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卧龙岗遗址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8-4 02:2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卧龙岗遗址
卧龙岗遗址属商代遗址,位于定兴县东落堡乡东引村东。遗址东300米临拒马河,西南700米临易水河,两河在遗址东南汇合向东流泻。遗址面积2.8万平方米,中心高l.5米,两侧缓坡而下,自然形成自西向东延伸的土岗。纵观全貌,蜿蜒若龙,故称卧龙岗。1975年10月平整土地挖土时,在遗址附近农田中发现砂红陶片(鱼骨盆)、绳纹筒瓦、板瓦、灰陶豆颈、罐颈部、盆口沿、牲畜骨骸、灶和灰坑等。
1976
年5月,省、地、县三级考古工作者对该遗址进行了钻探,探明文化层厚度为2米,由东南向西北发展,时代逐渐变晚,经考证为商、周遗址。l984年一
l987年,省、地、县三级文物考古工作者先后几次对遗址进行重点复查,采集了大量标本,其中石器有石镰、石斧、石镞;骨器有骨针;器形有罐、盆等;陶器有纺轮、豆柄、鬲足等器物残片。质地以夹砂灰陶为主,红陶次之;纹饰大部分为绳纹。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200米,文化层厚约2米。1982年7月,该遗址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标志牌为基点,向东5米,向南l米。
具体位置:卧龙岗遗址属商代遗址,位于定兴县东落堡乡东引村东

