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AAA级旅游景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曾对苏轼和其弟苏辙悉心指导。母亲程氏有知识且深明大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当苏轼21岁出蜀进京时,他的学识修养已经相当成熟了。 苏轼学识渊博,思想通达…… 苏辙(1039~1112) 北宋散文家。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二年(1057)与苏轼一起中进士。不久因母丧,返里服孝。嘉□六年,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当时因奏乞养亲,未任官职,此后曾任大名府推官。熙宁三年(1070)-神宗,力陈法不可变,又致书王安石,激烈指责新法。熙宁五年(1072),出任河南……
三苏祠中景点 三苏祠中景点介绍
1. 三苏祠中景点介绍成自泸赤高速公路(成都——自贡——泸州——赤水),北起成都,途经眉山(仁寿县)、内江(威远县)、自贡(大安区、沿滩区、富顺县)、泸州四市,南接贵州省遵义至赤水高速公路。全长约293公里,分段采用双向6车道和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时速80至100公里。【沿途景点】 黑龙滩、三苏祠、大千园、隆昌石牌坊群、圣水寺、“自流井——恐龙风景名胜区”、方山风景区、合江佛宝风景名胜区
2. 三苏祠中景点介绍90字1、毛主席纪念堂
毛主席纪念堂是为纪念开国领袖毛泽东而建造的,位于天安门广场, 人民英雄纪念碑南面,坐落在原中华门旧址。1976年11月24日按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决议,毛主席纪念堂奠基仪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2、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紫禁城(故宫)南面,天安门西侧,与故宫一墙之隔。占地23万平方米,是—座纪念性的古典坛庙园林。它原是明清两代的社稷坛,与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一起沿袭周代以来“左祖右社”的礼制建造。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在园内拜殿(今中山堂)停放灵柩,举行公祭。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1928年改名为中山公园。
3、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4、林肯纪念堂
林肯纪念堂(Lincoln Memorial)是纪念美国总统林肯而设立的纪念堂,位于华盛顿特区国家广场(National Mall)西侧,阿灵顿纪念大桥(Arlington Memorial Bridge)引道前,与国会和华盛顿纪念碑连成一直线。
5、范公亭
范公亭公园占地面积300余亩,位于青州市范公亭路西端,因范仲淹惠政知青州而得名。园内楼台参差,湖水潋滟,花木隐翳,溪流蜿蜒,古木交叉,竹柳翩翩,曲径通幽,得趣天然。有范公亭、顺河楼、李清照纪念馆、洋溪湖等景点。
此外还有一些:
名人故居:沈从文故居、鲁迅故居、老舍故居。
还有一些景点:岳飞庙 木兰山、中山陵、孟达天池、 太白楼、尚志公园、女娲庙,黄帝陵、孔子庙,王安石纪念馆、汤显祖文化艺术中心、汤显祖纪念馆、汤显祖墓、曾巩读书岩、曾巩纪念馆、谭纶墓、陆象山墓、乐史墓、吴澄墓,舒同书画博物馆。
3. 三苏祠中景点介绍在哪里1、游三苏故居,享诗意人生。
2、孕奇蓄秀地,三苏古祠堂。
3、拜谒三苏故居,对话千年东坡。
4、三苏传神韵,一祠文化魂。
5、古祠古风古文化,数一数二数三苏。
6、拜三苏古祠,访东坡老家。
7、天府文脉地,千古三苏祠。
8、三苏名天下,一祠阅古今。
9、品东坡文化赏西蜀园林——眉山三苏祠欢迎您!
10、千年英雄苏东坡,文脉圣地三苏祠。
11、三苏文脉,一祠书香。
12、登录三苏祠堂,下载锦绣文章。
13、人文三苏祠,天地一眉山。
14、访文圣故居,品三苏华章。
15、东坡成才地,三苏古祠堂。
16、一园秀天府,一祠仰三苏。
17、三苏领宋韵,一祠秀古今。
18、一门三苏,祠名天下。
19、一祠品三苏,一馆阅千年。
20、品东坡文化游三苏故居——眉山三苏祠欢迎您!
