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登录
立即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_tip!
登录
QQ登陆
微信登录
搜索
搜索
热搜:
川藏线
骑行北京
骑行攻略
骑行西藏
装备
新手
山地车
公路车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驴友单车户外论坛
骑行论坛
骑行论坛
骑行装备
骑行装备
骑行知识
骑行知识
骑行路线
骑行路线与攻略
自行车库
户外品牌
户外品牌
户外保险
户外保险
快捷导航
自行车装备
人身装备
自行车配件
山地车保养
骑行经验
骑行技巧
骑行健康
骑行安全
美利达
捷安特
喜德盛
ucc
大行
闪电
死飞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驴友单车户外论坛
»
骑行论坛
›
骑友交流
›
骑行知识
›
临清清真八大碗
推荐主题
小号网-抖音里面的等级_抖音账号在线交易购
账号交易网-微信小号网站,微信小号在线购买
杭州百货购物攻略 杭州大型购物
锦州世博园攻略(详细游玩指南,让你玩转锦
春节去哪旅游最值得推荐(精选春节旅游攻略
runningman首尔景点哪几 韩国runningman好
返回列表
查看:
21
|
回复:
0
临清清真八大碗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苦行僧
当前离线
积分
274215
窥视卡
雷达卡
苦行僧
楼主
电梯直达
发表于 2024-8-21 16:23:49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说到“清真八大碗”,在临清可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过几代名厨的不断创造完善,临清清真饮食逐渐形成了独立于其他菜系的“临清八大碗、九大碗”。“八大碗”即烧肉、炖肉、松花羊肉、黄焖肉、肉杂拌、清汆丸子、圈巧阁、黄焖鸡,用于喜事;“九大碗”是在“八大碗”的基础上去掉一个“肉杂拌”,添加“羊尾烩海带”和“烩全羊”,用于白事。这些传统的清真菜品都是上笼蒸的,很少动炒勺,又因回民禁饮酒,严格的说这些就是饭菜。但吃起来清香满口,一汤八味,肥而不腻。
清真八大碗是如何形成的?
“清真八大碗”是一道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清真复式饭菜,它的形成源自抱碗菜,而抱碗菜的形成又与回回兵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回回兵军屯临清又与大运河有着必然的联系。军屯就是驻扎在某军事要地的屯田军队。当年,元明王朝在临清军屯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漕运,保护粮仓。据《临清州志》记载,“西域回回徙居临清”主要来源有“军籍户、侨宦、游商”,其中军籍户主要来自元代军屯(1289年)和明代军屯(1369年)。据《临清县志》记载“元代延佑三年以海口屯军隶临清万户府”。据《明史?兵志》记载,“初,洪武二十六年定天下都司卫所”,大明王朝为了保护临清漕运大码头,在临清设“临清卫”,其驻军级别等同于天津卫、威海卫。