                       汉阴龙岗公园有哪些景点 - 汉中龙岗遗址公园
                           1. 汉中龙岗遗址公园我弟弟就在汉中市龙岗中学,学费大概2万多,每月生活费得800到1000,还有补课费,共计下来3万左右吧,毕竟学校是按中高档来制定的,学校各种教育器材,教师水平都很高,这钱花的很值得,孩子能接受到好的教育,最他以后都成就起决定性作用。
2. 汉中龙岗文化遗址古代的汉中指的是陕西省汉中市。
汉中市,简称“汉”,古称南郑、兴元、梁州、天汉。位于陕西省南部,北依秦岭山脉,南屏巴山浅麓。汉中市因汉水而得名,自古就有“天汉”之美称。汉中是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陕南地区最大城市,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连接枢纽,也是两汉三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
汉中的历史发展如下:
1、约120万年前,在汉江沿岸的今梁山镇龙岗寺地区就有古人类活动,龙岗寺遗址是我国发现的为数不多的超过10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存。龙岗寺古人类遗址公园的文化面貌接近北首岭中期前段,属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较早的阶段。
2、夏代,境内有褒国。《国语·郑语》及《史记·周本纪》中均记有夏末褒国国君化龙故事。褒国地望约在今汉中地区中部汉江以北、秦岭以南一带。
3、商代:此地属褒国(汉江以北)及古蜀国(汉江以南)。
4、西周先后属梁州、雍州。境内仍有褒国,为周朝“南国领袖”,又称周南(国务院公布汉中为历史文化名城,称汉中上古时期为周南)。
5、春秋战国时,汉中境内为南郑地,先后分属于秦国、蜀国。
6、战国中期,南郑是秦蜀争夺的要地。前451年,秦国进攻南郑,蜀人一时手忙脚乱,人力粮草等补给供应不上,丢失了南郑,秦左庶长修筑南郑城。蜀人在其后的10余年时间里,不断集结兵力反攻,最后将南郑艰难夺得。
公元前387年,秦国再度大举进攻蜀国,夺取南郑,但不料,蜀国再次反攻,占据南郑。
公元前312年,秦攻楚,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初设南郑县(今汉中市汉台区境内),西汉初郡治迁至西城县(今安康市汉滨区境内)。东汉初郡治复还南郑县(今汉中市汉台区境内)
7、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13刺史部。汉中郡隶属于益州刺史部。
8、东汉建武元年至6年(25-30年),郡治改迁南郑(在今汉中市区)。东汉末,张鲁割据汉中,改为汉宁郡;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降张鲁,又改为汉中郡;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据汉中,仍设汉中郡。
9、三国魏景元四年(263年)魏灭蜀汉,分梁、益二州,梁州领八郡,治于南郑。
10、晋太康十年(289年)改设汉国,不久即废。
11、南北朝时,汉中先后属刘宋、萧齐、北魏、萧梁、西魏、北周,境内设梁州、兴州(今略阳县)、洋州(今西乡县),并侨置秦州及70多侨县。
12、隋初,境内仍置梁、兴、洋州,后改为汉川郡、顺政郡、洋川郡。
13、唐代设梁州总管府,后改为都督府,下设梁、兴、洋、集4州;贞观元年(627年),废府设道,汉中属山南道。
14、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后唐、后蜀先后据有汉中,仍设兴元府及洋、兴2州。
15、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境内置兴元府及洋、兴2州,属峡西路(即“峡路”,路治夔州今重庆奉节)。熙宁五年(1072年)设利州路(川峡四路之一)及所属兴元府,治所均设于汉中。利州路辖秦岭以南、长江以北地区。
16、南宋绍兴十年(1141年)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两路,东路治设于兴元(汉中),西路治设于?
?州(略阳);后利州东、西路几经分合。
17、元代为了加强对四川地区的控制,设兴元路于汉中,为隶属于陕西之始。
18、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路为府,设汉中府。
19、清代设陕安道于汉中,辖汉中府、兴安府(今安康市)。
3. 汉中龙岗公园何时建成汉中龙岗大道预计2021年开通
4. 汉中龙岗遗址公园在哪里古代的汉中指的是陕西省汉中市。
汉中市,简称“汉”,古称南郑、兴元、梁州、天汉。位于陕西省南部,北依秦岭山脉,南屏巴山浅麓。汉中市因汉水而得名,自古就有“天汉”之美称。汉中是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陕南地区最大城市,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连接枢纽,也是两汉三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
汉中的历史发展如下:
1、约120万年前,在汉江沿岸的今梁山镇龙岗寺地区就有古人类活动,龙岗寺遗址是我国发现的为数不多的超过10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存。龙岗寺古人类遗址公园的文化面貌接近北首岭中期前段,属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较早的阶段。
2、夏代,境内有褒国。《国语·郑语》及《史记·周本纪》中均记有夏末褒国国君化龙故事。褒国地望约在今汉中地区中部汉江以北、秦岭以南一带。
3、商代:此地属褒国(汉江以北)及古蜀国(汉江以南)。
4、西周先后属梁州、雍州。境内仍有褒国,为周朝“南国领袖”,又称周南(国务院公布汉中为历史文化名城,称汉中上古时期为周南)。
5、春秋战国时,汉中境内为南郑地,先后分属于秦国、蜀国。
6、战国中期,南郑是秦蜀争夺的要地。前451年,秦国进攻南郑,蜀人一时手忙脚乱,人力粮草等补给供应不上,丢失了南郑,秦左庶长修筑南郑城。蜀人在其后的10余年时间里,不断集结兵力反攻,最后将南郑艰难夺得。
公元前387年,秦国再度大举进攻蜀国,夺取南郑,但不料,蜀国再次反攻,占据南郑。
5. 汉中龙岗遗址公园项目进展情况在公园的北门不远处有一个停车场。
6. 汉中龙岗遗址公园规划汉中四号桥也叫汉中市西二环大桥(又叫龙岗大桥)。坐落在汉江上,一端连接汉中市汉台区湿地公园和吾悦广场,另一端连接南郑区梁山镇,附近有美康西院和东辰外国语学校(目前正处于开发阶段,许多大型项目己开工或等待开工建设),交通便利,风景优美,大桥的建成通车带动了两岸经济的快速发展。
7. 汉中市龙岗遗址陕西省的蓝田县蓝田人遗址,包括陈家窝地点和公王岭地点两处,陈家窝地点距今65万年左右,公王岭地点距今100万年左右。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梁山镇龙岗寺古人类遗址,它的旧石器遗址是迄今陕西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文化遗址,距今120万年以上。
8. 汉中龙岗遗址公园介绍汉中去的地方有很多。以下提到的但是必去的景点有很多,1.汉中得褒河斜栈道,它是我国古代横跨秦岭,连接关中,四川而成的栈道。
2.汉中的紫柏山森林公园。
海拔1300-2600米。青山绿水,风景如画,最好是夏天去。可以凉快点。
3.汉中拜将坛,相传为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时所立。
4.汉中武侯祠,为诸葛亮建造的祠。
5.汉中张良庙,因为它曾经封过候出名。
6.汉中博物馆,。
里面有石门十三品,可以看看。
7.汉中南湖公园。
山清水秀,风景如画,鸟语花香。
8.佛坪大熊猫保护区。
可以看熊猫。
9.洋县朱鹮自然保护区,可以看看。
10.黎坪国家公园,集山景,林景,水景。为一体化的公园。?
?上为可以去看看的景点
9. 汉中市龙岗和西汉三遗址管委会市长,方红卫
领导市政府全面工作,分管市财政局、审计局,代管市金融办。
常务副市长,陈晓勇
负责市政府日常工作,分管市政府办公室(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机场管理局)、市政府督查室、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自然资源局(市不动产登记局、土地收储办、土地矿业权交易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局、扶贫开发办公室、应急管理局(汉中市消防救援支队)、统计局、政府研究室、行政审批服务局、智慧城市建设局、外事工作办公室,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汉中褒河物流园区管委会办公室)、滨江新区管委会,市政府驻外机构。
联系市监委,市级各民主党派,市税务局、国家统计局汉中调查队,市养老保险经办处,驻汉部队,汉中机场有限公司。
副市长,周景祥
分管市科学技术局(市外国专家工作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国资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市秦巴生态办),汉中航空智慧新城管委会。
联系市总工会、科协,汉中供电局、地电汉中供电分公司、市气象局、汉中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西安铁路局汉中车务段,中省驻汉企业。
副市长,李谞
分管市公安局、司法局、人民防空办公室、信访局。
联系市中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市国家安全局、无线电管理处。
副市长,屈占权
分管市教育局、商务局、文化和旅游局(文物局、龙岗和西汉三遗址管委会办公室)、体育局、经济合作局,汉中广播电视台,兴汉新区管委会,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联系团市委和市妇联、文联、工商联,汉中海关、市烟草专卖局,人行汉中市中心支行、汉中银保监分局、农发行汉中市分行、工行汉中分行、农行汉中分行、中行汉中分行、建行汉中分行、省信合联社汉中审计中心、邮政储蓄银行汉中市分行、长安银行汉中分行、西安银行汉中分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
副市长,邱仕伟
分管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民政局、卫生健康委员会、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双拥办)、市场监督管理局、医疗保障局、地方志办、供销社。
联系市残联、红十字会,市邮政管理局、邮政汉中分公司、电信汉中分公司、移动汉中分公司、联通汉中分公司、铁塔汉中分公司、广电网络汉中分公司。
副市长,许秋雯
以留坝县工作为主。
副市长,陈心亮
以城固县工作为主。
秘书长,王松柏
协助方红卫、陈晓勇同志处理市政府日常工作,协助陈晓勇同志分管市政府驻外机构,领导市政府办公室全面工作。
10. 汉中龙岗文化公园汉中龙岗大桥是汉中市重点建设项目,由市建规局、市城投公司组织实施,2009年9月开工建设,2012年8月竣工投用。大桥采用三塔斜拉与自锚式悬索组合设计,属国内首创,由主桥、引桥和引线三部分组成,全长1022米,其中桥梁长713米(主桥长555米、引桥长158米),南北引线长309米,宽42米,双向6车道。龙岗大桥是汉中市中心城区西进的主要标志,它不但将汉江南北两岸的行政区域和经济带有效连接,而且将西汉、宝巴、十天高速公路和108国道连为一体,加快了周边资源共享、产业互补,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云山 祝英早负盛名的龙岗寺人类古遗址
                           