4. 三苏祠中景点介绍文字较多西湖苏堤 眉山三苏祠 黄州定慧院 海南琼海 赤壁
5. 三苏祠中景点介绍导游词首先,来眉山不管值不值得,你都得去一趟三苏祠,感受下东坡文化,毕竟这是眉山的名片。虽然本质上就是一个大宅子,但胜在环境不错,人文气息浓厚,最好蹭蹭导游小姐姐的天籁之音,可以让你更好的了解历史信息和民间趣闻。
然后就可以转战东坡岛,逛逛湿地公园、水街(以后新的网红打卡地),累了就去远景楼里的茶楼泡壶清茶,远眺整个东坡湖的美景,享受清风吹皱湖面,白鹭唱响流水的意境,完事还能在附近的滨江美食街享用东坡美食,夜晚湿地公园里还有音乐喷泉,又是一番别样风景。
然后市区的景点就差不多了,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去泡菜城、樱花博览园遛遛。
周边区县的旅游景点首先推荐洪雅县柳江古镇和瓦屋山,两个地方离得很近,柳江古镇算是很有特色的一个古镇,开发程度还不错,古香与现代的结合很自然,瓦屋山封山维护重新开放后还没去过,不过作为洪雅的旅游名片,相信应该更加好看了。其次仁寿的黑龙滩水库、彭山的彭祖山、青神的中岩寺、丹棱的大雅堂都可以去。
6. 三苏祠中景点介绍PPT有,漫步三苏祠,目之所及,最多的是竹子。“无竹不成家”,在东坡先生生活过的眉山坝子,竹掩茅舍,炊烟袅袅,那种人间烟火味让人心醉。有竹就有家,有家就有温暖。三苏祠曾是三苏父子的家,岁月变迁,家已成祠,平添了肃穆,但家的惬意浓浓犹在,这应该是竹之故吧。
苏家较之常人更爱竹。三苏祠里有一幢建筑叫“来凤轩”,曾是苏轼、苏辙两兄弟读书的地方,大门挂着一幅对联“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是东坡自己描绘自己家的诗句。
门前有竹,堂上有书,自是与竹朝夕相处,与书日日为伴;竹万竿,书四库,竹多书多,当是勤种护爱学习的结果。这样一个家庭,不出人才都难。竹与人关系密切。
7. 三苏祠中景点介绍是什么不算红色景点。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南段,始建于北宋,现为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遗存,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及祠堂。
三苏祠为清代园林式文人祠堂,祠堂由前厅(古祠大门)、飨殿、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及廊构成三进四合院,在同一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东西厢房在左右均衡的基础上又有自由变化,从而形成不严整对称的格局。三苏祠是研究三苏及三苏文化的重要场所,是研究明清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重要实物范例。
8. 三苏祠中景点介绍作文150字水街是眉山信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处女之作,致力于打造不可复制的东坡岛四合院落式旅游商业风情水街。本着“跨越房地产”的初衷,东坡印象·水街坚持以品质和品味来实现“筑巢引凤”的战略布局,最终以“真诚+智慧”的运营管理打破传统商业理念桎梏,开辟现代化的商业管理先河。 开发理念——蓝天白云下的古镇风情,小桥流水旁的院落人家 项目以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东坡岛为依托,以丽江滨水风情为蓝本,以东坡文化为内涵,以宋代古韵建筑为载体,以苏州园林景观为原型,以体验式旅游商业为核心,打造集文化、旅游、购物、客栈等多元化精品业态于一体的高端四合院落式旅游商业风情水街。作为东坡岛第一个过规的商业水街项目,东坡印象·水街的开发理念和品质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赞扬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旅游景点三苏祠介绍ppt(三苏祠游览)
