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辰绿色家园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8-10 16:2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辰绿色家园是北京亚运村北大型的综合社区,中央公园位于该社区中部被东西向社区主干道分割成南北两块,在设计中通过模拟起伏的丘陵和大片种植的树林形成了气势磅礴的自然地景;并把人工设施如体育场,幼儿园,游泳馆等隐蔽在山丘绿树之中。一条由南向北蜿蜒曲折,被称为“流动的广场”的铺装的路径,通过一个步行天桥,把南北两个区域连成一体。沿蓿“流动的广场”一边是起伏的树林和山丘,一边是大片的草地和小溪,在广场上还有玻璃花房·戏水池、花架和攀岩等活动设施,这些设施使得中央公园在自然山水的宁静中充满了欣欣向荣的生机。

                       河北围场:守好绿色宝库筑牢“绿色家底”
                           作为塞罕坝精神的发源地,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强化环境保护,统筹推进生态建设、绿色产业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推向一个新高度。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开展全域生态环境建设

山峦叠翠、清溪潺潺。穿行在宝元栈乡丰富沟村的山上,满眼皆是郁郁葱葱的山林;山林里,一棵棵茁壮成长的松树整齐排列、枝繁叶茂,山雀在树林中觅食... ...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作为滦河和辽河源头区域的围场被国家确定为首都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围场生态建设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凸显。



近年来,围场县委、县政府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加大力度开展全域生态环境建设。近五年来,累计完成绿化造林79.15万亩、退化草地治理11.5万亩、湿地保护9852亩、矿山治理恢复3000亩,使得全县森林面积达到813万亩,活立木蓄积2800万立方米,分别占全省总量的10. 6%和21.8%,形成了塞罕坝、滦河上游、红松洼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塞罕坝、河北木兰围场2个国家森林公园和小滦河国家级湿地公园;御道口牧场草原森林国家4级景区、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4级景区共存的发展局面。

做好生态林业文章“绿色银行”铺平富民路

行走在宝元栈乡竹字上村,到处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色,放眼望去,树木苍翠、绿草如茵,农田林网亮丽惹人。

为了在生态建设中凸显“青山”就是“金山”的转换效益,围场还注意将国家要绿和农民要利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经济林和林药、林菌、林养、苗木、生态旅游等产业,使以林养农,以林促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2017年开始,该县在蓝旗卡伦乡实施集园林绿化苗木基地和生态旅游观光功能于一体的林业综合体项目。



该项目先后流转7个村的4200亩土地,建设了以“山水林苑郊野公园”为核心的乡土针叶树种苗木展示基地和园林绿化彩叶苗木培育基地,打造了集研究、生产、销售、培育、技术服务-站式综合展示区。通过发展观光林业、休闲林业等新业态,特色经济林、木本油料、林下经济等现代高效林业,实现了一产和三产有机结合。基地建设过程中,探索出“基地带农户、入股加分红”模式,帮助2100多贫困户通过租地得租金、务工赚薪金、入股分股金等形式,实现稳定脱贫。
                       美丽朝阳我的家丨金盏:绿色家园美如画
                           美丽家园

湛蓝的,是水也是天

碧绿的,是草也是树

美好的,是家园也是心灵

精彩的,是风景也是生活

43个街乡,43朵花

70年的砥砺前行

70年的奋力拼搏

在朝阳这片热土上

他们谱写了激情诗篇

绽放了幸福梦想



点击图片可放大观看哟

今天

咱们金盏乡走起吧





地区名片

金盏乡位于朝阳区东北部,地处温榆河畔,北部、东部与顺义区、通州区以温榆河为界,南至马各庄村与常营地区相接,西至北马房村和长店村与东坝地区、崔各庄地区相邻,北抵小店村与孙河地区毗连。总面积50.1平方公里,是朝阳区面积最大的乡。

区域看点

★蟹岛度假村★



位于金盏乡长店村,以种植有机蔬菜、水稻,养殖猪、牛、羊等家禽家畜和鱼蟹等淡水产品为主。蟹岛通过不断地调整、优化、创新,使都市农业的效益逐渐凸现。2003年,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成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7年,被确定为奥运食品基地。2010年,蟹岛已经发展为一个旅游休闲度假村,形成生态、文化创意两个园区和一个有机食品品牌,年吸引游客140余万人,为300余名本乡及周边乡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

★金港汽车城★



2001年,金盏乡政府利用原金盏砖厂600亩窑坑和48000平方米旧砖厂建筑物,翻建了金港汽车贸易园区。该园区设有一个容纳10000辆车的环湖绿色停车场,一个8000平方米的展厅,一个国际水准的赛车场和相应的服务设施,总投资3.8亿元,成为一个集车辆展销、维修、加工“全程一站式”的服务产业,同时可以举办专业车赛和国际拉力赛等高水平的场地。

金盏乡是首都国际机场进入中心城区的门户。辽金时期,先民拓荒筑园,形成了一座座古朴村落;宋元明清,漕运繁忙,浆声舟影,盛极一时。

绿色发展是金盏数十年来的主基调。1996年,全乡森林覆盖率为18.5%。1999年,乡党委、乡政府将全面提升绿化美化水平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全乡绿化覆盖率达到23%。2000年,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随着绿化美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目前,金盏乡林木绿化率达到67.8%,是全国第一个通过ISO14001环境质量体系认证的乡级单位。