龙岗寺位于今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梁山镇爱国村,东与历史文化名城汉中隔江相望,西接梁山,南带濂津、北临汉江,山势蜿蜒曲折,江流回旋如龙,故名龙岗。山上早年林木葱郁,且有神奇的“万石城”虎踞山头。早负盛名的龙岗寺人类古遗址,它是中国文化的根源。

这里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古遗址——龙岗寺旧石器文化遗址,除龙岗寺人类古遗址之外,考古学家还在黄家山、中梁山等地发现了数以千计的旧石器,类型众多,有砍砸器、石球、尖状器、刮削器、石砧、石锤等等,与大熊猫、剑齿象、羚羊等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伴生。经测定距今120万年以上,地质时代中更新世、文化上属于旧石器时代。

这里有新时期时代遗址——7500年前,原始人类已在南郑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定居生活,从事原始农业、畜牧业、渔猎等活动,生活资料有较可靠的保障;先民们的手工技艺、绘画雕像等具有较高的水平,为我们遗留下了一批绚丽多彩的彩陶和雕塑艺术品,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南郑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龙岗寺新石器时代人类古遗址在龙岗寺院东部,为一处规模宏大的新石器时代墓地群落。1983年5月至今,陕西省汉水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科学的发掘,清理墓葬430座,出土完整古人类骨架200多具。葬式分单人仰身直肢葬、二人合葬、二次葬等等,还有小孩的瓮棺葬。出土随葬器物三千余件,有玉制的生产工具、陶制品、磨制石器、骨雕艺术品、玉石装饰品等等;其中人面壶、船形壶、大头壶等文物精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这里有龙岗寺院古建筑——该寺院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清代曾三次重修,现存古建筑庙宇48间,总面积11685平方米。寺内香火缭绕,钟磬相续,风光绚丽,游人如织,在历史上早负有盛名,唐宋时期已经成为人们由汉中乘船游览观光之胜景。唐代著名诗人岑参曾有《陪赵行军龙岗寺北庭泛舟王侍御》诗曰:

谁宴双台使,行军粉署郎。

唱歌江鸟没,吹笛岸花香。

酒影摇新月,滩声聒夕阳。

江钟闻已暮,归棹绿川长。

这里有汉代墓葬群——分布在龙岗寺以东50米的地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先后清理了四座,其中西汉文景时期一座,东汉中期一座,东汉晚期二座。出土了青铜鼎、青铜剑、玉鹰、鎏金带勾、陶俑等弥足珍贵文物九十余件。

