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云南弥渡密祉旅游攻略攻略「云南弥渡旅游攻略必去景点」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8-20 08: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弥渡旅游景点
弥渡旅游景点弥渡县十大旅游景点
1.东山国家森林公园 AA?
?
弥渡县东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在弥渡县东山国营林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九八八年东山林场为摆脱贫困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在林场场部建盖起林业招待所、餐厅、歌舞厅,并建成了停车场,修理厂等配套设施。一九九二年东山国家森林公园抓住杨遇,响应国家的政策,申请并成立了东山国家森……
2.密祉景区
?
密祉景区密祉乡位于云南省中西部,东北与本县苴力、寅街两镇接壤,西南与巍山、南涧两县毗邻。国土面积140平方公里。辖6个村委会、36个自然村、40个村民小组,2007年末总人口16236人,距县城30公里,海拔1800—3064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
3.文盛古街
?
文盛古街到了花灯之乡密祉,不走一走文盛街,等于白来。文盛街是滇西著名的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也是昆明通往印度、缅甸的交通咽喉。昔日的繁华虽然已清风一缕,踪迹难觅,然而,排徊于引马石,观赏现存的古建筑,品一品文盛大街豆腐,听一曲当地的花灯小调,却也是一种享受。文盛……
?
4.报恩寺桥 ?
?
报恩寺桥报恩寺桥,现在看着平淡无奇,历史上却是滇西到滇南古驿道的必经之路。以前这附近有个纪念林则徐的报恩寺。报恩寺桥的传说:相传在三百多年前,弥渡太花乡西河畔住着一户人家,老俩口勤劳善良,小女儿乖巧聪慧,靠着披星戴月地辛勤耕耘和挑顶灯织绣,渐渐地家境越来越好,……
5.南诏铁柱庙 ?
?
南诏铁柱庙又名铁柱观、铁柱庙,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西面约6公里的太花乡铁柱庙村。因庙内的一根铁柱而出名,是弥渡县最著名的古迹。南诏铁柱,又称崖川铁柱、建宁铁柱或天尊柱,铸于唐、南诏时期,不仅是大理州内仅有的六项国家级重点文物之一,也是全国绝无仅有的珍贵文物,……
6.多祜清代砖瓦窑遗址 ?
?
多祜清代砖瓦窑遗址多祜清代砖瓦窑遗址位于弥渡县寅街镇多祜村委会东北面,距村委会约1公里、小瓦窑村500米处。多祜清代砖瓦窑的结构属于明窑,因形状象馒头一样而俗称“馒头窑”。其制作方法是在山坡地上挖一个竖穴,然后在竖穴周壁用砖块支砌。窑体由火门、火膛、窑室、排烟……
?
7.弥渡太极顶?
弥渡太极顶太极顶,位于密祉乡政府驻地西5公里的太极山巅,海拔3064米,为弥渡县第二高峰,冬春积雪,夏秋多雨,气候变化万千。开发于明代,殿阁别具风格,多为巨石垒成,有转石阁、竹扫寺、玉皇阁、忠义祠等宇。太极顶不仅自然景观神秘瑰丽,而且是天然中草药资源的宝库,植……
8.弥渡五台大寺 ?
?
五台大寺位于苴力镇下辖行政村——五台村委会,是苴力镇域内儒、道、释三教同流的宗教建筑群,整座寺宇坐东南西,前瞻太极群峦,后依五台翠屏,东、南、北三面皆古木苍天,青松掩映,景色宜人,真所谓“九州仙缘归佛地,五台玉案拱慈尊”。现存古建有观音阁及两耳、弥勒殿、王母阁……
9.天桥营锁水阁 ?
?
天桥营锁水阁天桥营锁水阁,位于弥城东约3公里的太花乡天桥营村西,坐西朝东,北临双龙海塘,面各天生桥文物景区,临水面山,景色宜人。1992年经弥渡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天桥营锁水阁始建于清光绪丁酉年(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合邑土庶集资建……
10.永增玉皇阁 ?
?
永增玉皇阁永增玉皇阁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由三进院落组成的古建筑群,占地面积3866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现存山门、戏台、中殿、南北殿、玉皇阁、龙祠、厢房等建筑,建筑群落庞大,是研究我国滇西地区古建筑文化的实物资料,又是研究滇西地区民俗文化、经济社会……
云南弥渡有哪些旅游景点?
弥渡县,地处云南高原西部、大理州东南部,东与祥云、南华县接壤,南与景东、南涧县毗邻,西靠巍山县,北连大理市。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诏铁柱",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文学彝族农民起义遗址"、永增玉皇阁、白崖城遗址、金殿窝遗址等。著名景区密祉景区、天生桥、铁柱庙等。
弥渡县景点
东山国家森林公园、密祉景区、五台大寺、天桥营锁水阁、永增玉皇阁等。
1、东山国家森林公园:在弥渡县东山国营林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1988年东山林场为摆脱贫困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在林场场部建盖起林业招待所、餐厅、歌舞厅,并建成停车场、修理厂等配套设施。
