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黎元洪墓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9-16 14:2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黎元洪墓是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辛亥革命湖北军政府的都督、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两任大总统和三任副总统的人——黎元洪的墓地。黎元洪墓始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是辛亥革命重要的历史遗迹,“民国三大陵”之一。
中文名:黎元洪墓
外文名:The tomb of Li Yuanhong
地理位置: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华中师范大学内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全天
景点级别: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门票价格:免费
占地面积:12 亩
著名景点:墓冢、黎公亭
所属国家:中国
所属城市:湖北省武汉市
适宜游玩季节:四季皆可

                       黎元洪墓游玩攻略
                           黎元洪墓对于很多人来说比较陌生,但是学过历史的人都应该听说过黎元洪,作为民国时期担任了两次大总统的人物,注定成为令人瞩目的人物,因为他的资历很老,现在的公墓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内部。
黎元洪墓位于武汉市洪山区土公坡南坡,现在则属于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管辖范围内,整片墓区简单大方,利利落落,周围的绿林繁茂,为墓地扫去浮沉。
黎元洪,曾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两任大总统,三任副总统的历史名人,然而,他的墓却隐匿在一片书香圣地华中师范大学之中,不曾有过纷乱与打扰。

步入墓区,映入眼帘的便是外观类似“山”字的白色柱门牌坊,中间的门高大,两侧的门略小。螺旋圆顶下方是简简单单的浮雕,四根柱子底部前粘合着云朵形状的石刻。
正中间的门上端,白石板上刻着“共和磐石”并用黑漆粉刷背面则刻着“乾坤正气”,苍遒有力。一左一右两个门分别刻着“纯德”和“飓至”,似乎是黎元洪一生的写照,也是这块墓区蕴含的氛围。

柱门的旁边,是一快略显老旧的长方形石碑,上面刻着“黎元洪墓”以及修建年代和所属单位。而下的凸起灰色边框和底座,让人觉得莫名的具有年代感和厚重感。
跨过柱门便是长十几米的墓道,逐渐攀升的墓道石阶两边,端端正正坐着小石狮,被绿茵环绕,井然有序。每个小石狮之间,是宽窄始终的石板围城的栏杆,也为游人提供一个歇脚之地。

石梯的尽头,便是令人肃穆的墓碑。墓碑材质为花岗岩,黑底墓碑的边缘,是白底繁琐精美的黑色雕花,墓碑中间赫然刻着“大总统黎元洪之墓”,经过历史的打磨,虽布满尘埃,却掩盖不住它的价值。
墓碑的上方顶着一块灰白色的长方体石雕,图腾复杂却不失独到,底座夯实简朴,后方则是用大理石堆砌而成的圆形锥体的墓,周围是八边形护墙,其历史沉淀感扑面而来。

土堆的后面,则是一面石墙,墙顶的形状类似皇宫深苑瓦顶的缩小版。中间镶嵌着大理石,上面镌刻由国民元老于右任亲自撰写的黎元洪生平往事,歌咏着过往的辉煌。
直到近几年,黎元洪墓区又重新改建扩大12亩的面积,增添了黎公亭,游
廊等景点,并设有一个小型停车场,拆除了周围“格格不入”的建筑,逐渐形成一个旅游地。

当年,民国政府为黎元洪举行国葬,并与其夫人的灵柩合葬在一起,墓区占地百亩,然而却在六七十年代遭到破环,严重受损,墓地里的陪葬器物首饰早已不见踪迹。
最后在七八十年代政府才重新主持修建,恢复往日的尊严。在2010年,武汉政府又斥巨资组织规划修建黎元洪陵园,并列为武汉文物保护名单之中,更加彰显它的价值意义。

如今的黎元洪墓区全天开放且免费,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样一个富有文化价值的地方。为历史做贡献的人们应该永远被人铭记于心,感怀事迹,而现代人应该感恩和平的来之不易,并愿往事浮华,不曾打扰一方净土。
                       黎元洪墓实拍,原来它就在这儿!
                           说起黎元洪,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他曾是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辛亥革命湖北军政府的都督,也曾是中华民国北洋政府的总统。不过,笔者在武汉多年,最近才知道原来大总统黎元洪之墓就在这儿——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土公山南坡,即华中师范大学院内。

?