这里有中共陕南特委代表会议遗址——龙岗寺西院革命旧址。1931年5月,中共陕南地下党组织负责人梁益堂、贾拓夫等在南郑龙岗寺西院主持召开了中共陕南特委第一次代表大会,点燃了轰轰烈烈的革命烈火。,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龙岗寺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迄今为止,考古工作者在龙岗寺院西部梁山等地发现了数量众多、类型齐全的旧石器;在龙岗寺院东部发现了一处保存完整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遗址,其中包涵了多种古人类文化类型,这也是陕南地区重要的古人类文化遗址。1992年今陕南地区汉中市南郑县梁山镇内龙岗寺古人类遗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云山 舒祝英 供稿)



作者简介: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大河坎镇老科协文教组 周云山

[img][/img]

【期刊 572】

本期责编:田也
                       找寻诸葛寨东门遗址长生门,卧龙山风景区内的三国遗迹之一
                           找寻诸葛寨东门遗址长生门,卧龙山风景区内的三国遗迹之一

在绵阳市梓潼县的卧龙山风景区内,除了小水之前说过已经消失的诸葛寨北门“和熏门”,还有一个保存较为完好的石门,那就是“长生门”。“长生门”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驻扎时,诸葛寨的石门之一。



长生门的所在

相对于诸葛寨北门来说,长生门的位置就较为好找一些,它距离卧龙山景区内的孔明泉不远。从孔明泉旁边的水泥路向前走去,经过一段开阔地,右边是跑马场,左边沿着乱草之中的小路行走到悬崖边,有一处乱石堆放在一起的所在,就是长生门。



还有一种方式去长生门,是从卧龙镇的光明村路口,沿着小路直接上山,从山下翻山越岭上来,到达半山腰就能看到这处三国遗迹了。不过,没有当地人指引的话,普通人或许会迷失方向,毕竟这柏树林还是很茂密的。



在卧龙山风景区内,位于葱郁的半山腰上,还残存有三国时期的诸葛石寨,距离山脚有几里的距离。无法通车,只能步行前往,而且山高林密,很容易迷失方向。

卧龙山上的“长生门”:诸葛寨的东门遗址

据《蜀中名胜记》记载,三国时期诸葛亮出师伐魏,在卧龙山屯兵驻扎,建立石寨,被称为诸葛寨。而“长生门”则是诸葛寨的东门,也是所有诸葛寨石门中保存的相对完整的一处三国遗迹。



长生门矗立在一处悬崖边,两边是是石头堆砌而成,由三块长方形条石组成了石门的门框。横门上的条石上刻着“长生门”三个大字,两侧树立的条石上也镌刻有一副对联。石刻的对联内容是:羽扇纶巾当日曾驱司马,名区胜迹至今尚赖卧龙。

上联记事,下联抒怀,主要是追忆了当年手持羽扇,头戴纶巾的诸葛亮和司马懿斗智斗勇的事迹,下联主要讲当下卧龙山变成古迹,得益于诸葛亮的功劳。就连《三国志》中也记载过诸葛亮去世之后,却吓退司马懿的故事。

死诸葛走生仲达

在《三国志》裴松之注中,引用了《汉晋春秋》,就提到了一处历史小插曲: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后,杨仪和姜维奉诸葛亮的遗命整理军队回蜀国。这个时候有人告诉司马懿,说诸葛亮已经死去,所以司马懿就放心追赶败兵。



不过,姜维看到这种情况却让杨仪等人把旗帜调转放心,鸣响战鼓,向司马懿的方向进发。司马懿以为是中了诸葛亮的计,只好退走,不敢再次逼近。杨仪等人仪结阵离去,进入山谷后给诸葛亮发丧。

这件事被百姓当做一个谚语,内容为:“死诸葛走生仲达”,司马懿听说之后,感慨万千,“吾能料生,不能料死也”。可见诸葛亮用兵如神,死后余威尚存。

“长生门”的现状及保护

“长生门”虽然是三国遗迹之一,但镌刻的对联和横批应该是后人为纪念诸葛亮所为。虽然不知道镌刻与何时,但拘谨应该至少有几百年的光景了,左侧对联有些许毁坏,但相对来说,还是保存的可以。



如今诸葛寨的东门虽然也藏在柏树林内,不是很惹人注意,也已经残存成了一处遗迹,但要比北门好多了。这主要是长生门距离孔明泉较近,守庙人也经常会来看。也会指引游客前来寻找,所以对于长生门的保护和监管要比其他寨门好很多。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0571bike.com/thread-93028-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