元代,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西征,征服了中亚、西亚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大量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被征调到中原。这些人大部分被编成“探马赤军”(或称“西域回回兵),参加平金、征宋、统一中国的战争。按元朝对探马赤军的规定:“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大运河沿岸是这些信仰伊斯兰教军士“屯聚牧养”的重要之地。据《元史?世祖本纪》载:“河洛,山东居天下腹心,则以蒙古探马赤军列大府以屯之”。而“河洛、山东”涵盖了临清境内的永济渠和会通河地域。据临清庄乡族谱记载,部分穆斯林姓氏即为“西域回回兵”的后人。
明初,以徐达和常遇春为统帅的明军南征北战。至正二十八年,这支明军“循河北上,师次临清”。徐达、常遇春系回族,其部将亦多回族。临清作为明军的征战要地,派有大批回族军士留守。据碑刻记载,临清老礼拜寺,就是由徐达、常遇春等回回教门始建,期间常遇春、徐达、胡大海率军沿运河征战临清一带,并在临清派回族将军和士兵驻守,因此,现在临清还有很多村庄仍保持着编民屯垦的称呼。比如:洪官营、陈官营、赵官营、老官营等。当时,军屯官兵被称为“军籍户”,明代的军籍是世袭的,卫所兵有定籍,兵农合一,屯守兼备,不但保证了兵源,也满足了军队的供给。随着战事的减少,社会的稳定,军屯的回回兵逐渐占籍临清,由“兵农”转为农民。
不论是元代回回兵,还是明代的回回军籍户,他们均祖居西域,饮食习惯多以牛羊肉为主。兵备战争期间,回回兵为了适应时间紧迫、行动迅速,方便快捷等军事用餐的特点,他们将穆斯林善于加工肉食的技艺运用到了战争中。回回兵预先将牛、羊肉等食物,通过炖、炸、蒸等方法,加工成熟制品,以备行军打仗之需。每到军队开饭时,火头兵架锅烧汤,将预先备好的熟制品,用热汤水一浇,便成了一份可口饭菜。这样不仅有利于行军携带,也有利于士兵们在最短的时间里吃到适合本民族生活习惯的饭菜。而且,这样的饭菜可解决千百人同时用餐。又《民间访册》记:回回兵用饭时,每人面前放一大碗饭菜,他们以队为单位席地围聚而坐,念诵“太斯米”,“奉至仁至慈安拉之名”,“孩子啊,以安拉的名义开始,吃你面前的食物。”(《穆斯林圣训集》),抱碗而餐。抱碗菜首先在回回兵军队中初现雏形。后来,抱碗菜的加工、制作、用餐等方式在回民军籍户中流行开来,并逐渐融进了中原百姓生活习惯,由席地围坐,发展成了四方围桌的用餐民俗形式。当年,虽说桌面上放八大碗,有可能是每人一大碗炖肉,也可能是每人一大碗炖鸡,而且是每个人只吃自己面前的大碗菜。后来又逐渐演变为八人八大碗同桌共餐的形式,但,八大碗之中的菜品可单、可各异、亦可重复。
经过数百年间历代穆斯林厨师的不断创新、完善,结合临清穆斯林群众的生活习惯,在不违背伊斯兰教义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临清“清真八大碗”。寻根溯源,临清“清真八大碗”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临清穆斯林教徒勤劳、智慧的结晶。
清真八大碗有什么特点?
说到临清“清真八大碗”有什么特点,除了色、香、味俱佳外,运河文化保护协会的刘英顺老师在他的《浅谈临清清真八大碗》中写到还有0,那就是一肉二汤三滋补:
一肉。原料以牛、羊肉为主。牛羊肉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其味佳美。伊斯兰教倡导食用牛羊等佳美食物,戒“奇形怪状、污秽不洁、性情凶恶、行为怪异等之肉”(《古兰经》)“归信的人们啊!你们可以吃我所供给你们的佳美食物”。所谓佳美食物,马坚阿訇解释说,牛羊肉就是佳美食物,其有良好的外观形象、鲜香的嗅觉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