区划调整后的金盏乡,对辖区内土地资源进行产业规划,合理布局,构建“三带”“四区”经济板块,“三带”即:东部温榆河生态、观光、休闲产业带,中部现代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开发带,西部南部农游合一生态旅游业产业带;“四区”即:温榆河生态开发产业区、北马房现代制造业产业区、楼梓庄文化教育产业区和长店生态旅游产业区。



近年来,金盏乡抢抓机遇,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了曹各庄、楼梓庄、北马房、长店4个村的拆迁腾退工作。机场第二高速、温榆河景观大道正式通车,道路、天然气、水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得到统筹推进。集体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按照“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的基本方向,完成了13个村经济合作社的选举工作及各村清产核资、劳龄登记、股权分配等工作。

2017年4月,金盏乡被确定为全市统筹利用集体产业用地试点乡之一。全乡紧抓历史发展机遇,编制“二绿”试点规划方案,全力推进全乡城市化工作。



金盏乡实施“马沙雷”棚户区改造项目,马各庄、沙窝、雷庄三个村实现整体腾退,腾退地块将建设金盏森林公园,公园占地4171亩,新增造林3785亩。公园核心区在马各庄村旧址上,在保留村中原有树木的同时,点缀常见的槡树、海棠、石榴等植物,体现乡情、乡愁和乡思。村庄内特色建筑门楼、老村口等代表性的建筑物也将移至核心区广场,供村民观赏留念。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标准,金盏乡不断推进东村、东窑村“美丽乡村”建设,提升美化外墙10.6万平方米、公园6处,美丽风景随处可见,宜居环境魅力动人,使村民的幸福感倍增。



金盏乡积极抓建设、提素质、谋发展,努力建设充满活力、富有特色、底蕴浓厚的文化强乡,连续多年举办“金盏地区群众文化艺术节”和“金盏地区群众健身体育节”,每年参与者达数千人次,不断满足和丰富了地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硬件设施投入,东窑村2700余平方米的文体中心已成为集图书馆、文化馆、村史博物馆、体育馆、老年驿站为一体的文化综合体。



挖掘地区特色历史文化资源,金盏乡成立了诗书画协会、楼梓庄继震卦武学社、金盏乡轻舞飞扬交谊舞队、花键队、花棍队、金盏乡长店吵子圣会、舞龙舞狮队、健身气功队等特色品牌队伍。

未来,金盏乡将坚持减量、提质、增绿,严守城区东北生态大门,以生态为基提升总体品质、以绿色价值联动产业发展,走一条金盏特色的宜居生态绿色发展之路,打造成为北京市“二绿”集体产业利用示范区,展示绿意金盏、诗意田园的城市形象。

来源:朝阳报
                       绿色家园 水墨泾县 山川灵秀
                           泾县是一片绿色的土地,南依黄山,西临九华山,襟抱太平湖,境内山高林密,溪涧纵横,小桥人家,峭壁嵯峨、古树纷披的桃潭秀色;山环水绕、碧波万顷的太平湖;一望无垠、涛声阵阵的蔡村竹海;茂密葱郁、古树参天的原始森林,犹同颗颗珍珠点缀在泾川大地。

泾县美景



桃花潭四周峭岩上古藤缀拂,烟雾缭绕,朝阳夕晕,山光水色,尤显旖旎。驾一叶扁舟泛游其上,一篙新绿,微波涟漪,足见“千尺潭光九里烟,桃花如雨柳如绵”。一叶秋风劲,桃花潭里既有春天的野花烂漫,又有秋日的红叶放光,一弯湖水,碧波荡漾,秋风中芦花飘荡,拂柳摇曳。

泾县村落



查济,不需要任何导游图,只要绕溪而行,所有景色就都可以尽收眼底。沿许溪从星吾公,财神桥而上,一路可以看到宝公祠,德公厅屋,天申桥,红楼桥,等建筑。查济是一个典藏在深山幽谷中的璞玉,岁月的浸润使它变得灰白、雅致;四座群山像巨掌环绕着它,它就像一件修炼千年的珍宝。据说,查济村原有108座桥、108座庙、108座祠堂, 三水村中流,三塔拱四门,石桥跨河溪,两岸古建群,时至今日,查济村虽历经百年风雨治桑,不复有往日风采,但在宝公祠、洪公祠、二甲祠中的镏金飞檐、雕粱画栋中不难想见查济村的昔日风貌。

泾县建筑



洋船屋位于泾县榔桥镇,经过四季风雨和历年霜雪,那青砖黑瓦于陈旧清幽间诉说着历史的曲折幽深,见证着主人的聪明才智。追寻洋船屋那散发出的独特魁力,你会被一种美所深深感动。在清朝中期,上海等港口才刚刚出现洋船,而在交通闭塞的黄田山区,就已造出了设计精巧、结构别致的洋船屋,堪称是件奇事。在经历了160余年的风雨剥蚀、波浪冲刷之后,这艘庞大而又奇特的“洋船”仍在凤子河里“行驶”着。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0571bike.com/thread-93575-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