三苏祠的介绍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西南眉山市中心城区纱縠行南街,分别距成都、乐山80公里,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明代洪武元年改宅为祠,祭祀三苏,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模拟重建。现成为占地104亩的古典园林。三苏祠庭院一直是文人墨客和广大民众拜祭圣贤的聚集场所,经数百年的营造,周围红墙环抱,绿水萦绕,荷池相通,古木扶疏,小桥频架,堂馆亭榭掩映在翠竹浓荫之中,错落有致,形成“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楼台亭榭,古朴典雅;匾额对联,词意隽永。祠内有苏洵、苏轼、苏辙和程夫人、任采莲、苏八娘、王弗、王闰之、王朝云、史夫人及苏家六公子等十余人的塑像,还供奉有眉山始祖苏味道画像和列代先祖牌位;有木假山堂、古井、洗砚池、荔枝树等苏家遗迹;有三苏祠沿革展、碑廊苏轼手迹刻石80多通,宋、明、清、民国碑约30通。除此而外,馆内还收藏有上万件有关三苏的文献资料和文物,是蜀中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清代宰相张鹏翮撰大门联赞三苏:“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最为大雅。
眉山周边旅游景点分享
眉山周边旅游景点分享
眉山,四川省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游。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好的眉山周边旅游景点分享,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瓦屋山1
苏东坡诗句“瓦屋寒堆春后雪,峨嵋翠扫雨余天”就是对瓦屋山的赞美。瓦屋山四季可观日出、云海、神光、圣灯及“三个太阳”等奇观。春看万亩杜鹃,夏观飞瀑流泉,秋赏满山红叶,冬睹南国冰雪。看点
瓦屋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空气湿度,风向等条件,极易出现云海,日出、佛光、圣灯等神奇的天象景观,景观出现的几率比峨眉山金顶还要大,山顶象尔岩是观景的最佳位置。瓦屋山植被茂密,种类繁多。山上动物很多,在秋冬季节可在“野牛街”观赏羚牛群活动的壮观场面。森林公园内人文景观资源也很丰富,既有庙宇殿堂,又有摩崖石刻,还有自唐以来的著名文人如岑参、陆游、苏轼、田锡、苏辙等在游历瓦屋山时留下的大量文化珍品。传说瓦屋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传说当年太上老君骑着青牛出关“寻青羊之肆”,由草原故道入蜀,沿着青衣江流域来到瓦屋山传教布道,最后在瓦屋山升天,现在鸳鸯池畔的太上老君木雕神像虽历经千年的风吹雨打,依然栩栩如生。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沿着太上老君足迹来到瓦屋山麓,尊奉太上老君为鼻祖,和当地羌民一起创立了五斗米教,最后因为民出害斩蟒牺牲于瓦屋山,至今瓦屋山仍留有“张陵降蟒沟”遗迹。介绍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眉山市洪雅县境内,占地面积104万亩,包括瓦屋山原始森林猎奇探险区、玉屏人工-度假区,八面山寻古揽胜区等系列景区。瓦屋山台顶海拔2800米左右,曾与峨眉山齐名天下,是历史上著名道教圣地,有“东有峨眉,西有瓦屋”之誉。环抱山顶有82座山峰、84条岗峦,顶上可东望峨眉,西看贡嘎山,北望邛崃山,南眺晒金山。瓦屋山台顶面积约10平方公里,四周悬崖峭壁。山上有植物3500多种,其中有60万亩天然杜鹃林,30万亩天然珙桐林,被形象地誉为“世界杜鹃花的王国”和“中国鸽子花的故乡”。山中溶洞成群,著名的有燕子洞、0洞、三星洞等24个。景区内山势挺拔,怪石嶙峋,奇异瑰丽;峡谷风光丰富多彩,如青衣江峡谷,白沙河白香岩-余家坪一带和瞧光溪、菩萨溪谷等。景区内还有汉王湖、樱桃湖、明月池等湖泊。汉王湖碧水万顷,幽美静谧。鸳鸯池位居瓦屋山顶中心,面积20万平方米。瓦屋山的瀑布多而高,兰溪瀑布二级落差高达1040米,飞泻千仞,气势壮观;磨子河梯级瀑布总落差210米,其中最大一级落差125米,夏季流量4立方米/秒。交通
从成都到瓦屋山约200公里,每日8:30-16:00在新南门汽车站有班车前往。自驾车可选择两条行车路线:1.成都——眉山——洪雅——柳江古镇——瓦屋山2.成都——雅安——周公山——望鱼古镇——瓦屋山从乐山出发需先到洪雅县后再前往瓦屋山;从峨嵋山出发经高庙古镇到瓦屋山。
仁寿城市湿地公园2