2、密祉景区:密祉乡位于云南省中西部,东北与本县苴力、寅街两镇接壤,西南与巍山、南涧两县毗邻。国土面积140平方公里。距县城30公里,海拔1800-3064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4.5℃-15.3℃,年降雨量850毫米,森林覆盖率达72.08%,居全州之首。
3、五台大寺:位于苴力镇下辖行政村—五台村委会,是苴力镇域内儒、道、释三教同流的宗教建筑群,整座寺宇坐东南西,前瞻太极群峦,后依五台翠屏,东、南、北三面皆古木苍天、青松掩映、景色宜人,真所谓“九州仙缘归佛地,五台玉案拱慈尊”。
4、天桥营锁水阁:位于弥城东约3公里的太花乡天桥营村西,坐西朝东,北临双龙海塘,面各天生桥文物景区,临水面山,景色宜人。
5、永增玉皇阁:是由三进院落组成的古建筑群,占地面积3866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现存山门、戏台、中殿、南北殿、玉皇阁、龙祠、厢房等建筑。
密祉乡的旅游景点
1、古驿道风貌
文盛街茶马古驿道,因地制宜,依山布局,打破了构图方正,轴线分明的建筑风格,道路(巷道)随山势曲直而布置,房屋就地势的高低而组合。居所、民居建筑多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四合院”,也有“一颗印”式院落,土木结构,青瓦屋顶。房屋依山而建,一般由主房、厢房、面房、耳房组成,主房依山就势而建,高于面房和耳房,主房的前面为面房,两山侧为耳房,主房下两边为厢房。解放前,大多数是木屋草顶,现98%为土木结构,瓦屋面。按传统习俗,主房所有权属父亲,面房属母亲,耳房属儿女。文盛街市井设计,石板古道依山势布局,有主街,有巷道,有沟渠也有暗沟,街依沟延伸。高低错落,酷似江南集镇,又近于山镇特征,别具一格,如一幅迷人的风景画,有一种自然和人工巧合之完美,可算高原山区建筑风格的一大特色。
2、魁阁(又称魁星阁)
位于文盛街北出口处,青瓦覆盖,钩角飞檐,红栓(今已剥蚀)顶层高高挂着“魁星阁”匾,古朴庄严。它坐北朝南,大门敞开,四级古台阶,上至楼底平台,台上由大长古镶边砌成。跨入高门坎,阁内有一泥塑像。这神像一脚独踩鳌头,一脚高跷顶斗,双手高举,分举笔砚,圆眼环睁,作圈
密祉镇点状,甚为威严,象征对文人的考核,传说,他就是掌管科举选儒大权之魁星神。成语“独占鳌头”即源于此。科举时代喻为中状元者,现多用于形容考试名列榜首之人。站在魁阁楼凭窗远望,文盛街,密祉坝,东边的村落可尽收眼底。阁楼四周的竹、桃、柳、塔汁树及园圃,与阁楼构成一幅郁有葱葱,富有乡村园林情趣的天然画图。
3、土主庙
在魁阁西侧的三十米处,是一院三坊一照壁古色古香的建筑。大门虽简朴,但是不失古建典雅风格。进入大门,满院花木,交相争艳。花木皆 植于约三米长,一米高的大花台上木锦花树遮了半个院子,紫薇花树高出院墙,花团锦簇,艳丽多姿,耀眼夺目。南厢房三间,北厢房三间,均衡排列。雕画显目的下殿,立有各色泥塑佛像,中间一尊,传说是保一方平安的土主神像,古代常常在此祭祀,香火不断。清代时期,文盛街利用此庙为义学,私塾。教师是本街贡生李元阳先生,在当时重男轻女的时代,李贡生打破教男不教女的封建陈规,学生实行男女均收,教的是“忠”、“孝”、“仁”、“爱”、“礼”、“乐”,许多现在八九十高龄的老人,都在上过学。上辈老人讲,每每挑水或路过此庙,里面常传出朗朗读书声,令人驻足神往。它给文盛街增添了文化书香气息,传播下文化种子。经岁月的风雨剥蚀,现已失去了当年的光彩,除紫薇树依然傲立开放外,房屋已残破并改作它用。
4、文宫(今永和完小)
位于土主庙上方西侧,从土主庙大门西上石块铺砌的小坡约百米到坡头,即到文宫前平坦场地。登七级台阶,进入文宫大门,便是四合院一进两天井,古代是传统艺术建筑风格的大院。主院为一殿三厢楼房,东大门楼,是三层砖瓦土木结构的大楼,是文盛街“大木匠”刘京安负责设计建造的传统建筑。此楼高大,美观而坚固,北厢房三间,有会客厅,办公室,还有宿舍,北角侧门进去,又是三方小院,用一敞院,西边和南边有一厢瓦房,东边南边是围墙,此院既是花园休闲场所,又有教室、工作室。主院内有两棵桂花树,北边一棵为金桂,南边的是银桂(后枯死)。正殿就是“孔圣先师”大殿。沿十级石梯登堂,两侧大柱有色彩,巨龙盘绕,大屋顶画栋雕梁,各色图案,五彩缤纷。殿前走廊各扇屏门,雕刻有龙、凤、狮、虎和各类花鸟古代民间故事人物,山水形象各异,工笔精巧,栩栩如生。大殿神龛上除文昌帝君塑像外,又有檀香木精细雕刻的孔子牌位,两旁是一副述说孔子生平业绩的对联:“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逢祭孔节日,许多乡绅文士教师都来此殿顶膜拜,唱颂赞歌。此礼节纪念活动,解放后自然消失。文宫经多次易名,这所学校历史悠久的“百年小学”培养出不少人才,在此读书的学生中,有许多都在国家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中成了骨干和中坚力量,有的在大学、中学、小学任教;有的在省、州、市、县级国家机关任职;有的在军队中担任保卫国家安全之军职。崇文重教的文宫,现在真正成了桃李芬芳,欣欣向荣,育人兴国之福址。
5、聂家马店
位于文盛街古道上方,离村委会100米。聂家马店是当时茶马古驿道上最大的一家马店,面积3200㎡,从平面布局来看,为四合院、土木结构、青瓦屋顶,由主房、厢房、面房、耳房组成主房座西朝东,两侧为厢房,院内走道2.5米,长80m,走道两边有客房5间,供客商歇脚之用,后院有一过厅,主房两侧为马厩有一口古井,深为20m,直径0.8m。从功能上看,该马店设施齐备,不愧为当时较为繁华的马店。
6、杨家桂花店
位于文盛街古道上方,因院落中有一棵直径约0.3m,10m的大桂花而得名,是古驿道上占地面积最大(4000㎡)的马店,房屋布局错落有致,构造较为复杂,房中有房,巷道环房屋布局,长110m,宽3m,房屋土木结构,正房左侧与二房住入,右侧有一过厅直进后院,为马帮首领的豪宅区,厢房是客商住处,正房前有马厩三间,且有单间马厩和单间住宿,方便马夫管马。