二汤。清真八大碗属于汤菜,它很注重汤的运用,其汤有原汤、清汤、白汤。巧阁、松花、闷子佐以白汤,清氽丸子佐以清汤,烧肉、炖肉佐以原汤。清真八大碗中的汤都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它们的原汁原味,不添加任何现代添加剂(味精、鸡精、香精、色素、酸钠、嫩肉剂等)进行调味、调色,这可称是另一个意义上的返朴归真。
三滋补。清真八大碗不仅都是佳美的食物,而且还都具有滋补强身的功用。元代回回太医忽思慧《饮膳正要》“羊、牛肉,温补不燥,培元固本,易筋壮骨”,经常食用可以“开胃健力,散寒助阳,益肾补虚”。据回回典籍《天方典礼》记载“饮食,所以养性情也”,“惟驼、牛、羊独具纯德,补益诚多,可以供食”。2008年首届“中国十大寿星排行榜”,其中穆斯林老人占7位。所以说,清真饮食不仅是一种文化,而且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健康长寿之方。
临清“清真八大碗”菜品名称及特色
1、烧肉
特点:酸香透烂,肥而不腻。
2、炖羊肉
特色:软烂醇香,汤汁醇厚
3、巧阁
特色:香嫩松软,汤汁爽口。
4、松花羊肉
特色:味醇透烂,汤汁鲜香。
5、清氽丸子
特色:汤汁清香,滑嫩劲道。
6、黄焖鸡
特色:肉烂清香,色泽金黄。
7、里脊
特色:色泽红亮,香透滑嫩。
8、肉杂拌
特色:清香爽口,味道各异。
任何一种美食,可能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见解与评价,然而,我认为品评一种美食,首先应该是吃文化,然后是吃技艺,最后才是吃味道。一种食品,如果没有文化做支撑,那它只能是一种果腹的食物,绝对称之不上美食。而,“清真八大碗”可以说是美食中之美食。我们在品尝和欣赏“清真八大碗”的同时,可以从中感受到临清穆斯林文化底蕴的深厚和饮食文化的灿烂,还可从中参悟到穆斯林做人的准则,那就是大碗中透着质朴,清香中透着率真,简单中透着智慧。可以说,临清“清真八大碗”是运河文化与穆斯林文化在临清大地上和谐交融的典范,是临清运河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申报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章节。我们有责任去发掘、去保护、去弘扬,力争让全世界的人们都知道运河古城临清有一美食名菜“清真八大碗”。
探访孟村吴氏清真八大碗:冀民族美食走向世界
图为吴丕发正在进行吴氏清真八大碗的制作。 韩冰 摄
图为吴丕发正在进行吴氏清真八大碗的制作。 韩冰 摄
图为吴氏清真八大碗。 韩冰 摄
图为工作人员准备上菜。 韩冰 摄
图为吴丕发正在进行吴氏清真八大碗的制作。 韩冰 摄
图为工作人员准备上菜。 韩冰 摄
9月27日报道,河北沧州孟村回族自治县的一处餐厅里,73岁的吴丕发正在进行清真八大碗的制作。吴丕发是孟村吴氏清真八大碗第五代传承人。吴氏清真八大碗是孟村一带的清真名吃,历史溯源可追溯至蒙元时期,据传为元世祖忽必烈御膳中的菜品。2017年12月,孟村吴氏清真八大碗进入沧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临清在河北临西的八大名寺
临清在河西的八大名寺
净域寺,初唐营建的寺院,位于临西仓上东600米,因其建在临清古城北端的月洼之中,故又名“月洼寺”。净域寺是临清古县的一处重要建筑,是著名的佛家圣地,在明清时期居临清八大寺院之首。据考古调查,净域寺位于高台之上,现遗址高出地平面近2米,遗址长、宽各127米,总面积为1.6万平方米。寺院的早期遗存十分丰富,发现有隋代釉陶,唐黄釉碗、钵、壶、罐、烛插等器物。地面上有唐代早期的砖瓦、瓦当等器物。其后宋、元、明、清历代遗存更为丰富,散布有宋代大量瓷片,从瓷片可以分辨出哥、定、钧、建、龙泉等窑口的盘、碗、炉、佛像、灯具及三彩建筑构成、龙纹瓦当等。此外还发现元代青花高脚杯和明代各时期的大量青花瓷器。根据遗存可以判明净域寺建于初唐、盛于北宋和明代中期,衰落于清代中晚期。