仁寿城市湿地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仁寿城市湿地公园位于城北新城中心区域,西起迎宾大道,东至仁寿大道一号桥,占地面积约2000亩。公园于2015年8月开工建设,2016年5月正式开园。
仁寿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主题为“仁者乐山、寿者乐水”。公园是仁寿人归真返璞、融情山水的城市花园,更是高速发展的仁寿喜迎八方宾朋的城市会客厅。
高滩花谷总面积约6.6万㎡,花卉品种达20余种。规划设计时利用现状地形和土方塑造了若干大小变化的山丘,并通过园路的起伏,形成了空间丰富的山谷景观。花卉沿高低起伏的地形而种,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形成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在水一方占地约2万平米,由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若干湿地水塘贯通形成。顺应地势,水塘逐级跌落,形成优美跌水景观的同时,发挥净化水质的作用。水塘波光粼粼、两岸花树缤纷、花鸟鱼虫低吟浅唱,游走其间,可以体验到《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唯美意境。
青莎出自《楚辞刘安》:“青莎杂树兮,薠草靃靡。”青莎即莎草,多生长在潮湿处或沼泽地,是极具代表性的湿地植物。青莎与其它湿地植物、动物、微生物,共同构建成完整的生态系统。交错纵横的滨水栈道将水面分成南北两岸,散布期间的绿色生态小岛营造出丰富的景观空间。
普宁湖
面积780亩,蓄水量220万立方米,平均水深6米,最深处大10.5米,湖岸线长4850米。普宁湖的建设对仁寿城市雨水调蓄、水质净化、生态维护有重要作用。
临峰水湾因山峰探入普宁湖、湖水在此迂回蜿蜒而得名。山上建有一座景观亭,名为临水驿。临水驿出自孙光宪的词。孙光宪是五代花间派词人,出生于仁寿县向家镇桂坪村。他在《杨柳枝》一词中写道:“独有晚来临水驿,闲人多凭赤栏干。”登上山峰,凭栏眺望,山上草木葱茏,山下水湾回转,形成“临峰之上临水驿,临峰之下水湾奇”的美景。
普宁映月是领略普宁湖山光水色的`绝妙处。每逢三五之时,皓月当空,水天相映,用耳倾听湖水之呢喃,用心体悟普宁湖之幽妙。静波无声,月影迷离,无限悠思,寄托在这一片月光的夜里、这一汪湖水的情里,尘俗尽远,令人怡然忘归。
水舞倾城整体占地2.6万平方米,包含音乐喷泉、滨水栈道、音乐剧场、扇形梯级看台等综合性功能场地,拟建成四川乃至国内最佳的露天剧场。剧场依山而建,形成台级式空间,观赏区采用古罗马露天剧场扇形平面布局形式,保障了观众最佳的视听感受;剧场可供中型活动参演,核心观众区能容纳1500人,达到中等音乐厅要求。临水而修,滨水栈道长达300m。其中音乐喷泉长200m、高100m,喷泉开放之时,山为背景,湖为衬托,光彩夺目,气势磅礴。
幻彩湿地是公园的实景灯光音乐汇演。表演时,整个湿地公园,包括周围的山脉、树木、楼宇、桥梁、湖面、水岸等都将化身成为一个声色交织的华丽舞台,呈现出一副瑰丽的光影画卷,让游客尽情体验动感湿地、光影湿地的时尚魅力。
水坝面向仁寿大道,是公园对外的形象展示面。经过坝体覆绿,立面美化,水景重塑,水坝被赋予新的功能,成为沐浴阳光、饱览公园山水美景的重要观景点。水坝北面,花木葱茏,绿色萦绕,鸟语蝉鸣;水坝南面,碧波千里,浩瀚如烟,游人驻足远望,风光尽览。
云亭览胜位于公园南部,山上建有望云亭。望云亭是一座以木结构为主的古典风格的重檐亭,地处公园山体之顶,视野极其开阔。经茂密的山林登顶至此,景致瞬间无比开阔,可远眺高滩水坝,中观音乐喷泉,近看缤纷水岸,全园胜景净收眼底。
山林乐园占地约20万平米,是一个生态、幽静的山体公园,也是音乐喷泉表演、大型文艺表演、山水实景表演的舞台主体背景。山上建有登山步道、室内羽毛球馆、篮球场、网球场、老年健身平台、童趣天地等健身运动场地。游人可在青葱翠绿的山林中与大自然同呼吸,登山、跑步、打球,尽享运动的乐趣。
三苏祠3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城西,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原为五亩庭院,元代改宅为祠,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摹拟重建。经历代增修扩建,现占地86亩。三苏祠既保持了苏氏故居的风貌,又体现了祠园建筑?