7、古戏台
位于古驿道上,土木结构,上下两层,走道居于整个楼台中央,两侧均有楼梯可上下戏台,戏台前用雕刻装饰,上层为表演区域,下层供化妆准备用,后院供人住,占地450㎡,古戏台是集文化交流和戏曲艺术欣赏的集聚地,来往客商常聚于此,欣赏地方文化和解旅途之疲劳。
8、石家耕读大院
位于古驿道中间段,大院整体为“三方一照壁”,前面是过厅夹一小院,大门过厅再进二门到后院,三进至布局,形成了风情浓郁,优雅的古朴风貌
。石姓家族从南京经德苴阿助迁徒到密祉文盛街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此院落里,历代石姓老人都非常重视“耕读”且文风很盛,家教甚严,故人才辈出,学子比比皆是,并获 “太学生”匾额。清代出秀才,民国时有4个大学生,现代大学生达20多人,并有石绍程、石贤才、石天才、石兴才等一批文化人、被乡人誉为“鸡枞窝”和紫竹林中的“文化大院”。
9、尹宜公故居
弥渡早期中共地下负责人,民歌《小河淌水》的收集整理者尹宜公,其故居也在文盛街中央,为土木结构,青瓦屋顶,长30.2米,宽11.6米,占地350.32㎡。由于历史因素,部分房屋无人居住,急待修缮,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支持下,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完成。
10、周家巷道
主巷道长420米,支干道一条与张家、戴家、杨家各大院相通到文盛街入口,长1100米。一条经过张家大厂分岔至李玉池、李玉正家大院长300米。巷道犹如鸡肠子、“迷魂阵”,弯弯曲曲,依房屋布局,把古驿道上排建筑融会贯通,户户相交,此路在古代的设计理念也居于在抵御外来侵入方便反抗或隐蔽,也因此,巷道深厚的文化成了旅游景点的又一大亮点。
11、李家大院
此院占地面积较大,房建结构较规范,并与其南的单院房相联共进一大门。四枋房建完整,南北耳房健全。此院落为正东西向,主房座西向东,据实地考察其木作结构及木料质地,当为清末新建,局部枋、檩、雕刻已有糟朽。此院各房均为重檐,且外走廊部分(俗称厦裆)均已被从檐柱一线装修利用,仅留60cm左右坎沿。院天井较大,东西1013cm,南北913cm,基本呈正方形,故此院落呈“一颗印”格局。
12、碧云庵
原名“飞来寺”,革命根据地之一,是文盛街后山坡上风光奇旎的古代佛教胜地。坐西朝东,屹立在古柏、桃李、桂林中,前面是层层梯田,下面是古木森森的梅家阱,南面是葱笼秀美的打箐苗山,面是松林莽莽的凤凰山,面近邻仁和里(新村)。碧云庵寺为一祖宗教建筑群,建筑群沿西依山建有照壁,大雄宝殿,西侧有祖公坛、玉皇阁。“大雄宝殿”为单檐歇山建筑,檐下为不雕垂花构件斗拱,其斗拱,檐枋等雕刻精美。殿内主要有用黄铜塑的“释迦牟尼”像和用乌铜塑的“闺佗”像,其余为太上老君、孔子等二十余尊塑像,形成了三教同殿的宗教信仰。在“大雄宝殿”东西侧,均有过厅,南面厢房为“祖公坛“,后为菜园,西面厢房为客房,后为花园,花园内有古茶花“九仙十八瓣”、玉兰、松柏等古树名花数十种,有10㎡左右的圆池,内设假山,花园集观赏游乐为一体,常有文人骚客聚于此,品棋诗画山水。大殿东西房及正门过厅均为二重歇山殿阁式建筑,庄严古朴,错落有致。每逢民间太阳会、光阳
会等会期,香客不止,络绎不绝,正月十五期间,文盛街在此编扎龙灯。
13、水碾、水磨、水碓房
坐落在街南端玉帝山脚,小赖坡旁100米。始建年代无法考证。它的构造,为前辈人世代造福的功能至今在人们头脑中仍难以磨灭。它是利用丫口子(安乐村)奔流而来的亚溪河水分流作动力碾米、磨面、冲碓的。整个建筑分三层,象一座多层楼台式的上层是大碾户,内有一个大圆盘石槽,石碾通过下面的水轮旋转,传到轴杆,驱动石碾沿石槽内转动碾压而出米粒,由碾子碾出的米光泽好,颗粒不碎。人多的大家庭,多数到碾房碾米,连接碾房下面的是磨房,是继续利用碾房流下来的水,冲入磨水槽,带动轴推磨旋转磨出面粉的,磨面的种类有:小麦、大麦、荞子、高梁、蚕豆、豌豆、包谷等。再下一层是碓房,是再利用磨房流出来水用渡槽引下冲动碓房的大水轮转动,使水轮轴上的方板下下敲打碓尾,以此启动碓嘴石冲臼窝里的谷物。碓有四张,碓的使用较灵活,谷多的要四张,谷少的可视情况用一或二三张,大小户人家都适用。文盛街这座由碾、磨、碓三连贯组合的农产品加工作坊,在没有电碾磨之前,它不但减轻了人冲、人磨的劳动强度,造福了本街附近一些村子的村民。这座三用加工作坊,现虽已成为历史,但当时前人科学利用水资源服务生产、生活的智慧及创造力却深深的为文盛街后背人们怀念和敬佩。
14、珍珠泉
位于文盛街最南端,之所以得此盛名,是他与其他村镇多数大小水井相比有如下一些特点:其一、具有乡村园林建筑特色。井坐落在葱葱郁郁绿草、柳林之中,旁边是哗哗奔流的亚溪河,两岸是碧树葱笼、绿柳婆娑了、幽幽含烟,珍珠泉旬镶嵌在河畔的一颗明珠,井为正文形,由条形正面石砌成。深约三米多,四边各长2.5米,井面栏用整块长条大正面石铺成,挑水男女沿石板而行平衡不滑。其二、水质清纯,由地底层冒出的天然矿泉水冬暖夏凉,清沏见底,洁净清甘、爽口,用它制作豆腐、黄豆粉、甜米酒、酱菜等,外观色泽、品质最佳,食之甘味。为全密祉市场及县境内外消费者所青睐。水质标准符合国内国际指标要求。其三、出水量大,一年四季水象晶莹的一串串珍珠源源不断从井底冲向水面,大旱之年,亦然如此,不会干涸,以其永不休止的甘泉滋润着文盛街世代繁衍发展的子孙。
15、凤凰桥
与珍珠泉相伴,是古驿道上极负盛名的古桥梁之一,呈东方民族园林设计风格,双孔青石,桥身长约14米,宽2.1米,桥面全部用宽0.4米的长石条架成,桥两边有石雕柱栏杆作防护,重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造型精巧别致,中间的桥礅成棱形,向桥东西突出,犹如桥的两翼,名为“雁翅”,真正体现了“凤凰桥”的形态内涵,既起到装饰作用,又符合力学的原理,充分体现了当时能工巧匠的才智。为?
