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切换风格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onnect_header_login!

!connect_header_login_tip!

!header_login!

!header_login_tip!

查看: 1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罗浮山下四时春,洞天福地觅仙踪

[复制链接] [view_bdseo_push]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0-3-19 07:2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小时候在老家就有江湖郎中走街串巷到我们那里叫卖“罗浮山百草油”,依稀还能听到耳边传来那不是很纯正的粤语叫卖声:罗浮山百草油……长大后长住在深圳离惠州很近所以罗浮山也去过两次,前两次都不是从这个正大门进的,因为罗浮山面积很大,方圆260多平方公里,共有大小山峰432座、飞瀑名泉980处、洞天奇景18处、石室幽岩72个,号称:岭南第一山。

其中有一次是10几年前自驾到罗浮山那时候罗浮山这边的正门还没有开发好,那时候还在山下的一片草莓园摘草莓,新鲜的草莓吃到饱至今记忆犹新。一次是跟户外穿越罗浮山,那时候是登顶罗浮山,但是罗浮山的最高顶海拔1296米最高峰不在景区正门口这边,那次跟户外穿越登顶罗浮山因为山上忽然起大雾还差点迷路了,幸好有一位比较熟悉罗浮山的驴友带路才安全到达山下。





一说起罗浮山估计大家脑海里首选会浮现出这首北宋著名诗词大家苏东坡所作的古诗《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罗浮山闻名于世不单东坡先生历代著名诗人陆贾、谢灵运、李白、杜甫、李贺、刘禹锡、苏轼、杨万里、汤显祖、屈大均等仰慕罗浮、赞美罗浮,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
南宋大诗人陆游也曾踏足罗浮山,他的一首七律《罗浮山》:
十里山光翠障开,重游何事意徘徊?
石楼自向云中见,仙岛谁知海上来。
丹灶尚能含日月,龙潭还解起风雷。
天涯为郡空华发,十二年间到两回。
但是所有的关于罗浮山的佳句属苏东坡的那首《惠州一绝》最为广为人知了。





在大门口进去不远的一个池塘,人造的喷雾迷漫着雾气缭绕的场景,恍如让人置身仙境,一种腾云驾雾的意境。





罗浮山的缆车据说是中国最长的缆车之一,采用开放式的轿椅,有个好处就是方便拍照,不用隔着轿厢的玻璃拍照影响效果,比轿厢式封闭的缆车通风直观,但是如果下雨就不方便了。五月罗浮山满目苍翠,丛林茂密藤蔓如麻。据统计,保护区有植物1539种,其中药用植物1042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植物级植物20种。主要有桫椤、黑桫椤、格木、观音座莲、水松等。以罗浮山命名的植物有20种,如罗浮瓶蕨、罗浮紫珠等,中国特有种分布在罗浮山的有5属8种。自秦汉以来就是道教、佛教炼丹、制药的胜地,药材集散地。





据称罗浮山有980多道瀑布流泉,“山山瀑布,处处流泉”。尤其是以白石漓、白水门、黄龙洞这三处的瀑布出名。罗浮山地下水也很丰富,从岩层深处喷涌而出的矿泉水如长生井、卓锡泉,都是上乘的名泉。如此茂密的森林加上众多的清泉飞瀑溪流湖泊,山因水而灵,水因山而媚。如此空气自然清新怡人,在林荫中穿行于布满青苔的登山小道,闻着草木的清香到达观景台罗浮山下的风光一览无余。





传说: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称罗浮山为“百粤群山之祖”,罗浮山是由罗山与浮山合抱而成,传说浮山原是蓬莱三仙岛之一,尧时,从东海浮来,傅于原有的罗山,合为一体,成为罗浮山。罗浮山又名东樵山,与广东南海县境内的西樵山并称为南粤二樵,是中国十大道教名山之一。





在客家人聚居的惠州博罗县境,罗浮山有“岭南第一名山”之称,被道教尊为第七大洞天、三十四福地,被佛教称为罗浮第一禅林。历史上罗浮山道士僧人荟萃 ,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留下许多珍贵的佳作和题刻。





罗浮山之所以成为道教和旅游圣地,可以说是得助于东晋著名道学家、医学家葛洪发现并将其选为炼丹、布道、著述和隐居地。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丹阳句容县(今江苏省句容县)人,他出身江南士族。公元306年,晋永兴元年葛洪从军参与镇压石冰农民起义有功,被封为伏波将军。他后来听到交趾(今越南)出丹砂,便于咸和二年(327),自行申请出任勾漏(今广西北流)县令。一说经皇帝批准后,携子侄南行,闻罗浮山有“神仙洞府”之称,便终止行程,留在罗浮山炼丹终老,卒于东晋兴宁元年(363)。现在还经常看到电视广告利用葛洪的名人效应,注册和生产的葛洪桂龙药膏。




自东晋咸和初年葛洪辞官上山隐居后,渐渐地有一些人上山追随葛洪学道,葛洪遂分别在罗浮山东、西和北方建三个观,自己往来讲,最早建起的南观称都虚观,也就是现在的冲虚古观。自此之后,罗浮山名传渐远,历代不断有人上山建寺修观,而且香火十分旺盛,遂形成九寺十八观的宏大气势,使罗浮山成为道教圣地。





“城以人兴,人以城显。”这座具有人文底蕴的千年古城,历来是文人墨客、名臣重官荟萃之地。罗浮山不单在古代是一些文人墨客所仰慕的名山,就连近代也是众多知名人士造访过罗浮山:民国时期孙中山、宋庆龄、廖仲恺、何香凝、陈济棠、蒋介石、林森、抗日名将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等均曾游览罗浮山。



自陆贾之后,罗浮山即成为国内骚人墨客、高官名士所向往和览胜之地。其中未游罗浮而慕名赋诗的如南朝宋代阴铿(子坚)《罗浮》,同时期的谢灵运《罗浮山赋》和徐陵《奉和山池》等。唐代诗人李白、杜甫、刘禹锡、李贺,虽未至罗浮而赋诗咏罗浮,其他人如杨衡、张又新、施肩吾、李群玉、吕洞宾、曹唐、黄滔、许浑等均有言志或赠别等有关罗浮山的诗篇,见于《全唐诗》的还有奉旨往罗浮采药的司马退之《洗心》诗以及曹松、陈陶、祖无择等的诗作。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曾亲到罗浮山,对罗浮山建设作具体指示,批准用20两金箔包装冲虚观的三清神像。“文化大革命”期间,经广州部队请示,周总理明确指示保护好冲虚古观,使这座具有16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保存下来。此外,新中国10大元帅中的叶剑英、陈毅等7位元帅均曾游览罗浮山。
生活圈制作

转载请说明出处,本文地址:http://0571bike.com/thread-9913-1-1.html
分享到: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 !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