?古朴幽深。肃穆中有疏朗之气,典雅中而洋洋大观。庭园红墙环抱,绿水萦绕,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形成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楼台亭榭,庄重典雅;匾额对联,词意隽永。祠内供奉陈列有三苏及子孙、女眷塑像,还供奉有眉山始祖苏味道画像和列代先祖牌位;有木假山堂、古井、洗砚池、荔枝树等苏家遗迹;有三苏祠沿革展、碑廊苏轼手迹刻石80多通,宋、明、清、民国碑约30通。除此而外,馆内还收藏有上万件有关三苏的文献资料和文物,是蜀中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
2007年,0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投巨资,新建东园碑廊、三苏纪念馆(生平陈列馆)、旅游接待中心等,面积新增20余亩,总面积共计约104亩。生平陈列展厅面积由原300多平方米,增至约3000多平方米。陈列手段采用了更为现代的手法,集多媒体、触摸屏、硅胶腊像、三维动画等场景。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柳江古镇4
柳江古镇建于南宋十年,距今800多年历史,是四川十大古镇之一。距成都150公里,距瓦屋山50公里,是成都-瓦屋山旅游干线上的重要节点和大瓦屋山旅游区的重要门户。“一镇、一河、一泉、一山、一村(古镇、花溪河、温泉、玉屏山、两河村)”共同构成了柳江古镇生态闲适休憩型特色。
古镇山岚如黛、底蕴丰厚、名人辈出,享有“烟雨柳江、雅女之乡”的美誉。明代
“一门双进士”张鹏、张可述父子;清代著名书法家张带江、诗人袁文藻、帝师曾壁光;近代爱国进步人士杨茂修、抗日英雄唐公亮等铸就了古镇的历史丰碑。贞节、贤淑、勤劳、温婉、清丽的“雅女”文化源远流长,是洪雅地方文化的一大品牌。
玉屏-天为障、花溪碧水绕廓流。古镇山环水绕,有川西风情吊脚楼、中西合壁曾家园、访古寻悠水码头、百年民居汇老街、身心松懈在心洲、闲适戏水到憩圆,以及圣母山碑林、世界第一大睡观音、108棵千年古树等特色景点。
;
![]()
三苏墓的介绍
三苏坟,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城西27公里处的小峨嵋山东麓茨芭镇苏坟村东南隅。背嵩阳,面汝水,山川秀丽,风景宜人。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辙与其父苏洵衣冠葬此,至今有近900年的历史。苏坟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景仰,留有许多珍贵的诗文碑刻。北宋著名散文家、文学家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苏轼(1037-1101)卒于常州,次年葬此。苏辙(1039-1112)卒于许昌,亦葬此。祠、墓院内外现存祭文、诗词碑刻49通。其中,金苑中《题二苏坟》、元曹师可“三苏祠记”及明清王尚纲、毕沅的“祭文”碑最具历史、文学、艺术价值。
眉山旅游景点哪里好玩
如下:
1、柳江古镇(眉山市洪雅县洪高路),柳江古镇整体比较古朴,古镇最热闹的便是江的两岸,古榕树是天然的遮阳伞,石板上都长满了青苔,古镇临江的餐馆很多,对岸有在水里就餐的餐馆,还有烧烤,山清水秀、幽静雅致、石板是清的,各式各样的石板被自然的拼放在了一起。
2、黑龙滩景区(眉山市仁寿县大坝东路附近),黑龙滩,被誉为“川西第一海”,是一座人工湖泊,是水库,风景宜人,湖水清澈,岛屿星棋罗布,各有特色!到黑龙滩当然得吃鱼,人多全鱼宴,回味无穷,风景秀丽,空气清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介绍
三苏祠(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南段72号),景区里边的环境很好,感觉跟江南园林的风格很像,绿色植物很多,虽然建筑基本是清代和现代的,真正三苏的东西不多,但是曾经他们生活在这里,他们留下的,彪炳千古,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三苏祠景点介绍
三苏祠景点介绍:
三苏祠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的故居。原是一座面积约五亩的庭院,经过不断添修扩建,现已占地六十二亩。三苏祠内庭院红墙环抱,绿水萦绕,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形成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楼台亭榭,古朴典雅;匾额对联,词意隽永。
