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登录
立即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_tip!
登录
QQ登陆
微信登录
搜索
搜索
热搜:
川藏线
骑行北京
骑行攻略
骑行西藏
装备
新手
山地车
公路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驴友单车户外论坛
骑行论坛
骑行论坛
骑行装备
骑行装备
骑行知识
骑行知识
骑行路线
骑行路线与攻略
自行车库
户外品牌
户外品牌
户外保险
户外保险
快捷导航
自行车装备
人身装备
自行车配件
山地车保养
骑行经验
骑行技巧
骑行健康
骑行安全
美利达
捷安特
喜德盛
ucc
大行
闪电
死飞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驴友单车户外论坛
»
骑行论坛
›
骑友交流
›
骑行知识
›
郑州:中岳庙风雨两千载。
推荐主题
小号网-抖音里面的等级_抖音账号在线交易购
账号交易网-微信小号网站,微信小号在线购买
杭州百货购物攻略 杭州大型购物
锦州世博园攻略(详细游玩指南,让你玩转锦
春节去哪旅游最值得推荐(精选春节旅游攻略
runningman首尔景点哪几 韩国runningman好
返回列表
查看:
27
|
回复:
0
郑州:中岳庙风雨两千载。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苦行僧
当前离线
积分
274215
窥视卡
雷达卡
苦行僧
楼主
电梯直达
发表于 2024-7-21 08:24:08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中岳庙现有建筑四百余间,汉至宋代保存下来的千年以上古柏树三百余棵,历代各种金石铸器一百多件及一些名贵石刻等。
中岳庙的面积比少林寺大很多,电影《少林寺》的许多场景都是在这里取景的。
来到中岳庙已经是下午四点钟,游客并不多,我们得以静静的欣赏着一大片古建筑群。遥参亭是一座建在中岳庙外的八角形亭子,过往行人来不及到大殿中去祭拜中岳神,可以在这个亭子里遥远的参拜。
整个布局是清代乾隆皇帝游嵩山时下令按照北京故宫的形式布局的,当地有“小故宫”之称。
中岳庙外的两根华表,并不太容易见到,彰显着中岳庙的身份地位。
大门虽然斑驳陈旧,却是按照故宫天安门的标准来修建的,只是规模比天安门小了许多。
沿着平整的石板路走进来,两侧都是高大的柏树,挂着蓝色牌子的都是古树,最古老的柏树有4000年。
配天作镇坊,原名宇宙坊,明代建筑,清初重修。
路边的古树极多,看到挂有蓝色的牌子就走近去看看这棵树有多少年,到了最后,看见树的粗细程度竟然也能大概猜出来年龄了。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依照西汉武帝加封太室祠的形式,对中岳庙进行了大规模整修,廊房一项就修有八十余间。当时为了表示对神灵的敬意,在这里挖一地宫,把旧有的不可修复的神像存放在地宫里边,上建一亭,取名古神库。
这四尊铁人堪称中国第一铁人。它是目前我国现存形体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守库铁人”。
文昌殿旁边的这一个柏树是中岳庙最古老的之一,有着4000多年的历史。
四岳殿台上,按照方位分别供奉着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和北岳恒山,在这里一眼看遍五岳。
每一座大殿前都有一块大石头,刻着这一座山岳的标志。这四岳殿台也是中岳庙内独有的。
峻极门,因是通往中岳庙主殿—峻极殿中心院落的大门而得名。左右两侧为东西掖门。初建于金代,明朝被火烧毁,清世祖顺治十年(1653年)重建,现存制式是清乾隆年间重修的建筑。
嵩高峻极坊,又名迎神门,清代建筑。额题“嵩高峻极”,传为清康熙皇帝御书,和北京故宫的承光门相似,是全国现存清代木结构建筑的精品。
峻极殿,又名中岳大殿,是中岳庙的主殿。面阔九间,进深五架,面积近千平方,是仿照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修建的,相当于中岳神处理政务的地方。初建于宋,明末被火烧毁,清朝重建。
脚下则是天地之中,这里是天下的中心,自古以来得中原者得天下。
御书楼,是中岳庙最后一座殿堂,为历代贮放道教经典符箓的地方。后来,因清代的几位皇帝祭祀中岳时多在殿内题碑书铭,拟阅文稿,故改称御书楼。
登封市区乘坐公交车2路到中岳庙。
80元。
中岳庙内最好请一位讲解员介绍一些历史资料,否则只是看风景收获不大。
--------------------------------
新浪微博:river_2014大河
微信公众号:river2014_tour
--------------------------------
声明:
本文图片和文字所有权归river2014大河所有,转载请署名,未经许可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其它需求请与作者联系。
--------------------------------
郑州·登封中岳庙,你真中! 郑州东岳天齐庙
中岳庙位于登封市城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遗产点之一,