在海宁吴氏天乐斋的收藏中,有一件《大唐净域寺大德法藏禅师塔铭》,塔铭宽75厘米,高63厘米。全文1000余字,2厘米正方界格,满行30字,共36行。铭文为京兆府前乡进士田休光所撰,书法灵动端庄,且无丝毫板滞。塔铭记载着净域寺法藏禅师,俗姓诸葛氏,苏州吴县人。其曾祖为苏州刺史,“禅师即苏州使君之曾孙”,“年甫二六”,已经“知微知彰”,成为净域寺的大德禅师。因为诵经,“禅师伏膺寂行,礼备师资”,最终“与众生作大善知识,道行第一,人天殊胜”。武则天曾于如意元年(692年),请法藏担任东都大福先寺检校无尽藏。长安年(公元 701年)又请其任化度寺无尽藏和荐福寺大德。法藏禅师于开元二年(714年)“舍生于寺”,终年78岁。后葬于终南山,并“收其舍利”,建塔为念。2010年,经邢台市宗教局批准宗教活动场所,当地信众对净域寺进行了中兴重建。
宝泉寺位于临西县东枣园东(今东枣园学校址)。占地180亩。始建于唐代,宝泉寺旁有宝泉井一口,关于此井有薛仁贵征东路过此地,涌泉解困的传说。寺因井名。元至正六年(1346)重修,明崇祯十二年(1639)州庠生胡允恭再修,清光绪年间再修。毁于1945年。1968年,最后拆除后大殿。
临西县老官寨西寨南200米处有一座寺院名称园觉寺。地方志书记载,始建于明初。占地5亩,有庙地10亩。建有殿庑两重,寺内藏经甚丰。清初,天机和尚和同治年间一高僧共同主持。清末,经卷储满3间藏经房,多宋、元、明善本,并有唐代金字手抄本。此寺以其藏经之富和供奉天机和尚真身包骨塑像而著称。
除以上寺院外,还有卫罗庵东北500米处的卫罗寺《临西县地名志》记载,寺始建于唐贞观十年(636年),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重修,民国十六年(1927年)拆除。
龙潭寺是临西县一处古代宗教寺院,始建于初唐,历五代,到北宋达到了极盛。龙潭寺位于尖冢镇龙潭村,据县城4公里。古代此地有深潭,常年积水,水色深黑,传说有黑龙长于其中,故名黑龙潭。龙潭寺除供奉释迦牟尼外,还供奉其他诸神及龙王。规模很大,香火旺盛,远近闻名。是著名的北腿——临清潭腿发源地。
八里圈清真寺是冀东、鲁西一带著名的清真寺之一。位于临西县东枣园乡八里圈村西部。东西、南北长阔各57.75米,面积3305平方米。始建于明宣德年间,中殿建于嘉靖年间,清道光年间增建抱厦,清代末年增建后大殿。寺内建筑坐西朝东。自东往西依次分布如下:寺门、古棚出厦、前大殿、后殿、拱窑式殿。原占地规模较大,后被民房所占,现南北、东西各长57.50米,面积3305平方米。主建筑西大殿面积360余平方米,四周建有南北讲堂及对厅、沐浴室共计二十一间。后大殿斗拱木结构及大殿两侧的雕刻刻工精湛。已有580多年的历史。是研究明清时期建筑艺术和宗教历史、大运河史宝贵实物资料。
洪官营清真寺位于临西县洪官营村里。东西60米,南北宽27米,面积约670平方米。建于明宣德至天顺年间(1426-1464年)清咸丰四年(1854年),太平天国起义军经此将寺焚毁。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1981年,洪官营村村出资修复。近年又屡有修缮。
净土寺,又名下堡寺,村因寺名,为临清河西八大寺之一。史载:寺院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后历代都有扩建,据寺内石刻记载有“敬德八百年重修”的铭文。元代,下堡寺中家村人,任元兵马大元帅路通对寺院进行了扩建。
扩建后的寺院占地200多亩,寺北是临清通往上党(今山西长治)的官道,寺南是通往“三圣庙”的东西大道。寺周边有72眼水井,按丹凤朝阳环绕寺院,至路家庄形成了“凤头”“凤眼”。预示着路家庄的富贵与吉祥、寺院建筑东西宽150多米,南北长200多米,寺院座北朝南,山门前有凹型照壁,寺中轴线上有三座大殿,天王殿、观音殿和大雄宝殿。在下堡寺有一个大阁,当地称之为“皋”,名称“玉皇皋”,民谣有“下堡寺的皋,临清的塔,济南府的大菩萨”传说。明代临清人五英有《咏净土寺》:“西风吹我到禅林,邂逅盘桓且散心,莲社香销僧住讲,松关画静鸟调音。绿杨驻马秋还热,金界题诗日未沉,几度笑谈相唉厚,清茶啜罢酒重斟。”