?护古桥,当地人民在古桥东侧修建了现代的钢混桥,一新一旧,一古一现,相映生辉,相得宜彰,体现着时代的发展和对历史的尊重。 桥的北头有一棵浓荫如伞的大槐树,开花季节,清香四溢。桥的台面西部立有一尊背东朝西、体重千斤,高1.8米(含底坐),昂首巍坐(非狮、非虎、非麒麟)的大独角兽的石雕旬。
16、文明阁
与凤凰桥相连的,原名“财神阁”,建于四十年代,为重檐攒尖顶,明二暗三层,总高约9.8米,底层高2.8米,古驿道自北向南穿行而过,是古驿道上古驿站关隘的显著标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1、密祉花灯
密祉花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追本溯源,它起源于唐南诏时期,据历史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治国有方,选贤用能,把国家治理得国泰民安。据传,为李翠莲冤死一案,他曾魂趋地府,调查了三教九流在生时的所作所为。唐太宗还阳后,举办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水陆大法会做道场,以普度各种受罪的阴灵。在大法会之前,组织了一批能歌善舞、爱唱爱跳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化起妆来,载歌载舞迎接“灯神”,抱“灯神”牌位的唐太宗为了不让他人看出自己,让丞相魏征将自己的眼眶、鼻子、嘴巴都抹白,并穿上黑罩袍,戴上鱼尾帽。这个抱“灯神”的角色在今天叫“老打岔”。水陆大法会期间,人们尽情地欢唱,自编自演,扎起彩灯,舞起狮龙。这就是传说中的花灯起源。
密祉正月十五、十六花灯盛会相传是:古时候,东、西宫皇后因西宫皇后用竹篾扎了一个大脚女人玩花灯,惹恼了东宫大脚皇后而两宫大动干戈,西宫部下被追杀至密祉太极顶,危急中,部分将士跳下峡谷,紧急关头,皇帝得知真情,发急令招安。西宫所余部下回到弥渡,踏歌欢庆,时值正月十五元宵节大放花灯。这就是密祉正月十五、十六元宵灯会的源来。
其实,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密祉花灯是南北文化交流的结晶。密祉在历史上就是重要的咽喉要地,一条贯通南北的古驿道穿坝而过,交通的便利不仅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增强了文化的交流。经天宝战争,两伐南诏,这里留下了10多万散兵游勇。这些人不仅带来了北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带来了苍劲古朴的黄河文化。明洪武年间,西平侯沐英的定西岭战役,以及明、清两代的军屯、民屯、商屯和开疆移民的活动,又带来了大量缠绵婉转的江南文化。正是由于南来北往的文化交流、融合,使弥渡密祉花灯广采南北文化的精华,表演形式灵活多变,在广泛传唱中与当地民歌糅合成本地特有的流派、唱腔、曲调,表演诸方面均具有地方独特风格。
从“灯神”牌位的纪元、称谓看,与其有关的盛会源起,是不会晚于唐南诏时期的。“灯从唐王起,戏从唐王记”就是由此而说。灯会的程序一般分为接灯、耍灯、捂灯、闹灯、卸灯。队伍按先后顺序:扁灯→狮子→日月灯、桶灯→龙→小七姑娘→花瓶灯→白鼻子、大脚婆压阵灯队在供奉灯神牌位处组好队伍,由白鼻子抱灯神牌位走在队伍?
??,队伍与接灯神时相同,大家一齐唱着灯、跳着灯、耍着灯,到村口接灯神处,到了村口全体对着牌位下跪烧香祭拜,接着报吉利。内容为总结灯队的玩灯情况,并祈求灯神给予一年的保佑。由领狮人撕下狮子、龙身上点过光的地方,剪下一点龙、狮身上的“皮毛”与“老郎神”牌位一起烧掉。将“龙皮”、“狮子”皮解下,收拾好,队伍从现在开始不准敲打鼓,不准唱灯,不准高声喧哗,全部静悄悄地回到供奉灯神处,清点各种服装、道具一并装箱,不再使用。至此,整个灯会结束。组好的队伍要先到供奉“老郎神”—即“灯神”牌位前祈求平安、顺利,才能带着灯队去上会。各村灯队都要到密祉大寺前闹灯,据老艺人讲,因为大寺里供奉着密祉最大的神,所有灯队都必须到这里上会。行进途中,灯队以表演“过街灯”为主,即边走边舞,边走边唱。以花灯小调为“过街灯”表演曲调,到了大寺正前方后,灯队以表演“团场灯”、“簸箕灯”为主。灯场上不分老少,不分长幼,自娱自乐,各显其才。女人们舞的“母龙”,男人舞的“公龙”,还有儿童舞的“娃娃龙”,都在灯场上一显身手。巡捕村的云高台,更是一道特色风景(只在闰年表演)。
2、《小河淌水》
《小河淌水》源于密祉。词曲改编作者尹宜公先生,1924年出生于弥渡县的密祉。他回忆1947年春天的一个晚上作这首曲子时的情景说:“密祉放羊调优美的旋律让我想起家乡的月亮、深山、森林清风和蜿蜒奔流的小河,取了《月亮出来亮汪汪》的歌名。云南大学《教学唱》主编江骛建议用《小河淌水》更好,这首歌发表后,逐渐流传开来。”
1945年“一二·一”爱国民主运动以后,云南大学先后有两个由革命青年组成的合唱团—“哈哈合唱团”和“南风合唱团”,1947年春季以后,《小河淌水》就在这两个合唱团传唱。1953年黄虹在北京参加全国民族歌舞汇演时将原来的男女对唱改为独唱,演唱了此曲,随后又在布达佩斯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唱了此曲,以后时乐濛将它改编成管弦乐由总政文工团在许多国家演唱,《小河淌水》便想长了翅膀,驰名于今,传播国内外。
游览大理州的密祉乡,巍山古城,双廊古镇,喜洲古镇,沙溪古镇,诺邓村这些地方,应该怎么安排路线最好?