清乾隆时,按照北京清故宫的建造方法,
对中岳庙作了一次大规模的全面整修。
整个庙宇的布局制式都与故宫相似。
因此,有北方“小故宫”之称
中岳庙背倚黄盖峰,面对玉案山,
西有望朝岭,东有牧子岗,群山环抱,
总面积13万平方米,也是五岳中现存规模最大,
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
中岳庙前身是太室祠,后成为道教的活动场所,
但仍保留着礼制建筑的特点。南北朝时期,
道教在中国形成,太室祠易名为嵩岳庙,
成为中原地区道教活动中心。
中岳庙基本上保留了清代重修以后的规制。
庙中有殿、宫、楼、阁等建筑39座近400间。
总面积近13万平方米,中轴线全长650米,
共有7进11层建筑,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雄伟,
主殿峻极殿是五岳中最大的殿宇。
中轴线两侧分布有古神库、四岳殿、东西廊房、
火神宫、祖师宫等多组院落,
庙内还有古代碑刻73品,汉代至清代的古柏330多棵。
完整的建筑布局使中岳庙成为一座主次分明、
错落有致、布局紧凑、色调和谐的庞大建筑群。
西汉时期,汉武帝下令叫祠官增建太室神祠
以山下之百产封给神祠作为供奉之用,
使中岳庙地位更加巩固。同时,
太室山也被封为“嵩高山”,简称“嵩山”
正式与中国原有的四岳并列,称为“中岳”
北魏时,祠址经过了三次迁移后,定名为中岳庙。
唐代,中岳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唐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对中岳庙大加整饰,
扩建殿宇,是中岳庙的鼎盛时期
宋太祖金妆神像,岳神的冠戴衣着沿袭至今。
以后又绘饰壁画,遍植松柏,不断为之增添光彩。
清乾隆时,按照北京清故宫的建造方法,
对中岳庙作了一次大规模的全面整修。
整个庙宇的布局制式都与故宫相似。
庙内主要建筑,从南向北,由低至高,
顺次为中华门、遥参亭、天中阁,
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峻极门、
峻极坊、大殿、寝殿、御书楼,前后共11重
文昌殿
文昌殿也称化三门,取名于道教的“一气化三清”,
是中岳庙的过往门庭。化三门后西侧,
有无字碑亭。亭内立有清代石碑一通,
碑上只有线刻花边,没有文字,故称"无字碑"。
立此碑的意思是说岳神之德。
峻极门
峻极门附近有许多珍贵文物。
峻极门前东侧四角亭内有《中岳嵩高灵庙碑》,
碑文传为嵩著名道士寇谦之所书。
峻极门前甬道两旁为四岳殿,
依次是东岳殿、南岳殿、西岳殿、北岳殿
加上中岳恰是五岳。古人称中岳庙为土神之宫,
五行土为尊,所以中岳为五岳之首。
中岳大殿
峻极殿,或称“中岳大殿”,是高山规模最大的建筑。
此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庆殿顶,
上覆黄色琉璃瓦,椽飞斗拱,梁枋天花,
皆用清代最尊贵的和空彩画。这种规格的大殿,
在明清之际仅次于皇宫和皇陵中的主殿。
清初殿外还悬挂有宋人颜体“峻极殿”三字匾。
图/文 刘 客 白
山西晋城泽州周村东岳庙(资料图片) 郑州东岳天齐庙
周村东岳庙位于晋城西南28公里的周村镇中,以前长期被粮库占用,近年得以全面修缮
周村东岳庙布局奇特,正面三座大殿一字排开,三座殿均无创建年号相关的题记及碑刻,庙内有一块明隆庆四年(1570年)碑记载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重修,现存三座大殿都有宋代建筑的影子,同时也有后代改造的痕迹,正殿和东殿古构较多,西殿后代成分较多。
本篇是周村东岳庙的资料图片,详细解读请参阅我的专栏 专栏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寻访》>>>
正殿,门框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捐门题记
东殿
西殿
后面是2012年修缮前拍摄的几张照片
如果您对历史古迹感兴趣,欢迎加入我们
今日头条:爱塔传奇访古之旅 - 专栏 -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寻访、南诏大理史迹旅行图传
抖音、微博、 b站:爱塔传奇
查阅历史文章请点击公众号菜单“ 基础知识”-“ 文章列表”
八座唐代建筑参观指南>>>
八座辽代建筑参观指南>>>
江山万里如故--走访秦汉帝王陵(第二稿)>>>
南禅寺大殿改变了什么(第二稿)>>>
锦瑟华年 - 寻访唐代帝王陵及遗迹>>>
乱世枭雄今何在,走访五代帝王陵(第三稿)>>>
四川安岳的国保石窟>>>
五代十国时期的木结构古建筑>>>
天地任驰骋:记辽代木结构建筑>>>
长江以南的几处早期木结构建筑>>>
走访关中十八唐陵>>>
探访北宋七帝八陵>>>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0571bike.com/thread-91870-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旅途故事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