明末清初,连年战火使寺院受到了破坏,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将寺院洗劫并放火烧毁,后来经多年取土,寺院遗址谈成了平地。几十年间在此不断有各种砖石和瓷片,有唐代的黄釉器、宋代的白釉器、元代的龙泉器、明代的青花器。
说净土寺不得不提到一个高僧,这个人就是后世称为“贾菩萨”的万安禅师。
万安禅师,名广恩,俗姓贾氏。洺水章华里人(《威县志卷十五》)。金末在威县经镇法云禅寺祝发为僧。后游历四方,参访名师。曾在临城山枣强霍氏宅修习。传说万安“闭门诵持大悲章句,勤敬精进。”修成后,“火莫之焚,暴莫之害。以至鸡啄香而爇,牛受戒而驯。”(《顺德府大开元寺弘样慈博化大士万安恩公碑》)大师法力神奇,“能使甘泉出涸井,斗米饱万人。”(明万历《广宗志》)
元初,路通请万安禅师住锡临清下堡寺,修建了净土寺。并以东晋慧远建净土道场,做白莲花会,声闻朝廷。蒙古国太祖成吉思汗十二年(1218),万安在邢州(邢台)开元寺修建了十三级圆照塔并主持开元寺。万安禅师大发慈悲,救弱济贫。一时僧俗弟子,“几半天下”,世称“万安菩萨”,受到元世祖忽必列的高度重视。当时在燕京大万寿寺举行资戒大会,万松行秀请他“登坛说戒”。
乃马真皇后二年(1243),万安禅师圆寂,天地为之动容,“大风昼晦,草木变色”。忽必列追赠万安为“弘慈博化大士”,恩准在邢州开元寺“塔于丈室西二十步有奇,为安厝所,”为万安大师兴建“大开元寺弘慈博化大士万安恩公塔”。并派军士为之营葬,移葬时,万安大师容貌如生,指甲和头发都长长了。身体周围充满了舍利子。观者无不为之动容感叹(见《重修威县志》卷十五)。万安禅师著有《白莲集》传世,著名高僧万松行秀读后感慨地说:“这是观音大士方便济人利物的心啊!”万安禅师传法于山东、河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苏、江西等地,弟子有万松行秀、损庵洪益、小山宗书,弟子法派数人曾主少林,现寿昌系、焦山系、九华山、娥眉山等寺院为万安禅师所创“贾菩萨宗”法系。
邢台市的八大清真寺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邢台市有回族人1.5万,约占全市人口的0.2%,是除汉族外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占河北省回族人口的2.7%。邢台市区、威县、临西县是邢台回族人口最多的三个地区,约占全市回族人口的90%以上。下列八大清真寺是邢台市规模较大、历史悠久的,为清真寺的代表。其中八里圈清真寺被列为河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街清真寺、马市街清真寺、洪官营清真寺、殷庄清真寺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街清真寺始建于元代,是邢台市创建历史最悠久的清真寺,邢台地区伊斯兰教协会会址设于此。
一、邢台清真寺
二、车站街清真寺
三、马市街清真寺
四、靛市街清真寺
五、黄街清真寺
六、八里圈清真寺
七、殷庄清真寺
八、洪官营清真寺
一、邢台清真寺