内有苏洵、苏轼、苏辙和程夫人、任采莲、苏八娘(苏小妹)、王弗、王闰之、王朝云、史夫人及苏家六公子等十余人的塑像;有木假山堂、古井、洗砚池等苏家遗迹;珍藏和陈列着五千余件有关三苏的文献和文物,是蜀中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 三苏祠的三苏纪念馆是国内展示三苏文化最丰富、展陈面积最大,展陈方式最多,展出水平最高的场所。
三苏祠自明、清以来就收藏有一批文物, 1959年建立三苏纪念馆以来,则更为广泛的征集有关三苏的文物、文献。迄今馆藏文物共有5188件,其中历代刻印的三苏文集及有关古籍3256件(册),字帖拓片478件,明清及近现代书画1044件,陶瓷及其它类325件,碑亭收藏68种145通碑刻。
祠内收藏有“丰乐亭记”、“醉翁亭记”、“表忠观碑”和“罗池庙碑”四大名碑的金石碑文或碑拓本等珍品,也收藏有明代犀牛角杯;清象牙笔筒、瓷瓶等工艺品。这些都是三苏研究、陈列展览的珍贵资料。
关于三苏祠的介绍
在中国文化史上,父子、父女、兄弟同有文名的不少,如东汉的蔡邕、蔡文姬父女、西晋的陆机、陆云兄弟、南唐二主李璟、李煜父子等等,但像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这样皆有文名,且俱为大家者,应该是前无古人,后世超越也不太可能。
三苏祠平面图
“三苏”为四川眉山人,他们的故居至迟在元延佑三年(1316年)即被改建为祠堂,称三苏祠,同时供奉苏氏祖辈。明洪武、清康熙、嘉庆、咸丰、光绪年间和民国时期均有修缮和增建。三苏祠原有建筑主要集中在现三苏祠的东部,西部多为后世不断续建而得。
三苏祠正门
正门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明间出歇山顶抱厦,檐下所悬匾额“三苏祠”为晚清著名诗人、书画家、时任四川学正何绍基题写。门联“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胜迹古祠堂”出自清末著名楹联家陈钟祥之手。
三苏祠前厅
前厅面阔五间,单檐悬山顶,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原为三苏祠大门。门内高悬“文献一家”横匾,题写者是时任眉州知州洪运开,题写时间是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两侧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由被康熙帝赞誉为“天下第一清官”的张鹏翮撰题。
三苏祠飨殿
飨殿是三苏祠的正殿,面阔三间,单檐硬山顶,前有出廊,由时任眉州知州赵惠芽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665年)主持重建。檐下悬有三块匾额:中间一块“是父是子”,由知州蔡宗建题写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东侧一块“文章气节”由四川督学使刘锡嘏题写,时间也是乾隆四十三年;西侧一块“文峰鼎峙”的作者宋载也在乾隆年间担任过眉州知州。殿内神龛上分别供奉苏洵、苏轼、苏辙坐像。
眉山三苏祠著名景点 眉山的三苏祠
1. 眉山的三苏祠 三苏祠大门: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胜迹古祠堂 “三苏祠”大殿有清人杨庆远题的一副对联: 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 天心厚有属,任凭他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 “三苏祠”三个黑匾镀金大字,是清人何绍基所书,门两边是张鹏翮的题联: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蜀中多才子; 三苏天下奇。 方毅。三苏祠,位于城西南隅,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祀祠。原为苏氏故宅,明初改建为祠,清代屡有重建和修葺,现存主要建筑有大殿、启贤堂、木假山堂、启贤堂碑亭等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郭绍虞。八家唐宋:唐宋时期八位散文作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骈散:骈体文和散文 谁吹孤鹤南飞笛; 人唱大江东去词。 刘孟伉。孤鹤南飞:苏轼《李委吹笛》诗“山头孤鹤向南飞,载我南游到九疑。下界何人也吹笛,可怜时复犯龟兹。”大江东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张鹏翮题大殿。四大家: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一说指欧阳修及三苏 江山故宅空文藻; 父子高名重古今。 大殿。江山句:出自杜甫《咏怀古迹》诗 拜堂堂父子,三君文章与北宋争传,中原雄视无他手; 看滚滚江流,一代人物是西川特出,山水英奇在此眉。 