大理的密祉乡是在弥渡,是东方小夜曲《小河淌水》流传的地方,到大理后,在大理下关的客运东站(大理火车站斜对面)坐班车就可以到弥渡了,到后坐当地的面包车上去密祉。巍山古城,在风车广场旁边客运南站做班车就可以到了,12路、13路、23路、9路都到客运南站。诺邓村,是在云龙县,在兴盛路客运站坐哦,就在下关小花园附近哦,诺邓村以白族居民及白族民居建筑为主,村落呈太极图。在客运北站坐车,可以到,你可以先到喜洲古镇看看那里的白族民居(董家大院、严家大院等),其间你可以到喜洲古镇附近的周城,那里有蝴蝶泉;然后你顺程到双廊古镇,午后看夕阳落入洱海、早上看晨光雾气的洱海;中午就可以坐班车到剑川的沙溪古镇,是茶马古道上的集市,剑川还有石宝山(这里有南诏、大理国时期石窟、石雕有杜鹃长廊)、满贤林的仟狮山,那里的石狮之多和狮子的高,创造了世界吉尼斯纪录,还有金庸小说的剑湖。推荐你还可以去南涧的石门关看看,在客运南站,做到金牛站就到,那里风光独特,山石林立,碧溪长流,石门中开,有万夫莫当的雄关之称。
云南自驾游去哪好玩?7条云南超冷门自驾游景点线路推荐
1、?太极顶       2、黑河老坡       3、星火山       4、木底箐花海       5、马鞍底蝴蝶谷       6、己衣大裂谷       7、那柯里茶马驿站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云南鲜为人知的景点,这些地方景色绝对不会输,趁着周末有时间去逛逛吧!
   1、?太极顶
  太极顶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密祉镇,说起密祉,大家都知道这是世界名曲《小河淌水》的故乡。可你知道吗?密祉除了小河淌水家喻户晓,还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太极顶。太极顶海拔3064米,开发于明代,殿阁别具风格,多为巨石垒成。太极顶不仅自然景观神秘瑰丽,而且是天然中草药资源的宝库,植物王国的缩影,蕴藏着大片原始杜鹃林。太极顶至今保持了最古朴、最原始、最自然的景观,是值得一去朝拜的灵山。当地还有“转石阁上绕三绕,寿岁活到九十九”的神秘传言。
收费:免费
  最佳季节:四季皆宜
  游玩时间:3天+
  地址: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密祉镇
  自驾路线:昆楚高速—楚大高速—从板桥/前所下高速—G320—祥临公路—苴密线—密祉镇—太极顶
   2、黑河老坡
  黑河老坡位于德宏州芒市中山乡与勐戛镇交界处,海拔2800米,是一片典型的亚热带雨林。对于很多德宏本地人来说,黑河老坡依然神秘,像一位居住在山里的神仙,只闻其名,未见其形。听闻黑河老坡的天气瞬息万变,运气好的话,一天之内你可能在这里同时经历风雪,沐浴暖阳,目睹蓝天。
收费:40元
  最佳季节:四季皆宜
  游玩时间:3天+
  地址:德宏州芒市中山乡与勐戛镇交界处
  自驾路线:昆楚高速—楚大高速—大保高速—保山—芒市—中山乡—黑河老坡山脚
   3、星火山
  星火山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遮镇,除了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外,90%的人都没听过这个地方。星火山远离世俗,在这里你可以呼吸到无污染的空气。每年5—10月份,山顶上还会盛开漫山遍野的格桑花,而山下满是一望无际的稻谷,美不胜收。
收费:免费
  最佳季节:夏、秋(5月—10月)
  游玩时间:3天+
  地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遮镇
  自驾路线:昆磨高速公路—小磨公路—宣慰大道——勐海路—流沙河大桥—勐惠公路—星火山
   4、木底箐花海
  这片美丽的花海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木底箐村,属于泸沽湖境内尚未开发的地方,非常的原生态,是?
??得一去的地方。不同季节,这里会盛开不同颜色的鲜花。花儿在微风中摇曳身姿,成群的牛羊骡马在草地上悠闲觅食,错落有致的民居散落其间,四周青山如黛,组成一幅浪漫的美景。
收费:免费
  最佳季节:夏、秋(6月-10月)
  游玩时间:3天+
  地址: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木底箐村
  自驾路线:昆楚高速—楚大高速—大丽高速—宁泸公路—永宁线—小环线—拖木线—木底箐村
   5、马鞍底蝴蝶谷
  被称为“中华蝴蝶谷”的地方位于红河州金平县马鞍底乡境内,这里三面与越南相连。每年夏季,成千上万只蝴蝶飞翔在山谷中、竹林里、溪河旁,形成一道罕见的自然奇观和生态景观。当然,除了夏季可以赏碟,蝴蝶谷的其他季节也很有玩长。谷内的瀑布充满神秘,令人向往,如果你胆大,还可以站到谷内的天生桥上一睹国境风光。总之,用人间仙境这词来形容蝴蝶谷,一点也不为过。
收费:免费
  最佳季节:春、夏、秋(3月-11月)
  游玩时间:3天+
  地址:红河州金平县马鞍底乡
  自驾路线:昆石高速—昆玉高速—玉江高速—通建高速 —鸡石高速—金平县—马鞍底乡—蝴蝶谷
   6、己衣大裂谷
  己衣大裂谷位于楚雄州武定县金沙江边,是最近才被游人所知的自然景观。到达己衣,并没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突然壮阔,它依然藏着,藏在你需要步行2、3公里路的某个山丘下。直到你走到它的面前,你才会在期待了许久,憋了许久,不出意外的来一声:“哇!”这是个非常蜿蜒曲折的峡谷,狭长,深邃。登上峡谷,你会被它的高度震撼到,是一个治疗恐高症的绝佳场所。
收费:免费
  最佳季节:春、夏、秋(3月-11月)
  游玩时间:2天+
  地址:楚雄州武定县己衣乡(金沙江边)
  自驾路线:昆武高速—武定县—己衣乡—大裂谷
   7、那柯里茶马驿站
  那柯里是古普洱府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位于普洱市宁洱县南部,距离宁洱县城16公里,普洱市区2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整个驿站占地约70亩,四面环山,山青水秀,自然生态良好,景色也十分秀丽。这里生活着彝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保存着较为完好的茶马古道遗址,还有当年马帮用过的马灯、马饮水石槽等历史遗物,具有悠久的历史痕迹和深厚的茶马古道文化。美国、日本、香港等地探险人士多次到此探访。
收费:免费
  最佳季节:四季皆宜
  游玩时间:3天+
  地址:普洱市宁洱县南部
  自驾路线:昆玉高速—昆磨高速—磨思高速—三岔河桥—宁洱县—那柯里茶马驿站
                  
                       云南弥渡风景区 云南弥渡县旅游景点 云南弥渡旅游
                           1. 云南弥渡县旅游景点石门关景区位于苍山西坡漾U彝族自治县境内,距大理市约24公里,距漾滇县城12公里。景区集“雄、险、奇、秀、幽”的自然景观以及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生活习俗等人文景观为一体,是苍山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久享盛誉的雾锁石门、福国晚钟、澄明虚谷、崖涧幽兰、霞客忘归、碧潭溅玉、万卷天书、凌云栈道、玉皇涌翠、苍山夕照等美景。