邢台清真寺亦称邢台市清真西寺。始建于1923年。1958年至“文革”期间被关闭,部分建筑被毁。1992年迁现址,重建为阿拉伯式建筑风格的寺院。占地3.3亩,建筑面积12O0平方米。礼拜大殿呈方形,正面采用晶莹汉白玉做成多回心的复叶彩卷,上刻经文,精致简洁。整个大殿独特之处是装修简洁,色调明快,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顶层有一组浑厚饱满的绿色穹顶,顶上均置宝瓶装饰,正中心最高处有月形灯。中间大穹顶象征“先知”穆罕默德,四角的小穹顶象征伊斯兰教的四大教法学派。该寺重建以来,吸引不少国内外游人,成为当地穆斯林举行会礼的重要场所。现有教民1700户,共710O人,其中学董4人,阿訇1人,满拉4人、寺内有阿拉伯文经典15部。
二、车站街清真寺
邢台市车站清真寺,座落于城区西关火车站附近,又称西寺。其周围有车站街、大通街、煤市街、铁工街、西关街、西门里街等街巷回族穆扩林聚居,多姓杨、王、张、何、马、丹、郭等,称“西坊高目”。原籍多为大名、邱县人。1903年京汉铁路通车后,从大名、邱县等地流离至此,大多数是以做装卸工、搬运工或小商饭谋生的贫苦劳动人民。原宗教活动也在北寺,但因生活在底层,又是“外乡人”,颇受歧视,故互助互济,大家募捐,于1923年修建起西寺。该寺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寺门侧呈张翼形照壁,门楼上建有凸地形云头女儿墙,中置新月装饰。建筑风格同当地其他清真寺不同。过去在火车站上即望见新月标志,方便过往的穆斯林旅客。礼拜殿是三大间起脊瓦房,讲堂和沐浴室为平房。1958年后,该寺关闭。逐渐被车站回民饭店的职工做为住房,近因扩建车站广场,在拆迁范围。市政府妥善安置了其中的住户,在桥西区规划了同样面积的土地,并划拨了拆迁补助费建起现在的冶金路清真寺。
三、马市街清真寺
马市街清真寺位于邢台市南关南部,并与北寺相对,故又称南寺。该寺周围马市街、南头村、楼下道村、羊市街、羊市道、牛市街等街巷村落聚居着丁、马、白、王、吴等姓回族穆斯林,称为“南坊高目”。
马市街清真寺南寺始建年代为清朝初年。马市街清真寺在礼拜殿顶椽上有“清光绪三十年重修”字样。 1981年该寺被关闭,街道曾在寺内办合线厂,后迁出。“文革”中该寺遭到极大破坏,寺内建筑残破不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认真地落实,该寺经全面整修翻盖,经批准于1981年重新开放。如今面貌焕然一新。
马市街清真寺占地面积700平方米,主建筑礼拜殿为三开间,前有古棚。正殿之前北侧为讲堂,南为沐浴室,东向临街有门楼。马市街清真寺原建筑均为起脊瓦屋,院内遍植古槐花木,精巧清幽。寺产原有耕地出租,土改后有房租收入维持从后,积极开展“以寺养寺”活动,经济尚充裕。
四、靛市街清真寺
邢台市靛市街清真寺,座落在旧城南关靛市街,因居南关北部,又称北寺。附近靛市街、靛市水坑、北大街、东大街、花市街、城内府前街、南学街、卫衙街竿地回族穆斯林聚居该寺周围,被称为“北坊高目”。该坊回民多为王、高、陈、郑、刘、石等姓。其中有的旧时代为下层官史,或商人、医生等,但小商小贩等城市平民仍居多数。北寺是邢台市最古老雄伟的清真寺,始建于元初,周围回族群众反映在寺内曾有元代碑刻,可惜的是该碑在“文革”中被毁。该寺经过历代重修,最后一次是清朝光绪初年。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有门楼、南北讲堂、沐浴室,礼拜殿和古棚等,均是宫殿式歇山顶,高瓴飞檐、雕花门窗,内部装饰则为伊斯兰文化传统。1958年宗教改革后,该寺为市政府保留下来的唯一的一所清真寺。“文革”时被拆掉,在原址修建了靛市街小学。
五、黄街清真寺
位于邢台市威县黄街村,元顺帝至正十年(1350年)由知州王伯大到任时携黄姓阿訇所创建。历代多有重修续建。建筑总面积570平方米,礼拜殿由前、中、后3殿组成,气势宏伟。配有讲堂、沐浴室、大门、二门,呈元末明初建筑风格。殿内原有“清真正教”、“圣教惟真”、“清真无二”等金匾高悬,后毁于“文革”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修复,对外开放。2010年在马凯马阿訇的带领下大殿重新修建。寺院以大殿为主体,配以南北厢房、经学堂,自成体系,主次分明。院内遍植奇松异花,显得古朴典雅、庄严肃穆。现有教民数千人人,均系回族。学董3人,阿訇1人。邢台地区伊斯兰教协会会址设于此。