陈钟祥题大殿 地接锦江,看君君臣臣,有昭烈壮武西乡,一样大名垂千古; 文称苏海,叹父父子子,如蓬莱瀛洲方丈,三峰并峙是神仙。 陈逢元题大殿 是父生是子,家学一门,自昔名声弥宇宙; 难兄更难弟,象贤两弟,至今俎豆重乡邦。 蔡宗健题大殿 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如江河行大地; 天心原有属,任凭它千磨百炼,扬不清,尘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 杨庆远题大殿。宦迹:做官所留下的踪迹。天心:天意。扬不清,尘不浊:意为任何的人为都不可改变 似此兄弟父子,萃于一门,哪许忌才归造物; 能以经济文章,传之千载,何妨讲学让儒家。 樊榕题大殿 参谒觉殊迟,公昔辅宋摅忠,媲美韩欧,谨慕英风披大箸; 从戎嗟太早,我愿投戈讲艺,再携铅椠,来游此地拜先生。 陈国栋题大殿。摅忠:竭尽忠诚,摅,抒发。韩欧:唐代韩愈和宋代欧阳修。披大箸:披,披览;大箸,大著,指苏轼的作品,箸通“著”。铅椠:古人写字之具,铅指铅粉笔,椠指木质书板 谟议轩昂开日月; 文章浩渺作波澜。 大殿。谟:计谋、谋略 眉山巍峨三峰碧; 岷水苍茫一片兰。 臧克家题大殿 古木种何年,祠畔风来香柏叶; 先生呼不起,池头月上白莲花。 陈钟祥题聊中隐斋 除却读书无所好; 恍如造物与同游。 聊中隐斋 云气拍江来,却沙帆可数,渡口花浓,望大小峨峰,高横一线眉山外; 花荷摇树起,正衙鼓初闲,楼头酒熟,论古今人物,都在三苏眼孔中。 陈钟祥题远景楼 北宋高文名父子; 南州胜迹古祠堂。 远景楼 萃父子兄弟于一堂,谠论忠规,总以爱君为本; 牟董贾扬班之巨制,行云流水,初无定质成文。 ?
??远景楼。谠论句:《宋史·苏轼传》:“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董贾扬班:指汉代学者董仲舒、贾谊、扬雄、班固 静者所怀,相与无与; 贤哉真乐,自然而然。 远景楼 从岭海间拥节南来,每怀鹤观游踪,画图笠屐空千载; 向纱豰行驱车西去,喜挹蟇颐秀气,忠义文章萃一门。 马维骐题远景楼。岭海间:指两粤之地,岭指五岭,海指南海。鹤观:指苏轼晚年谪贬为宁远军(今广西容县)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阳县西)安置时在古白鹤观地基上所构白鹤峰新居。画图笠屐:苏轼晚年从惠州再贬海南儋州(今海南儋县),与当地父老结交为友,某日访友归途遇雨,他便就近向农民求借斗笠和木屐,有《东坡笠屐图》记之。纱谷行:在眉山城内,三苏故居所在地。蟇颐:山名,位于眉山城东,林峦特秀,为游览胜地 墨池烟润花间露; 茗鼎香浮竹外云。 披风榭 书窗正对云洞启; 丛菊初傍幽篁载。 木假山堂 瑞莲花作科名草; 木假山开文笔峰。 陈钟祥题木假山堂 乡云在霄,挺此和淑; 高风冠世,集其清华。 木假山堂 多情明月邀君共; 无主荷花到处开。 瑞莲亭 傥仙魄归来,湖山亦觉故乡好; 与邦人偕乐,亭子何妨以雨名。 陈钟祥题瑞莲亭 奈宋运衰何,倘竟能恢复壮猷,真成元佑匡时相; 非长公志也,不乃已出其余绪,犹是文章大作家。 启贤亭
2. 眉山的三苏祠里有什么湖三苏祠是纪念大文豪苏轼及苏洵,苏哲的。位于眉山市东坡区
3. 眉山的三苏祠有导游解说吗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南段,始建于北宋,现为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遗存,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及祠堂。三苏祠为清代园林式文人祠堂,祠堂由前厅(古祠大门)、飨殿、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及廊构成三进四合院,在同一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东西厢房在左右均衡的基础上又有自由变化,从而形成不严整对称的格局。三苏祠是研究三苏及三苏文化的重要场所,是研究明清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重要实物范例。
4. 眉山的三苏祠堂在哪三苏祠原为苏轼的故居,即出生地。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南段,始建于北宋,现为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遗存,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及祠堂。
三苏祠为清代园林式文人祠堂,祠堂由前厅(古祠大门)、飨殿、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及廊构成三进四合院,在同一中轴线上,由南而北。