2. 云南弥渡县旅游景点介绍风花雪月”是大理最著名的四大景观: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海拔2090米,东邻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地跨东经98°52′~101°03′,北纬24°41′~26°42′之间,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辖大理市和祥云、弥渡、宾川、永平、云龙、洱源、鹤庆、剑川8个县以及漾濞、巍山、南涧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中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
地处低纬高原,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以低纬高原季风气候为主,境内以蝴蝶泉、苍山、洱海、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等景点最有代表性。
3. 云南弥渡旅游攻略必去景点大理弥渡东山森林公园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景区位于紧靠320国道3123公里桩,与弥渡县城相距11公里,距祥云县城21公里,为与大理市仅有56公里之隔,交通四通八达。大理弥渡东山国家森林公园共有景观74处,其中人文景观33处,自然景观41处,森林面积3780公倾,弥渡东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色迷人,洞穴景观、山水一体化特色突出,具有“雄、奇、秀、幽、野”的森林特色。
4. 云南弥渡县旅游景点千年桂花1.小河淌水
云南民歌经典歌曲《小河淌水》是由尹宜公于1947年收集整理云南民歌素材后再创作的一首民歌
2.月光下的凤尾竹
在任何一个云南歌曲排行榜中你都会看到《月光下的凤尾竹》的名字
3.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是云南民歌经典之作,是根据撒尼族民歌及素材,由范禹作词、麦丁编曲的混声合唱作品
4.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中国民歌中各个民族的歌曲都有优秀的作品,这首《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就是傣族的经典民歌
5.绣荷包
弥渡山歌得以向全国传播,首先得益于云南花灯表演艺术家袁留安先生。
6.放马山歌
20世纪50年代初擅长演唱云南汉族民歌的优秀歌唱家黄虹,采录了这首云南山歌《放马山歌》
7猜调
《猜调》是云南彝族的民族歌曲,整首曲子欢快活泼、充满活力
8跳月歌
云南的民歌中动听的儿童歌曲也非常多,《跳月歌》就是其中之一,歌曲还伴随着舞蹈
9老司机带带我
提到云南好听的流行山歌,相信很多人都像我一样想到的是《老司机带带我》这首神曲
10赶马调
《赶马调》是流行于云南的宾川、祥云一带的云南经典民歌,又叫《大赶马》和《小赶马》
5. 云南弥渡县旅游景点大全大理巍山的十大旅游景点:
1:巍山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从文笔楼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延伸出去就是古城的四条主街道,由于种种原因,古城的东、西、南三座古楼已毁,而今只有北门古楼和城中的文笔楼幸存下来,古城池形如棋盘,24条街和18条巷星罗棋布,纵横交错,是典型的明清风格棋盘式城池布局,走进古城,映入眼帘的是青瓦白墙、木雕大门、黑底鎏金的招牌、被岁月磨
得光亮的石板路。街道上的房子,底层一律是店铺,临街的门面都是木质的,把门板卸下来,整个屋子就向街心敞开着。店门也是家门,没有扎眼的时尚招牌,也没有走遍天下都一样的纪念品。那些马具店、碑刻店、古董店、剃头店、小吃店可以让你逛个够,小店的主人,悠悠地坐在草墩上,也不在乎身边的铺子是否有生意,怡然自得地打着哈欠。三五成群的老人们悠闲地坐在街边的草墩上,围着小方桌吃茶下棋吹牛,看街上的热闹。古街上,背着书包的、挑着蔬菜的、提着鸟笼的、牵着毛驴的、甩着空手的人们从古楼的门洞穿梭而过,来来往往行走于古街上,岁岁年年,热闹的景象似乎在这古街上定格;
2:鸟道雄关位于巍山县和弥渡县交界,从巍山县城出发沿巍弥公路往东约20公里,这里海拔2700米,森林茂密、环境清幽,据康熙《蒙化府志》记载隆庆关在府城东,高出云表,西有沙塘哨,望城廓如聚,东有石佛哨,西山如峡,八郡咽,早在明清时期,隆庆关就是茶马古道的关隘,每天有大量的马帮从这里经过,至今从关口被马蹄长年累月踩踏磨得极为光滑的石头以及石头上深深的马蹄窝,不难想象当年热闹的场面,
3:古洞藏春,到了云南大理,不能不到唐代南诏国开国元君细奴逻的早年牧耕之地巍宝山看看长春洞,长春洞地处国家级森林公园巍宝山西侧,因殿后有一幽深的古洞而得名;
4:红河源,云南六大水系之一的国际性河流红河,发源于大理州巍山县永建乡米鹿么村,红河源头的巍山,充满了自然和历史文化的奇特景象,几乎所有的河流都被称为母亲河,但红河不是,它从一开始就被称为父亲河;
5:巍宝山简称巍山,位于巍山县城东南面11千米处,面积19平方千米,主峰海拔2569米,该山南依太极顶、西邻阳瓜江、东连五道河、北与大理点苍山遥望,峰峦起伏,绵延数十里,前人认为山中有宝气放出,因而得名。巍山可分为前山和后山两个景区,景点有30多处,有洗心间、银粟泉、七星井等新景观,这些景观往往与神话故事相关联,形成巍山一大特色。  此外,巍宝山还是南诏发祥地,道教名山,如今又恢复了洞经音乐乐奏会和彝族歌会,使这座名山更加璀璨,除了浓郁的宗教风格造就了巍宝仙踪之外,山中的奇景还形成了有名的巍山八大胜景拱城远眺、天门锁胜、美女瞻云、龙池秋月、山茶流红、鹤楼古梅、朝阳育鹤、古洞长春。 有关胜景,这里还有一个神话故事,相传,八仙之一的何仙姑路过此地时,恰逢彩云显现,美丽的云景使她芳心大动,便不禁卧下仰望云景;
6:图山城位于云南省巍山古城西北十五公里处的(山龙)(山于)图山之颠。城因(山龙)(山于)图山而得名,山高出坝子200余米,城址西靠大黑山,东临著名的阳瓜江(红河源),居高临下,其地势十分险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在此观巍山坝子一览无余,山顶被削平成椭圆形平地,城址为一长方形台地,台高约1米,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200米,总面积达100000平方米;
7:玉皇阁及文华书院位于巍山古城东北隅。始建于明代,清同治八年(1869年)毁于战乱,清光绪元年(1875年)在玉皇阁旧址上创建文华书院。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重建玉皇阁。玉皇阁与文华书院并存,分立左右。玉皇阁始建于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重建。依次为山门、前厅、中厅、大殿共四进三院及两厢组成。大门为三开间单檐歇山顶牌楼式建筑,前檐饰如意斗拱,装饰华丽;
8:大理玉皇阁,巍山县境内有多处玉皇阁,但以巍宝山的玉皇阁最为?