六、八里圈清真寺
八里圈清真寺是冀东、鲁西一带著名的清真寺之一。位于临西县东枣园乡八里圈村西部。东西、南北长阔各57.75米,面积3305平方米。始建于明宣德年间,中殿建于嘉靖年间,清道光年间增建抱厦,清代末年增建后大殿。寺内建筑坐西朝东。自东往西依次分布如下:寺门、古棚出厦、前大殿、后殿、拱窑式殿。原占地规模较大,后被民房所占,现南北、东西各长57.50米,面积3305平方米。主建筑西大殿面积360余平方米,四周建有南北讲堂及对厅、沐浴室共计二十一间。后大殿斗拱木结构及大殿两侧的雕刻刻工精湛。已有580多年的历史。是研究明清时期建筑艺术和宗教历史、大运河史宝贵实物资料。
七、殷庄清真寺
殷庄清真寺位于殷庄村西,历经400余年,保存完好。传说,明清时期,京城修筑皇宫的砖瓦、木料在临清集结,由此装船运往京城。临清的回族与主管物资的官员交往甚密,截留了一部分砖瓦、木料,修建起殷庄清真寺。殷庄清真寺建筑风格独特,融中国古典建筑与阿拉伯建筑于一体,该寺由大殿、讲堂、水房、门楼四部分组成。大殿为宫殿式建筑,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殿顶为木质榫(sǔn)扣结构,呈两脊拱六角型。顶面蓝色雕瓦相衬,清雅美观。顶脊高1米有余,殿顶饰琉璃瓦,上置兽头,昴首相向。殿内置4根立柱,把殿宇分为前殿、后殿两部分。地面铺有木质地樘板。门楣挂有“清真寺”金字匾额。西面有讲堂4间。南面有水房5间。东南角为门楼,门楼两边有石狮一对,威武雄壮。横匾上书“清真寺”三个大字,结构稳健。载为“民国二十三年重修”。沙梦弼訇(hōng)曾驻此寺。沙梦弼,1946年,任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副院长。建国后,任全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中阿友协副会长,曾随周恩来总理出访西亚各国。
八、洪官营清真寺
临西县洪官营清真寺,位于老官寨乡东南二里多的洪官营清。据《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载,洪官营寺,系山东临清回族洪氏家族捐银所建,“始建于清咸丰年。阿衡为张锡英。大殿足容二百人。讲堂、浴室均齐整。至膳费、薪金,亦如殷庄制度。户口四百三十户,人口九百八十人。学生二人。”由于年代久远,古寺不存。改革开放后,村里决定重修清真寺,1981年动工,1983年7月修缮竣工。重修后的清真寺,寺院内长方形,东西长60米,南北宽27米,面积1620平方米,分正院和外跨院两部分。正院由望月亭、大殿、古棚、平台等组成的建筑群体,高低错落,富于变化而又紧凑严谨,浑然一体,寺院虽不大,但庄重肃穆、古朴精致。礼拜大殿和前边的穹形古棚相连,同建在一个1米高的平台之上,敬山顶,高6米,面积20O平方米,左右山墙都有角门,既可采光,又是通道。角门上的雨檐全是精美的透雕石刻,殿脊兽头、瓦口都是砖雕精品。望月楼建在大殿后顶之上,高出2米。望月楼内部结构,不像通常的木框托架,而是用百十根两米长的方椽,以螺旋形密排别插而形成顶架,不用一个木楔或铁钉,却坚固异常,是建筑力学和美学的巧妙统一。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0571bike.com/thread-94471-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旅途故事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