一幅精致的秋季景色的油画。







以下按个对石像生拍照展示。



所展示的石像,均按先左后右顺序拍照(以龙凤门入口往南走算起),一个不落,也不重复。
勋臣石像四个(包括上面那个)。









文臣石像四个(包括上面这个)。









武臣石像四个(包括上面这个)。









石马像四个,立跪各两个,共四个。









麒麟石像,立跪各两个,共四个。





淡季的景区内,游客稀少,连神道文化中心都关门打烊了。







大象石像,立跪各两个,共四个。











骆驼石像,立跪各两个,共四个。










獬豸石像,立跪各两个,共四个。









狮子石像,立跪各两个,共四个。











一对望柱。









从立柱一眼望去的石像总神道景色。



由于是反向游览,所以,石像生的说明在最后展示出来了。



四个华表围绕着碑亭四角均布。这是碑楼南面的两个华表。这是西南角华表。



这是东南角华表。



碑亭



碑亭南侧的另外两个华表。这是西北角的华表。



这是东北角的华表。



碑亭内的石碑。






碑文。















碑亭到大红门的通道。



大红门内侧(北)。






大红门外侧(南)。





大红门前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标志。





大红门前右侧的官员下马石。



大红门前左侧的官员下马石。








大红门周边全景照。



从大红门出口往右侧前方约百米处,即可见公交872路“大宫门”车站。从大宫门到德胜门,车资8元,用时约45分钟。
至此,结束了为时约7个小时的长陵、定陵、十三陵总神道的自由行游程。


六、结语
对于经典景点的观光,自由行的最大益处在于:可以快慢随意;进退自如;观景节奏自行掌握;感兴趣的多看些;不感兴趣的可以一晃而过;可以顺游;也可以倒游;累了,随时随地地歇;饿了、渴了,随心所欲地吃喝。
明清皇陵的观光,不只是单一性的旅游,也不只是看看那些历史留存的建筑,而是透过那些先人留下的文物,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智慧,宏大、精致背后蕴藏着制作工艺的完美。


七、附录:明清皇家陵寝简介

明清皇家陵寝(英文:Mausoleum of the ming and Qing Emperor),指建于中国明清时期,现分布于北京市、河北省、湖北省、江苏省、安徽省、辽宁省的皇家陵寝建筑群,国务院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已列入世遗名录的明陵寝有明孝陵(江苏南京),明十三陵(北京明长陵、明献陵、明景陵、明裕陵、明茂陵、明泰陵、明康陵、明永陵、明昭陵、明定陵、明庆陵、明德陵、明思陵)、明显陵(湖北钟祥)、景泰陵(北京)。
清陵寝有盛京三陵(辽宁新宾县清永陵,沈阳清福陵、清昭陵陵),清东陵 (河北遵化清孝陵、清景陵、清裕陵、清定陵、清惠陵、昭西陵、定东陵),清西陵(河北保定清泰陵、清昌陵、清慕陵、清崇陵)。
尚未列入世遗名单皇家陵寝的明祖陵(江苏盱眙),明皇陵(安徽凤阳),明东陵(江苏南京)以及东京陵(辽宁辽阳)。


Old FU
2015年11月28日初稿
2017年09月04日补充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0571bike.com/thread-9053-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