5. 眉山的三苏祠的导游词眉山三三苏祠游览时间在90分钟左右
6. 眉山的三苏祠开放时间? 自驾:由成雅、成乐高速均可达眉山,出眉山出口15分钟到达三苏纪念馆。
? 公共交通:眉山城内乘坐11路车、3路车、15路、8路车均可到达三苏纪念馆。
公交线路:206路,全程约4.8公里
1、从眉山火车东站步行约680米,到达铁环东路口站
2、乘坐206路,经过9站, 到达通惠街站
3、步行约370米,到达三苏祠-西门
7. 眉山的三苏祠在哪里开放时间:9:00-18:00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西南眉山市中心城区纱縠行南街,分别距成都、乐山80公里,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
8. 眉山的三苏祠在那里1.三苏祠是研究三苏及三苏文化的重要场所,是研究明清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重要实
物范例。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南段,始建于北宋,现为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遗存,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及祠堂。
2.三苏祠为清代园林式文人祠堂,祠堂由前厅(古祠大门)、飨殿、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及廊构成三进四合院,在同一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东西厢房在左右均衡的基础上又有自由变化,从而形成不严整对称的格局。
9. 眉山的三苏祠描写南宋大诗人陆游云游至眉州时,专程拜谒三苏祠,挥笔写下《眉州披风榭拜东坡先生遗像》,盛赞东坡故里:“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頭條萊垍
而今,漫步眉山城区,所到之处,无不令人联想到苏轼的一生:东坡大道、诗书路、文忠街、杭州路、苏堤路、黄州路、赤壁路、徐州路、儋州路……
大东街的老城门,是眉山标志性景观之一。据记载,“眉州古城,始建于唐。城有城墙,起于五代。”老城门一带的城墙“屡兴屡废,屡建屡圮”,历经千年风霜,幸运地被保存了下来,成为眉山厚重历史的见证。頭條萊垍
在全市颇具影响力的“悦读东坡讲堂”,就设在老城门旁边的一幢楼里。“东坡先生是一个自信、光明、有趣的人,他学识渊博、文采飞扬,他那颗包容一切的心,以及那种‘笑对风雨且从容’的姿态,都值得更多人了解、学习。”眉山市东坡区政协委员王国平是知行·悦读坊的创始人,她告诉记者,悦读坊是一个综合性文化交流与全民阅读实践平台,希望在推进眉山“全民阅读”和推广传承“东坡文化”事业中有所建树。
自2015年起,“悦读东坡讲堂”已累计举办55场定点课堂活动,现场聆听人数超过10000人次。除了定点课堂,他们还开设流动课堂。从2019年10月走进眉师附小、苏祠中学开始,到2020年12月,共完成190场流动课堂活动,为更多孩子带去了有味、有趣的东坡文化知识讲座。
10. 眉山的三苏祠作文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南段,始建于北宋,现为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遗存,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及祠堂。
三苏祠为清代园林式文人祠堂,祠堂由前厅(古祠大门)、飨殿、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及廊构成三进四合院,在同一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东西厢房在左右均衡的基础上又有自由变化,从而形成不严整对称的格局。三苏祠是研究三苏及三苏文化的重要场所,是研究明清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重要实物范例。
2006年5月25日,三苏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 眉山的三苏祠介绍三苏祠位于四川省西南眉山市中心城区纱縠行南街,分别距成都、乐山80公里,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明代洪武元年改宅为祠,祭祀三苏,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四年(1665年)在原址模拟重建。现成为占地104亩的古典园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