??观。原明代晚期的玉皇阁位置在三皇殿左下方,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重建时迁移到今天的新地址,在灵官殿的背后,玉皇阁依山而建,层层而上,每层以三路石级相通,共42级,由四圣殿、三师殿、吕祖殿、依云阁、弥罗上宫(圣父母殿)等组成,是巍宝山所有殿宇中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早的殿宇,内供奉天地水三官、吕祖、财神等。玉皇殿内玉皇大帝塑像的天花板上绘有10幅彩色图案,其中9幅是彩龙图,另一幅是著名的道家水火匡廓图,具有很高的宗教研究价值;
9:等觉寺(又名报国寺),位于巍山古城东北隅。始建于南诏,是巍山地区现存建筑年代最早的佛教寺庙,为明、清两代僧纲司驻地。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寺僧无用自应天溧水(江苏溧阳县)来,与蒙化府土官左氏、蒙化大族善信等合力拆建,建成五进四院,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开始塑像,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土知府左氏建双塔于二门左右,诸善信增建殿宇五座;
10:巍山文庙在古城西门内,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庙毁,随即重建,清代咸、同年间(1851年—1874年),杜文秀大理政权驻蒙化守将李芳园、马国忠等复加扩建。民国初期设劝学所,1938年开办中学至今,文庙规模宏大,占地约10000平方米。
6. 云南弥渡旅游景点图片经林业部批准,大理建立了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即巍山县巍宝山、祥云县清华洞、弥渡县东山、南涧县灵宝山、永平宝台山。全州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苍山洱海)、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云龙县天池、宾川县鸡足山、永平县金光寺)、州级自然保护区14个。
7. 云南省弥渡风景区图片出名的我知道的有10个
1叠虹桥,位于云南省九乡风景区
2云南省中甸县天生桥
3弥渡天生桥 [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
4大理天生桥 [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
5文山州麻栗坡天生桥溶洞
6香格里拉中甸天生桥AA [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
7曲靖景点马龙天生桥
8云南镇雄天生桥
9云南罗平天生桥
10红河景点金平天生桥
8. 弥渡县景点介绍大理白族自治州所管辖有十一个县,分别是:祥云县、弥渡县、宾川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鹤庆县、剑川县、漾濞县、巍山县、南涧县。漾濞县、巍山县、南涧县是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祥云县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下辖的县之一,它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东与大姚、姚安、南华三县交界,南和弥渡县相连,西与大理市接壤,北和宾川县毗邻。祥云是云南开发较早、经济发展较好的县份之一,曾经长期为滇西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云南省名源自历史上设于祥云的云南县,故此祥云有“彩云之乡”及“云南之源”的誉称。祥云县是滇西交通咽喉,是通往滇西八地州的必经之地,是大理州的东大门,距昆明仅282公里,至大理机场48公里。祥云县国土面积2425平方公里,辖8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2012年末祥云县人口为47.42万人。2018年9月29日,祥云县经云南省委、省政府研究,批准退出贫困县。扩展资料: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海拔2090米,东邻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地跨东经98°52′~101°03′,北纬24°41′~26°42′之间,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地处低纬高原,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以低纬高原季风气候为主,境内以蝴蝶泉、苍山、洱海、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等景点最有代表性。大理历史悠久,是云南最早文化发祥地之一?
??据文献记载,4世纪白族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散布了许多氏族部落,史书中称为“昆明之属”,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新石器文化。
                       云南弥渡旅游景点 云南省弥渡风景区图片 云南弥渡旅游
                           1. 云南省弥渡风景区图片经林业部批准,大理建立了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即巍山县巍宝山、祥云县清华洞、弥渡县东山、南涧县灵宝山、永平宝台山。全州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苍山洱海)、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云龙县天池、宾川县鸡足山、永平县金光寺)、州级自然保护区14个。
2. 云南省弥渡风景区图片大全出名的我知道的有10个
1叠虹桥,位于云南省九乡风景区
2云南省中甸县天生桥
3弥渡天生桥 [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
4大理天生桥 [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
5文山州麻栗坡天生桥溶洞
6香格里拉中甸天生桥AA [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
7曲靖景点马龙天生桥
8云南镇雄天生桥
9云南罗平天生桥
10红河景点金平天生桥
3. 弥渡县旅游景点云南省大理州。
弥渡县是云南省大理州的下辖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东南部,国土面积1523平方公里,是闻名全国的花灯之乡和民歌之乡。
该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景点有东山国家森林公园、文盛古街、报恩寺桥等,弥渡民歌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音乐项目类别。
4. 云南省弥渡风景区图片全景一片浩瀚的水乡泽国,行者易迷津的意思。
弥渡历史悠久,是我国人类发祥地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块沃土上繁衍生息,境内现存有旧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物,相传古代一片浩瀚的水乡泽国,行者易迷津,故名“迷渡”,为讳水患,清代改称弥渡。
5. 弥渡美景图片肯定是大理弥渡,有一句话不是说吗?到弥渡不想媳妇,可想而知那里的美女有多美,关键是大理弥渡的饮食也是一绝,有一道淹猪脚吵架好吃,那个味道那个做法真的太有特色了,反观整个大理我觉得真的是太美了,上关风,下关雪,仓山雪,洱海月,美景如诗如画,大理三塔,大理古城,大理三月街,这辈子一定要去大理玩一躺,此生才不会留下遗憾
6. 弥渡县风景图片小河淌水是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密祉镇的地方民歌。小河淌水源于云南弥渡,是一首经典的民歌作品,由尹宜公创作于1947年,被西方音乐节誉为东方小夜曲。
《小河淌水》以超然地域坏境的人性追求之美,感动了每一个人,被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民众所喜爱,被西方音乐界誉为“东方小夜曲”,其魅力是因为它滋生于弥渡这片神秘的人文土壤。
7. 云南弥渡旅游攻略必去景点云南究竟有什么好的,那么多的人不分季节不分人群的前往,可以这样说:云南就是说不出哪里特别的好,但就是哪里都替代不了。世界这么大,我们一直都想去云南看看。在我们的记忆中,云南就是一个神秘的多民族国度,悠闲、慢生活、安静...云南值得一去的地方都有那里呢?我认为云南最美的风景几乎全在路上,从昆明到大理、大理到丽江、丽江到泸沽湖沿路都有很好的景致,都值得一去!