经查证,黎元洪本为湖北黄陂人(今孝感大悟人)。所以,他被安葬在武汉,就一点也不奇怪了。现如今,黎元洪墓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墓地看起来很是气派,由牌坊、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墓墓碑、墓冢、“黎公厅”、“游廊”等设施组成。周边还有八边形护墙,外围都是松柏。平日里来访的人也比较多,在墓碑前还看到了鲜花。


在墓冢的后方,就是“大总统黎公碑”,上面记载着黎元洪的生平,据说是章太炎撰文并篆刻的。

“大总统黎公碑”局部图:大家能看懂多少呢?


大总统黎公碑

据说,黎元洪被葬在这儿,也是经过了一番周折的。出生于1864年的黎元洪,于1928年逝世,但是被安葬的时间却是在1935年。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当时的中国,军阀割据,明争暗斗。但对于如何安葬这位下野的中华民国总统,一开始是有争议的。不过最后各界还是达成了一致:政府致祭,修建专墓,举行国葬……


黎元洪1928年逝世,1932年,其子奉其灵柩回武昌,将其安葬。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才为去世7年的黎元洪举行国葬,在武昌土公山修建墓基,并迁其夫人灵柩合葬一处。后文革,其墓地被毁,政府又在附近重修了墓地,2010年又再次扩建了墓地,成为现如今大家所看到的样子。

不知道武汉的小伙伴都有没有来过这呢?
                       武汉市伏虎山烈士陵园、黎元洪墓
                           武汉市内,还有一处与众多辛亥革命相关的墓园—位于珞喻路388号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内后山(卓刀泉公园后)的伏虎山烈士陵园。这里是辛亥革命、大革命、抗日战争不同历史时期的仁人志士安息之所,分布有辛亥首义烈士墓―刘公墓、蓝天蔚墓、蔡济民墓和刘静庵墓,党的一大代表李汉俊烈士墓,抗日名将郝梦龄烈士墓,辛亥首义志士孙武、吴兆麟墓,国民革命师长张森墓。自1981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屡次组织对其复建修缮,形成了墓葬制式较为统一的陵区。



导示图



园景

估计来访的人不少,林科院的门卫很好说话,说明来意就放行了。顺坡路上行,依次为:



刘公墓



蓝天蔚墓



郝梦龄墓1



郝梦龄墓2



蔡济民墓



刘静庵墓



李汉俊墓1



李汉俊墓2



张森墓1



张森墓2



吴兆麟墓1



吴兆麟墓2



孙武墓

另外,阎锡山的幕僚长―朱绶光将军1948年2月14日在武昌病逝,后由湖北省政府公葬于这里。墓位于伏虎山上山道的入口处不远,从墓碑看是其后人于1989年重修的,朱将军长子朱尊民先生附葬于墓侧。挺特殊的。



朱绶光父子墓

而在距伏虎山烈士陵园不远的华中师范大学院内(东靠近卓刀泉南路4号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更是有始建于1935年,“民国三大陵”之一(其他两个是中山陵、袁世凯陵墓)的黎元洪墓。黎元洪是1928年6月在天津去世的。出生于黄陂的黎元洪发迹于武昌,因此按其遗愿死后仍要归葬于武昌。1932年,其子奉其灵柩回武昌,并择定武昌卓刀泉土公山为墓地。当时国民政府认为黎元洪“首举义旗、创造民国”,1935年11月24日,国民政府为黎元洪举行国葬,并迁其夫人灵柩合葬一处。整个墓园,由牌坊、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墓墓碑、墓冢、“黎公厅”、“游廊”等组成。原墓被红卫兵所毁,黎氏夫妇遗骸也被烧掉,不知所终。原墓址于1979年前建起4层楼房,今天已成为一栋学生公寓。1981年在纪念辛亥革命70年周年时,武汉市政府根据全国政协的意见,投资约2万元,在原墓后侧高处十余米重建了这座新墓。现这里留下了一条十几米长的墓道,墓道的尽头是刻有“大总统黎元洪墓”字样的墓碑,墓碑后面就是圆形、大理石堆砌的黎元洪墓,墓的后面是一块记载大总统生平的巨大碑石。碑文由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亲自撰写。墓的前面设立了高大的牌坊。牌坊正面正中四个大字“共和磐石”苍劲有力,背面正中刻的是“乾坤正气”四个大字。黎元洪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都督,也是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两任大总统和三任副总统的人。黎元洪墓是辛亥革命重要的历史遗迹。



黎元洪墓1



黎元洪墓2



黎元洪墓3



黎元洪墓4



黎元洪墓5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0571bike.com/thread-95050-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