大理:
大理全称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市境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山水风光秀丽多姿,是中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远在四千多年前,大理地区就有原始居民的活动。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以低纬高原季风气候为主,常年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以秀丽山水和少数民族风情闻名于世,境内以蝴蝶泉、洱海、崇圣寺三塔等景点最有代表性。大理有“风花雪月”的美称,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丽江:
有人说丽江?
?不值钱的是时间和阳光。任何时候你都能看到有人在懒懒地晒着高原的太阳。丽江有很多特色餐厅都可以直接晒到太阳,你去那里,要一杯咖啡或者茶,就这么坐着,读书看杂志,舒服极了。丽江的太阳就是这样,每天都准时出来晒得人全身懒洋洋的,让人心中充满了暖意。忘却外界的尘世喧嚣,心中只有丽江的柔美和雪山的神圣。
虎跳峡:
虎跳峡,中国最深的峡谷之一。虎跳峡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以奇险雄壮著称于世。从虎跳峡镇过冲江河洞哈巴雪山山麓顺江而下,即可进入峡谷。江水被玉龙、哈巴两大雪山所挟持,分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3段,共18处险滩。上虎跳距虎跳峡镇9公里,是整个峡谷中最窄的一段,峡宽仅叨余米,江心右一个13米高的大石—虎跳石,巨石犹如孤峰突起,屹然独尊,江流与巨石相互搏击,山轰谷鸣,气势非凡。
昆明:
昆明为云南省会,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它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是一座有着花一样浪漫情怀的城市。“天气常如二三月,花开不断四时春”,那里天总是蓝的,傍晚的云是五彩的,城内满眼是绿草鲜花,当然还有清新的空气和灿烂的阳光。石林有美丽动人的“阿诗玛”,大观楼上奔来眼底的是五百里滇池,民族村展示着少数民族的精华;还有西山的龙门,金殿的山茶花,翠湖的红嘴鸥……无一不成为昆明美丽的风景线。
泸沽湖:
世界各国民间传说中的女儿国,存在至今的,恐怕只有摩梭人这一族了。摩梭人世代生活在泸沽湖畔,他们至今仍保留着“男不婚、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的母系氏族婚姻制度,在这里女性有着崇高的地位,因此外界把咕噜湖称为“女儿国”。泸沽湖醉人湖光山色,古老原始而又神秘的的民族风情,原始的宗教文化,如痴如醉的歌舞之乡,使泸沽湖成为旅游者的天堂。
香格里拉:
古老的石板路、传统的四方街和四周古老的民居收藏了1300多年时光雕刻的历史痕迹。
如今,这里遍布店铺、餐厅、酒吧或旅馆,已经成为了四海游客购物休闲的好地方。在街边的小店买几样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再到小吃摊上品尝下美味的地方小吃。走累了就找个藏餐厅一边欣赏藏族歌手的精彩表演一边品尝纯正的酥油茶,十分的舒服和惬意。
入夜,沿着深深浅浅的石板路漫步前行,依稀还能感受到昔日的繁华,仿佛可以听到茶马古道上驮队经过时的阵阵铃声。
西双版纳傣族:
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西南端,是云南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 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每年的泼水节于4月中旬举行,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游客参与。它的水,清澈得纤毫毕现,宁静得微波不兴;它的山,一年 四季总是浓得化不开的碧绿;好山好水造化出众多天使般的妙人儿,或是一把花伞,或是一领飘逸的筒裙,万种风情,迫面而来。
云南小吃排名:大救驾、过桥米线、破酥包、香竹饭、油炸豌豆粉、野生菌菇宴、腾冲饵块等。
1、大救驾
大救驾是云南腾冲县最出名的传统小吃之一。大救驾是云南十八怪之小吃。久负盛名的皇封名吃“大救驾”——腾冲炒饵块,更是以其色、香、味、形四美并具的独有品质倾倒了有此口福的天下吃客。
2、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是云南滇南地区特有的小吃,属滇菜系。过桥米线起源于蒙自地区。过桥米线汤是用大骨、老母鸡、云南宣威火腿经长?
??间熬煮而成的。
3、破酥包
破酥包子是云南昆明的传统风味小吃,是由低筋精白面粉、熟猪油、熟云腿、蜂肉丁、冬菇末等制成。破酥包子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4、腾冲饵块
饵块为云南特有,是腾冲最著名的名特小吃之一,也是昆明地区常见的传统食品之一。饵块系用优质大米加工制成,其制作过程是将大米淘洗、浸泡、蒸熟、冲捣、揉制成各种形状。一般分为块、丝、片三种。制作方法烧、煮、炒、卤、蒸、炸均可,风味各异,久食不厌。云南十八怪中就有一怪:米饭饼子烧饵块。
8. 云南弥渡旅游景点图片大理白族自治州所管辖有十一个县,分别是:祥云县、弥渡县、宾川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鹤庆县、剑川县、漾濞县、巍山县、南涧县。漾濞县、巍山县、南涧县是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祥云县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下辖的县之一,它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东与大姚、姚安、南华三县交界,南和弥渡县相连,西与大理市接壤,北和宾川县毗邻。祥云是云南开发较早、经济发展较好的县份之一,曾经长期为滇西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云南省名源自历史上设于祥云的云南县,故此祥云有“彩云之乡”及“云南之源”的誉称。祥云县是滇西交通咽喉,是通往滇西八地州的必经之地,是大理州的东大门,距昆明仅282公里,至大理机场48公里。祥云县国土面积2425平方公里,辖8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2012年末祥云县人口为47.42万人。2018年9月29日,祥云县经云南省委、省政府研究,批准退出贫困县。扩展资料: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海拔2090米,东邻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地跨东经98°52′~101°03′,北纬24°41′~26°42′之间,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地处低纬高原,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以低纬高原季风气候为主,境内以蝴蝶泉、苍山、洱海、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等景点最有代表性。大理历史悠久,是云南最早文化发祥地之一。据文献记载,4世纪白族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散布了许多氏族部落,史书中称为“昆明之属”,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新石器文化。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0571bike.com/thread-94334-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